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各行各業均受到了影響,房地產行業也不例外。受疫情衝擊,樓市也陷入了「停滯」狀態,全國大部分樓市低迷,成交量更是屢破新低,儘管現在很多售樓部和項目工地已經慢慢復工,但是不可避免,開發商、房產中介以及渠道公司的「苦日子」已經到來,怎樣才能「活下去」已成為他們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據了解,國家為了幫助全國各行各業儘快恢復生產,不僅「撥了錢」和「貸了款」,還「貼了息」,實實在在推出了扶持實體企業的政策,但是近日部分無良開發商、房產中介或者炒房客藉此又開始炒作了。據媒體報導,部分城市樓市「虛火」苗頭開始顯現,例如深圳樓市異動,顯現炒作之風抬頭,「房抵貸」貸款惹爭議;上海又湧現「離婚買房」現象,樓市要回暖;杭州房價快速上漲,漲幅全國第二,為此浙江銀保監局對相關銀行開出了2張罰單;多地的樓市均出現異動,很大原因是個人經營貸和消費貸被挪用買房了。
那麼在不少城市的樓市上演魔幻大片時,瀋陽的樓市政策如何呢?據了解,瀋陽現在也如同很多城市一樣,出臺一系列購房優惠政策,並加入競爭激烈的「搶人」大戰。例如,今年4月17日,瀋陽市房產局推出購房補貼新政,高校、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新畢業生(畢業未超過5年)在瀋陽買新房,將享受到優惠200元/㎡和契稅全額補貼的兩項獎勵政策。
疫情期間,瀋陽的土地市場、房價如何?我們一起看一看內行人「一針見血」的分析。相關數據顯示,儘管1月、2月瀋陽土地市場受疫情影響較嚴重,但是得益於3月份土拍成交追量,所以瀋陽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土拍成交量成績也還不錯,其中土拍成交面積78.2萬㎡,同比減少9.8%;成交總金額約76億元,同比下降20.95%;成交均價為5170元/建築平方米,平均溢價率約20.1%。
據某房產研究院數據統計,3月份瀋陽樓市開始回暖。新房方面,新增供應面積環比2月上漲406%,成交面積環比2月上漲355%,成交均價11101元/㎡。但是同比去年數據,仍有不少差距,其中供應面積同比下降10%,成交面積同比下降20%。不過,內行人表示,4月份的供應面積、成交量應該會延續3月的成交態勢。此外,國家統計局公布的3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瀋陽新房的房價環比上漲0.40%。
二手房方面,4月份,瀋陽近一周的二手房掛牌價從9880元變為9868元,樓市「賣房套現」現象加劇。瀋陽二手房成交量基本穩定,每周以約200套的增加量上升,但是二手房出售量也在以每周約3000套的數量加速上升,二手房的在售房子數量有望突破10萬大關,出現了明顯的「供大於求」的現象。
疫情過後或者未來3年,瀋陽的房價還會大幅度上漲嗎?內行人表示,疫情過後或者未來3年,瀋陽的房價很難大幅度上漲,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因為瀋陽「四面開花」搞基建,人口增長乏力,註定房價不會走得太高。例如2017年至2019年,瀋陽這3年累計銷售住宅面積3755萬㎡,按100㎡/戶平均來核算,已銷售了約37.55萬套房子,而這些房子大約夠94萬人(每戶均2.5人計算)居住,但是這3年瀋陽常住人口只增長了2.8萬人,只有小幅增加。瀋陽的房子越建越多,而人口增長乏力,在未來房子「供大於求」將成為事實。
另一方面是大環境不允許房價過快增長,近幾年「房住不炒」或將都不會放鬆,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將是未來房地產市場的主導政策。經過2年多的努力,「房住不炒」的目標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在這正關鍵的時刻,國家不可能為了恢復受疫情影響的經濟,就放棄樓市調控或者放鬆樓市政策。如果現在給樓市鬆綁,那麼房價波動就會大,無論是大漲還是大跌,都極可能引發樓市動亂,也會影響經濟,那麼恢復經濟可能變得更困難,這都不是國家希望看到的。
小編建議,購房者要多多了解樓市行情、樓市政策,再考慮要不買房。
互動:你看好瀋陽的樓市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