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中秋月圓時,多少遊子淚滿襟

2020-12-12 廣秀的聊吧

兒時,最盼望的節有兩個,一個是春節,另外一個就是中秋. 之所以盼望,是因為在物質比較匱乏的七八十年代,這兩個節是父母大張旗鼓地很隆重地過的。中秋的地位儘管亞於春節。但它帶給我們的歡樂與欣喜絕對不遜色於春節。

每到中秋這一天,父母都會準備出一桌有魚有肉,讓我們唾涎三尺的團圓飯。我們兄妹四個團團圍坐在父母周圍,享受著美味的飯菜,也享受著父母的笑臉。團圓飯吃罷,父母會很鄭重地在平房的小院裡擺上一張小矮桌,上面放著月餅,蘋果,和紅棗等吃食,全家圍桌而坐,一邊欣賞天上那輪皎潔的明月,一邊聽父親繪聲繪色地講述「嫦蛾奔月」 .「吳剛折桂」等古老的傳說。

父母遇事都講究個吉利,過節對我們絕對的慈愛和平和。所以,中秋節,我們總是沉浸在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滿足所帶來的喜悅裡。父親每年中秋都會樂哈哈地說「中秋節是團圓節,只有一家人都團聚在一起,才有節的模樣,這節才過得有滋有味」.

我只顧跟弟弟搶吃月餅,並不明白父親這話中的自得與期盼。因為那時,我們年齡尚小,都在父母溫暖的羽翼下生活,並不明白人間有一種無奈叫離別,並不懂得很多人在這個原本是團聚的日子裡,只能在「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悽涼與煎熬中度過。

後來,我們兄妹先後離家,當兵的當兵,讀大學的讀大學。再後來,我把家安在了海南,弟弟妹妹在寧夏但在不同的小城,哥嫂在西安。於是,在中秋這個本該團圓的傳統節日裡,想闔家團聚,過一個團團圓圓,有滋有味的中秋節,竟是父母再也無法實現的奢望。「月圓人不圓」才是無法改變的現實。所以,不管是對於父母還是對於我,最圓的月與最甜的節,都只濃縮在童年的記憶裡。

母親說,他們過的最悽涼的中秋節是1988年,我讀大一的那個中秋節,因為那年,我和弟弟同時離開家,一個在西安讀書,一個在蘭州當兵。平素熱熱鬧鬧總是顯得有些擁擠的家頓時空了一大半。所以,那個節對父母來說,是無滋無味,心神不寧的。父母不知道,那個節對我,也是終生難忘,百感交集的。

那時,我們正在陝西隴縣的縣城裡,接受為期一個月的軍訓。軍訓艱苦又枯燥,一大群剛離家的半大孩子,在隴縣總是陰溼的天氣裡,心也總是溼漉漉的,想哭!中秋節那天,部隊教官在下午組織我們包餃子,晚上發了月餅和蘋果,還組織我們搞聯歡。我們每個人都興高採烈,載歌載舞,拼命揮灑著青春和熱情。曲終人散,回到營房,一屋子16個女孩,突然全沉默了。來自新疆的慶梅,一個大眼睛,長得很漂亮的女孩,突然帶著哭腔說:「對不起,我真的想家,真的想哭」,然後就放聲大哭起來。於是,所有的人都哭作一團。我當時正伏在床鋪上寫日記,寫著寫著,淚水就模糊了雙眼,字跡也一片凌亂。

憨厚的教官聞訊趕來。看著這群梨花帶雨的女孩,想說什麼,終於什麼也沒說,輕輕帶上門走了。那是我此生擁有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那麼多同齡人在一起,大喜大悲的中秋。關於那個中秋,我至今還清晰記得的,是被淚水打溼的日記裡完整抄錄下的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的詩。內容如下: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這首詩既是我們第一次遠離父母的學子們思鄉思親的真實寫照,也好像也喻示著我們之後所經歷的那段多愁善感,起伏不定,喜憂摻半,難以評述的青春.

來海南後,一直怕過節.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當本地人樂滋滋地享受著節日的喜慶與團聚的歡樂時,我們這些客居他鄉的遊子總是經受著思鄉與思親的煎熬.不管如何過,不管怎麼過,心底的蕭索與落寞總是揮之不去,如影隨形. 有時候,我們會和朋友老鄉約齊了,一大群人熱熱鬧鬧地在飯店裡過. 大家吃喝談唱,觥瓠交錯,嘻嘻哈哈,打打鬧鬧,看起來融洽又親密.節日的氣氛也很濃.只有我心裡明白,每個人都不快樂,每個人的心都至少有一半是空蕩蕩的,那一半,只有故鄉的親人才能填滿.

有時候,我也會在家裡擺了月餅和瓜果,和一大群學生談笑著過. 我眉飛色舞地告訴他們,青春是多麼美好,一大群年輕人無拘無束地在一起過節是多麼難得.讓他們不要想家,好好享受現在. 學生們爽朗的笑聲只差把屋頂掀翻,青春四溢的面容也把我的心逐漸變暖,讓我有一種勝似故鄉的錯覺. 只是,在他們揮手告別,掩門而去之後,留給我的依然是滿室的蒼涼。

最難忘的是那一次. 兒子遠在上海讀書,父母親朋散落在寧夏,西安等地,跟幾位朋友熱熱鬧鬧地吃了頓團圓飯. 回到自己的小家,分別給父母和公婆家打了電話.分享了他們團聚的喜悅之後,老公突然說:「今晚我們住酒店去吧,到酒店找點過節的氣氛.我不想在家裡待著。

我們住進小城最好的酒店,要的是18樓的一個房間. 還從家裡帶去了月餅,蘋果,葡萄等應景的果品. 然後我倆在酒店裡,讓電視大大地開著,又故作風雅地透過窗戶。並肩看天邊那一輪皎潔的圓月,貌似浪漫美好,但夜深人靜,枕著老公的臂彎,默默地望著窗外那一輪清冷的明月,淚水沒來由的就淌了一臉。

每年中秋月圓時,多少遊子淚滿襟!原來,中秋節只有在舉家團圓的時候,才是一個快樂祥和的節. 對於客居他鄉的遊子來說,對於「月圓人不圓」的父母來說,這個節帶給他們的更多的是難以承受又無法擺脫的情感煎熬啊!

年年歲歲節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即使是司空見慣的一個節日,細細思量和回憶起來,竟也承載著這麼多的喜怒哀樂,演繹著這麼多的人世滄桑. 好懷念兒時故鄉那輪又大又圓的明月,又甜又美的中秋啊!

相關焦點

  • 人園月圓話中秋
    適逢佳節,其名中秋,又稱團圓,拜月,玩月,追月,更有今夕秋節一說。於農曆於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其名。 月圓人圓,桂酒一壺,月餅三兩,燈火萬家,團圓美滿。三月之說,缺一不可,祭月賞月,拜月更傳奇。曾有傳聞,少女拜月,貌似嫦娥,面如皓月。燃燈萬千,燈燈相傳,傳燈無數,故佛門有一燈能破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
  • 中秋| 又是中秋月圓時
    也只有此時,你才能領悟到「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一年好景君需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的意趣。據歷史學家推斷,中秋賞月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後擴散到民間的。早在魏晉樂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仰頭望明月,寄情千裡光」的《秋有月》傳世。而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之說。
  • 四首詩句,寫盡人間百般情,讀完已經淚滿襟!
    四首詩句,寫盡人間百般情,讀完已經淚滿襟!孟郊,蘇軾,孫道絢你最喜歡哪一首?人生在世,有親情,有友情,有愛情,還有最偉大的家國情懷。總有一些人,一些事讓你感動,總有一些詩句,一些詞語觸動你的心靈。孟郊的一首《遊子吟》千百年來,吟哭了多少遠方求學的書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母愛如海,父愛如山。烏鴉反哺,羔羊跪乳。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親愛的母親呀,我拿什麼報答你!母愛是最無私的,從來不奢求兒女什麼,但願平安就好。
  • 中秋節想家的句子,但願月圓人亦圓!
    一、中秋,是一扇厚厚的門,門內是故鄉,門外是遠方。二、中秋時節月圓圓,離鄉遊子思爹娘,願得人人票一張,背起行囊返家鄉。祝中秋合家團圓、美美滿滿。三、月兒圓圓是家鄉的源泉,股股甘甜把夢實現﹔月兒彎彎是思想的客船,載著遊子把夢尋遍。願天下有夢的人中秋節夢圓!
  • 月圓華誕,情滿中秋|岱宗詩社詩詞慶雙節
    一剪梅.中秋一縷蟾光照九州,鴻雁來時,獨上西樓。何人萬裡覓封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古往今來多少愁,筆下新詞,夢裡舊遊。一江春水向東流,人過古稀,月到中秋。李紅梅中秋明月夜玉輪光滿撥琴弦,銀漢秋澄妙曲闐。舞袖嫦娥雲外客,飄香桂子酒中仙。月圓人聚乘吟興,花好情深感別年。
  • 中秋月明時,我有所念人,相隔在遠鄉
    中秋月圓,本該是闔家團聚的時刻,在外漂泊的遊子,心裡最放不下的,就是家中的親人了。《秋宵月下有懷》——唐·孟浩然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 關於中秋的說說 適合月圓夜抒發感情
    中秋佳節,圓月皎潔,簡訊不缺,祝福跳躍,快樂如雪,紛飛不歇,憂愁全解,煩惱逃曳,好運真切,幸福的確,祝:中秋快樂!   3. 別了中秋的圓月,你那千古傳說的柔情恨意。不再陪你心傷涰泣。只在心裡默默地祝福,寂寞廣寒宮裡的兒女,仙境生活繼續詩情畫意。雖說不上快樂還是幸福,也足已讓紅塵中的男女情迷千古。天涯一方的你,在中秋月圓的夜晚,你是否也是一樣守候孤寂無依。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又到中秋,習近平送你一首《遊子吟》
    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習近平的「中秋時間」。看華僑2015年中秋節當天,正在美國出訪的習近平在美國紐約出席聯合國發展峰會,並首次亮相聯合國最高講壇。而此前,習近平出席美國僑界歡迎招待會時,他的開場白聽起來既直接又親切:「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 今日中秋|月圓人聚,今夕久兮!
    >到清時成為最主要的節日之一也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習俗中秋佳節人們用多彩多樣的傳統習俗紀念團圓和美的時刻置身在馥鬱的芳香間把對甜蜜生活的嚮往貼心收藏人們經常在中秋時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 今日中秋 | 月圓人聚,今夕久兮!
    「中秋」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到清時成為最主要的節日之一也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習俗中秋佳節人們用多彩多樣的傳統習俗紀念團圓和美的時刻賞月月圓寓意團圓皎潔的月光照亮心中的思緒陪父母親人邀三五好友徜徉在花燈的海洋許下美好的心願賞桂花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初秋的金桂張開熱情的懷抱擁抱團圓的歡樂擁抱遊子的思念置身在馥鬱的芳香間把對甜蜜生活的嚮往貼心收藏人們經常在中秋時
  • 長使英雄淚滿襟(圖)
    長使英雄淚滿襟(圖)
  • 三秋桂子,十裡荷花,又是一年中秋月圓時……
    三秋桂子,十裡荷花,又是一年中秋月圓時…… 2019-09-13 2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曲琵琶淚滿襟,別後傷離思
    夢中仙,花下淚。酒醒歌殘,幾度傷離思。今日重陽還又醉。細雨疏桐,冷落天涯水。《海棠春》十年翰墨題詩卷,一點筆、幾番風暖。今日是誰家,故國江山遠。別來無計留君看,最難忘、天涯倦雁。念舊事如何,把酒杯深淺。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蜀相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譯文】何處去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臺階自當顯露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轉鳴唱。定奪天下先主曾三顧茅廬拜訪,輔佐兩朝開國與繼業忠誠滿腔。可惜出師伐魏未捷而病亡軍中,常使歷代英雄們對此涕淚滿裳!
  • 中秋佳節,月圓隨想
    月圓之夜又是一年中秋時,把酒望月思更濃。秋天的色彩是金黃的,慢慢的褪下夏天的綠意濃密,穿上秋的盛裝。記得小時候,一到中秋,就有月餅吃,有各種水果,也可以去田裡幫著大人幹農活,享受收穫的喜悅。那個時候其實並不知道什麼是中秋,只是看到月亮圓了,葉子黃了,落了,家裡開始有水果吃,和小夥伴們拉樹葉根,葉子可以踢著玩兒.......,大人讓掃院子的落葉,追逐打鬧,黑夜亮了好多,這個時候中秋節就到了。
  • 中秋團圓夜 與詩共赴約:盤點中秋月圓詩句18首(圖)
    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仿佛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著人生的意義,其意境廣闊,胸懷樂觀而曠達,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尋味……歌詠中秋月圓詩詞有託月言志的,也有賞月寫景的,有望月思鄉的,也有對月傳情的,形式多樣,風格各異,這一首首詩詞在詩人筆下讓月更媚,情更深。
  • 又到中秋月圓時
    蘇軾今年的中秋似乎來得特別快,什麼事情都還沒有著手準備,錢包還是空空蕩蕩,轉眼就說要到中秋了,一年就過了大半截,心情並沒有節日的那種喜悅,反而有一種匆匆又一年的失落。或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節日來臨,再也沒有兒時的那種開心和快樂。記得兒時,中秋節時,母親拿出月餅給我,每咬一口都是小心翼翼,生怕一口咬多了,一個月餅很快就沒有。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王維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可惜出師伐魏還沒有取得最後的勝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後代英雄感慨淚溼衣襟!
  • 又到一年中秋月圓時
    每當桂花香飄滿城時,又到一年中秋月圓日。 中秋佳節不僅是賞月的節日,也是品嘗月餅的節日。月餅——這個自古流傳的美食早早佔領了各大甜品店、超市、副食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