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說:「不痴不聾,不做家翁」,為何這樣講?有道理嗎?

2020-12-15 歷史趣味學說

古人常說:「不痴不聾,不做家翁」,為何這樣講?有道理嗎?

文|趣味歷史學說

我們國家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度,至今為止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了,流傳下來的文化可以說是博大精深。而進入現代社會以來,人們對於古代文化的研究也是從未停止過,只可惜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參透我們古人的智慧。流失的民族文化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古文字的研究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進展,對於歷史我們仍然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好在除了這種非常學術的研究外,我們還有很多風俗文化傳承了下來。就像一個個成語典故,又或者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俗語。

俗語的存在是一種我們國家非常獨特的文化,它是由我們古代的勞動人民總結出來的人生經驗,是他們智慧的結晶。這些俗語很大一部分都流傳到了現在,有些非常有道理,有些則已經跟不上時代進步的步伐了。今天要說的就是古人也使我們現在很多農村老人常說的「不痴不聾,不做家翁」。

「家翁」,顧名思義就是家裡老人的意思的唄,表面上理就是不痴呆耳朵不聾的人,不適合做長輩。這樣一看似乎特別沒有道理的樣子,但是事實上這句話的意思卻是指的對於家裡晚輩的錯失,長輩要懂得裝糊塗。我們現在有些時候勸解別人家的長輩不要生晚輩的氣,也會用到這句話。那麼大家覺得這句從很早以前就傳下來的俗語有道理嗎?

這句俗語其實出自《資治通鑑》的第224卷:

鄙諺有之「不痴不聾,不為家翁」,兒女子閨房之言,何足聽也?

說是在唐朝的時候,一位名叫郭子儀的人能徵善戰,多次帶領部下打敗叛軍,為朝廷立下了很多功勞。所以為了獎賞他,當時當皇帝的也就是唐代宗,他將自己的女兒昇平公主嫁給了郭子儀的兒子郭暖。雖然說娶到公主是一種榮耀,但這也表明這個家庭的夫妻生活肯定不會像尋常人家一樣自在,畢竟公主除了是他們家的媳婦以外,還是他們的主子。

所以在有一次,公主和郭暖兩人夫妻吵架的時候,郭暖因為生氣向公主說了幾句氣話後,公主就跑去向皇帝告狀了。畢竟公主嬌生慣養,平常誰敢惹公主生氣啊。郭子儀因為害怕公主和皇帝怪罪,就特意帶著郭暖去向皇帝請罪了。這也是非常無奈了,但是皇帝明顯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皇帝明確的表示,小輩夫妻兩人吵架,我們做長輩的就當個聾子好了,沒有必要在意小輩們的錯失。

這也就是「不痴不聾,不為家翁」這句話的來源,也就是說這句話本來說的意思其實只是唐代宗表示不予小輩計較的意思。只不過後來傳著傳著就有人誤會了而已,把夫妻兩吵架的錯失給擴大到了小輩全部的錯失,這也導致了很多人對這句話產生了意見。

因為家裡要是有小輩真的做了什麼錯事的話,作為長輩當然不能裝聾作啞,教導晚輩遵紀守法,成為一個有道德、有良知的人,這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任務。視若無睹的話,有些人只會一錯再錯,尤其是小孩子,他們還沒有形成自己完整的三觀,需要父母,需要身邊的人去影響,去教育。當然,如果是小夫妻普通的吵架,不涉及什麼道德或者法律問題的時候,長輩就不要多插手了,畢竟人家的家事。就像還有一句俗語所說「不痴不聾,不成姑公」。

相關焦點

  • 俗語「不痴不聾,不做家翁」,家裡有這樣的老人,最好珍惜!
    這本來是件值得自豪的事情,但是,這樣的家庭結構,出現的許多問題,卻讓人無比痛心。對此,古人說出了一句話,共八個字,盡顯老人和兒女們相處的大智慧,許多智慧老人,牢記這句話,讓整個家庭祥和幸福,如果家裡有這樣的老人,最好珍惜!在生活中有這樣一種現象,子女結婚以後,老人常會干擾他們的正常生活。
  • 名句「不痴不聾,不做家翁」背後的故事和智慧
    背後的故事是這樣的:唐朝中葉,有一位功業煊赫的將軍,叫郭子儀。他在掃平安史之亂的戰爭中,屢建奇功,因此被封為汾陽王,唐代宗還把自己的女兒昇平公主嫁給他的第六子郭曖。郭暖和昇平公主感情很好,但由於彼此年齡都很輕,再加上公主是皇帝的女兒,皇帝對她百依百順,所以,有時公主不免嬌而又驕。而郭暖是元帥之子,文武兼備,也心高氣昂。
  • 公主刁蠻任性遭駙馬家暴,回娘家哭訴,皇帝:不痴不聾不做家翁
    中國有一個傳統戲劇叫做《打金枝》,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演的是公主刁蠻任性遭駙馬家暴的故事,按理說公主金枝玉葉,嫁給駙馬居然受了如此大的委屈,應該鬧得雞飛狗跳才是,但是這一齣戲結局卻是皆大歡喜,這是怎麼的呢?
  • 俗語「不痴不聾,不做家翁」背後有什麼故事?
    「不痴不聾,不做家翁」現在一般是說,在大家庭裡長輩們,對晚輩們的一些無關緊要的小過失,要裝聾作啞,故作糊塗,否則凡事追究大家庭就難以維繫。這句話最早見於《北史·長孫平傳》:平進諫曰:「諺雲:不痴不聾,不做大家翁。此言雖小,可以喻大。邴紹之言,不應聞奏。」
  • 李亮——「不痴不聾,不做家翁」
    一個有進取意志,敢冒風險的人,難免處事不周;一個敢於奮爭,不畏權威的人,難免自以為是;一個有魄力,敢於果斷行事的人,難免主觀武斷。如果我們忽視人的優勢、長處,而只注重克服劣勢、短處,那麼,就如讓人總看著自己的陰影走路,很可能使其無所適從,甚至因制約而窒息。我們中國有句俗話說:不痴不聾,不做家翁。
  • 古人講:「門前不栽竹,屋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甚至於他們還不滿足於此,還要在院子裡保留一塊大大的空地。因為要栽樹栽花。而說到這栽樹,裡面確實有大學問的。就比如說我們俗語有一句「門前不栽竹,屋後不栽樹」。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中又有何講究?先讓我們來談一談竹子,要知道中國古代人對竹子可是相當推崇的。一般形容一個人是君子的話,都是用竹子來形容的。
  • 古人說:「七不葬父,八不葬母」,什麼意思?真的有道理嗎?
    雖然是有很多俗語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淘汰了,但是還有很多俗語留了下來。每當回到老家,鄉親們交談時總會從嘴裡冒出一兩句俗語。別把俗語不當回事,很多俗語能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當然了,一些俗語講的有些片面,像「寧可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
  • 古人說「燕知寒門,狗知新婿」,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首先,狗是一種嗅覺非常靈敏的動物,經常和家人在一起,對家人身上的味道都熟悉了,家裡的女兒也肯定不例外。而女兒和女婿肯定是相處很長時間才會走到一起,彼此身上也都殘留了彼此的味道,這樣一來,狗自然能嗅出女婿身上的味道,自然能辨別出來。總的來說,這句俗語揭示出來的道理就是萬物皆有靈性。
  • 為何古人常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老祖宗的話有沒有道理?
    今天我們來講講這句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一起來探討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老祖宗說的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從字面意思上看,很好理解,就是說「男人不能祭拜月亮,女人不能祭拜灶神」。那麼,我們肯定感到很疑惑,為什麼會有這種規定呢?不要著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 古人講的:「門前不栽竹,屋後不栽樹」,有沒有道理?
    雖然中國古代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也沒有先進的思想文明,但卻不能因此否定古人的一系列思想。我們對於中華文化所採取的態度,一直以來也都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因此,對於有道理有意義的思想文化,我們可以繼承下來。古人之所以能夠得出那些在今天看來都正確的思想,離不開他們的生活與實踐。
  • 農村俗語「三房不租,三友不交」是指啥?古人這樣說有道理嗎?
    便讓周邊的鄰居幫忙詢問身邊有沒有人想要租房子的。 鄰居王阿姨是個熱心腸的人,十分爽快的說道:「包在我身上」,還講了一些出租房子的注意事項。稱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三房不租,三友不交」。這又是什麼意思呢?古人為什麼會這麼說?
  • 爹媽該不該過多幹涉兒女的婚姻?古人1個智慧案例教你正確處理
    從古人那裡,我們可以學到很多今天仍舊實用的東西,這便是我們常說的古為今用。在婚姻這個問題上,古人有沒有相關的經驗值得我們參考呢?有,太多了!具體比如說:爹媽,究竟該不該過多的幹涉兒女的婚姻?這個問題,我想絕大多家庭都會碰到,並且難解。
  • 古人講「十個光頭九個富,一個不富就會孤」說的有道理嗎?
    農村中有這麼一句俗語——「十個光頭九個富,一個不富就會孤。」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上句單從字面意思看,可以解讀為:十個光頭裡面有九個人會富有。深入一點說:光頭基本上都是富有的。我先不下結論,先讓大家看看。古語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句話是說,人的身體是從父母身上產生出來的,頭髮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不能有絲毫的損傷,我們應該懂得珍惜,不可隨意對待甚至傷殘它,如同有人說」你是媽媽的心頭肉「一樣,父母會心痛、傷心的。
  • 俗語「好男有毛不低頭,好女有膘不抬頭」何意?古人說得有道理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俗語,作為通俗易懂的一種語言文化,它在農村地區廣受歡迎。雖然有些俗語讀起來很粗糙,但是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今天和大家說一說「好男有毛不低頭,好女有膘不抬頭」這句俗語。放在現代來說,古人這樣的說法不成立了,一個男人健康與否和體毛多少並沒有多少關係,而是和平時的作息、飲食、鍛鍊有關係。古人將體毛旺盛的男人稱之為陽剛男人,陽剛男人有力氣,有力氣可以幹更多活兒,這樣的男人才是好男人。古人認為這樣的男人應該走路挺胸抬頭,昂首闊步,不要和小偷一樣躡手躡腳,畏首畏尾。
  • 古人講「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有道理嗎?也不見的吧
    諺語存在於生活各處,我一直以來也相信一些諺語,因為都非常有道理,比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個諺語,在我看來,我覺得這個諺語所表述的太過於片面。01這句話出自論語,在古人看來,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但是放在現如今的社會來說的話,這句話人人皆知,但是似乎不那麼實用了。相比之下,這句話後面的一句話更加適用於現在的社會。在講諺語之前,先來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
  • 敢於對不講道理的男人說不!對付不講道理的男人我有妙招
    有人說:永遠不要跟女人講道理。但我認為:女人只有愛這個男人的時候才會不講道理!男人都是講道理的人嗎?我有個同事小雯,漂亮,溫柔,人見猶憐!在大家的眼裡,她該是幸運的寵兒。說沒啥道理可講。這道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本來熱衷於講道理的男人卻不講道理了呢?我認為有以下幾種!(1)性格強勢的男人 這種就是這種男人事業成功,有一定的社會地位。這種男人在哪裡都居C位都是焦點。生活在聚光燈下。
  • 古人講「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老輩說俗語,今天我也要和大家說句俗語——「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最開始我也不明白,直到後來聽完老輩講,我才知道其中的意思。說到俗語,追溯一下它的歷史,最早可以從西漢提起。
  • 古人說「寧讓青龍高萬丈,不讓白虎抬頭望」啥意思?有道理嗎?
    其次第二個就是青龍有吉利的寓意,因此高一些代表給自己更吉利一些。相反,白虎星是兇星,非常不吉利,讓白虎方位的房子過高會不吉利,所以人們會往低了建造。如果放在現如今來說,從科學的角度講,這句話似乎沒有道理。舉個例子,我們村有很多青龍方位低於白虎方位的住戶,家庭一樣穩定發展。
  • 古人常說「家有三項,不敗也亡」,這三項指的是啥?說得有道理嗎
    而影響一個家庭興旺與否有很多內外因素,今天筆者要說的便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三件事。在千百年之前古人早已看透這其中的危害,將這三件事凝結成了一句俗語,雖然簡短,但警世作用卻是非常大的。那麼這句俗語「家有三項,不敗也亡」中的三項,分別指的是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