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內蒙古錫林郭勒一家商店內有顧客試聽音響,被店家索要500元定金。
視頻顯示,這對情侶相中一款音響,店家直言試聽要500元定金。情侶試聽後,選擇放棄,並拒絕支付定金,遭到店家惡語相向,並轟趕出店。店家多次用"滾出去"對這對情侶爆粗口,還表示"買不起你還試聽?滾出去!我這是限量版的"。
這對情侶覺得特別抱屈,不試聽怎知好壞?沒看上東西不買就不對了嗎?事後,這對情侶將視頻發到網上,引起全網熱議。
有網友認為試聽就要500元定金,搶錢呢?買東西不試試怎麼知道好壞?還有網友評論,限量版的東西,店家小本生意,提供不起樣件供試聽,打開包裝不買,會影響二次銷售的,店家做法沒毛病,但對顧客動輒爆粗口太糟糕。
什麼是限量版?限量版一指商品廠家限量製造,二指商店對某一商品限量進貨。對於店主口中的限量版,應該是第二種意思,據悉,情侶相中的那款音響價值2000多元。
限量版每年都是時尚圈的熱門詞,限量版的東西自帶流量。如每年大牌化妝品都會推出限量版的口紅、彩妝盒,大牌包包鞋子推出限量款,甚至專門定製款的包包鞋子。就拿足球鞋來說,國際大牌不但推出天價限量版足球鞋,而且還自帶編號。一些唱片公司、汽車行業,限量款更是五花八門,吸人眼球。
限量版顯著特點就是數量有限,比較珍貴,價格不菲。之所以提出"限量"的概念,意義就在於吸引眼球,提升身價,刺激消費。
而關於試穿試聽是否要支付定金,國內目前還不流行,但在義大利,一家大牌商店明文規定,試穿鞋子要出10歐元試穿費。原因是隨著網購的流行,很多網購迷熱衷於在實體店體驗,滿意後去網購,這種消費模式讓實體店備受壓力。
一些經營實體店的網友評論,非常反感顧客反覆體驗又不買商品的行為,商品拆開包裝,試聽試用,會影響二次銷售的,這個損失只有店家自己承擔。
顧客卻認為,消費者權益保證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應有知悉知情權,和接受相關的服務權,以及購買的主動選擇權。不讓消費者試聽試用,還要收取定金,有強買強賣的嫌疑。
一方要免費體驗,一方又反感體驗後又不買的行為,各說各有理。
國慶期間,雲南大理就發生類似事件。顧客反覆體驗樂器店的各種樂器,然後一聲不吭轉身離去,樂器店主氣得破口大罵,"有病嗎?沒錢別出來玩"。雙方因此引發口角和糾紛,引發網絡評論熱潮,最後相關部門作出處理意見,對涉事樂器店作出30天停業整頓的處罰。
做生意講究和氣生財,作為消費者,是有權利在商品許可的情況下體驗產品的,店家應積極配合消費者進行體驗活動,促進商品銷售。但對於某些特殊產品,如貴重物品等不適合體驗的,店家應有明確性的規定或規則,事先和顧客溝通清楚,說明利害關係。
生活中誰都不容易,遇到糾紛問題,想辦法溝通解決為佳。以辱罵顧客方式處理問題,雖然一時解氣,一朝遭曝光,吃虧的最終還是店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