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歷史源遠流長,老祖宗憑藉親身經歷總結了很多人生哲理的俗語,很多一直被流傳至今,可能有些俗語沒啥科學依據,但它經歷那麼久遠的時間還能被流傳下來,足以可見它的重要性了,就好比說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大家知道這句俗語是啥意思,有啥講究嗎?
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即便是把屋子借給別人辦喪事,也不借給夫妻二人或情侶居住。猛地一看這句俗語難以令人理解,畢竟一直以來我國都有紅白事之分,對生活在以前那個時代的人而言,大家更願看到紅事而不願看到白事,那自己的房子為何寧可借給他人辦白事,也不願借給夫妻、情侶居住呢?有何講究嗎?
寧可借屋停喪:
農村老人對這句話有多種層面的解釋。其一,一戶人家有人過世本就是悲哀的事,若都不能為離世之人找個暫放屍身的地方,怕是更加悲哀了吧。因此出於憐憫心,人們願意借出房子給他人停喪。其二,人們認為人是有輪迴之說的,離開一個人便會降生一個人,若將自己的房子借出去停喪,既幫他人減緩了悲哀,又預示家中不久便會迎來新生命。其三,離世的人會把家裡的黴運帶走,日後家中便會福氣滿滿。所以「寧可借屋停喪」這句俗語就被流傳到了現在,以前人們覺得棺材並非不好的象徵,在過去,人們也並不忌諱棺材。
不可借屋成雙:
這句話是說,若把自己的房子借給夫妻辦喜事,夫妻圓房後屋中便會留下血跡,古人將此看作汙穢之物,可能給自己的家庭招來倒黴的事。農村至今仍有這句俗語,且農村還有個習俗,便是不能把房子借給夫妻以外,出嫁的女兒和丈夫回娘家不可同睡,可見人們相對比較忌諱這些。社會在不斷發展,「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聽著或許有些理解不了,但至今農村許多地方都依舊保留著這些習俗。還有一種說法,若房子借給了夫妻居住,如何破解,對此可以在所居住的房屋的床鋪下扔些錢,代表自己花錢住的房子,不算借,也就不會帶來黴運了。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內容了,你們對此都有什麼看法呢?(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