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清潔天然氣即將正式抵達首都北京和京津冀腹地

2020-12-13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12月3日9時36分,隨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以下簡稱中俄東線)吉林長嶺分輸站出站閥門徐徐開啟,歷時500餘天緊張施工建設的中俄東線中段(吉林長嶺-河北永清)工程畫上圓滿句號,正式投產運營。這是國家管網集團成立以來在工程建設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標誌著來自俄羅斯的清潔天然氣即將正式抵達首都北京和京津冀腹地,為首都經濟圈的快速發展注入新動力。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在我國境內途經9個省區市,境內段新建管道3371公裡,利用已建管道1740公裡,按照北、中、南三段分期建設。其中,北段(黑龍江黑河-吉林長嶺)已於2019年12月投產通氣;南段(河北永清-上海)於今年7月啟動建設。此次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的建成投產,將有利於改善環渤海地區空氣品質,拉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完善區域能源結構;同時與已建的東北、華北管網、陝京管道系統及大連、唐山LNG、遼河儲氣庫等互聯互通,有效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供應能力和調峰應急保障能力,提升供氣能力2700萬立方米/日,助力今冬明春北方地區清潔取暖。

一年來,中俄東線廣大幹部員工和建設者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平安管道、綠色管道、發展管道、友誼管道」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保證管道建設和投運安全可靠,以實際行動保障北段安全平穩輸送和中段按期建成投運。截至目前,中俄東線已安全平穩輸送俄羅斯天然氣近40億立方米。全線投產通氣後,年最大輸氣能力可達380億立方米,惠及沿線4億人口。

據了解,中俄東線工程是我國第三代大輸量天然氣管道標誌性工程,是我國首條建設的1422毫米超大口徑、X80高鋼級、12兆帕高壓力等級的天然氣管道,從建設期到運營期始終堅持「全數位化移交、全智能化運營、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通過「移動端+雲計算+大數據」的體系架構,集成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實現管道的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管理,也是我國智能管道的試點工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界,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天然氣即日抵達京津冀腹地
    央視網消息:今天(12月3日)上午9時36分,隨著中俄東線長嶺分輸站出站閥門徐徐開啟,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吉林長嶺—河北永清段工程正式投產運營,標誌著來自俄羅斯的清潔天然氣即將正式抵達京津冀腹地。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北起黑龍江省黑河市,南至上海,管道全長5111公裡。全線分北、中、南三段建設,中段起自吉林長嶺,止於河北永清,途經吉林、內蒙古、遼寧、河北、天津等5省(區、市)30個縣(市、區),新建管道線路總長1110公裡。
  • 北京京西燃氣熱電有限公司:京津冀數位化清潔能源熱電工程的領航者
    它正逐步成為聯通首都與世界能源建設領域的橋梁,成為京津冀區域對外展示清潔能源發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京西熱電憑藉行業領先的業績,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生態效益,以做成的實效唱響國家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主旋律,其影響力已經輻射整個京津冀領域,在清潔能源發電領域,具有日益突出的號召力,為首都的清潔能源發展起到堅強的帶動作用,為京津冀協同快速發展提供著安全、可靠的清潔能源保障。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正式投產運營 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供應能力
    3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吉林長嶺-河北永清)正式投產運營,意味著京津冀地區可以直接使用俄羅斯的天然氣。國家管網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中俄東線中段的建成投產有利於改善環渤海地區空氣品質,拉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完善區域能源結構。
  • 中石油集團: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預計下月初正式通氣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預計下月初正式通氣 一周後,來自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天然氣將經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從我國黑龍江省黑河市入境,先期抵達東北地區,並接連天然氣管網。2014年5月,中國石油集團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籤署《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合同約定總供氣量超過1萬億立方米、年供氣量380億立方米,期限30年。經過前期充分準備和兩次試驗段摸索建設,中俄東線境內段於2017年12月13日全面加速建設,經過近兩年的持續奮戰,中俄東線北段10月16日貫通。
  • 中俄東線輸氣量提升至100億立方米/年 力保京津冀供暖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中俄東線輸氣量提升至100億立方米/年,力保京津冀供暖澎湃新聞從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家管網集團)獲悉,2021年1月3日8時整,中俄東線俄氣實時進氣量提升至2880萬立方米/天,全面按照100億立方米/年合同氣量開始供氣。
  • 歷時500餘天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正式投產運營
    12月3日上午9時36分,隨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瀋陽聯絡壓氣站進出站閥門開啟,歷時500餘天緊張施工建設的中俄東線中段工程正式投產運營。該工程未來達到設計輸量後,每年可向遼寧供應天然氣53億立方米。全線分黑龍江黑河—吉林長嶺、吉林長嶺—河北永清、河北永清—上海,即北、中、南三段核准和建設。北段已於2019年12月2日,在中俄兩國領導人見證下正式投產通氣,供氣年限達30年。截至目前,中俄東線已安全平穩輸送俄羅斯天然氣近40億立方米。全線投產通氣後,年最大輸氣能力可達380億立方米,惠及沿線4億人口。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吸引全球目光
    再過一周的12月初,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將正式投產通氣。這條同時採用超大口徑、高鋼級、高壓力,具有世界級水平的能源大動脈,因為連接俄羅斯資源與中國大市場而備受關注。這一切,都使即將投產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提前進入「高光時刻」。中俄東線管道項目是中國石油與俄氣公司的聯合項目,包括俄羅斯境內的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和中方境內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
  • 天然氣對中國的能源安全意味著什麼?權威人士現場來解答!
    (央視財經《對話》)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工程,全場3000公裡,穿越俄羅斯西伯利亞至中國境內,從北向南經過九個省,一直連接到上海。是我國引進境外油氣資源所建設的最大口徑、最高鋼級、最大輸送壓力的重要管道工程。
  • 哈薩克石油周末抵達阿拉山口 即將對華供油(圖)
    哈石油周末抵達阿拉山口  專家稱這意味著哈薩克對華開始正式供油  4月30日,哈薩克斯坦的石油經過約1800公裡的長途跋涉,將抵達我國的阿拉山口。據悉,我國境內的阿拉山口到獨山子的原油管道已經具備了接油的條件。
  • 俄羅斯通過「土耳其溪」管道向塞爾維亞和波赫供天然氣_新聞頻道...
    新華社莫斯科1月1日電(記者魯金博)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1日發布消息說,該公司1日起通過「土耳其溪」正式向塞爾維亞以及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波赫)供應天然氣。
  • 市燃氣集團談「發展清潔能源 改善首都環境」
    > 您的當前位置: 視頻北京 > 訪談 > 市燃氣集團談「發展清潔能源 改善首都環境」
  • 天然氣迎黃金髮展期!未來清潔能源重要方向
    相較於煤和石油兩種傳統化石能源,天然氣具有清潔環保、安全性高、燃燒效率高等特點,近年來發展深受關注,無論是在全球還是國內,其需求增長潛力巨大。根據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預測,2030年之前,天然氣消費需求年均增長率有望保持在2%,而煤和石油年均增長率僅為0.7%;且到2035年,天然氣佔世界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有望達到25%,超過煤和石油。我國是全球天然氣消費第三大國,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
  • 俄羅斯趁「氣荒」向中國加價出售天然氣?一文看清俄羅斯在未來中國...
    其中,自俄羅斯進口38.4萬噸,同比增長49.6%,佔我國天燃氣進口總量的0.63%。來自俄羅斯的這一進口數字看起來並不大。但高峰同時回應稱,中俄兩國在該領域的合作潛力巨大。今年12月8日,中俄重大能源合作項目-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一期正式投產,年生產能力將達550萬噸,預計三期全部建成以後,年生產能力將達到1650萬噸,其中約三分之一將運往中國。
  • 俄羅斯有望成為中國最大天然氣供應國
    本報記者 張一鳴7月19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項目——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向中國供應的首船液化天然氣(LNG)通過北極東北航道運抵中國,正式向中國供應LNG,中國的清潔能源供應增加新氣源。隨著中國天然氣消費量的增長,俄羅斯供應量的增長,俄羅斯天然氣在中國天然氣供應中的比例將越來越高。
  • 北京管道公司打造「藍天工程」
    數據顯示,陝京一線天然氣管道自投產以來,截至今年10月30日,累計輸送天然氣4420.36億立方米,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單日最高輸氣量達2.41億立方米。  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利亞說,目前北京所需95%的天然氣由陝京管道系統輸送。從年初疫情發生以來,北京管道公司平均每天2億多立方米天然氣被輸送到首都及管道沿線的陝西、山西、內蒙古、河北、天津等地區。
  • 石家莊出臺《京津冀協同發展意見》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為做好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努力將石家莊市打造成為京津冀區域新的經濟增長極,特制定實施意見,意見明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目標任務,構建布局合理互促共進的城鎮發展體系、建設首都經濟圈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位造業基地、建設首都經濟圈現代服務業基地、建設首都經濟圈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基地、建設首都經濟圈綠色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建設京津冀南部綜合交通樞紐、著力抓好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體制機制創新
  • 京津冀將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這東西南北的蓬勃景象,顯示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腳步越走越快、越走越穩。 在昨天舉行的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場上,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協同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李文紅介紹,「十三五」以來,北京始終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發揮「一核」輻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與津冀協同聯動,重點領域協同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 中俄「官宣」:東線天然氣管道提前進入「高光時刻」
    管道在中國境內途經9省市 全長5111公裡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項目是中國石油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聯合項目,包括俄羅斯境內的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和中方境內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11月25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莫斯科對記者表示,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將於12月初投產通氣。中國外交部副部長 樂玉成:東線天然氣管道將正式開通,這將是中俄之間一個戰略性的聯通。
  • 百川能源王東海:深耕京津冀天然氣市場
    23日下午,百川能源董事長王東海在「百川能源暨綏中港LNG接收站項目籤約儀式」上表示,百川能源未來的三大戰略之首就是做強做大、做精做細京津冀天然氣市場。  王東海介紹,百川能源的核心市場就是在京津冀市場,2017年天然氣授氣總量增長達到120%,2018年預計再增長40%—50%。  位於綏中港的LNG接收站目前已經做完可行性研究,2018年底將開工建設,2019年底實現階段性投運,將是環渤海地區第一家民營LNG接收站。
  • 在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問題上,留給烏克蘭的機會和時間真的不多了
    雖然歐盟對於能源的需求隨著經濟的放緩正在逐步減少,但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發展卻很難在短時間內抵消掉關停核電與煤電所產生的能源缺口,因此在環保的壓力下,相對比較清潔和廉價的天然氣就成了唯一的選擇。由於此前俄羅斯、烏克蘭及歐盟之間的一攬子供氣協議是一份長期合同,這讓俄羅斯在面對烏克蘭能源過境問題的時候,總是縮手縮腳,深怕因供氣問題再次得罪了歐洲,影響了俄羅斯能源公司的信譽和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