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臘月三十,今晚是我國傳統文化節日——除夕。除夕意味著辭舊迎新,「除夕」中的「除」字是「去、交替」的意思,同時除夕也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共同迎接這一盛事。道教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與我國傳統文化息息相關,春節期間的很多傳統民俗都包含了大量的道教元素在裡面。
貼門神風俗文化中最早的兩位門神神荼和鬱壘被道教奉為門神和冥神;臘月二十五接玉皇,人們迎接的是從天庭下界到凡間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道教諸神中僅次於三清天尊的神祇,在道教神仙體系裡地位極高;「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人們祭祀的灶王爺被道教奉為「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是神話傳說中主管人間飲食之神。除此以外,春節期間有一項活動是民間與道教都非常重視的,那便是「送財神、祭財神、迎財神」,今天臘月三十送財神,道教財神那麼多,我們送的是哪一位財神呢?
送財神的習俗自古有之,古代社會在除夕這一天會有一位錦衣玉帶,頭戴朝冠,身穿紅袍,白臉長鬚,面帶笑容,一手拿著「如意」,一手拿著「元寶」打扮成財神形象的人,背著一個布袋,挨家挨戶地去散發財神畫像。每到一戶人家,這位財神爺裝扮者會說一些吉祥如意的話,家裡的主人歡喜地接過財神爺的畫像,並且會送給他一些錢財。財神是民間和道教共同供奉的俗神之一,他們的神職是執掌著天下的財源。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人們對於財神的信仰崇拜甚至要遠遠高於其他神仙,人們渴求通過對神靈的祈禱以獲得財富的好運。道教的財神有很多位,你知道送的是哪一位嗎?
道教是典型的多神信仰的宗教,其內部的神仙體系有諸多神明,人們信仰的財神也不例外,他也有一個龐大的「財神天團」。根據神職的不同,財神分為文財神、武財神等,與世人所追求的金錢財富相比,道教的財神信仰多了一些精神財富在裡面,如《道書十二種》裡說:「世財者,金銀珠玉是也;法財者,功德精誠是也。」對於道教來說,人們所做的陰德和誠心都是一種寶貴的財富。
趙公明元帥是民間和道教廣為供奉的一位財神,據道經記載,趙公明元帥乃是由上天皓庭宵度天慧覺昏梵氣顯化而來,他最開始是一位令人聞之色變的瘟神,根據典籍《太上洞淵神咒經》的記載:「又有劉元達、張元伯、趙公明、李公仲、史文業、鍾仕季、少都符,各將五傷鬼精二十五萬人, 行瘟疫病。」趙公明跟其他幾位一起原來都是瘟疫之神。
然而據《典籍實錄》記載,趙公明元帥乃是后羿射掉的九個太陽之一所化,其他八個降落人間變成了禍害一方的鬼王,只有一個化為人形,並且是胯騎黑虎、手持鐵鞭,黑面虯髯的威武形象。他護佑著道教祖師煉製神丹,並且在丹成之後繼續在蜀地保護一方百姓,玉帝敕封其為「正一玄壇元帥」。後來的趙元帥又被賦予了財神的神格,據《趙元帥錄》記載:「至如公訟冤抑,神能使之解釋公平。買賣求財,利宜和合。但有至公至正之事,可以對神言者,禱之無不如意。若以非枉不正之事禱之,神必加譴。」
不過在民間人們最常見到的財神爺形象是來自於「福祿壽喜財」五位神仙中的財神。這位財神是財帛星君,執掌天界的金銀財帛。民間將他人格化,成為了文財神李詭祖的化身。道教和民間稱李詭祖為文財神、財帛星君、增福相公、增福財神、福善平施公。據道教典籍《中華道藏》等記載:「李相公諱詭祖,在魏文帝朝治相府事。白日裁斷陽間冤獄,夜間主判陰間是非,兼管隨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飯祿料,及在世居民每歲分定合有衣食之祿。至後唐明宗天成元年贈為神君增福相公」。
李詭祖的祖籍為山東淄川五松山人,生日九月十七,他在魏孝文帝時任曲梁縣令,任職期間親政愛民,深受人們的愛戴。人們都傳說他是天上太白金星轉世而來,在他死後被人們立廟祭祀。而且在立廟時將他和「福祿壽喜」四位神明一同供奉,並且將財神立在中間,以顯示其地位的重要。供奉財神也是反映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和追求。
值此新春佳節,小編祝福諸位吉祥如意,身體健康,福生無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