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其實在書裡這些都是沒有的,有的只是有趣的靈魂和作家的一生,一本好書的出現往往傾盡了作家的一生心血,當你在讀一本書時,就好像你正在和一個作家對話,了解這位作家的故事,今天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三毛的《雨季不再來》。
《雨季不再來》是三毛將十七歲到二十二歲那一段時間裡發表的文稿成集出的書,記錄的是三毛從三年級左右成長到各國遊學的經歷和感受,用三毛的話就是這本書代表了一個少女成長的過程和感受。
更多的是三毛本人的成長曆程,這個成長過程讓人心疼擔憂,於三毛個人來說還有一些傷感。讀了《撒哈拉沙漠》以後,我們認識到的是三毛的積極,正面、明朗、灑脫的形象,而這本又是另外的三毛。
年少的三毛聰明敏感,可能比平常孩子還要多一些悲天憫地的情懷。年少時光在大多數人的記憶裡是美好的,是最無憂無慮的。三毛的經歷讓我重新審視了那段我認為比較美好的時光。
可能因為逝去,所以想念,想念讓我覺得美好,實際上也存在了一些不美好讓人欣慰的是,人生雖沒多少個七年,三毛只過了一個這樣的七年,一個改變了三毛一生。
打開三毛文學大門的人出現了—三毛的畫畫老師顧福生。顧福生對於三毛而言是世上少數的幾個,沒有語言也沒有文字的,這個三毛覺得似曾相識的靈魂讓三毛從凝固的生命中走了出來。
《雨季不再來》讓我了解了一個不熟悉的三毛,卻又多了解三毛一些。雨季的經歷讓三毛成長為一個對凡事有愛有信有望的女子。人們更為熟知的是沙漠中的三毛,嚮往自由,如同清風明月。
但一個人的過去,就像聖經上雅各的天梯一樣,踏一步決不能上升到天國去。而人的過程,也是要一格一格地爬著梯子,才到了某種高度,在那個高度上,滿江風月,青山綠水。雨季的經歷就是成就撒哈拉沙漠三毛的梯子。
放下手機,拿起書本,從現在做起。以上就是今天書本的內容,對於這本書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觀點、想法、點讚、關注,另外如果你們有什麼好書,也可以向小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