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作者會是洪昇嗎?

2020-12-21 孔網

目前還有一種非常有名的關於曹雪芹的理論,認為《紅樓夢》的作者應該是洪昇,這是何人呢?洪昇(1645年—1704年),字昉思,號稗畦,又號稗村、南屏樵者。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中國清代卓越的戲曲大家,與《桃花扇》作者孔尚任並稱「南洪北孔」。洪昇生於世宦之家,康熙七年(1668年)北京國子監肄業,二十年均科舉不第,白衣終身。代表作《長生殿》歷經十年,三易其稿,於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問世後引起社會轟動。次年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長生殿》,而被劾下獄,革去國子監監生之功名,其諸多好友亦受牽連。後人有「可憐一曲《長生殿》,斷送功名到白頭」之嘆。晚年歸錢塘,生活窮困潦倒。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江寧織造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長生殿》,洪昇應邀前去觀賞,事後在返回杭州途中,於烏鎮酒醉後失足落水而死。

洪昇是康熙年間非常有名的人物,結果近些年也被當成了曹雪芹,這個理論是這樣認為的:洪昇出生在一個「百年望族」家庭,由於改朝換代的原因,造成家族沒落;又由於家庭內部的矛盾,造成「子孫流散」,最終「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而「金陵十二釵」正是清初詩壇上著名的「蕉園詩社」成員———顧玉蕊、徐燦、柴靜儀等正好為12位女子。她們都是洪升的親姐妹和表姐妹,洪升年輕時與這些姐妹們一起踏雪踏青,詩詞酬唱。她們的文學活動同《紅樓夢》中描寫也完全一樣。

《紅樓夢》的作者是洪昇的說法靠不靠譜呢?第一,其實這還是在沒有看懂此書主旨的前題下盲目得出來的結論,把「曹家家事說」換成了「洪家家事說」,可也解釋不了洪昇為什麼把自己的家人上上下下罵了個遍,似乎桐縣裡沒好人了,並沒有看出賈家的原型應該是明朝皇宮,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說法就是有嚴重先天不足的問題。

我們再看看那條著名的批語,也就是在「甲戌本」上第一回裡把兩條抄成一條的批語,如果還原成兩條是這樣:

〖甲戌眉: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

「壬午除夕」應該是第一條批語的結尾,而與後面的內容無關,也就是說曹雪芹並不是死在了「壬午除夕」,「壬午除夕」是第一條批語的時間落款。第二條批語是這樣:

〖甲戌眉: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餘常哭芹,淚亦待盡。每意覓青埂峰再問石兄,奈不遇獺頭和尚何!悵悵!今而後惟願造化主再出一脂一芹,是書何本,餘二人亦大快遂心於九泉矣。甲午八日淚筆。〗

這樣一來曹雪芹的死期應該是壬午年(1702年)之前,相比較而言洪昇死得太晚了,是在其後的甲申年(1704年)。第一條批語提到壬午年(1702年)除夕的時候「哭成此書」是指《紅樓夢》這個時候已經全部完成,應該含前八十回和後二十八回,如果僅從前八十回來看根本看不出有什麼要哭的,只有後二十八回那麼血腥的大悲劇才能讓人哭個不止。第二條批指明了曹雪芹沒有完成全書就死了,死時只完成了前八十回,說明曹雪芹肯定是死在了壬午年(1702年)之前,而洪昇死在了壬午年之後的甲申年(1704年),從這一點上就可以把洪昇作者說完全給否定了。

還有一個非常要命的地方,洪昇最有名的劇作是《長生殿》,《長生殿》取材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詩《長恨歌》和元代劇作家白樸的劇作《梧桐雨》,講的是唐玄宗和貴妃楊玉環之間的愛情故事,但洪昇在原來題材上發揮,演繹出兩個重要的主題:一是極大地增加了當時的社會和政治方面的內容;二是改造和充實了愛情故事。在洪昇創作《長生殿》之前,無論是野史中還是一些戲曲中關於楊貴妃的內容都把她塑造成一個反面角色,或者是個導致亡國的女人,或者是個極為淫蕩的女人,然而洪昇居然另闢蹊徑,把楊貴妃塑造成了一個高大上的正面人物,是個受到冤枉之人,是個為國為民慷慨赴死而可歌可泣之人,成了一個大大的好人了。可是在《紅樓夢》作者的腦子裡楊貴妃的形象並不是洪昇塑造的那樣,比如在第五回中提到:

盤內盛著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

這是暗指楊貴妃與安祿山私通之事,作者以此來暗示秦可卿是個大大的「淫奔女」,在第二十三回裡提到:

想畢,便走去到書坊內,把那古今小說並那飛燕、合德、武則天、楊貴妃的外傳與那傳奇角本買了許多來,引寶玉看。

這是指在當時流行的黃色小說中,楊貴妃是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第三十回裡,因為寶玉將寶釵比作楊貴妃,惹得寶釵少有的大怒,於是「敲扇機帶雙敲」,狠狠地教訓了寶玉和黛玉一番。說明楊貴妃在作者的腦子裡是個極為淫蕩之人,自然寶釵作為一個黃花大閨女不樂意了,這些與洪昇的《長生殿》中楊貴妃的形象完全不是一回事,從而也證明了《紅樓夢》的作者絕不可能是洪昇。相信會有人提到第十八回元春點戲中的《乞巧》,因為批語裡明確指出了「長生殿」,這是怎麼回事呢?關於這一點我早有論述,在更早的元代戲曲《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的一齣戲就有「乞巧」和「長生殿」。在《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第一折裡有這樣的描寫:

今日是七月七夕,牛女相會,人間乞巧令節。已曾分付宮娥,排設乞巧筵在長生殿,妾身乞巧一番。宮娥,乞巧筵設定不曾?(宮娥雲)已完備多時了。(旦雲)咱乞巧則個。(正末引宮娥挑燈拿砌末上,雲)寡人今日朝回無事,一心只想著貴妃。已令在長生殿設宴,慶賞七夕。內使,引駕去來。(唱)

《紅樓夢》的作者提到的「乞巧」應該是指《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的第一折,而不會是洪昇的《長生殿》,由此看來,第十八回元春點戲中批語提到的「長生殿」是不合適的,說明曹雪芹死在了1688年洪昇的《長生殿》首演之前,批書人寫這條批語是在曹雪芹死後,而且應該是在洪昇的《長生殿》公演之後,比《紅樓夢》的作者創作的時間晚好幾年。估計還有可能有人提到鳳姐點的「彈詞」,在第十一回裡:

鳳姐兒立起身來答應了一聲,方接過戲單,從頭一看,點了一出《還魂》,一出《彈詞》,遞過戲單去說:……

有人指出這個《彈詞》也是洪昇的《長生殿》中的一折,是這樣嗎?其實早人有研究過說《彈詞》早在《長生殿》之前就有,所以不能說明此《彈詞》一定就來自《長生殿》。而且有條批語指出:

〖庚辰眉批:鳳姐點戲,脂硯執筆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

很有可能鳳姐點的《彈詞》這段不是曹雪芹的文字,而是脂硯寫的,這很有可能是在曹雪芹死後寫的,而脂硯的思路跟作者有著很大的差別。在第六十二回裡有這樣的描寫:

兩個女先兒要彈詞上壽,眾人都說:「我們沒人要聽那些野話,你廳上去說給姨太太解悶兒去罷。」

這裡也提到了「彈詞」,不能說這個也是出自《長生殿》吧?因為用《長生殿》這樣的悲劇來祝壽恐怕非常不合適,所以綜上所述,《紅樓夢》中根本就沒有洪昇的任何痕跡,甚至關於楊貴妃的描寫與洪昇在《長生殿》中的描寫完全相反,在《紅樓夢》作者的腦子裡楊貴妃是個無恥下流的婊子,而洪昇的《長生殿》裡她是個正經女人。而且洪昇死得太晚了,估計比曹雪芹晚死17年左右。

我們從我剛剛公布的《紅樓夢》鈔本來看,在冒襄與《紅樓夢》的作者關係密切,不但是「熟客」,而且還曾經「遠道而來」,這個時候作者正在創作《紅樓夢》,應該是最後一次增刪的過程中,因為冒襄幫改了一個字,而這個字是在第十八回裡,這一回這個時候與第十七回還沒有分開,這都是最後一次增刪的標誌。冒襄是1694年死的,在這之前洪昇都是在北京,而冒襄晚年根本沒有到過北京,所以他與洪昇之前沒有任何交集,從而更證明了洪昇不可能是《紅樓夢》的作者。

本文轉自:孔夫子舊書網社區 原文作者:V哥

相關焦點

  • 從《長生殿》到《紅樓夢》,看洪昇與曹雪芹之間的淵源
    這部風靡一時的作品講述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稍加細讀,便會發現這部偉大的作品,其相差年份不多的曠世奇作《紅樓夢》之間有絲萬縷的聯繫。而事實上,不獨文字的錦心繡口之處有著相似,洪昇和曹雪芹也實有過「交流」。
  • 洪昇《長生殿》中的虛情假意
    清代最著名的崑曲大家「南洪北孔」,一個是《長生殿》的作者洪昇,另一個則是《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長生殿》曾經三易其名,最早名為《沉香亭》,然後改為《舞霓裳》,最後才定名為《長生殿》。文人的孤傲自古不堪一擊,康熙十二年,洪昇去北京「交遊宴集,每白眼踞坐,指古摘今」,憑著詩集《嘯月樓集》名噪一時,這也是文人的通病,無論如何先要肯定文字。詩文出名之後,洪昇便開始了憤青之路,「交遊宴集,每白眼踞坐,指古摘今」。
  • 《紅樓夢》的真正作者是誰?他曾在曹雪芹家連看三日《長生殿》
    關於紅樓夢的作者一直存在爭議,曹雪芹只是披閱刪改者,其真正作者有一說是曹雪芹的父親曹,曹雪芹只是修改了父親的作品,另還一說真正作者是洪昇。那麼,洪昇是誰?他寫的紅樓夢又怎麼落到了曹雪芹的手中?洪昇是清代戲劇家,代表作品為《長生殿》。
  • 江蘇如皋入局「大觀園爭奪戰」:冒闢疆才是《紅樓夢》作者?
    事實上,如皋只是「《紅樓夢》爭奪戰」的最新入局者,在此之前,2012年7月杭州市委市政府曾舉辦 「杭州與紅樓夢」研討會,旨在論證《紅樓夢》的作者是清代戲曲家洪昇,還專門撥出巨款在洪昇故鄉西溪建造了一座「大觀園」;江蘇太倉也有人提出吳梅村是《紅樓夢》作者。
  • 康熙時的曹寅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
    康熙時的曹寅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而不是乾隆朝的曹霑《紅樓夢》第一回說的是:一日,有一僧一道,曾在大荒山無稽崖下將女媧氏補天遺棄的一塊頑石帶到紅塵。幾世幾劫之後,有人從無稽崖旁經過,發現那石頭上記著它在紅塵之中,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故事。於是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
  • 張志堅:《紅樓夢》作者並非曹雪芹一人
    張志堅從書架上給記者搬出王士禛《漁洋山人自撰年譜》、蔣寅《王漁洋事跡徵略》、《長生殿》作者的朋友金埴的《巾箱說》和《不下帶編》等典籍,翻出裡面關於棠村的信息。  康熙二十七年洪昇的《長生殿》脫稿,由梁清標主持出臺。一年後,《長生殿》在佟皇后喪期違制上演,遭遇文字獄,現場五十一位觀戲的官員和文人墨客,遭遇罷官、入獄等。
  • 洪園與洪昇紀念館
    設計師以新月、半月和滿月的背景造型,暗合「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反映洪昇跌宕起伏的一生。  洪昇(1645-1704),字昉思,號稗畦,又號稗村、南屏樵者,出生於浙江錢塘(今杭州)西溪費家埭,卒於烏鎮(今桐鄉)。洪昇是中國戲曲史上偉大的戲曲家,他一生創作了四十多部戲曲作品,最負盛名的為《長生殿》。
  • 《紅樓夢》作者是崇禎的兒子嗎?
    》作者曹雪芹的身份的說法很多,目前已經超過一百四十個說法,已經遠不止百花齊放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作者候選人的數量有增無減,大有繼續增加下去的意思,這都是對主流紅學曹家家事說的藐視。其中有一些說法,就是作者是大明皇帝崇禎的兒子。早有一位自稱俎永湘的老先生自稱是崇禎太子的後代,然後叫囂著說《紅樓夢》是崇禎的太子寫的,說太子逃到唐山一代隱居下來如何如何,可書似乎不見什麼唐山方言,這一點卻不解釋,這個說法沒有一絲可能性。
  • 好孌童的張岱,會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嗎?
    題:好孌童的張岱,會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嗎?文/王曉豐《紅樓夢斷三百年》 關於《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到底是誰的問題人們一直在爭論,到目前為止一共找到了120多個「曹雪芹」來!在「曹雪芹」的候選人中,張岱是個熱門人選,這又是何方神聖?
  • 長生殿作者洪昇,和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有南洪北孔之稱,二者皆被罷官
    事有湊巧,傳奇《長生殿》作者洪昇忌辰也在六月初一,年份為康熙四十三年;洪氏自江寧經烏鎮,酒後登舟,墮水而死,年六十。劇中《進果》一出,渭城驛的驛子也說:「只為娘娘愛吃鮮荔枝,六月初一是娘娘的生日,涪州、海南兩處進貢使臣,俱要趕到。」這是將杜牧的「一騎紅塵」名句和貴妃生日捏合在一起了。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康熙帝孝懿皇后佟氏病逝。
  • 四大名著作者之謎——紅樓夢
    所以一般小說出版的時候都不署名作者,或者用個筆名代替。那麼四大名著的作者都是怎麼確定的呢?別急,留史君慢慢和您聊一聊,今天說說《紅樓夢》。 《紅樓夢》與曹雪芹 紅樓夢與其他三部名著不同,不是累積型的作品,是由作者直接創作出來的。但是,現存《紅樓夢》不論抄本還是程偉元、高鶚整理出版的,都沒有寫清楚作者是誰。
  • 《紅樓夢》作者之謎:曹雪芹是這部作品的真正作者嗎?
    《紅樓夢》未完成稿時題名《石頭記》,基本定稿只有80回,後面部分的稿本來不及整理而散失;到了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程偉元、高鶚第一次以活字版排印出版,已是120回,後40回一般認為是高鶚續成的。就這樣《紅樓夢》全書共120回,書名也由《石頭記》改為《紅樓夢》,《紅樓夢》的作者變為曹雪芹、高鶚,但一直以來人們認為高鶚後續的內容是違背了曹雪芹的著書本意的。
  • 曹寅詩中竟然引用了《紅樓夢》典故
    作者:九峰真人關於《紅樓夢》作者問題,歷來爭議不斷,線索也是撲朔迷離。前段時間,浙江紅學組織在論證作者問題時,注意力集中在杭州皋亭山梅園,因此處有個「水月庵」,與《紅樓夢》似乎有關聯。第一次出現「水月庵」是在第7回「送宮花賈璉戲熙鳳 宴寧府寶玉會秦鍾」:周瑞家的答應了,因說:「四姑娘不在房裡?只怕在老太太那邊呢。」丫鬟們道:「在這屋裡不是?」周瑞家的聽了,便往這邊屋裡來。只見惜春正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兒一處頑笑,見周瑞家的進來,惜春便問他何事。
  • 《紅樓夢》的作者到底是誰?
    曹雪芹著,高鶚續儘管《紅樓夢》以及高超的藝術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流傳於世,但對於作者曹雪芹世人知道的實在太少。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以前,人們甚至對《紅樓夢》的作者是誰都不是誰都知道。隨著《紅樓夢》刊印本的流行與普及,關於它作者的話題便引發了世人曠日持久的爭論。
  • 清康熙二十七年洪昇創作的戲曲《長生殿》問世,引起了極大轟動
    本文系作者超越自我的極限度獨家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洪昇創作的《長生殿》問世,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一時朱門席,酒社歌樓,非此曲不奏纏頭為之增價。」吳舒在序中也說:「蓄家樂者攢筆競寫,轉相教習,優伶能是,升價什佰。」
  • 《紅樓夢》的作者到底是誰?(作者:顧浩)
    此人雖然只在首尾兩回中一閃而過,但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成為《紅樓夢》整個故事情節發展過程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然而決不可誤認為他就是此書真姓實名的作者。其二,清朝文字獄極其嚴酷,乾隆時期更甚。如果《紅樓夢》作者竟然把自己的真實姓名寫在書上,豈不是自投羅網、自招滿門抄斬之禍嗎?《紅樓夢》作者決不會不考慮到這種後果。
  • 難怪《紅樓夢》作者有爭議,你看真實作者是誰?和天地會有關!
    《紅樓夢》中她的美貌和林黛玉比肩,她的秘密卻無人能比。我是原創作者天澀悅讀,經常給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原創作品。難怪《紅樓夢》作者有爭議,你看真實作者是誰?和天地會有關!那是一場夢。不真實的夢。這就是《紅樓夢》!《紅樓夢》作為中國名著之一,結局也不例外是一個悲劇。元春暴病而死,迎春凌虐而亡,惜春落髮為尼,探春和親遠嫁。光這四春就如此悽涼,更何況是其他賈府的妹子呢!金陵十二釵之首黛玉的結局,可謂是讓讀者心疼不已,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黛玉若是在賈府徹底落敗下生存著,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折磨。
  • 戲裡的千古奇情,戲外的恩愛一生,《長生殿》和洪昇的情感世界
    受家庭的影響,洪昇從小就酷愛讀書,十五歲時就寫作了「鳴錢塘」一詩,在當時小有名氣。東南名士柴紹炳和張競光等人都為這位才華橫溢的少年讚嘆不已,洪昇的父親更是對洪昇的少年英氣寄予莫大希望。非獨洪昇如此,洪昇的二弟洪昌和三弟洪中令也都是「聰俊英氣,少年真才傑」,另外,洪昇的兩個妹妹也都是當時的才女。洪家,可謂是詩書簪纓之家。
  • 紅樓夢曹雪芹作者說備受爭議,各大門派將華山論劍,紅迷翹首期盼
    (作者:至真齋主 瀟湘夜雨)《紅樓夢》自誕生傳播以來,關於作者、時代背景和主題思想就一直爭議不斷。最有名的當屬上世紀初蔡元培與胡適對作者問題的爭論,至今被紅學界津津樂道。胡適認為《紅樓夢》作者是曹寅的孫子曹雪芹,寫的是曹家事。
  • 《紅樓夢》作者是吳梅村,但彼《紅樓夢》不是此《紅樓夢》!
    《紅樓夢》作者是吳梅村,但彼《紅樓夢》不是此《紅樓夢》!吳梅村所作彼《紅樓夢》名為《秣陵春》,即甲戌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所言「東魯孔梅溪題曰《風月寶鑑》一事」之謂!而今「紅學」所指者,此《紅樓夢》,實為《石頭記》,乃朱明後人八大山人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