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寧可借屋停喪,切莫借屋留雙」,你知道關於留宿的講究嗎?

2020-12-19 老酒論道

正所謂「無以規矩不成方圓」,在處理事情時避免出錯的最好方法,就是按照正確的規則辦事。如果總是以隨心所欲的態度來做事,事情就會偏離原本的軌跡,往錯誤的方向發展,你也會因失責而受到懲罰。農村人做事很注重規矩,不同的事情他們有著不同的講究,拿小孩吃飯敲碗這件事來說,他們有著「敲船三日破,敲碗三日窮」這一說法;再看蓋屋這件事,「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也是他們的規矩之一。

所以說規矩是非常重要的,正確的規矩可以規範人們的日常行為,讓人們在一個合適的圈內更好的生活。如果生活沒有了規矩,那很多事情就會變得一團糟,所以我們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一定要按照既定的規矩去做事。比如在紅燈亮起的時候,你要是不按規矩的闖紅燈,很可能會給自己的生命帶來危險。

今天給大家分享兩句有關規矩的俗語,第一句俗語是「寧可借屋停喪,切莫借屋留雙」;第二句是俗語「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對於這兩句俗語,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不了解其中的深刻含義,但是當你真正了解之後,你會讚嘆老祖宗真有智慧的。

一、寧可借屋停喪,切莫借屋留雙

在火葬還沒有普及的時候,很多農村都是採用的土葬,而土葬就離不開棺材,這句俗語中的「停喪」也就是老祖宗口中的「停棺」。對於棺材,老祖宗可沒有因為它是喪葬用品,就覺得它是一件非常晦氣的東西,從而對它產生一些恐懼心理。在我們的老祖宗看來,棺材有著升官發財這一美好寓意,所以他們樂意「停喪」,這樣寓意著把財富留在家裡。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在老祖宗看來幫助去世的人,他們會幫自己家庭的黴運帶走,然後幫助自己的家庭帶來好運,甚至還有人稱這是要「增添人丁」的預兆。所以老祖宗並不介意「借屋停喪」,反而是非常樂意的去做這件事。那麼老祖宗不介意「借屋停喪」,甚至是非常喜歡這麼做的話,那為何還要忌諱「借屋留雙」呢?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弄清楚「留雙」的含義,所謂「留雙」指的就是:讓外人夫妻留宿於自家的一個房間中。為什麼老祖宗不願意將房間,借給一對外人夫妻共住呢?這裡有著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在老祖宗看來,這是不吉利的事情,每個家庭的福氣是均等的,「借屋留雙」這一行為,會讓本屬於自家的福運被別人帶走。二是因為古人比較保守,外人夫妻留宿的時候,必然是要同住一屋的,這會給房屋主人帶來不便。

除了外人夫妻不能留住之外,就連女兒女婿回門留宿,也是不允許同住一屋的。所以就流傳下了「寧可借屋停喪,切莫借屋留雙」這一說法,其實老祖宗的說法是很有道理的,外人住在自己家裡多少是不方便的,很容易給自己帶來莫名的麻煩,那麼你知道關於留宿的這些講究嗎?

二、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

農村人在建房時有著許多講究,例如在北方廳堂大多數都是坐北朝南,這種朝向的房子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冬暖夏涼的效果使得人們能夠安逸地居住在裡面。

農村中還流傳著一句關於房屋朝向的俗語,這個俗語是:「有錢不住東廂房,冬不暖夏不涼」,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意住在東廂房裡呢?這是因為受地理位置與氣候的影響,每當到了夏天的時候,東廂房因為通風受阻,所以不能起到夏涼的效果;到了冬天的時候,它也做不到保溫的小國,所以這樣的房屋並不適合給老人居住。

農村還流傳著這麼一句俗語,叫作「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東屋」的缺點上面已經介紹過了,那麼「南房」的缺點又是什麼呢?原來「南房」與街道相鄰,若是老人居住在這裡,外面嘈雜的聲音,會干擾到他們正常的休息。孝順的子女當然希望父母能住得安心,所以他們並不會把這兩間房屋留給父母居住,如果把這樣的房子給父母居住,自然就是不孝順的兒郎了。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居住條件也得到了改善,所以「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這句俗語已經明顯不適用於現代了。不過這兩句俗語都是老祖宗的生活總結,也是當時生活的一種寫照,還是有著很大的研究價值的。

相關焦點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切莫借屋留雙」,有何含義?可惜十人九不知
    我們都知道,在農村是有很多講究的,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規矩有很多,就比如在翻桌子上吃飯你的筷子要三長兩短,或者是在蓋房子的時候也有講究,坐北朝南等這些我想家家戶戶都明白的道理,還有的規矩就是當賓客來訪的時候,座位那些如何安排,這都是很有講究的,所以在農村有很多俗語流傳了下來。
  • 生活智慧「寧可借屋停喪,切莫借屋留雙」啥意思?先人的金玉良言
    在眾多俗語當中,有兩句俗語讓我印象深刻,一句是「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另一句則是「寧可借屋停喪,切莫借屋成雙」。這兩句俗語都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可惜的卻是很少有人知道,今天筆者就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兩句俗語所蘊含人生哲理。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什麼意思?有啥講究嗎?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歷史源遠流長,老祖宗憑藉親身經歷總結了很多人生哲理的俗語,很多一直被流傳至今,可能有些俗語沒啥科學依據,但它經歷那麼久遠的時間還能被流傳下來,足以可見它的重要性了,就好比說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
  • 民間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究竟是啥意思?
    既然是通俗易懂的俗語,當然也少不了婚喪嫁娶的句子,就像咱們常說的一句話:「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決定結婚之前,一定要遵從自己內心所想,不要被別人的看法左右。接下來介紹的這句俗語,也與婚喪嫁娶有關,那就是「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究竟是啥意思呢?
  • 「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句俗語有什麼講究
    茫茫大海的歷史和塵埃,祖先根據個人經歷總結了許多充滿生命哲學的俗語。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已經記住了很長時間。黃帝的後代應該更加關注祖先的這些教義。雖然一些常見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但它們是在過去的特定背景下產生和傳承的,這是為了解釋俗語的重要性。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句話說你寧願借房子給其他人做這件事,也不要把房子交給一對夫婦或者一個人。一對。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農村俗語就是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什麼意思?有什麼忌諱嗎?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多多少少在平時的生活中會從老年人那裡聽到一些「順口溜」,這些順口溜通俗易懂,乍的一聽也挺有意思,其實仔細的品味還蘊含著一番大道理,這就是農村人一代代傳下來的俗語。
  • 人們常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其中「雙」指的誰?
    但是在安排客人其中有個講究,就是「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我們通常理解為,如果是男女一對來家裡,一般都會讓其分開住,這是為什麼呢?來源在古代農村,人們非常講究風水學說,對農村發生的一些事情,往往最為講究。比如我們結婚生子,喪葬文化,都有一定的說法。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咱們國家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人情世故講究特別多,稍不留神,也許就會有失禮之處。「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句話,從字面上不難理解。意思是說,自家的房屋可以借給別人停放靈柩,也不能借給成雙配對的男女留宿。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你知道這句話的特定含義嗎?
    咱們農村老人一代代傳下來的俗語很多,其含義也是很深奧的,只是我們知道的太少了。這些俗語很有意思,而且他們說的都是有道理的,我從小到大經常聽村裡的人嘮叨這3個不借的俗語,我們來看看是哪3個不借。第1:不可借屋成雙」;第2:不借柴和鞋」。
  • 關於農村紅白喜事,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啥意思
    老一輩的農村人雖然說上過學的不多,很多人甚至都不識字,但是他們卻有著非常豐富的生活經驗,並且將這些生活經驗總結成了通俗易懂的話語,這些話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農村俗語。現如今,在農村當中流傳的俗語非常的多,其所包含的範圍也是非常廣泛的,其中有不少都是關於紅白喜事的,比如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 這句話是啥意思?由於「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 這句俗語說的是農村的紅白喜事,所以理解起來也是比較容易的,就是說寧願把自己的房間借給別人擺放花圈一類白事會用到的東西,也不願意把房間借給要結婚的人使用。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到底是啥意思?細思恐極!
    俗語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通俗短句,大部分俗語都是人們對生活經驗的總結,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是有些卻讓人感覺匪夷所思,難以理解,比如今天咱們要說的這句「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句話大概意思就是,寧可把房子借給別人辦喪事,也不能讓情侶或者夫妻住宿!很明顯,誰也不會願意把自己的房子借給別人辦喪事,畢竟是個晦氣的事啊!可是人們寧願攤上這種晦氣的事,也不願意讓情侶或者夫妻住宿,可見人們對於男女留宿有多忌諱!
  •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平日裡生活禁忌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話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啥意思?
    最遵守這些俗語的,莫過於上了年紀的農村老人,雖然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都不會在意這些俗語,但是回到了農村還得老老實實地聽老人的教誨。其中有一句「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在年輕人帶男女朋友回家的時候被提及的次數最多,這是什麼意思呢?一、寧可借屋停喪在農村,紅白喜事是非常重要的大事。
  •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很有意思的,箇中的原因,也是值得品味的,而此說法是否是真理,卻有待商榷。現在,我就從這句話的字面意思、隱藏含義乃至其延伸的方方面面簡單談談吧!第一,字面意思很明顯,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的意思是:(農村的屋子的主人)寧願把屋子借給別人作為辦喪事的場所,也不願意借給別人作為結婚的地方。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啥意思?古人的經驗教訓
    有句俗語叫做「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啥意思?就是寧可將房間借給人停放棺材,也不能借給別人當成婚房。看起來這俗語是有些沒道理,喪葬是哀事,而新婚是喜事,這話該不是說反了?喪葬不吉不假,但是古人認為死者會帶走晦氣,借給人房間停喪有「除晦」的效果,而新婚是給外人留宿,有「鳩佔鵲巢」之意,最好不要這樣做。從這點來看,這句話是古人迷信眼光下的經驗教訓,不必相信。但從現代的角度來說,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有何講究?不妨看看
    從小到大,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老一輩的人說很多俗語,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更為盛行,他們在很多方面都有許多講究,有一些俗語是具有科學依據的,比如一些和農忙有關係的,基本上都是對耕地有幫助的,但是也有一些是人們自己內心的講究而形成的,"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便是如此。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啥意思?令古人如此忌諱
    中國的很多俗語老話都是和封建迷信有關的,很多人覺得一句俗語多少有些封建迷信,其實並不是這樣。當時科學不發達,因而很多俗語只能用封建迷信來說理,但是道理和現在並沒有不同。今天這句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初讀時也是覺得這句話就是封建迷信,直到最近再次品讀,方才發覺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
  • 民間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意?有借鑑意義
    古人在經過各種社會實踐後,將一些道理總結成俗語,流傳至今。有些俗語聽起來是一些非常顯而易見的道理,而有些俗語或者一些習俗,則需要我們細細體會,才能明白其背後的含義。比如民間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意?有借鑑意義。
  • 「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什麼意思呢?
    為什麼「寧可借屋停喪」?人生一世,生死必然!上至帝王將相,下到平民百姓!無一例外!所以,農村人對於生的喜悅,死的哀傷是經歷過了!死對於我們農村人來說,是人這一輩子的了結!沒有什麼比死更讓人難過的事了!生者有其屋是我們農村人都奮鬥的目標,可是就是有人沒有!借屋停喪,是對死者的尊重,也是對死者最好的安慰!這體現的是我們農村人的道德情懷!是我們農村人的優良傳統!為什麼「不可借屋成雙」?結婚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幸福快樂,甜蜜溫馨!
  • 古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非農人迷信,你還得入鄉隨俗
    中國悠久的歷史上留下很多俗語,儘管在現在的城市已經無人知曉,但是在農村還是被人們廣為流傳,甚至經常掛在老人的嘴邊,被小孩聽到記在心中。這些俗語中有些文雅,但有些聽起來卻讓人覺得驚恐,比如這句「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