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貼膜哥」月入1萬5 引網友想辭職去學手藝

2020-12-10 搜狐網

貼膜也有祖傳?(圖文無關) 張筠 攝

「貼膜哥」小蔡

  近日,有市民在網上爆料稱在南京南湖有位遠近聞名的「貼膜哥」,一天最少500元,月入近兩萬元!此消息立刻成了網絡熱議話題,很多網友感慨:「辭職去貼膜!」昨天,揚子晚報記者找到了「貼膜哥」小蔡,這位2009年畢業的大學生如今靠貼膜買了車還娶了媳婦。隨著智能觸屏手機的風靡,「手機貼膜業」如今是愈發紅火了,揚子晚報記者調查發現「貼膜業」的收入最低也有兩三千元,當然辛苦程度也不是外人能體會的。

  揚子晚報記者 張筠

  手機貼膜「日薪」500元

  收入超聯想華為,網友不淡定了

  近年來,智能觸屏手機風靡街頭巷尾,這一熱潮也帶動了手機貼膜行業的發展。在新街口、夫子廟等人流聚集的地方,貼膜攤點隨處可見。「南湖體育場旁邊有個給手機貼膜的師傅,要貼的人就把手機排隊放好,再壓10塊錢在下面,兩分鐘貼一臺。我跑完步粗(出)來就跟著貼了張,湊近一看放錢的框都裝滿滿的了,一問師傅一晚能貼多少,他說今天有點下雨,生意一般,才500多。」近日,網名@河西熊孩子發的一條微博立刻引來數千位網友的轉發與關注。「聯想到昨天華為宣講會—研究生1w本科生9k,不禁淚奔。」和網友@lychee_ee一樣,很多網友都表示壓根沒想到貼膜的收入如此高!「明天上淘寶進貨練手藝!」不少網友表示有了辭職去貼膜的衝動。

  「貼膜哥」是丹陽人,大學畢業後做生意

  昨天傍晚,記者來到南京建鄴區南湖體育場東側的文體路夜市,隨便找了一位攤主詢問附近是否有位貼膜生意很火的攤位。「不小蔡嘛,在夜市最北邊!」攤主說,夜市上有兩個貼膜攤,小蔡的生意最好,經常有人排隊貼膜。記者隨後找到了正在出攤的小蔡,他的攤位有近八個平方那麼大,除了貼膜還賣些手機殼、手機掛件、滑鼠等。「我說怎麼這兩天總有人來我這要求拍照呢。」

  小蔡完全不知自己走紅網絡,成了「貼膜哥」。小蔡來自丹陽,2009年從南京某本一高校畢業後就留在南京專業從事貼膜,在南湖擺攤近三年了,積累了不少老客戶,生意「還算可以」。「說多了同行不高興,說少了又不真實。反正就我一人忙,差的時候一天兩三百元,好的時候能有一千多元。」小蔡並不想透露具體的月收入,記者計算了一下,用小蔡給出的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相加除二取平均值,假設小蔡平均每天600元,一個月出攤25天僅貼膜就有一萬五千元的收入,這還不包括他賣手機配件和滑鼠的收入。記者詢問收入是否近兩萬?小蔡笑笑沒接話,他只是告訴記者,除非天氣不好他基本每天出攤,相比小蔡那些每月拿固定工資的大學同學,他目前的收入「比他們多一些」。

  是不是隨著智慧型手機的興起,貼膜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已經悄悄成為了「高薪行業」呢?連日來,記者在其他地方走訪也發現,「貼膜業」的平均月收入最低都有兩三千元,多則五六千元,恐怕要讓不少上班族「羨慕嫉妒恨」。地鐵新街口站南京商貿中心出口處,多的時候聚集了不下四個手機貼膜攤,其中的小劉告訴記者,手機貼膜也分淡旺季,夏季生意最好。「這裡市口好,樓上就是蘇寧賣手機的,地鐵人流量又大,一個月可賺五六千塊,淡季一個月也有兩三千元的收入。」小劉說。

  真正的MBA在民間

  有巧勁

  1抓住年輕顧客的興趣點

  「這段時間來能明顯感覺到用智慧型手機的人越來越多,很多都是通訊運營商送的定製機,貼膜的人自然也就越來越多了。」小蔡告訴記者,當下年輕人對手機美容的興趣點也在改變,讓貼膜生意變好了,「現在手機膜做的越來越時尚,除了傳統的鑽石膜、高清膜、鏡面膜,現在有很多卡通圖案的手機膜,有的女孩一兩個月就來換一次。」

  2單打獨鬥不行,要有人「領進門」

  小蔡告訴記者,外行看覺得貼膜賺錢似乎很容易,但如果沒前輩帶,至少需要半年多才能入行。

  3進貨渠道是關鍵,但商業機密「不能說」

  「貼膜技術有講究,關鍵是到哪裡進貨,怎麼進貨。」對於手機膜的進貨環節,小蔡不願多透露。珠江路某電子數碼城一位經營手機貼膜批發生意的何先生告訴記者,市場上所謂的鑽石膜要價二三十元,進價卻只有5元,等於是翻了好幾番。「據我了解,做手機貼膜生意的一天至少有100多元的收入,貼蘋果手機的膜甚至可以賺200多元。」何先生認為,貼膜利潤高,主要是因為成本低,一張膜批發價最多十幾塊。「普通的膜我一元錢就可以批發給你,液晶保護膜的批發價一般是5元錢。」

  定位準

  擺攤比上班適合自己

  以後想開店

  「喝酒耍無賴不給錢的,小混混索要保護費的,擺攤這幾年什麼人都遇見過。」小蔡說自己擺攤多年,接觸了很多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他自認為現在看人很準「對什麼人說什麼話,用什麼表情都是有講究的。」小蔡告訴記者,大學畢業的時候他也有機會到單位上班,但他覺得現在這種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更適合自己「只要肯吃苦都能賺到錢的。」小蔡下一步正考慮開個實體店擴大經營規模。

  肯吃苦

  租住在仙林

  每天騎車到南湖擺攤

  經過幾年打拼,一人在南京打拼的小蔡自己買了汽車,在仙林租的房子也換成了100多平的精裝修房。今年他還和一位南財剛畢業的無錫姑娘結了婚,對方目前在無錫工作家裡也有多處房產,記者詢問對方父母有沒有對他從事的「職業」有過意見。「我收入又不低。再說我人能吃苦才是關鍵,只要能吃苦做什麼都能成功。」小蔡告訴記者,他剛入行的時候,因看中房租低且周邊年輕人多,他選擇在仙林徐莊軟體園以300元每月的價格租的房子,為省錢每次到南湖擺攤他都是騎自行車來回,夜裡11點半忙完收攤,騎回仙林已是凌晨了。起初,手機貼膜的人不如現在多,小蔡晚上擺攤白天還會跑到一些高校的校園裡擺攤賣文具。

  還有不少「小生意」

  都是隱形的「高薪崗」

  關鍵還是要能吃苦

  收送快遞,一月收入上萬元;請個月嫂,一個月得開支五六千元;幫忙開個鎖,收個七八十元……如今,我們已經不能再簡單地以崗位冷熱判斷薪酬的高低,部分熱門崗位,未必就能獲得高收入;相反,一些原本不起眼的工作,卻在悄無聲息間登上了高薪職位排行榜。 張 筠

  月入過萬的快遞員 最忙的時候,只恨胳膊腿腳不夠使

  「一個女的快件丟了,她就硬說是快遞員偷的,結果快遞員被她說得發飆了,『我一個月工資上萬元,會為了你這幾百塊的東西丟這個飯碗麼?』當時,所有人瞬間無語……」最近,這個段子在微博上十分火,不少網友紛紛跟帖,少數人在替快遞員叫屈,大部分人在感嘆快遞員的高薪。

  老周做快遞8年了,現在是申通椒江分公司一名老資格的快遞員。「我的月薪確實過萬元。」老周說,「但是一年也就年底那麼幾個月,網購熱潮不斷升溫的時候。一到這個時候,自己就忙得只恨胳膊腿腳不夠使。」「比如上個月的『雙十一』購物潮,之前我一天的派件量是50到70份,但這階段翻了一番。這樣一來,提成多了,工資也就上去了。」老周笑稱,「11月的工資過萬元問題不大。」不過,即便是在申通這樣擁有較大市場份額的快遞公司,像老周這樣的也只佔了少數。「我們公司現在有三四百名員工,但工資能夠過萬的,估計只有十來人。」老周說。

  旺季月入近2萬的家電工人 40℃高溫下「掛」在樓外裝空調

  入冬後,家電使用效率高,出現的故障也多。普通維修工的月收入達五六千元,技術較好的維修師傅的月收入超萬元。台州蘇寧電器售後服務部經理鮑伯能告訴記者,幹家電維修這一行,不比上班拿工資,每個月賺的錢不固定。每年夏天和冬天,大部分維修師傅的月工資都能達到七八千元,但淡季時,他們的月收入在兩三千元左右。

  而另一個崗位,空調安裝工人,為很多人送去了清涼,但他們自嘲道,「我和空調有緣,和吹空調絕緣。」裝空調先在屋內裝空調內機,接下來在外牆高處裝外機,已經有十年經驗的華師傅稱,「這一步專業話叫『出外機』。」由他經手的空調,已經有三四千套。

  夏天是旺季,他們工作有時甚至氣溫可達到40℃,安裝師傅蹲在不足1平方米的平臺上進行安裝,裝好回到室內,往往是前胸後背全部溼透,特別是扣安全帶的地方。「外面不像室內,太陽就在頭頂,平臺又小,沒處躲,要麼曬臉要麼曬屁股,差不多熱。而且,空中作業也顧不上熱不熱,安全最重要。」華師傅說。

  「貼膜哥」細數生意經

  「豆腐夫妻」每月收入都破萬

  每天3點起床 6點出攤風雨無阻

  南京能仁裡菜場每天早晨都有一對夫妻出攤賣豆腐腦,由於周邊僅此一家且口味不錯,生意非常好,每天都供不應求,早晨七點至八點的高峰期甚至要排上五六分鐘的隊才能買到。老闆告訴記者,他每天都能賣掉三大桶400碗豆腐腦,一碗兩塊五,一天僅賣豆腐腦(不包括順帶賣的油條)銷售額就是1000元,一個月30天每天都出攤,銷售額就是三萬,去除成本利潤可觀。「豆腐夫妻」的辛苦程度也不是常人能承受的,二人每天三點多就起床磨豆腐做豆腐腦,一切準備妥當了就差不多要出攤了,從六點半一直賣到九點左右,風雨無阻。

news.sohu.com false 新華報業網-揚子晚報 http://epaper.yzwb.net/html_t/2013-09/15/content_102996.htm?div=-1 report 6366 貼膜也有祖傳?(圖文無關)張筠攝「貼膜哥」小蔡近日,有市民在網上爆料稱在南京南湖有位遠近聞名的「貼膜哥」,一天最少500元,月入近兩萬元!此消息立刻成了網絡熱議

相關焦點

  • 月入2萬的十個小生意,沒人注意的暴利行業
    又想賺得多,又不想太累,總想做一些沒人注意,但是又很暴利的項目。那麼,有哪些沒人注意的暴力行業可以推薦呢?今天,小編整理了10個不起眼的暴利小生意,能讓你輕鬆月入過萬,一起來看看吧。2.手機貼膜是一個門檻非常低的職業,幾乎是最草根的職業了。不管男女老少,大爺大媽,只要你會貼膜,都可以在地鐵裡、公交站旁邊擺個小攤,坐等收錢。近年來,智慧型手機風靡街頭巷尾,貼膜這一職業便應運而生。貼一個手機20元,貼500個便是一萬元了,有說,貼膜師傅月入兩萬其實很容易。前段時間,有市民在網上爆料稱在南京南湖有位遠近聞名的「貼膜哥」,平均每天600元,月入近兩萬元!
  • 能月收入1萬元的副業還真不少,網友說:我也要學!
    許多保險銷售、房地產銷售有月入三四萬,甚至八九萬的,這些大有人在,但絕對是少數。而且銷售這種工作需要人脈、熱情、精力,也不是什麼人都適合的。一般人每天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拿著死工資,也就這樣過了。但工作不用加班的普通白領,在大學學有餘力的大學生,在家裡照看寶寶的寶媽們能做什麼呢?
  • 月入過萬的小生意,白領看完哭了
    眼看春節將至,又到了接受七大姑八大姨"審問"的時候:"你一個月能掙多少?娶媳婦兒的錢攢夠了沒?"要是你恰巧生活在大城市,那就更慘了,年薪沒個百八十萬的,一準被認定混得不好,殊不知你每個月工資一半上交給了房東。
  • 上海哪家貼膜的師傅手藝好
    上海哪家貼膜的師傅手藝好?答案是肯定的,隱形車衣目前之所以這麼流行,主要還是跟漆面價值體現有直接的關係,我們都知道車子保養跟不保養的直接區別在哪裡,車子面漆也是一樣。當車漆有損壞的時候,補漆一方面麻煩,需要承擔的費用也不低,另一方面外觀質感也會大打折扣。隱形車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誕生的。
  • 2020年幹什麼能掙錢快,月入2-5萬的10個不起眼暴利小生意
    你的收入還是每個月只有三五千嗎?你對未來感覺一片迷茫嗎?何不嘗試做做小生意,月入2萬的10個小生意讓你賺錢很輕鬆。幹什麼能掙錢快「打工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估計許多人心中都有這樣的想法,可是有時候卻非常無奈,有本錢卻沒有社會經驗,不知道要幹哪個行業!
  • 網友吐槽南京工資超上海:領導1萬我1千平均5千5
    昨日,網友瘋傳的一張「部分省會城市和直轄市2011年平均工資」排名表引起軒然大波:廣州、北京、南京包攬平均工資前三名,其中,廣州平均工資最高,為57473元,北京次之,為56061元,南京第三,為54713元。南京水平不僅超過了杭州,還超過了上海。這讓眾多網友大呼不可思議。
  • 被迫三個月時間從月入6萬變為負債50萬,學什麼手藝能一年還清呢?這...
    從當初月入6萬的情況到現在為了支付店鋪租金等,背負債務50萬。這樣一個人想重新學點手藝賺錢,一年內還清,做什麼比較好呢?這裡就推薦幾個,作為參考。 傳統草編 這個手藝現在很吃香,
  • 臺海觀瀾 從金門供水、天橋貼膜看兩岸統一大趨勢
    60年前,1958年8月23日,人民解放軍於傍晚時分大規模炮擊金門,當日發射炮彈5萬7千發,金門守軍開炮還擊,金門炮戰爆發。60年後,2018年8月5日,也就是昨天,大陸正式向金門供水。雙方籤訂的供水合同,期限很長,30年。如無意外,30年後,會續籤合同,再籤30年。兩個30年加在一起,又是一甲子。
  • 月入2萬的10個小生意,居然有這些冷門行業
    不要以為只有高管、高級人才才能月入2萬,其實還有許多不起眼卻很賺錢的小生意。每月2萬的收入不再是新聞了。只要勤奮一點,團隊中的每個人基本上每個月都能掙20000。去剪一條褲子,發現要價超過100元,剪一條副業要50元。深深地感覺到會一門裁縫手藝真的與眾不同。此外,如果你能找到一個專門為高端消費者服務的高端裁縫,你的月收入會更豐厚。通常一件定製服裝平均有5位數以上,一般生產成本在2000到4000元之間。因此,只要一個私人裁縫每月接待5個客戶,他的月收入將高達1萬多元。
  • 大衣哥朱之文出場費9萬5,每月15日前去報稅
    央視主持人發文稱,大衣哥很鬧心走紅被謠言所困?「網上很多消息不可信」「大衣哥」拋棄妻子?年入1600萬?買國產車被村民看不起?走紅後的朱之文為謠言所困。他曾告訴紅星新聞,自己不識字,也不怎麼上網,「嘴長在別人身上,我管不著,也懶得管。」
  • 賣肉夾饃月入過萬?卻有人賣肉夾饃丟了女朋友
    賣肉夾饃月入過萬如今有個說法:白領不如賣燒餅的賺錢,上班不如辭職去擺小吃攤。小吃攤真的這麼賺錢嗎?近日,記者採訪三位小攤主了解到,有的老攤主能收入過萬,也有的剛賺夠生活費。有穩定收入的小白領辭職去擺小吃攤,首先要過的不是生存關,而是能不能放下身段,迎接周圍人不解眼光的心理關。
  • 靠「廢品」月入5萬?不敢想!你「按斤賣」,別人轉手成「暴利」
    提及「一本萬利」的小生意或者小項目,許多網友第一時間會想到手機貼膜、特色小吃、化妝品微商代理等等行業,而事實上,被我們忽視的還有1個,即「廢品回收」。作為「隱藏暴利行業」當中的其中一個,廢品回收這個行當往往被大多數人所忽視。
  • 大衣哥書法1字4萬,旁人糾正不搭理,5字錯2字,曾4字20萬
    12月12日,網絡上曝光了大衣哥朱之文直播寫書法的視頻,只見大衣哥在紙上寫了五個字,除了第一個字不好辨認外,有的網友認為是立春的「立」寫成「石」字,剩下4個字分別是「暖、花、開」,可以看出「暖」字少了一橫。如果算上第一個錯字,那麼就有2個字是錯的了。有網友嘲諷道:「這樣的字也可以賣錢,真是佩服」。
  • 8年前因辭職而登上報紙的阿里「微笑哥」,現在怎麼樣了?
    小保安離職引發阿里集體懷念2012年5月,阿里巴巴有一名員工離職了,作為一家當時擁有幾萬名員工的超級公司,阿里每天有人離職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不過,這個人的離職居然成為新聞,杭州多家報紙都對此作了報導!
  • 西安煎餅攤月入過萬 烤麵筋淡季也能賺五千多元
    ■記者 羅溯陽/文 首席記者 梁萌/圖  陽光訊 近日,有網友發帖《南門裡,中年女子擦皮鞋,月入三萬》,引來無數網友圍觀,一時間「擦鞋女月入三萬,高收入堪比企業高管」的情況,讓眾多辛苦一年的打工族,更感嘆那些看似低收入的人們才是真正的「財主」。
  • 商丘「籤名哥」擺攤幫人設計籤名 月入近萬元
    一張摺疊桌,一把小凳子,一沓紙、一支筆,往街頭一擺,月收入近萬元,有沒有羨慕嫉妒恨故事的主角是商丘「籤名哥」高飛。商丘步行街北頭,高飛的地攤前總是圍滿了人。「設計一款1元,整套6款5元。」他不斷回答著圍觀者的詢問。 高飛介紹,他剛從山東臨沂回到商丘沒多久,從上午10時出攤到晚上8時收攤,基本上就沒斷過人,「別看是地攤,一天能賺二三百。一個月少說也能掙7000多元。很多白領都想跟著我幹呢」。
  • 美女當了三個月ktv陪唱公主,月入過萬卻辭職,臨走時留下一句話
    現如今很多女大學生在畢業後都發現無法找到理想的高薪工作,於是她們選擇找到一些特殊的行業去做特殊的工作,比如說去KTV做陪唱公主,有些女大學生因為在大學裡欠了校園貸,所以無力通過自己的工作賺錢,還清債款,可是當她們知道在KTV做陪唱公主可以賺到很高的收入後,便主動選擇了這份工作。
  • 賣豬肉的小姐姐走紅,長相甜美,刀工嫻熟,月入2萬引網友羨慕
    ,甚至是讓一個普通人火一把,好比這位小姐姐,賣豬肉的小姐姐走紅,長相甜美,刀工嫻熟,月入2萬引網友羨慕。都說360行,行行出狀元,確實任何一個行業都是一個金字塔,只要你幹出名堂來,哪怕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行業都是成為佼佼者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過北京大媽的新聞呢,話說一位賣煎餅果子的大媽,在一次顧客說少給放了一個雞蛋,沒想到大媽直接懟到,我月入三萬,還會差你一個雞蛋,讓許多網友是紛紛自嘆不如啊,賣煎餅果子的大媽都能月入三萬了,自己每個月的工資卻還是四位數,扣除了房租水電費等等,幾乎每個月都是月光族
  • 國企月薪1萬辭職去1.5萬私企,不想「內卷」,過來人:請三思
    有家私企月薪15000元拋出橄欖枝,我想辭職去私企可以嗎?作為過來人,想奉勸你三思而後行。職場如江湖,哪裡不「內卷」?最近,「內卷」這個詞火起來,什麼鍋都往「內卷」上甩。內卷這個概念,本來是經濟學概念,低水平的量變,無法形成質躍。很多職場人翻譯成「內鬥」,在某個固定範圍內的惡性競爭。
  • 英母親為帶孩子去迪士尼眾籌到5.6萬引熱議
    【一次為家庭娛樂發起的眾籌】   來自英國布里斯托市的33歲母親為了帶自己的2個女兒去迪士尼樂園遊玩,竟在網上發起眾籌,最終籌得6500英鎊(約合人民幣5.6萬元)善款妮基在眾籌頁面上寫道,「由於照顧孩子」,她沒有多餘的時間掙錢,但她很想帶孩子們去迪士尼樂園遊玩以表達自己對她們的感情。不料,在得到10英鎊的捐助後,此舉就引發了網友們的強烈抨擊,妮基迫於壓力暫時將網頁關閉。  可令人費解的是,沒過多久,妮基的籌款頁面又激活了。至今,此頁面已被分享了2.1萬次,共有127個愛心人士捐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