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南北朝《木蘭詩》

2020-12-04 龍女之聲觀自然

本文由作者雅質愛文化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南北朝《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籽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幕,南市買等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幕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橋,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裡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免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提到花木蘭,只會讓我想起秋瑾。

想到她那首《鷓鴣天》,想起那句「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看到這句子,我在秋瑾的身上看到了木蘭的影子。

學生時代就耳熟能詳的《木蘭詩》,心中鮮明得無法再描述的花木蘭,我更願意將她看做一個沒有任何神話色彩的故事—一個普通少女踽踽獨行的一生。

當她還是一介稚齡少女的時候,便已開始了勞作生涯,而這生涯,卻也不長久。

當唧唧的織布聲從窗檻內傳來的時候,木蘭正穿著淺色麻布的衣裙坐在織布機邊。

她的雙手並不十分白皙纖細,而是帶著常年做活的細繭,膚色是小麥一樣健康的顏色,漆黑的長髮松松挽著,正如每一個待嫁閨中的少女一樣,鄰家的清新氣質猶在,卻又帶著早熟的沉穩和安靜。

此刻的她,忽然停了手,手指輕輕支起下頜,望向窗外。機籽聲漸漸輕下去,耳畔餘音尚留,她已將手中梭子一推,長長地嘆息了一聲。

一個「惟」字,說明了她此刻的憂愁。

對一個古時女子來說,謀生之計也是決定她們生存的根本,在家要幹活,出嫁後也要幹活,如果太過無能,是會被夫家休棄的。如《孔雀東南飛》

中劉蘭芝被休的原因,也是婆婆嫌棄她做的活少。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木蘭居然沒有繼續織布,而是長久地停下了,並且只有輕嘆聲伴隨在她身邊,可見此愁之深。

問之不答,回之不應一一究竟是什麼樣的煩心事能夠讓勤勞的木蘭這樣憂慮呢?

昨夜父親收到徵兵之帖,可汗即將點兵出徵,軍書十二卷,卷卷都寫著父親的名字,這一人之數避無可避。

再看看自家的庭院,父母年邁,小弟還不知人事,妹妹猶在襁裸之中,木蘭又沒有兄長可佑護。

她束起頭髮,去東市買了白馬,去西市配了馬鞍,南市買了警頭,北市買了長鞭,換上戎裝,叩別父母,踏上徵途。

清晨天還微亮的時候,便已離家去鄉,往黃河邊而去,睜眼迎接晨曦的每一滴清露,合眸與黃河日月同睡,耳畔再無阿爹阿娘含著疼愛的責罵聲,也沒有日復一日想著的機聲,她是一介男子,她這樣告訴自己。

辭別決決黃河之水,縱馬黑山巍巍群峰,遠目而望,燕山烽火飄揚,胡人鐵騎錚錚,空氣裡已帶著血光含著殺氣。

十年徵戰,十年生死,木蘭以一介女子之身,徘徊在血肉拼殺之間,不能不讓人心生敬畏,她蹉跎的,並不止是女子青春的年華,更多的是一種心靈的強大一一當你在腥風血雨之間拼殺之時,你身後是煢煢白骨,萬千戰友。

自古一將功成萬骨枯,木蘭能平安歸來,必然見了許多生離死別,這樣一種心靈的磨難,才是比歲月還要強大的力量。

這並非是語言所能形容出的戰亂。十年生死兩茫茫,她快忘記了自己的姓名,從每一場戰役裡活下來,從每一個戰友殘破的屍身下爬出來,在每一個受傷的夜晚獨自在帳篷裡舔舐傷口,滿營男兒氣概沖天飛揚,她的面前只有生與死,沒有男與女。

這是一場死亡的饕餮盛宴,然而一切,都結束了。

榮歸故裡的女子已然年近三十了,十年風霜浸染,千裡鐵馬金戈,都將她打磨得疲憊而堅強。

可以想像戰爭對女子容顏的摧殘,十年歲月猶能催人老,更何況是十年戰亂。

而後來木蘭歸家的那一段,便是美化了。當木蘭歸家之時,爹娘出門相迎,姐姐聽說後歡喜地精心裝扮起來,弟弟更是宰豬宰羊地大肆慶賀。

而木蘭呢,只是微笑著擁抱過親人,走進自己闊別了十多年的閨房。

解下紅袍,著了雲裳,挑了發替,貼了花黃,描眉繪脂,儼然亭亭玉立一女子。

然而眉間卻有掩不去的風霜,眼角的細紋變作了勳榮的印記,粗糙的手指已拿不穩畫眉之筆。木蘭斂衣起身,推門而出,笑吟吟地去見門口等候她的同伴。

木蘭的這一行為,還帶著少女的天真和狡黠,仿佛這十多年血與火的光陰,不過是閒憩榻上時做的一個夢,黃梁夢醒,自己依然是織布的青澀少女。

這裡的十年、十二年,都是虛數,然而離家去國多年,其中的艱澀苦痛,並非十年二字所能說盡的。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免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其實,花木蘭的身世之謎,也是歷史上頗為著名的謎團。

關於她的姓氏,有人說是姓朱,有人說是複姓木蘭,有人說是姓魏,明代的徐滑在《四聲猿傳奇》中說她是姓花,名木蘭,父親花弧是一個後備役軍官,大姐花木蓮,幼弟花雄,母親姓袁,一家五口,這是至今仍為大家所接受的一種說法。

還有木蘭姓魏的說法,候有造的《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中說:「將軍魏氏,本處子,名木蘭。歷年以紀,交鋒十有八戰,策勳十二轉。朝覲,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書。隆寵不赴,懇奏省視。擁兵還譙,造父室,釋戎服,復閨裝,舉皆驚駭。鹹謂自有生民以來,蓋未見也。衛兵振旅還,以異事聞於朝。召復赴闕,欲納宮中,將軍曰:臣無媲君禮制。以死誓拒之。

勢力加迫,遂自盡。所以追贈有孝烈之謐也……」

姚瑩在《康鞘紀行》中說她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時人,但宋翔風在他的《過庭祿》中則說她是隋恭帝時人,相隔更遠的是,程大冒在他的《演繁露》中說花木蘭乃是出生於唐朝初期的女子。

姓氏和朝代尚且眾說紛紜,更不用說她的籍貫故鄉了。

然而不管怎麼說,考證這些無稽之談,實在沒有一顧的價值,我們只要知道花木蘭是一個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夠了。

她只需要是一個豐碑,一個照耀在民族上空永不墜落的明星。

而許多電視劇和小說中,作者都不約而同地在花木蘭的生命中杜撰了一位名叫李勇的將軍,然而翻遍歷史,讀罷《木蘭詩》,都發現,名叫李勇的人太多太多,甚至已不被記載,他或許是一位小卒,或許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將軍,又或許是木蘭真正的夫君,但其真實事跡,畢竟不得而知了。

對一位女英雄懷有美好的幻想,幾乎是每個人的天性,所以不約而同地為她安排了李勇這個角色的存在。

這是所有人對花木蘭身為一個女子最高的讚賞——希望她有人愛,有事做,有所依託。

人生方得圓滿。

參考資料:古詩詞

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系作者雅質愛文化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周末讀詩 |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 《木蘭詩》中「唧唧復唧唧」,「唧唧」是什麼聲音?語文課本錯了
    《木蘭詩》中的「唧唧復唧唧」,「唧唧」是什麼聲音?語文課本錯了語文教材中對於《木蘭詩》中的「唧唧復唧唧」的解釋是模範織布機的象聲詞,也就是織機一聲接一聲地響著,之後教材又改版將「唧唧」改成了擬聲詞,就是木蘭的嘆息聲,至於是織布聲還是嘆息聲,這一點確實難以令人理解,不過有人覺得就是嘆息聲,還舉出了例子,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一句「又聞此語重唧唧」,元稹《長慶坊》也有一句「此嘆何唧唧」,而這裡就是嘆息聲
  • 教材又出錯,《木蘭詩》的「唧唧復唧唧」不可能是嘆息聲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木蘭詩》幾十年後,重讀這篇初中課文,少年往事,一齊湧上心頭,令人恍兮惚兮,不知今夕何夕。正是:歲月擲人去,忽焉老將至。重溫《木蘭詩》,只因語文教材中,對"唧唧復唧唧"的解釋,有了變化。把原先的織布聲,改為嘆息聲。從情感上言,我選擇原說,從考據上論,我認同新解,但若刨根問底,二者均非《木蘭詩》的本義。
  • 千古流傳的《木蘭詩》「唧唧復唧唧」究竟是什麼聲音?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家喻戶曉,千百年來廣為傳頌。北朝樂府民歌《木蘭詩》正是為我們講述了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木蘭詩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對於詩歌開頭第一句「唧唧復唧唧」的解釋,歷來說法不一。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教材上解釋為「織布機的聲音」,我認為此種解釋有待商榷。歷來關於「唧唧復唧唧」的解釋有三種。第一種認為是嘆息聲。
  • 木蘭詩中「唧唧復唧唧」到底是什麼聲音?織機、嘆息、蟲鳴聲
    晚上,上初一的兒子問我們一個問題:木蘭詩中「唧唧復唧唧」的「唧唧」到底是什麼聲音?我說,是織布的聲音。兒子說,不對,你看後面明明有一句「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有觀點認為,按過去在課堂上老師講解的,「唧唧是織布機的聲音。」也是說得過去的。雖然說: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將這一答案排除了,說這時只聽見嘆息的聲音。但是,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唧唧」「唧唧」,織著織著,就停下來了,不再織了。「唧唧」應該是一開始織布的聲音。
  • 《木蘭詩》「唧唧復唧唧」中「唧唧」何意?看似簡單卻讓專家為難
    客觀地說,只說容貌,花木蘭應該長得不會太秀氣,不然為何從軍12年沒被發現是女郎?但花木蘭的名氣,卻是其它古代女子比不了的,這一切都是因為這篇被稱為千古絕唱的《木蘭詩》。這篇奇文中學咱們就學過,很多朋友至今都還能背出幾句,就算不會背的,對首句「唧唧復唧唧」應該也是印象頗深,本期我們要說的正是這「唧唧」二字。
  • 每天學點國學: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原文】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裡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唧唧復唧唧《木蘭辭》裡的「未解之謎」這麼多
    原標題:一堂中學生網課引發討論,「唧唧復唧唧」,是嘆息聲還是機杼聲——原來《木蘭辭》裡的「未解之謎」這麼多「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北朝民歌《木蘭辭》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都不陌生。那麼,首句中的「唧唧」到底是什麼聲音呢?
  •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木蘭辭》多個英譯版本
    今天我們就來感受一下《木蘭辭》的多版英譯:木蘭辭 The Mulan Ballad翻譯:汪榕培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裡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 「唧唧復唧唧」到底是什麼「唧唧」?
    「唧唧復唧唧」到底是什麼「唧唧」?                   文/連景彬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木蘭詩》開篇的這四句詩,但凡中國人,即使不能誦,也會吟。但是說到其中「唧唧」一詞的意思,真正能明白的人恐怕不多。
  • 夜讀|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這篇課文你還會背嗎?
    木蘭詩北朝民歌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全省最大土工布廠落戶木蘭,當年建設...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現在去木蘭縣工業園區就能感受到,全省最大的土工布加工廠——昱昇源木蘭項目投產了。作為市級重點產業項目之一,該項目實現了當年論證、當年建設、當年投產達效。這個新廠不僅能生產建築行業需要的材料土工布,還能繡花、絎被褥。
  • 從「唧唧復唧唧」到「Tsiek tsiek and again tsiek tsiek」《木蘭...
    在中國,花木蘭的傳說與《木蘭辭》婦孺皆知:「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的吟誦已成為童年記憶的組成部分。通過豫劇、黃梅戲等傳統戲曲的方式,這個故事也早已被搬上舞臺,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在觀眾眼前。正因為此,不難理解,對於部分中國觀眾而言,影片中的木須龍也罷,蟋蟀也罷,均屬於編劇缺少敬意的杜撰。
  • 《木蘭辭》中的「唧唧」是嘆息、機杼還是蟲鳴?(上)
    而在剛剛公映的迪士尼真人版影片《花木蘭》中,木須龍消失不見了,蟋蟀則由一位同名的士兵替代,這種角色的調整引起了不少熱議。  在中國,花木蘭的傳說與《木蘭辭》婦孺皆知:「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的吟誦已成為童年記憶的組成部分。通過豫劇、黃梅戲等傳統戲曲的方式,這個故事也早已被搬上舞臺,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在觀眾眼前。
  • 《木蘭辭》中的「唧唧」是嘆息、機杼還是蟲鳴?
    而在剛剛公映的迪士尼真人版影片《花木蘭》中,木須龍消失不見了,蟋蟀則由一位同名的兵士替代,這種角色的調整引起了不少熱議。在中國,花木蘭的傳說與《木蘭辭》婦孺皆知:「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的吟誦已成為童年記憶的組成部分。通過豫劇、黃梅戲等傳統戲曲的方式,這個故事也早已被搬上舞臺,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在觀眾眼前。
  • 朗誦 |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木蘭詩》
    嘆息聲一聲接著一聲傳出,木蘭對著房門織布。聽不見織布機織布的聲音,只聽見木蘭在嘆息。問木蘭在想什麼?問木蘭在惦記什麼?(木蘭答道)我也沒有在想什麼,也沒有在惦記什麼。昨天晚上看見徵兵文書,知道君主在大規模徵兵,那麼多卷徵兵文冊,每一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我)沒有兄長,木蘭願意為此到集市上去買馬鞍和馬匹,就開始替代父親去徵戰。在集市各處購買馬具。
  •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手工粗布滿是畫一般的回憶
    如今,在我國一些地方,還在傳承著「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的經典,雖然其工藝較為繁瑣,但是由於其具有的純棉質地,手工製作,沒有汙染,可謂環保綠色,越來越吸引著人們回歸自然的消費潮流。3.母親的紡車。小的時候,晚上我寫作業,母親則是在一旁支起紡車,拿起一籮筐搓好的棉花條,坐在低矮的凳子上,一手搖著紡車,一手紡紗。
  • 南北朝民歌·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 《木蘭詩》第一句就容易理解錯,你中招了嗎?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木蘭詩》是一首人人都耳熟能詳的長篇敘事詩,也是每個中國中學生必讀的文章。因為其敘述具有傳奇色彩,詩句又朗朗上口,初中時常常作為學霸們背詩比賽的篇目存在。全詩刻畫的那個勇敢堅韌、機智瀟灑的木蘭,如今已被奉為獨立女性的代表人物,說是中學生們的女神也不為過。
  •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由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剛剛在美國洛杉磯的杜比劇院舉行了首映式,這也是該片首次面對公眾公開放映。為尋找既會英文又與花木蘭氣質相符的合適人選,迪士尼舉行全球海選,公開徵選主演。該片的選角導演團隊為了尋找適合該角色的演員遍訪五大洲,試鏡了近千位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