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資本主義是如何奴役世界的?

2020-12-09 環球雜談
1824年,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鴉片貿易

掠奪者文明的形成

由於巨大的地理「發現」和從歐洲流向美洲的移民潮,西方世界不僅將其統治權擴展到大西洋,而且擴展到印度洋和太平洋。此時,西方在資本原始積累方面具有明顯的負面特徵。

從本質上講,資本主義文明是吸血鬼、海盜和掠奪者的世界。它的目標是徵服、掠奪和奴役其他世界。

大多數情況下,被西方掠食者入侵的部落、民族、國家和文明都迅速退化或死亡。西方的海洋文明一直將其殖民地、海外省份視為消費的外部對象,並源源不斷向西方國家輸送利潤,最終完成資本積累。而殖民地則被破壞並被吸乾。

歐洲殖民者抵達美洲新大陸

西方的「發現者」、「商人」、海盜和奴隸販子能夠殖民整個大陸。同時,西方文明之所以能夠實現這一目標,並不是因為其努力發展文化和經濟的結果。

16-18世紀,正在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西歐各國相繼入侵北美洲。由於英國一直對北美地區採取高壓政策,引起了北美地區居民強烈不滿。隨後,北美十三州在華盛頓領導下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 美國正式誕生。

至此,現代歐洲——美洲的西方資本主義民族政治統一正式形成。

臭名昭著的奴隸貿易和鴉片貿易

歐洲的殖民者認為原始土著人不是人,而是野生動物。可以毫無止境地掠奪、搶劫、強姦和殺害,來搶佔「生存空間」。可以說,即使在20世紀初,在西歐的動物園中也可以看到非洲或太平洋島嶼的土著人民的代表。非洲被掠奪者剝奪了很大一部分人口,目的是向奴隸市場販賣黑人。

掠奪者的奴隸貿易

在奴隸貿易的初期,殖民者曾組織所謂的「捕獵隊」親自掠奴,偷襲黑人村莊,燒毀房屋,把黑人捆綁著押往停泊在岸邊的販奴船,往往一夜之間把和平寧靜的黑人村莊踏為荒無人煙的廢墟。殖民者的野蠻暴行,遭到了非洲人民的反擊。

後來殖民者改變了方式,採取以槍枝、火藥誘騙某些沿海地帶的部落酋長,唆使他們向內地襲擊,挑動部落之間的戰爭,以便在交戰中俘虜對方部落的人,出賣給歐洲的奴隸販子。由於歐洲殖民者的挑動,這種部落間的「獵奴戰爭」,在400年的奴隸貿易過程中,始終沒有停止過,造成非洲黑人的大量死亡。

是的,在17至18世紀蓬勃發展的奴隸市場已飽和,並在19世紀中葉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英國,在毒品市場上獨領風騷,成為「世界車間」,並用鴉片充斥整個星球。

英國殖民者的鴉片貿易

其實,在資本主義早期階段,東方世界的經濟、文化以及文明都更加發達。

直到19世紀中葉,西方掠奪者發現,西方與東方的貿易平衡才對自己更有利。而西方國家的劣質商品導致無法通過誠實正常的貿易方式對東方進行經濟滲透,掠奪者們開始使用了低劣的貿易方式:他們開始從事鴉片貿易。

然而,不對等的經濟貿易必須有軍事力量為支撐。恰巧,西方的海上力量在武器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以及無原則的政治基礎。最終,戰爭和貿易相輔相成。

隨後,西方的鴉片貿易逐年擴大。早在18世紀末,英國東印度運動就從鴉片出口轉向了鴉片生產。用這種方式形成的原始資本(毒品貿易使收入高達1000%)投入到英國的工業革命。不久,大英帝國成為世界工業的領導者。在佔領印度並通過巨額稅收直接摧毀當地工業之後,英國設法用他們的廉價商品淹沒了亞洲市場。然而,收入的主要來源仍然是英國人在印度種植並在中國出售的鴉片。

英國資產階級一面強迫印度農民種植鴉片﹐輸往中國﹐一面又向印度大量傾銷棉紡織品﹐利用印度農民種植鴉片的收入﹐為英國的工業品尋找出路。

19世紀末,中國的鴉片菸民

所以,鴉片貿易不僅給英美資產階級帶來了巨額利潤,而且鴉片貿易給給中國和其他殖民地帶來了嚴重的災難。導致當地民眾精神、智力和身體上的嚴重退化甚至死亡。

非常令人遺憾的是,西方資本主義時至今日都沒有放棄超利潤的毒品貿易。

20世紀中葉,當地犯罪集團在全球「精英」的支持下,創建了金三角(在泰國,緬甸和寮國的山區),作為鴉片生產和貿易的系統。

金三角罌粟種植

當美國特種部隊加入越南戰爭期間,它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在南美建立了另一個受美國情報部門控制的毒品市場:古柯鹼的生產和銷售。毒品的間接目標之一是消滅美國「有色」少數民族的精神、智力和身體潛能。

2001年,塔利班政府禁止在阿富汗種植鴉片,導致該國的鴉片產量達到30年來的最低水平,總產量為185噸。但是,在北約佔領阿富汗之後,產量再次急劇增加。

隱蔽的資本輸出(高利貸)

然而,西方國家人民的財富並沒有增加。平民百姓繼續遭到嚴重剝削,許多普通百姓已經成為巨大的貧困。西方自身的毒品化已經開始,無論是精英階層還是普通工人。

私有化導致人們被剝奪了土地和財產。而貧困和飢餓,迫使他們要麼進入僱傭軍,為殖民者的利益服務(例如:巨型販毒集團——英國東印度公司);要麼成為在美國或澳大利亞幾乎被剝奪權利的殖民者,屠殺當地土著居民;要麼成為大城市「底層」的黑社會的一部分;要麼隨時冒著風險,要麼成為殖民地的「逃亡奴隸」。

歐美金融寡頭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西方,由富人統治的金融寡頭正在崛起,宣稱擁有整個星球的權力。支持社會聯繫的舊系統(指從貴族到農村社區的嚴格等級制度)被徹底摧毀,並被重商主義的資本主義所取代。

此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大量的剩餘資本。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一方面,是因為在資本積聚和集中的過程中,有越來越多的貨幣資本需要尋找投資場所;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資本主義生產的唯一目的是利潤,要使資本能夠投下去,就必須保證它能夠「按照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健康的、正常的』發展所需要的剝削程度來剝削勞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84~285頁)。

總之,大量輸出借貸資本不僅給西方國家帶來了巨額利息收入,而且還是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和奴役落後國家,把他們變成自己的殖民地和附屬國的重要手段。

正是因為資本輸出擴大了西方國家金融資本剝削和統治的範圍,促進了金融資本剝削和統治的世界體系的形成。

總結:

海盜、搶劫、奴隸貿易和毒品販運為西方現代物質福利奠定了基礎。這筆骯髒的錢可以用於「初始資本積累」,發起工業革命和向資本主義的過渡。而且,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系統是「骯髒的」。

西方的海盜和掠奪者曾經使非洲和亞洲的部落和人民感到恐懼。

時至今日,結果很明顯:西方毒販毒害了整個世界,現在歐洲和美國有很大一部分民眾都在吸毒。嗯,是的,西方資本主義「精英」把整個星球的人們都出賣了。

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腐敗正在逐步導致全球系統的崩潰。寄生於全球金融系統裡的資本導致全球製造業萎縮,進而引發全球經濟危機。

西方資本主義不斷增長的退化和寄生需求導致人類的墮落。這個星球正在慢慢陷入了系統性危機,或許不久將演變成一場人類的大災難。

您認為資本主義奴役世界還有哪些方式?歡迎在評論區寫下來。謝謝!

完結^_^

非常感謝閱讀這篇文章的每個人!朋友們,別忘了點「贊」,發表評論,如果願意,可以關注我。

聲明:我們引用圖文完全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您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黑人被西方奴役幾百年,他們身強力壯為何不反抗?原因很簡單
    原因很簡單,不是他們不敢,而是實力比不上西方殖民者。在西方國家還是封建社會的時候,美洲和非洲地區的土著居民過著比較原始的部落生活,使用的武器大都是冷兵器。當西方國家的資本主義萌芽,興起資本主義革命和工業革命的時候,美洲和非洲地區的人們依然過著原始生活。
  • 歷史疑問:西方資本主義如何統治世界?把國家當成公司來做
    思考一下西方資本主義是如何統治世界的。很多人都說那是因為依靠掠奪,依靠人性之惡。但是單純的依靠掠奪而崛起的西方國家,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衰落,並且再也沒有成為強國的可能。英國,美國,法國,德國這些國家通過殖民掠奪,但是如果沒有後繼的爆發力和持續力的話,如何能夠統治和爭奪世界霸權數百年。大家不想想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嗎?
  • 「國家資本主義」:西方發達國家的政治工具
    而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競爭力指標,自2004年至今,美國的競爭力指數從最初的5.82降到了5.43,是下滑最快的發達國家之一。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中國的競爭力指數從4.29漲到了4.9。基於這種背景,通過指責所謂「國家資本主義」的過失,有利於轉移話題和責任,也成為西方社會在國際政治和世界經濟中爭奪話語權的有利手段。(2)進入21世紀之後,世界經濟的競爭激化。
  • 理性看待西方「資本主義終結論」(熱點辨析)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西方左翼思想家的提醒振聾發聵:資本主義國家推行的自由市場制度真的完全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嗎?真的能為世界帶來福音嗎?美國社會學家伊曼紐爾·沃勒斯坦認為,當代資本主義的關鍵因素並非自由市場而是壟斷;美國哲學家戴維·施韋卡特強調,當代資本主義經濟體制下的「無效率」不可逆轉;德國學者羅伯特·庫爾茨更是將「自由市場的終曲」作為其專著《資本主義黑皮書》的副標題;等等。
  • 從《資本主義十講》看西方學者對當代資本主義的反思與批判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西方學者對資本主義反思和批判的聲音持續不斷,其中法國著名經濟學家米歇爾·於松的批判堪稱最深刻也最尖銳。這主要體現在他2013年出版的《資本主義十講》一書。雖然迄今已有四年之隔,其間,發生了諸如英國脫歐、歐盟內部分裂、西方國家民粹主義盛行、逆全球化抬頭等變化,但該書的基本觀點依然能夠切中西方的現實。
  • 人民日報評西方「資本主義終結論」:看對了病,卻開錯了方
    總的來說,西方「資本主義終結論」的主要觀點有道理、有啟示,但其為當代資本主義開出的「藥方」未必管用。 明確指出自由市場萬能論和資本主義普世性是虛假的。當前,一些發展中國家還在照搬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制度。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西方左翼思想家的提醒振聾發聵:資本主義國家推行的自由市場制度真的完全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嗎?真的能為世界帶來福音嗎?
  • 《資本主義簡史》:資本主義史也是一部西方近代發展史
    其後,美國高校涉及資本主義歷史的課程數量猛增,標題中含有「資本主義」的書籍和論文增多。作者所著的這本書,顯然與金融危機激發出的資本主義的再度反思與重新審視有著密切關聯。正本溯源,既然討論的是資本主義這一概念,作者在書中首要的是追溯資本主義一詞出現的具體時點。正如西方文化裡的「文明」一詞一樣,「資本主義」一詞出現及使用的年代並不久遠。
  • 西方享受消費的背後,是資本主義的陷阱
    學我者生,似我者亡二戰之後,殖民地國家不斷發起解殖運動,開始紛紛脫離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控制,而這一浪潮,使得這段時期世界激增了一百多個獨立國家。而這一百多個獨立國家卻深受發展主義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新獨立國家在體制上無路可走,只能照搬模仿西方資本主義制度運行模式,照貓畫虎,強行建立起一個國家體制,但是僅僅這樣就能讓這些新興獨立國家的發展走上正規了嗎?
  • ——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反思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 詹得雄 資本主義病得很重,西方急著為它診脈,卻開不出良方。活不好,死不了,是它目前的狀態。前景如何,還不好說。 資本主義發出了緊迫的SOS信號。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在今年達沃斯論壇期間對《德國金融時報》記者說,「人們絕對可以說,當前形式的資本主義制度不再適合當今世界。」
  • 西方超越東方的根源是資本主義方式,而不是工業革命
    而在此兩年之前,1763年英國取得英法「七年戰爭」的勝利,籤訂《巴黎合約》,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成為日不落帝國。那麼也就是說在英國工業革命沒有開始之前,英國就已經成為世界霸主,成為日不落帝國。那麼在沒有蒸汽機沒有工業革命的時代,英國或者說歐洲,是如何領先世界的呢?
  • 資本主義不再適合當今世界?
    前景如何還不好說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反思之一資本主義發出了緊迫的SOS信號。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在今年達沃斯論壇期間,對《德國金融時報》記者說:「人們絕對可以說,當前形式的資本主義制度不再適合當今世界。」
  • 資本主義終結論隨時代變遷而變化——當代西方左翼批判理論評析
    原標題:資本主義終結論隨時代變遷而變化(學科走向)——當代西方左翼批判理論評析   資本主義創造了巨大的社會生產力,但它始終伴隨著掠奪、破壞和殖民。因此,在近現代史中,資本主義終結論從未停息過,長期為西方左翼學者所關注。
  • 西方反思資本主義制度弊端 將尋找「救贖」途徑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相繼遭遇寒冬,資本主義制度的結構性矛盾與制度缺陷隨之暴露出來。這重創了人們對資本主義的「信仰」,致使世界反資本主義情緒不斷高漲,尤其是在資本主義國家內部,民眾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發展模式以及民主政治制度的批評與日俱增。
  • 西方資本主義經濟陷入停滯常態化的困境
    自西方工業資本主義從20世紀70年代起進入去工業化軌道以來,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形態逐漸發生變化,這就是生產過剩性危機逐漸演變為頻繁爆發的金融危機,與金融危機相伴隨的經濟波動和停滯失去了周期性,周期的各個階段的特徵也越來越不明顯,經濟的持續停滯成為常態。
  • 讀《通往奴役之路》
    《通往奴役之路》由20世紀西方著名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哈耶克所著,閱讀本書使我對這位作者及他的思想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查閱資料後發現其在哲學界及政治哲學界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哈耶克原籍奧地利,後遷居英國並獲得英國國籍。
  • 西方學者對資本主義重新反省值得深思——閒讀分享
    學者們注意到,從席勒到馬爾庫塞都在批評資本主義,從海德格爾一直到德希達,都在這一條線上,許多西學著作都在批評西方現代性,批評西方工業文明。不妨列一份書單:《悲劇的誕生:尼採美學文選》《存在與時間》《存在與虛無》《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資本主義文化矛盾》《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等。
  • 馬克斯·韋伯著作中的工業化與資本主義
    正是工業化、資本主義和民族的自我保存之間的關鍵性的聯繫的觀念,激發起馬克斯·韋伯對1918年的社會主義嘗試發起了激烈的和(讓我們坦率地說)憤怒的進攻。按照他的觀點,社會主義是與西方理性的觀念相矛盾的,也是與民族國家的觀念相矛盾的;因此,它是一個世界歷史性的錯誤,即使不是世界歷史性的罪惡的話。
  • 世界大變局與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兩種制度關係重構
    【內容提要】世界大變局是影響兩種制度關係未來發展走向的重要變量和關鍵因素,正在重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並存關係及共處空間。西方發達國家與新興大國之間的關係深入調整,關聯互動、競爭博弈趨勢明顯,不同文化交流互鑑、各種政治思潮碰撞爭鋒異常活躍。西方資本主義政治模式和發展經驗光環黯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
  • 棉花、資本主義與全球化 - 棉花帝國
    那些渴望更多了解奴隸制在歐洲、非洲和美洲是如何和為何盛行的人會發現這本書非常有啟發性。更好的是,那些從棉花帝國的遺產中受益、認為剝削和奴役工人相當令人不安的後人,將從中發現更多的靈感,可以努力實現一個更加公正和公平的社會。
  • 西方資本主義統治下的陰霾,奴隸制的廢止如何促進歐洲社會發展?
    一、在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歐洲從非洲大陸掠奪大量勞動力,致使非洲經濟生產落後,而歐洲資本主義卻以此得到了巨額財富奴隸制在西方世界一直是作為一種汙點而存在。對於同胞們的壓榨和勒索,奴隸制暴露出了人性的醜惡和當時西方世界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