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陽造是一個不為大多數人所知道的攝影拍照之佳地

2020-12-06 有情說攝影

漢陽造藝術創意園區位於武漢市漢陽龜山腳下,和龜山公園,古琴臺,晴川閣相距不遠。

導航「漢陽造文化創意產業園」既可到達。

這裡隨處可見拿著相機自拍的小青年,也是攝影愛好者的打卡之地。

其實漢陽造的原址是中國洋務運動時期漢陽兵工廠和824工廠的一部分,後來利用舊工業改商業變成了藝術創作園區的典範。

武漢「824」工廠為新中國的代號軍工廠,和北京「798」工廠有著類似的歷史背景。「漢陽造」藝術區、824創意工廠,佔地100多畝,有4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的綠化面積,現正在向「藝術區」和創意產業聚集區方向發展。

武漢的漢陽造藝術創意園區可以說是文藝小青年的聚集地,隨便一條小巷裡就能發現充滿歐美街風的塗鴉,精美的雕塑一座接著一座。

這是一個具有小資情調的地方,我曾去過兩次,拍的照片不算多,但你可以在這些照片中,發現它與眾不同的地方。我用最簡單的敘事性語言,和自己所拍的實地照片來介紹這裡,希望你能喜歡,並感謝你的關注。

文中圖片均為本人紀實拍攝

相關焦點

  • 見證歷史的「漢陽造」(一):差點就不在漢陽
    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是一個充滿了血與火的時代。無數英雄人物在歷史長河的這一段展露崢嶸,多少關鍵時刻決定了此後近百年中華的走向。在無數的故事和傳說中,「漢陽造」這個名字幾乎出現在每一個歷史的瞬間,它見證了那些英雄人物的風雲激蕩、見證了那些關鍵時刻的分分秒秒。
  • 《「第一槍」的槍專家說它穿越了》·漢陽造源自江西人之手[圖]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象徵性雕塑「第一槍」不符合原型,受到了北京輕型武器專家的質疑,紀念館方面則更注重精神的傳承與表達。昨日,不少讀者表示此前只知道雕塑象徵著八一起義,並不清楚是否是漢陽造,也不知道漢陽造的特殊意義。事實上,漢陽造不僅僅是中國武裝革命的「元老」,更是源自於江西人之手。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上的漢陽造。
  • 「漢陽造」真的很差勁嗎?
    1896年,漢陽鐵廠引入民間資本,由「官辦」性質改制為「官督商辦」。半官半商且由有「中國商父」稱號的盛懷宣接管鐵廠,他以商人的眼光關注產品質量,斥巨資購進新機器。新機器煉出來的產品,經英、德專家鑑定為少見的頭等鋼。  此後,在「漢陽鐵廠」周圍一帶崛起了大批「漢陽造」系列品牌。
  • 武漢,拍照打卡好去處,那裡免費好玩而且知道的遊客不多
    武漢,拍照打卡好去處,那裡免費好玩而且知道的遊客不多武漢,既是一座沿著長江而建的城市,也是一個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而在武漢,不僅有優美的自然生態景觀,比如武漢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漢口江灘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相對而言比較小眾,但是免費好玩,適合拍照打卡的歷史人文景觀。那裡除了是武漢這座城市歷史滄桑發展變化的見證人以外,也會武漢近現代化的發展進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原因是因為,這裡主要是一個以鋼鐵生產為主體的地方。而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座城牆,則是它的獨特的歷史人文景觀的一部分。
  • 張之洞與「漢陽造」:曾經亞洲最大的鋼鐵企業如今怎樣了
    這一座「飛簷翹角」、形似方舟的博物館,不僅承載著百年歷史文化與漢陽輝煌,也變成了眾人趨之若鶩的新晉網紅打卡地。走進博物館,奇特的建築結構和空間,開啟了一套全新的敘事視角,濃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氣息撲面而來,令許多人為之迷戀。
  • 資料:漢陽造步槍(老套筒)
    主要生產者為位於湖北漢陽之漢陽兵工廠,因此一般稱之為漢陽造。抗戰時其步槍廠於1938年交與21廠,因此從1939年至1944年生產的漢陽造在槍匣上印有卍字廠徽及『漢式』字樣。漢陽造與88式不同之處,最重要的是去除了槍管的套筒,以上護木取代,刺刀庭改在前護箍下方,其他則參考了98式步槍,改進了照門,通條改放在護木之中等。
  • 張之洞:「漢陽造」,中國近代工業的榮光
    張之洞篳路藍縷,嘔心瀝血,為武漢早期現代化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也造就了武漢這座城市的巔峰時刻。  聞名全國的「漢陽造」,出自漢陽兵工廠,直到1949年後才逐步退出歷史舞臺。當時漢陽鋼鐵廠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比起日本第一家近代鋼鐵聯合企業八幡制鐵所,領先了7年,成為國人矚目世界的驕傲。
  • 張之洞和漢陽造:一款步槍背後的歷史,一個清朝官員的抱負
    1894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投產,這是亞洲第一家集冶鐵、煉鋼、軋鋼為一體的近代化鋼鐵企業。但張之洞的抱負絕不就此為止,他希望「今日之軌,他日之械,皆本乎此。總之將來軍旅之事,無一仰給於人」。這句話的意思說,中國鐵路的鐵軌,中國軍隊的武器,不能靠著去洋人那裡購買,要自己生產,才能不受制於人。
  • 「漢陽造」步槍:抗戰槍械第一功臣 產量超108萬
    在洋顧問的建議下,張之洞引進了德國步槍試驗委員會設計的1888式7.92毫米步槍的圖紙,該槍採用無煙火藥和銅鎳合金被甲彈頭,在當時可謂「領風氣之先」,即便日後德軍自用的毛瑟M1898式步槍也只是在1888式步槍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進。  漢陽兵工廠從1896年開始正式仿製生產1888式步槍,當時定名為「八八式步槍」,但人們都習慣將其稱為「漢陽造」。
  • 原汁原味《漢陽造》邵兵孫寧槍不離手(組圖)
    本報訊(記者耿願)名噪天下的「漢陽造」是我國近代兵工史上的一個裡程碑,也是咱湖北武漢的驕傲。昨日,由董志強執導、邵兵、孫寧、李曼、尹北琛等主演的電視劇《漢陽造》在漢開機,將在「漢陽造」的故鄉講述它的滄桑傳奇。
  • "漢陽造"系抗戰時中國軍隊主力槍械 十分耐用(圖)
    在洋顧問的建議下,張之洞引進了德國步槍試驗委員會設計的1888式7.92毫米步槍的圖紙,該槍採用無煙火藥和銅鎳合金被甲彈頭,在當時可謂「領風氣之先」,即便日後德軍自用的毛瑟M1898式步槍也只是在1888式步槍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進。  漢陽兵工廠從1896年開始正式仿製生產1888式步槍,當時定名為「八八式步槍」,但人們都習慣將其稱為「漢陽造」。
  • 洋務派張之洞的終生成就漢陽兵工廠,燕雙鷹的必備武器漢陽造
    洋務派張之洞的終生成就漢陽兵工廠,燕雙鷹的必備武器漢陽造 原創 唯心讀書 2020-04-26 13:22:26 在許多戰爭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對話,「二把盒子、盒子炮、88式步槍」,這個從清朝一直活躍到抗美援朝的槍枝家族,活生生的成為一個中國近代兵器史上的神話
  • 風靡了半個世紀的漢陽造的由來
    漢陽造步槍原型為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簡稱Gew 88),由於該槍存在著裝彈退彈困難、抽殼可靠性不佳等問題,1898年德國軍方採用毛瑟1898式步槍將其取代。該型步槍遂轉售給土耳其、非洲一些國家和中國的清政府。基於清政府的洋務派對"毛瑟"品牌的迷信,德國商人謊稱1888式步槍為毛瑟步槍,成功地將設計資料和生產機械賣給了清政府。
  • 漢陽造——中華第一槍,譜寫了中國戰爭史上一個個傳奇神話
    從1896年開始,漢陽兵工廠開始生產此型步槍,定名為八八式,1899年江南製造局也開始生產此型步槍,一直到1944年,此型步槍在中國前後生產了將近五十年,為當時中國生產時間最長的一種輕武器,也是自清政府的新軍到抗日戰爭時期,國內各個武裝部隊的輕武器裝備的主要槍型,由於該槍的主要生產者為位於湖北漢陽之漢陽兵工廠,因此一般稱之為漢陽造。
  • 拍照和攝影,失之毫釐差之千裡
    從影像的角度,拍照和攝影,都是用快門來感光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所以在一部分人看來,拍照就是攝影,是攝影通俗的稱謂。但果真如此嗎?未必竟然。一、構圖不同在拍照人眼裡,很多景物很美,所以我要拍下來;在攝影人眼裡,很多景物固然是很美,但他知道怎麼集中放大這些美。為什麼在拍照人眼裡,看起來很美的東西,往往拍出來不美呢?這裡面涉及到用光和對景物題材的取捨。
  • 漢陽造」步槍真的很差嗎
    wx_fmt=png") 0px 2px / 16px no-repeat;">大圖模式1896年,漢陽鐵廠引入民間資本,由「官辦」性質改制為「官督商辦」。半官半商且由有「中國商父」稱號的盛懷宣接管鐵廠,他以商人的眼光關注產品質量,斥巨資購進新機器。新機器煉出來的產品,經英、德專家鑑定為少見的頭等鋼。此後,在「漢陽鐵廠」周圍一帶崛起了大批「漢陽造」系列品牌。
  • 抗日時期,士兵都嫌棄的「漢陽造」,其實它的「功勞」意想不到
    抗日戰爭相信作為國人,是沒有誰不知道的。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以藉口士兵失蹤為由,在我國拒絕其無理搜查的要求下,發動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現如今在很多抗戰題材影視作品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聽到一種武器,那就是「漢陽造」。漢陽造其實還有一個別名,叫做什麼呢?就是俗稱「老套筒」。這似乎在影視作品中直接就是一種被士兵所嫌棄的武器,落後武器的代表,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 張之洞建的漢陽兵工廠多厲害?「漢陽造」步槍產量能繞地球兩圈
    漢陽兵工廠晚清中國槍炮製造水平怎一個落後了得!全部的生產都得靠仿造。漢陽兵工廠成立後,所生產的步槍品種是德國當時現役使用的掛毛瑟牌子的Gew.1888式步槍,又稱「委員會步槍」。這種步槍設計製造出來後,因存在裝彈退彈困難、抽殼可靠性不佳、容易炸膛等問題,德國人將生產資料和生產機器轉賣給清政府。那時候晚清洋務派很迷信「毛瑟」品牌,德國人便謊稱為毛瑟步槍,成功地從中國騙了一大筆錢。
  • 「漢陽造」並非一無是處:縱橫中國戰場半個多世紀
    新機器煉出來的產品,經英、德專家鑑定為少見的頭等鋼。此後,在「漢陽鐵廠」周圍一帶崛起了大批「漢陽造」系列品牌。產品涵蓋軍工、民用,還有少量供外貿出口,當時通稱「漢陽造」,成為一個在國內代表著「湖北造」,在國際則代表著「中國造」的聲名顯赫的品牌。
  • 中華名槍漢陽造:清末張之洞引進生產,半個世紀造槍108萬支
    作為清末到民國時期中國最重要的兵工廠,漢陽兵工廠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在一段時間裡,它甚至是全中國唯一靠譜的兵工廠。但也許你不知道,這個舉足輕重的兵工廠一開始並沒有準備建在漢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