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無以規矩不成方圓」,在處理事情時避免出錯的最好方法,就是按照正確的規則辦事。如果總是以隨心所欲的態度來做事,事情就會偏離原本的軌跡,往錯誤的方向發展,你也會因失責而受到懲罰。農村人做事很注重規矩,不同的事情他們有著不同的講究,拿小孩吃飯敲碗這件事來說,他們有著「敲船三日破,敲碗三日窮」這一說法;再看蓋屋這件事,「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也是他們的規矩之一。
所以說規矩是非常重要的,正確的規矩可以規範人們的日常行為,讓人們在一個合適的圈內更好的生活。如果生活沒有了規矩,那很多事情就會變得一團糟,所以我們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一定要按照既定的規矩去做事。比如在紅燈亮起的時候,你要是不按規矩的闖紅燈,很可能會給自己的生命帶來危險。
今天給大家分享兩句有關規矩的俗語,第一句俗語是「寧可借屋停喪,切莫借屋留雙」;第二句是俗語「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對於這兩句俗語,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不了解其中的深刻含義,但是當你真正了解之後,你會讚嘆老祖宗真有智慧的。
一、寧可借屋停喪,切莫借屋留雙
在火葬還沒有普及的時候,很多農村都是採用的土葬,而土葬就離不開棺材,這句俗語中的「停喪」也就是老祖宗口中的「停棺」。對於棺材,老祖宗可沒有因為它是喪葬用品,就覺得它是一件非常晦氣的東西,從而對它產生一些恐懼心理。在我們的老祖宗看來,棺材有著升官發財這一美好寓意,所以他們樂意「停喪」,這樣寓意著把財富留在家裡。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在老祖宗看來幫助去世的人,他們會幫自己家庭的黴運帶走,然後幫助自己的家庭帶來好運,甚至還有人稱這是要「增添人丁」的預兆。所以老祖宗並不介意「借屋停喪」,反而是非常樂意的去做這件事。那麼老祖宗不介意「借屋停喪」,甚至是非常喜歡這麼做的話,那為何還要忌諱「借屋留雙」呢?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弄清楚「留雙」的含義,所謂「留雙」指的就是:讓外人夫妻留宿於自家的一個房間中。為什麼老祖宗不願意將房間,借給一對外人夫妻共住呢?這裡有著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在老祖宗看來,這是不吉利的事情,每個家庭的福氣是均等的,「借屋留雙」這一行為,會讓本屬於自家的福運被別人帶走。二是因為古人比較保守,外人夫妻留宿的時候,必然是要同住一屋的,這會給房屋主人帶來不便。
除了外人夫妻不能留住之外,就連女兒女婿回門留宿,也是不允許同住一屋的。所以就流傳下了「寧可借屋停喪,切莫借屋留雙」這一說法,其實老祖宗的說法是很有道理的,外人住在自己家裡多少是不方便的,很容易給自己帶來莫名的麻煩,那麼你知道關於留宿的這些講究嗎?
二、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
農村人在建房時有著許多講究,例如在北方廳堂大多數都是坐北朝南,這種朝向的房子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冬暖夏涼的效果使得人們能夠安逸地居住在裡面。
農村中還流傳著一句關於房屋朝向的俗語,這個俗語是:「有錢不住東廂房,冬不暖夏不涼」,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意住在東廂房裡呢?這是因為受地理位置與氣候的影響,每當到了夏天的時候,東廂房因為通風受阻,所以不能起到夏涼的效果;到了冬天的時候,它也做不到保溫的小國,所以這樣的房屋並不適合給老人居住。
農村還流傳著這麼一句俗語,叫作「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東屋」的缺點上面已經介紹過了,那麼「南房」的缺點又是什麼呢?原來「南房」與街道相鄰,若是老人居住在這裡,外面嘈雜的聲音,會干擾到他們正常的休息。孝順的子女當然希望父母能住得安心,所以他們並不會把這兩間房屋留給父母居住,如果把這樣的房子給父母居住,自然就是不孝順的兒郎了。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居住條件也得到了改善,所以「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這句俗語已經明顯不適用於現代了。不過這兩句俗語都是老祖宗的生活總結,也是當時生活的一種寫照,還是有著很大的研究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