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江南河道——杭嘉湖的山水形勝

2020-12-18 拱墅文旅

江南運河由蘇州南下,經過同裡鎮、平望鎮、盛澤鎮,流入嘉興境內。

高空俯視嘉興古運河之美

(蔣福壽 攝影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供圖)

浙西三屯 嘉禾為大嘉興運河的標誌是河邊始建於唐朝的三塔。1926年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曾以三塔為封面。據《至元嘉禾志》記載:府西南四裡有白龍潭。相傳有白龍穴此,風濤間作,居人因作三塔以鎮之,運河經此,曰三塔灣。運河北流至此,水流湍急,船工望見三塔,即謹慎操舟,三塔實際上起著航標的作用。

京杭大運河嘉興古鎮妖三塔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供圖)

月河是運河的一條支流,因「其水彎曲抱城如月」而得名,明清以來月河一帶已形成繁華街市。街區內,傳統的民居依水造勢,古街深巷迂迴曲折、縱橫交錯。1700多年以來,京杭大運河沿月河歷史街區南側一穿而過。運河兩岸燈火萬家,官舫賈船,穿梭不絕,一片繁華商業景象。

京杭大運河嘉興運河歷史街區月河碼頭

(蔣福壽 攝影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供圖)

京杭大運河嘉興運河月河歷史街區遊客

(蔣福壽 攝影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供圖)

出嘉興往北大約15公裡,緊鄰江蘇吳江縣盛澤鎮有一個小鎮叫做王江涇鎮,當年這裡是江浙兩省的咽喉。《清史稿》記載:「王江涇汛兵五十六人,快唬船兩艘」,也就是說當時是有河兵常駐,以保持運道暢通。鎮上有一座三孔石橋——長虹橋,此橋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費時十一年而成。現在看到的橋為清光緒六年(1880年)重修而成。站於橋頭,眺望兩岸風景,江浙兩省一水相隔,舳艫千裡穿梭往來,行走於古鎮街頭,依稀還可以看見當年商賈雲集的繁華景象。

嘉興王江涇明清長虹古橋

長虹橋建於明萬曆三十九年至天氣元年(1611年-1621年),康熙五年(1677年)重修,嘉慶十七年(1813年)又重修。太平天國時,太平軍與清兵在王江涇激戰,橋南北欄石損毀,直至光緒六年(1880年)才修復。長虹橋因造型優美,為歷代文人所稱頌,留有「虹影臥澄波,登高供遠矚。南浮越水白,北接吳山綠。」等詩句。(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供圖)

宋代以前,運河不過塘栖而走上塘河,即從嘉興入崇德縣(今桐鄉縣崇福鎮)界,經長安鎮翻閘,過臨平,至東新關,向西南到杭州德勝橋。元代以後始改道從嘉興,經崇福鎮,至塘栖鎮。

運河之晨

(蔣福壽 攝影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供圖)

川澤沃衍 三吳都會

杭州市餘杭區塘栖鎮西北的廣濟橋,南北向架於京杭大運河上,如長虹臥波,為古運河上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橋。

據說廣濟橋始建於唐,後圮。明代弘治年間一個叫陳鄞的僧人,為重建拱橋募捐,一直到了北京,得到了皇太后的賞賜,宮中的嬪妃與朝臣們也跟著資助了不少,橋得以重建。清光緒《塘栖志》卷三《橋梁》載:「通濟長橋在塘栖鎮,弘治二年(1489年)建。」

中國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京杭大運河塘栖廣濟橋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供圖)

杭州小河直街因運河而興,在南宋時期就已是重要的貨物河、陸轉運地。到了清代中晚期,餐飲、茶點、百貨等漸漸興起,酒肆、倉庫、鐵匠鋪、鹽鋪、米鋪等各行各業店鋪林立,形成「小河貫萬家,街區竟物華」的景象。

運河杭州段小河直街夜色如畫

(蔣福壽 攝影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供圖)

擁有「江南運河第一橋」美譽的拱宸橋,東連麗水路、台州路,西接橋弄街,連小河路,是京杭大運河終點的標誌性建築。

京杭大運河南端標誌建築杭州拱宸橋與橋西歷史街區

(蔣福壽 攝影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供圖)

據《古今圖書集成·杭州橋梁考》和康熙《杭州府志》載,拱宸橋創建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由商人夏木江倡建。歷史上,拱宸橋所在的拱墅區是一個繁榮的商業區域,所謂「十裡銀湖墅」。昔日,杭州及東南沿海各省的貨物,多運到杭州裝船再運到北方;北方各省的貨物,也多在杭州下船轉運四方。整日數以千百的舟楫來來往往,這一帶形成了有名的「北關夜市」,熱鬧非凡。

風雪拱宸橋

拱宸橋始建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宸,指帝王所居之處;拱,即為拱手相迎的意思。所以拱宸橋,象徵著對古代帝王南巡杭州時的相迎與敬意。(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供圖)

不僅如此,這裡也是江湖上的一個中心,因為當時江湖上最有勢力的「漕幫」的家廟就在拱宸橋畔。「漕幫」即青幫,起源於明代,正式形成於清代。其祖師第一代金幼孜、第二代羅清、第三代陸逵都是明代官吏,而且是佛家弟子,被青幫弟子稱為「前三祖」。雍正元年(1723年)建北倉廒後,漕運更加興旺。為承攬漕運,爭搶航道、碼頭等,便產生了一種秘密結社、自行管理漕運秩序的組織,即「糧幫」。

千裡騎行到京杭大運河南端的北京財經學院的師生們

(蔣福壽 攝影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供圖)

富義倉,運河岸儲糧重地,為清朝營建。當時,江南一帶進京的貢糧,大多數都是由大運河漕運運到京城,所以運河兩端京杭兩地的運河邊上都有儲糧倉,有「北有南新倉,南有富義倉」之說。

杭州富義倉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供圖)

由三進院落三排倉房組成,為時任浙江巡撫的譚鍾麟負責,始建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建成於光緒十年(1884年)。為大運河沿岸現存的著名古糧倉之一,與北京南新倉並稱為「天下糧倉」。

位於拱墅區香積寺巷45號的香積寺,曾是通過運河進入杭州的第一座寺廟。香積寺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柯氏舍宅為寺,舊名興福寺。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由宋真宗御賜匾額,賜名「香積寺」。據《西湖遊覽志》和《武林梵志》記載,寺門前的大運河,彼時每天往來船隻熙熙攘攘,晚上燈燭通明,是杭嘉湖一帶香客從運河到靈隱、天竺朝山進香的必經地。因此,香積寺又被稱為「香火頭道門」,在香客心中擁有獨特的地位。

京杭大運河杭州段香積寺夜色

(蔣福壽 攝影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供圖)

主辦

浙江圖書館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來源:杭州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相關焦點

  • 京杭大運河名稱的由來
    京杭大運河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蹟,它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全長一千多公裡,它和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聞名於全世界。由於它是由多個河道連接而成,各條河道開通時間、修建方式和地理形態差異很大,因此各個河道都擁有各自的名稱,如京杭大運河的最早一部分為吳國修建,稱為「矸溝」;隋朝修建的為「通濟渠」和「永濟渠」;明代習慣上稱運為「漕」,如,江南運河稱「浙漕」。淮揚運河因為是由多個湖泊串聯而成,稱「湖漕」。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統稱為運河或大運河。
  • 「人字形」的隋唐大運河,為何到後來被「拉直」成京杭大運河
    的詩句,詩中的「此河」指的就是大運河。人們通常認為隋煬帝楊廣修建了現在依然發揮作用的大運河。 其實大運河分為隋唐大運河和京杭大運河,前者南北走向,兼顧東西,是「人字形」的,後者縱穿南北,橫臥東南,呈「一字形」,到底是什麼原因拉直了大運河呢?
  • 京杭大運河的名稱來源於淮安
    二、京杭大運河名稱的起源  我們今天所說的隋煬帝開鑿的大運河,是根據後人習慣的稱呼而稱「大運河」,隋稱北京為涿郡,更不叫京杭大運河。  元至元年間,開鑿濟州河和會通河,使運河在山東境內裁彎取直,從此,運河在淮安的清口轉向,沿黃河(古泗水)北上,不再向西繞經河南省的黃河,運河基本上呈南北走向,縮短了航程。有人說,元代應該稱京杭大運河。
  • 京杭大運河的水是從哪兒來的,人工河與天然河道有什麼區別?
    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米,是中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價值堪比長城。它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長度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長為蘇伊士運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馬運河(81.3千米)的22倍。京杭大運河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如果問其水來自於那幾條河,只能說來自於這五條河流,但如果按這五條河流的徑流量和豐水期,排列順序應是長江、錢塘江、淮河、黃河、海河。京杭大運河中的水流,主要有以下幾個渠道共同構成的:1.來自於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的引流。這部分佔比最大!
  • 探訪京杭大運河
    讀中國古代史,怎麼也饒不開京杭大運河。 該怎麼形容這條大河呢?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創造的兩大人類最偉大的工程,一個是長城,另一個就是京杭大運河。 攤開地圖,遼闊的中華大地上,悠遠的京杭大運河與迤邐的萬裡長城,組成了漢字中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字:萬裡長城從山海關起,由東向西延伸,直到嘉峪關,在群山萬壑中劃下了剛健雄渾的一撇;而大運河則從北京起始,綿延向南,直抵杭州,溝通著南北間的條條河流,寫下了深沉的一捺。
  • 京杭大運河上的古橋——浙江嘉興長虹橋(圖)
    浙江嘉興,王江涇古鎮,京杭大運河從這裡穿鎮而過。一座長72.8米,氣勢恢宏,造型如「長虹臥波」的古橋橫臥於大運河上,它就是嘉興京杭大運河上的著名古橋——長虹橋。長虹橋是運河進入浙江省嘉興境內時第一眼望見的古橋,這裡是浙江的北大門,長虹橋也是運河進入浙江的標誌。
  • 京杭大運河上的那些杭州印記
    京杭大運河,穿過2000多年的歷史,跨過1700多公裡的距離止於杭州。
  • 中國大運河的始末:元世祖修京杭大運河,政治中心北遷
    元朝開鑿的運河稱之為京杭大運河,這條運河叫隋代大運河大幅度中移,縮短近900公裡,只有1794公裡。即便如此,也比蘇伊士運河長10倍,比巴拿馬運河長20倍,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開鑿的運河。京杭大運河之所以成為舉世矚目的宏偉工程,與他複雜的工程技術是分不開的。
  • 中國大運河的始末:元世祖修京杭大運河,政治中心遷到北京
    元政府打造了8000多艘運河漕船,每天川流不息的把來自江南的漕糧運到積水潭碼頭。元朝開鑿的運河稱之為京杭大運河,這條運河叫隋代大運河大幅度中移,縮短近900公裡,只有1794公裡。即便如此,也比蘇伊士運河長10倍,比巴拿馬運河長20倍,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開鑿的運河。
  • 盤點京杭大運河經濟帶的8座城市
    對於江蘇來說影響這個全國最發達省份的恐怕不僅僅是橫貫江蘇的長江,更是縱貫江蘇的大運河!大運河以京杭大運河聞名於世!但大運河既不是起源於京也並非起源於杭而是起源於江蘇,大運河不僅扛起了江蘇的燦爛文化和厚重的歷史,也扛起了江蘇作為全國最發達省份的城市經濟。京杭大運河在江蘇一共流經八個城市,從五省通衢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徐州,徐州是全國漕運南四大糧倉之一,再到中國酒都宿遷,乾隆六下江南的時候五次到宿遷,讚嘆宿遷為第一江山春好處,再到有運河之都的淮安。
  • 京杭大運河的歷史與文化
    原標題:運河文化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距離最長的運河,被世界公認為與萬裡長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佛加雅大佛塔齊名的最宏偉的四大古代工程,也是其中目前惟一還在利用的工程。資料圖京杭大運河的歷史與文化京杭大運河始建於1289年,工程歷時36年,北起北京南達杭州
  • 歷史性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
    歷史性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文·背著背包的旅行小編今天要和大家講的是我國歷史性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我相信熟讀歷史的各位一定對這個名字很是熟悉吧。因為京杭大運河加強了我國古代的南北經濟交流和交通,對中國古代的經濟發展水平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因為在古代的時候交通發展的非常不便捷,一些貨物想要從南方運送到北方非常困難,地形難走,車馬勞頓。所以,在京杭大運河開鑿後便有了水上交通,此後水上交通佔據了主要交通的一大半,大大促進了我國古代的交通發展。
  • 世界上運量最大運河:京杭大運河
    京杭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城鎮的興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和萬裡長城並稱為我國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聞名於全世界。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
  • 濃鬱而典型的江南小鎮,京杭大運河最大的水路碼頭,遊客十分稀少
    江南水鄉,煙雨綿綿,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的湖州市德清縣東部,東去30公裡,便是烏鎮和西塘,向北30公裡,就是南潯、周莊、同裡,與這些江南古鎮相比,新市古鎮豐富的民俗文化和商業文化堪稱別具一格。新市古稱仙潭,古鎮隨著大運河的發展而形成,是當時運河上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現存古建築的風格和樣式深受運河文化的影響,這清楚地反映了商業和貿易的特點,古鎮內的房屋多為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建築。新市的街道相當古老,早在晉代就形成了市場。
  • 京杭大運河的終點為何在杭州?
    修建大運河,一是能夠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統治,二是可以更方便快捷地對富庶的江南搜刮錢財,以及運輸。應該說,修建運河符合隋朝當時的國家利益,在這一點上,楊廣的決定無可指責。只是楊廣沒想到,他千辛萬苦才繼承的大隋朝,從父親楊堅篡位算起,首尾不過38年。 我們再來看楊廣修建運河的具體工程。楊廣修建大運河所做的,主要是疏浚從春秋到南北朝各種王朝留下的舊河道。
  • 認識誤區:大運河從南向北流,京杭大運河是隋朝建設的
    這兩個朝代就是秦朝和隋朝,這兩項偉大工程是長城和大運河。 對於大運河,北京人說,它是向南流的;天津人說,它有向南流的,也有向北流的;山東人說,它是向北流的;江蘇人說,我們同意天津人的說法。
  • 京杭大運河背景介紹——運河開鑿
    除靈渠外,我國在內河航運佔有重要地位的,還有一條著名的運河,就是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米,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縱貫南北,是我國重要的一條南北水上幹線。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經過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六省市,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在歷,不僅便利了南量物資的運輸交換,也有助於我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 同濟大學教授阮儀三為京杭大運河申遺
    繼主持江南六鎮的保護規劃、「刀下留城救平遙」等壯舉之後,同濟大學教授阮儀三將在文化遺產方面再書「大手筆」。10日,上海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成立,啟動項目就是京杭大運河的保護和申遺工作。  這一項目被阮儀三教授稱為「運河記憶」。
  • 涓滴之流入河道——泉源與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貫通南北,使貢賦由江南富庶之鄉得以直接輸送京畿重鎮,又一定程度上加強中央對全國輻射控制能力,至今其南段仍具備重要交通、文化、生態及旅遊觀光價值。然而,京杭運河所使用河道並非天然形成而屬於人工開鑿,自然水系對其並無補給,如何保障充足水源供應,使得運河運力得以全然發揮,便成為歷代治河的首要難題。而供水之緊缺,又以山東段為甚。供應明清京杭運河山東段所需水源中除地表徑流外,又相當程度來源於泉源,故山東段京杭運河亦稱"泉河"。筆者試考察山東自然地理概貌,探討引泉濟運的必要性。
  • 江南百景圖商棧怎麼玩 京杭大運河商棧玩法攻略
    江南百景圖商棧怎麼玩 京杭大運河商棧玩法攻略 2020-10-15 10:47:33來源:遊戲狗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