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11章5-6節,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麻風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馬太福音11章18-20節,「約翰來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說他是被鬼附著的;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人又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
馬太福音11章28節,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馬太福音記錄主耶穌在世共行了十一個神跡,主的美意是期望那個時代剛硬悖逆的以色列民,透過祂行的這些神跡,認識祂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在第七個神跡與第八個神跡中間插入主耶穌呼召馬太和回答禁食問題。馬太和利未是一個人,他願意放下優厚的收入安逸的工作,來順從主的呼召,表示他甘心為主撇下世上的一切。許多神學生是因為長輩的熱心,或因為失學高考落榜、就業困難去讀神學,卻沒有主明確的呼召!當讀完神學,被基督教按立為傳道或牧師的時候,看到那些有車有房人的生活,就將服事當作「得利的門路」,甚至「為利混亂神的道」,再次被世界擄走,不能跟主吃苦到底,像古時的羅得(參創世紀13章 11 節),底馬(參提摩太後書4章10節),實在可惜!

馬太自稱是稅吏,從事這個職業的人被猶太人痛恨,通常和罪人相提並論,但馬太對此並不隱瞞,他知道主耶穌有更豐盛的恩典!他沒說是為主耶穌撇下一切,因他覺得這一切比起主的永生之道,根本不值得一提(參路加福音5章28節)!他不說在自己的家裡為主擺設筵席(參[可2:15][路5:29]),這原本是他的榮幸!馬太跟隨主後,他定意將福音傳給鄰舍,「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奪過來」[太25:29],「耶穌在利未家裡坐席的時候,有好些稅吏和罪人,與耶穌並門徒一同坐席。因為這樣的人多,他們也跟隨耶穌」[可2:15] 。法利賽人和文士就別有用心的發怪話,稅吏常有訛詐猶太人的劣跡,為同胞憎恨,通常稅吏比罪人更可惡!

法利賽人和文士的真實意圖是拿著古人的遺傳離間門徒離開主,可謂用心險惡。主耶穌譴責牠們的自以為義,因為牠們既不知自己罪惡深重,又不知自己是瞎眼不認識主的!主耶穌說自己是罪人和稅吏的朋友,並指出「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打臉文士和法利賽人的偽善!主耶穌引用舊約經文:「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這句話的意思,你們且去揣摩」,主耶穌喜悅罪人悔改,蒙祂憐恤赦罪,不喜悅那些硬心眼瞎的人向祂獻祭,因為主降世為人「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參約翰福音3章17節)。

禁食的問題再次被提到,是因為施洗約翰的門徒來問主耶穌,由此可見,成見和遺傳對他們的影響根深蒂固!禁食是刻苦己心,表明他們心裡憂愁傷痛,主耶穌又是一「喻」雙關回答約翰的門徒,「耶穌對他們說,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陪伴之人豈能哀慟呢?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那時候他們就要禁食」[太9:15]新郎是指主耶穌基督,施洗約翰對主也是這樣稱呼,他自稱是新郎的朋友,就是陪伴之人,在當時,包括施洗約翰的門徒也是新郎的陪伴,因為那時候教會還沒有顯出。一方面,天國的計劃若實現了,門徒就不需禁食了,但在這裡,主耶穌也在暗示天國的計劃要被推後。「約翰來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說他是被鬼附著的。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人又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

主耶穌在揭露那些文士和法利賽人,牠們總是在想方設法抓主耶穌的把柄,主教導門徒「但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為了讓門徒更清楚神的計劃,主耶穌特別講了一個新舊難合的比喻:新布不能補舊衣服,新酒不能裝在舊皮袋裡!舊衣服和舊皮袋是指舊約外面的律法、禮儀,新布和新酒指的是新約因信稱義的恩典。有幾個從猶太下來的人,教訓弟兄們若不按摩西的規條受割禮,就不能得救,這顯然是教訓弟兄們守摩西律法的一例,就是墨守成規的保守派!他們不明白主的教導,使徒保羅和巴拿巴為此和他們爭辯。教會為此開了第一次耶路撒冷會議,使徒教訓不可難為那歸服神的外邦人,只要寫信,吩咐他們禁戒偶像的汙穢和姦淫,並勒死的牲畜,和血(參使徒行傳15章19-20節)。

使徒保羅在給哥林多教會的信中重申,不要被摩西律法的規條、禮儀等限制!保羅指出「受割禮算不得什麼,不受割禮也算不得什麼。只要守神的誡命就是了」[林前7:19]「但與我同去的提多,雖是希利尼人,也沒有勉強他受割禮」[加2:3],可見,加拉太教會踐行了使徒教訓!「既說新約,就以前約為舊了。但那漸舊漸衰的,就必快歸無有了」[來8:13]。主耶穌宣布「我將一切都更新了」。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他總說陳的好,這節經文顯然是指著文士和法利賽人說的,因為牠們與主的教導格格不入!牠們覺得主耶穌處處都在違背牠們古人的遺傳,只有牠們「遵守」摩西律法,因為牠們是在猶太教的禮儀規矩裡,喝了陳酒就不願再喝新酒了,猶太律法主義成為因信稱義恩典的絆腳石!
筆者見證分享:我的蒙福歷程
有一年,父親給我一本《豐盛的生命》研讀本聖經,我開始對主耶穌基督產生了興趣。二零零八年六月十五日接受洗禮,次年四月五日悔改重生。後來,主耶穌基督用「造就初信服事聖徒」八個字把我召出來,開始與一個同工長老去各地傳道,期間選擇性研究過一些研經書藉,看過一些講道視頻,幫助過牧師、患病的神學生和有難處的弟兄姊妹,不受一分奉獻。曾經在某省同工培靈會上作主旨證道,兩年後到一個鄉村養老院服事半年。著述一本教牧書在香港出版,某神學院名譽院長評價為「打開生命信仰之門的金鑰匙」,拙作解決了大多數的神學爭議!從蒙福開始,一路花香瀰漫,在恩典路上經歷了慈父上帝豐盛的恩典,無法一一言表!一個狂傲之徒被主雕琢成一個卑賤的器皿,本身就是一神跡!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請對照聖經閱讀如下連結,憑愛心轉發分享!祝福你
信望愛丨耶穌赦免癱子的罪,顯明祂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
聖經丨關於耶穌行神跡的地點,為什麼三卷福音書記載的不一樣
如何禱告丨看不見的禱告決定了看得見的生活
基督教丨牧師謬解洗禮的意義給教會帶來了可怕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