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辣湯,是河南的一種特色小吃,被譽為「早餐之王」。許多河南人都是喝胡辣湯長大的,一碗濃濃的胡辣湯,香辣濃鬱,回味無窮,總會在不知不覺間喚起無數河南人的美好回憶。
胡辣湯中比較著名的當屬逍遙鎮胡辣湯,起源於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
據說逍遙鎮胡辣湯源於明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影響頗為深遠。逍遙鎮胡辣湯湯料複雜多樣,辛香料多,好幾十種辛香料融合在一起,展現出多層味道,一層一層地衝擊味蕾。正宗的胡辣湯不用辣椒,只用胡椒,即「胡亂辣」。
有專家考證,胡辣湯最早應是酸辣湯和肉粥。在當時,食物中加入辛溫香燥藥物是一種社會潮流。《太平和惠民劑局方》等當時的醫學著作中也有記載:在食物中加入辛溫香燥藥物有益行氣,故辛辣味食物頗為流行。胡辣湯在酸辣湯和肉粥的基礎上融合改造,取酸辣湯的醒酒、消食功用,加入肉類補氣補虛,適應更多層次人們的口味,再輔以生薑、胡椒、八角、肉桂等調料辛香行氣,舒肝醒脾。因此,一種結合了具有醒酒消食功能的酸辣味的肉粥,成了胡辣湯的雛形。
到了金元時期,中原動蕩,長江以北的河山多淪於狄夷手中,待到北宋時期,定都開封,修生養息,商品經濟得到長足發展,隨之民間小吃也逐漸興盛,胡辣湯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們的喜愛。
一碗正宗的胡辣湯,要用全羊骨湯熬製,加入草果、肉桂、丁香、花椒、八角、甘草、肉蔻、白芷、白寇等30餘種純天然植物香料
輔以麵筋、黃花菜、木耳、紅薯粉條、花生、熟牛羊肉、海帶、豆皮等食材,再用麵筋水勾芡,使其濃稠,最後調火收湯,一碗辣、閒、香具備的胡辣湯便大功告成了。
關於胡辣湯,還有一些傳聞故事。其中一個說法是在明朝嘉靖年間,嚴嵩為了討得皇帝歡心,從一名道士手中得到一副助壽延年的調味藥獻給皇帝。
以燒湯飲之,該湯美味無窮,嘉靖龍顏大喜,故命名為「御湯」,後來明朝滅亡,御廚趙紀逃走,逃至逍遙鎮胡市一族,趙紀為感謝胡市,便獻出此方,自此,經過當地不斷的演變改造,流傳至今。
有傳說稱胡辣湯治好了明代著名清官于謙的傷風。「粉身碎骨渾不怕--于謙紀念館」紀念文選記載:于謙做河南、山西兩省巡撫,駐節開封。
有一年他過生日時,正好在鄭州視察,便按節儉慣例,找到了一家「胡記」飯鋪,喝了一碗熱辣辣的湯,度過了生辰。這別具風味的生日食品,使于謙深深地記住了它的佳餚滋味。有一次,于謙出巡山西歸來,路過鄭州,由於路途勞頓,公務繁忙,染上傷風病了好幾天,也不見好。一天晚上,于謙突然想起了「胡記」的湯,就派人去買。「胡記」的掌柜一聽是尊敬的於巡撫要吃,就放足佐料,精心製作。于謙吃過之後出了一身大汗,第二天身輕體健,傷風竟不知不覺地痊癒了。于謙就封了十兩白銀,答謝胡掌柜的治病之恩,並建議該湯以胡姓命名,從此這個湯就成為了「」胡辣湯」。
胡辣湯穿越百年,流傳至今,早已不僅僅是一碗濃稠的香辣肉粥,它承載了文化,已成為了河南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更是漂泊在外的河南遊子內心最深處,最難以忘懷的,家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