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落實好選人用人這一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呢?
首先,選人用人先得有人。修好梧桐樹,引來鳳凰棲,總書記強調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破除人才引進、培養、使用、評價、流動、激勵等方面的體制機制障礙。以「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鬆綁」為根本,從管理體制、政策法規、社會環境、輿論氛圍、創業條件、薪酬待遇和後勤保障等方面強幹、開枝、散葉,構建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梧桐樹,把優秀人才吸引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來,「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其次,要有什麼樣的人?德才兼備的人。總書記強調選幹部、用人才既要重品德,也不能忽視才幹,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司馬光曾說「是故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認為才德兼備是「聖人」,無德無才為「愚人」,有德無才為「君子」,有才無德為「小人」。在選幹部、用人才時,「愚人」是肯定不能任用的,選用「君子」不會成事,也不會爛事,選用「小人」肯定不會成事,並且很會爛事。在群眾中有一種很形象的說法:缺才智的幹部是「殘次品」,缺品德的幹部是「危險品」。德才兼備的是否為「聖人」尚不確定,但肯定能夠幹好事、幹成事。「有才無德會壞事,有德無才會誤事,有德有才方能幹成事」。
最後,有人才後怎麼選用?選人用人還得識人。魏源曾說「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長,不知人長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長,則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選人用人是領導幹部的重要工作,知人不深、識人不準,往往會出現用人不當、用人失誤。要盡職做好選人用人的工作,就要多接近人,帶上「放大鏡」「望遠鏡」「顯微鏡」,近距離、多角度、長時間去了解他,「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知人才之「短長」,深知人、識準人,才能知人善任,人事相宜,人盡其才。
偉大的鬥爭,宏偉的事業,需要高素質幹部。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吸引優秀人才,做到知人善任,必將使我們黨執政骨幹隊伍和人才隊伍建設達到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