小店成社區電商新前線 平臺為商家賦能提升團長忠誠度

2020-12-17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蔡世奇

社區電商大戰仍在繼續,橙心優選對線下門店的賦能計劃率先浮出水面。

12月10日,滴滴旗下社區電商橙心優選正式啟動橙心小店戰略,將通過一系列線上線下方式,賦能社區小店, 幫助小店店主提高收入,也為消費者提供更全面的購物體驗。

新一輪改造小店運動興起 到店自提成為紐帶

在社區電商的團購模式中,團長扮演著重要角色,很多城市的小店店主甚至同時身兼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多家平臺的團長。但很多團長用戶服務意識普遍較弱,自身小店的商品陳列等細節也需要改善。

目前各家平臺尚未對團長做出硬性的排他要求,橙心優選這一次發動的小店戰略,如能達到理想效果,可以用高業績回報提升團長的忠誠度。

團長是社區電商履約環節的重要角色,橙心優選從該環節入手,希望幫助團長提升服務,提高收入,進而提升消費者對平臺的滿意度。因此,橙心優選自今年9月開始試水「橙心優選小店」。經過近3個月的多個城市試點,自12月起,橙心優選在全國推廣「橙心優選小店」。

橙心小店戰略的核心,在店主端包括授權使用「橙心優選超市」的品牌,提供地推、商品、運營團隊系統幫扶,組織定期培訓、幫助店鋪陳列重新包裝設計等;在消費者端,橙心優選小店的貨物陳列更加有序,專人管理的模式提貨更方便,而線下店的商品陳列方式也有助於更快發現特色折扣商品,直接到店購買。

幾年前京東和天貓都在推自家的便利店計劃,京東推出新通路,阿里推出零售通,通過對夫妻小店的改造,各自將京東便利店和天貓小店推廣開來,然而因為兩家電商巨頭對夫妻店的改造更多的停留在貼牌層面,還要求店主使用新通路、零售同等渠道進貨,遭到了很多價格敏感型店主抵制,目前很多京東便利店、天貓小店又改回了原本的「野生」招牌。

社區電商這一輪對於小店的改造,因為有線上團購線下自提這一到店行為為門店導流,理論上對於小店的幫扶會更加明顯。

成都首個小店營業額提升超五倍 團購群因活躍被當成了真正的「業主群」

10月初,橙心優選在成都試點了首個橙心優選線下門店,位於高新區大源板塊清鳳時代城小區大門前的這全國第一家「橙心優選超市」,目前營業額已經提升了7倍左右。

這家18平米左右的小店此前是個微型便利店,店主告訴記者,9月的時候他就開始做橙心優選的團長,當時該店的單日營業額在500到800之間浮動。9月底橙心優選的團隊上門談妥試點橙心優選小店的合作後,自己參加了橙心優選公司組織的服務培訓,並對店鋪進行了重新包裝,國慶假期期間開業,目前線上線下的單日總營業額已經超過了5000元。

記者注意到,該社區附近零售業態非常齊全,小區裙樓底商的餐飲、生鮮店眾多,還有一家沃爾瑪超市,但這家開在小區大門口的橙心優選超市生意依然不錯。

這和該店店主也就是團長社群營銷做得較好有著密切關係。該小區有600多戶業主,目前常住大概400戶,而該團長運營的4個微信群總客戶數也有五百多人,幾乎覆蓋了小區的全部住戶。團長每天都會在群裡多次發紅包與顧客們互動,還組織曬菜譜送蔬菜、紅包甚至免單等活動調動群內活躍度,也得到了小區住戶的積極響應。該店主告訴記者,門店的效益好,他得到的佣金也會提高,自己覺得拿出佣金回饋顧客,也是對門店長久經營的一種合理投資。

目前他運營的群活躍度很高,甚至很多業主也會在群裡聊一些小區管理等生活信息,因為互動較多,這幾個「團購群」已經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業主群」。

10日17:00左右,記者在該門店看到,有很多接孩子放學回家的家長會順路在門店提貨,也有一些老人在遛彎的時候進店買菜。一位住在該小區的年長女業主告訴記者,她每天都會把附近的超市逛個遍,各家都有自己的爆款,比如她就會在附近的錢大媽買豬肉,在橙心優選買雞蛋。

此前,橙心優選已經在重慶、湖北、浙江、四川、江西五個省市試水「橙心優選小店」。根據橙心優選的計劃,將在未來3年內,對全國至少100萬個團長提供上述合作幫扶服務,形成人氣旺、「煙火氣」濃的小店生態。

相關焦點

  • 橙心優選啟動「小店戰略」 線上線下賦能社區小店
    即日起,橙心優選正式啟動橙心小店戰略,將通過一系列線上線下方式,賦能社區小店,「點亮」小店經濟發展,加快發展「產品優、服務好、環境美、營銷廣」的社區小店,幫助小店店主提高收入,也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購物體驗。開創「橙心小店模式」據悉,橙心優選自5月成立後,一直將對團長的賦能服務放在重要位置。
  • 橙心優選啟動「小店戰略」 線上線下賦能社區小店
    經過幾個月的迭代和探索,滴滴旗下社區電商橙心優選摸索出新做法。即日起,橙心優選正式啟動橙心小店戰略,將通過一系列線上線下方式,賦能社區小店,「點亮」小店經濟發展,加快發展「產品優、服務好、環境美、營銷廣」的社區小店,幫助小店店主提高收入,也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購物體驗。
  • 3年要發展100萬橙心小店,滴滴社區電商的野心有多大?
    01滴滴正式推出橙心小店在重慶,原來有一家社區店叫原味超市,有一天,店主老張(化名)在社區團購的團長群裡,看到橙心優選介紹他們開的第一家橙心小店業績翻了四五倍,當即就打車到那家店裡,找負責人要加盟,不久之後這家原味超市就成了重慶地區的第二家店
  • 社交電商服務價值凸顯,紅人裝雙向賦能商家+消費者
    消費者對於導購電商的需求逐漸增加,目前近七成消費者網購時使用導購平臺。 追求性價比和便利性是消費者不變的訴求,這也是導購電商平臺的核心價值。艾媒諮詢數據顯示,近七成消費者使用導購平臺的驅動力為商品低價,約六成消費者受平臺優惠信息集中省時的特點驅動。
  • 滴滴橙心優選再次逆戰:正式啟動小店戰略,團長這個角色靠譜嗎?
    橙心優選是滴滴旗下一家社區電商平臺,主要服務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購物方式。從整個市場格局來看,主要以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這三家暫時為主要角色,在數億用戶面前不斷靠「新人補貼」消耗著背後資本家的財力。
  • 社區電商背後:多數商家掙不到錢 只為"蹭個流量"
    原標題:社區電商「百團大戰」背後:城裡的人想衝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一些街頭門店也成了社區電商平臺的取貨點鄭州市曾經最大的經適房小區中方園,蘭馨剛剛給自己的門側掛上第六塊社區團購提貨點的牌子。之前不久,康橋朗城,一座樓的23樓,被大家稱作「陽光」的小夥紅建,有點不甘地取下了自己家門前的提貨點招牌。
  • B2B2C電商新模式下,京東新通路如何賦能便利店?
    經過苦苦掙扎後,他藉助京東新通路的賦能,將自己的小店升級為京東便利店,並且在選品、裝修、陳列等方面與周圍同業態實現差異化競爭。張超告訴皓哥,以食品供貨商為例,他找了很多家,但是要麼是價格太貴,要麼是配送不及時,又或者對方有最低進貨量要求。
  • 社區團購平臺團長月入過萬?記者親身體驗「真相」了
    劉怡是廣州大學城內一家花店的店長,同時也是興盛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橙心優選等社區團購電商平臺的團長,這是她最近經常對店裡顧客們重複的一句話,「現在是各大平臺的補貼紅利期。」社區團購徹底火了!但由於當時訂單密度不夠高,社區團購平臺接連出現倒閉潮,興盛優選和十薈團成為為數不多活下來的創業公司,並分別獲得了騰訊和阿里的投資。生鮮是各大社區團購平臺的主要品類。電商顛覆了很多行業,卻一直沒能完全拿下生鮮。
  • 電商壹周|興盛優選為什麼與京東結盟?
    而核心在於依靠芙蓉興盛便利店在當地建立堡壘,保住了核心團長及用戶。滴滴此舉也希望通過賦能線下,形成品牌,同時抓住主要客戶。畢竟,在團長無門檻加入的模式下,配送端承壓嚴重。通過賦能下線,相當於給自己建立一個橋頭堡。在價格無法拉開差距後,希望通過服務、履約來獲取優勢。 興盛優選選擇和京東結盟,原因是興盛優選需要資金以應對目前社區團購領域因巨頭競相下場掀起的激烈戰局。
  • 電商壹周:興盛優選為什麼與京東結盟?
    而核心在於依靠芙蓉興盛便利店在當地建立堡壘,保住了核心團長及用戶。滴滴此舉也希望通過賦能線下,形成品牌,同時抓住主要客戶。畢竟,在團長無門檻加入的模式下,配送端承壓嚴重。通過賦能下線,相當於給自己建立一個橋頭堡。在價格無法拉開差距後,希望通過服務、履約來獲取優勢。
  • 社區團購與社區電商的區別
    這樣一個模式產生的背景,是由於傳統電商的物流成本、倉儲成本、運營成本導致商品到用戶端的價格遠沒有批發採購價低且最後一公裡問題一直存在,而社區團長們的短板就是沒有穩定供應鏈支撐以及訂單管理能力不高,限制了訂單量的增長。這兩者缺點正好是兩者自身優點,電商平臺經過多年的經營積累了很多優質供應商,可以很好的為團長提供源頭貨源,而團長們又可以為電商平臺解決最後一公裡配送問題。
  • 社區團購:電商2.0時代的業務抓手
    社區團購爆火的真正價值,首先是落地在新一輪同城電商的基礎設施重構和業務流程重組之上。標品受到的衝擊會更加直接!此輪爭鬥,生鮮受到的衝擊則是有利有弊,利在可以點到點的連結上下遊,打通供需的任督二脈,促進產品標準化提升;弊在一味打爆品價格戰,缺乏質量監督,產品還不如農貿市場和線下門店,搞不好就劣幣驅逐良幣,不可不正視。
  • 交易平臺類商家端的管理賦能產品設計模式
    導讀:我們常見的電商、生活服務領域,都可以歸納為交易平臺,通過合作的或者自營的商家提供服務。平臺商家端的產品,通常會有訂單交易、商家營銷的工具、供應鏈等給商家的服務、商家管理等部分。本文主要寫商家管理賦能這一部分,作者從自己具體負責的項目出發,分享了商家端管理業務的產品設計的相關流程,供大家一同參考學習。
  • 快手「小店通」以精細化策略助力全場景營銷,電商主播進入流量轉化...
    發布會上,快手不僅詳細呈現了「小店通」的產品形態和核心優勢,還邀請到快手電商商家現場分享通過「小店通」獲得的營銷紅利,全方位為更多快手商家展示成型的運營模型和投放經驗。自今年6月上線試運營以來,快手「小店通」依託其多元的投放策略,精準的粉絲定位和強效的數據賦能機制,實現了公域流量的重新劃分,為多個層次的快手電商解決漲粉難、轉化低的痛點,顯著提升店鋪銷量和直播單場GMV。
  • 社區團購燎原要反思整個電商時代 不能讓全社會成為資本的打工人
    下半年以來,幾乎所有的社區團購平臺,從本地經營已久的興盛優選、十薈團,到各大電商、生活服務平臺,乃至打車軟體、資訊類巨頭都紛紛拍馬殺到,鼓動我妹妹做他們的團長或站點。好在電商巨頭們搞不定菸草,我妹妹還有拒絕的底氣。
  • 社區電商爆火背後:區團購門檻不高,多數商家賺不到錢
    他的店裡也貼著幾張各家社區團購電商的海報,他代理了四家社區電商,他也是記者要取貨地點的「李團長」。在他看來,那些小的社區電商已經挺不住了,「拼多多、美團、滴滴,都有實力用上百億的補貼衝擊市場,小的電商哪裡能頂得住,前一段時間,價格戰打得厲害,連曾經的龍頭興盛優選都受衝擊很大。」他已經見到了好幾個社區電商的倒閉,有的甚至是用戶衝了錢的。而現在,用戶直接購買就行了,不用再充錢,「安全方便多了。」
  • 社區團購平臺運營之售後服務
    這期我們來給大家分享社區團購平臺運營之售後服務篇,相信很多人都明白只要是存在交易,就有售後,一個產業售後做得好,那就是巨大的一筆財富,那麼社區團購這個產業也是如此,畢竟屬於社交電商模式最重要的一環,所以社區團購除了為用戶提供價格低廉和高質量的產品外,還具有另一個重要優勢,就是可以為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社區團購平臺的服務一般分為售前,售中和售後。
  • 社區團購團長每月賺幾千!但憂心平臺割韭菜 「自己就是那把韭菜」
    團長收入來自於用戶下單的提成,一般低於10%,在平臺的拉新廣告中,「團長月入3000不是夢」的標語,讓不少想發展副業的小店老闆躍躍欲試。近日,澎湃新聞記者深入與幾位來自上海和武漢的社區團購團長聊了聊,他們兼職團長的同時,還運營著小超市,洗衣店甚至麻將館。有些團長早在一兩年前就開始接觸社區團購,但生意有所起色已是今年疫情之後。
  • 社區團購的終局是什麼?答案或許是短視頻電商
    一位資深的社區電商運營者告訴陸玖財經,社區電商目前是不是一個偽需求,還不好說,現在在這個產業鏈上,最掙錢的就是供應商,各家都在虧,誰能燒到最後,才有機會,這個機會存在不存在也不好說,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留下一堆遺產,服務於其他商業模式。但是,誰能笑到最後呢?陸玖財經的答案很奇葩,也許會是短視頻。
  • 「社區電商」之後,下一個暴利商機降臨,將再造一批富人!
    不過這種社區電商模式,雖然是紅利,但非常局限,一個小區只能有1個團長。而且團長的角色更多是社區店主。因為社群店主,本身都有場地,可以通過下線作為入口,社群作為營銷場景,通過平臺賦能獲取更多的流量和業績。那麼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如何在社交化零售時代,搶佔紅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