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泰山岱廟內展室暫停對外開放,我們還能看什麼景?

2020-12-15 泰山旅遊那些事兒

按照文旅部、國家衛健委4月13日聯合下發的《關於做好旅遊景區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開放工作的通知》要求,泰山岱廟景區內展室自4月15日起暫停對外開放,景區室露天區域繼續開放!

岱廟鳥瞰

內展室不讓看了,咱就來看看岱廟內露天區域的景吧!

岱廟簡介

岱廟,舊稱「東嶽廟」,又叫泰廟,主祀「東嶽大帝泰山神」,被稱為道教神府,是古代帝王來泰山封禪告祭居住和舉行祭祀大典的場所。地處南起舊泰城南門至岱頂南天門中軸線上。南北長406米,東西寬237米,面積9.65萬平方米。

岱廟院景

室外主要景點

遙參亭

」遙參亭「是岱廟建築群南北軸線上的第一組建築、岱廟的入口,古代帝王來泰山均先在此「草參」,再入廟祭祀。唐代稱「遙參門」。宋代在門內壘臺,臺上築亭,改稱「草參亭」。明代擴建,並奉碧霞元君像於其中,成為完整的庭院建築。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山東參政呂經改泰安東嶽廟前草參亭為遙參亭,民間素有「參拜泰山神,先拜遙參門」之說。

遙參亭

正陽門

岱廟城四周有門八個,向南開的五個,中為正陽門,左為東掖門,再左名仰高門;右為西掖門,再右名見大門;東門名青陽,也叫東華門;西門名素景門,也叫西華門;北門名魯瞻門,也叫厚載門。

正陽門

正陽代表天,是人君的象徵。古人說「日者,眾陽之宗,人君之表,至尊之象。」正陽門譽為帝王之門,與岱廟內供奉的神是「帝」的身份相符。

厚載門

厚載代表地,也叫後宰門。厚載取自《易-坤》所說的「坤厚載物。」

厚載門

天貺殿,岱廟主體建築,元朝稱仁安殿,明代稱峻極殿,民國改稱今名,採用中國古代建築最高規格建造,與北京故宮太和殿、曲阜大成殿,並稱為中國三大宮殿式建築。殿面九間,進深五間,八根紅色大簷柱矗於廊前,重簷廡殿頂,熠熠生輝,巍峨聳立,肅穆莊嚴。

天貺殿

岱廟碑林

岱廟碑藏形制各異,現存300餘處,是天然的中國歷代書法博物館,故有岱廟碑林之稱。著名的有秦李斯小篆碑,漢代隸書「張遷碑」、「衡方碑」,晉代三大豐碑之「孫夫人」碑,唐「雙束碑」,宋至清歷代御製碑及現代名人題刻等,時間跨度達二千餘年。內容多為封禪告祭、廟宇創建重修、文人題詩等。

」漢柏凌寒「碑刻

「第一山」碑刻,豎刻行書,末署「米芾書」。米芾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第一山」三字,氣勢磅礴,行雲流水,觀之有意到筆到之內涵,深得書家及書法愛好者讚許。

銅亭

銅亭又名「金闕」,全銅鑄造,表面鎏金,純銅仿木卯榫結構,卯榫結構特點是物件不使用釘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體現了中國古老的文化和智慧。

岱廟銅亭

漢柏院

位於廟東南角,院內有漢柏,故稱漢柏院。周圍有古柏5株,傳為漢武帝所植。古人譽為「漢柏凌寒」,為泰安八景之一。樹下有清康熙年間河道總督張鵬翮題《漢柏詩碣》。院內存歷代碑碣90塊,僅乾隆皇帝登岱傳作就有26塊,詩30首。 

漢柏院

唐槐院

位於岱廟西側軸線,與東側的漢柏院遙相呼應,因院有唐槐而得名。樹下有明萬曆年間甘一驥書「唐槐」大字碑和清康熙年間張鵬翮題《唐槐詩》碑。存有清乾隆帝親筆題刻:「兔目當年李氏槐,枒槎老乾倚春階、何當綠葉生齊日、高枕羲皇夢亦佳。」

唐槐院

相關焦點

  • 泰山岱廟北門的銅亭和鐵塔,悠長歷史的凝固
    接上文,沿著中軸線參觀遊覽岱廟,在岱廟的北門——厚載門與後寢宮之間,有銅亭和鐵塔可以看看,還有兩個岱廟的後花園。銅亭又名金闕,為萬曆四十三年(1615)鑄造,原置於泰山頂碧霞祠內,內奉碧霞元君。岱廟後花園分為東西花園,東為紫園,主要以松柏盆景為主,比較有名的有:小六朝松,樹齡在600年左右,其次有紫雲勁松、秦松疊翠、一品大夫、漢武遺韻等精品。岱廟西花園也稱素景園,主要為四時鮮花、桂花林,岱廟古柏八景之一的「雲列三臺」柏即位於西花園內。
  • 走進天下第一山泰山 賞岱廟天下第一刻石
    ——《我們是黃河,我們是泰山》這是一首多年前非常扣動我心弦的歌曲,歌曲充滿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豪邁氣概和對美好未來的殷殷期待與嚮往。正如歌詞中所寫,中華風骨象泰山一樣千秋聳立,傲視四海。泰山,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縮影。泰山巍巍,華夏敬仰。從沒有一座山,能象泰山一樣同時兼具世界自然與人文的雙重遺產。
  • 入岱廟祭拜"東嶽泰山之神" 探訪古代藝術博物館
    岱廟全景   中國山東網9月17日訊(記者 張敏敏)岱廟,舊稱「東嶽廟」,又叫泰廟,主祀「東嶽泰山之神」,也是古代帝王來泰山封禪告祭時居住和舉行大典的地方。
  • 岱廟,泰山腳下的通靈之所
    中國是個自然崇拜盛行的國家,山水神廟隨處可見,岱廟則是其中登峰造極的經典之作。五嶽諸山,本來都是各地的名山,是古代神仙家和巫術活動比較頻繁的地方,有著比較豐富的古代仙人的遺蹟和傳說。岱廟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腳下。是古代帝王奉祀泰山神靈舉行祭天大典的場所。 岱廟又名東嶽廟、泰嶽廟,始建於漢代,唐、宋、金、元、明、清多次維修,目前基本保持宋代廟制。岱廟完全按照帝王的宮城形制營造,是典型的仿宮殿式,分中、東、西三路展開,共九進院落。
  • 遊泰山應該知道的——岱廟和泰山刻石
    東嶽泰山,天下之雄,不僅在於她俯瞰群峰黛顏,雄視黃海碧波,拔地而起1500多米的身姿。更因為她數千年飽經人間滄桑,遍閱世情冷暖所擁有的那份雄渾博大的文化積澱。所以楊朔先生在他的散文名篇《泰山極頂》中說:遊泰山所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幅雄渾無匹的山水畫卷,同時也是在翻閱一部連綿不絕的歷史巨帙。所以古人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邁宣言。
  • 泰安岱廟,俗稱"東嶽廟",泰山第一行宮
    岱廟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南麓,俗稱"東嶽廟"。始建於漢代,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岱廟坊,又名玲瓏坊,總體略呈方形造型端正,為四柱三間三樓式牌坊,高低錯落,通體浮雕,造型雄偉,精工細琢,為清代石雕建築的珍品。
  • 泰安岱廟,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
    遊泰山一般先遊岱廟。岱廟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古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封禪是帝王在泰山舉行的祭祀天地的儀式。古時是國家盛世。岱廟保存了大量歷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藝品,大量的泰山典籍和道經,還有184 塊歷代碑刻和48 塊漢畫像石。
  • 《泰山賦》碑刻在岱廟石刻園落成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泰安)消息:8月16日,由中國書協主席張海運筆書寫、山東中煙工業公司總經理趙華民撰文的《泰山賦》碑刻在岱廟石刻園落成。泰山作為中華傳統的歷史、文化、書法名山,是一座露天的書法石刻藝術博物館,集結了五千年中華文化的精髓,是東方歷史文化寶庫、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趙華民創作的《泰山賦》文筆細膩、意境深遠。
  • 泰山景區新增岱廟、紅門兩處停車場,「五一」假期需實名預約購票
    「五一」假日臨近,記者從泰山景區了解到,景區將全面實施實名制預約購票,每日限3.4萬人。同時,自4月29日18時起,泰山門票將恢復正常價格,執行115元/人。為給遊客提供更好的旅遊體驗,岱廟南門廣場、紅門廣場各新增一處停車場,均將在「五一」假日正式投入使用。
  • 泰山聖母天仙玉女碧霞元君誕辰,祈願國泰民安,吉祥如意
    按照民間的說法,今天是泰山老奶奶的生日。要在往年,今天的靈應宮、遙參亭、岱廟、紅門、碧霞祠等一定人山人海。農曆三月,泰山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日子。一為三月初三,傳為王母娘娘誕辰;一即為三月十五,碧霞元君誕辰。其實按照我家附近的說法,碧霞元君的生日也是在三月初三。因此,每年三月三,我們當地的小泰山也會有相應的慶典。按照慣例,每年這個時候,岱廟等場所都有廟會。
  • 走進泰山·岱廟天貺殿,原來如此
    明清之後,碧霞元君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已超越泰山神,成為泰山祭祀的主神。相傳,二位神仙在泰山都有上、中、下三廟,其中泰山神東嶽大帝上廟在「南天門」,中廟在五松亭「東嶽廟」,下廟在「岱廟」。碧霞元君上廟在「碧霞祠」,中廟在「紅門宮」,下廟在市區「靈應宮」,可見二者宗教信仰地位之崇高。
  • 楹聯同題頌泰山|本期主題:岱廟唐槐
    泰山楹聯研究院、岱宗詩社聯合開展「楹聯同題頌泰山」活動,逐一選取泰山不同景點,進行泰山系列楹聯創作,用楹聯描繪歌頌泰山的歷史文化和內涵。本期主題:岱廟唐槐何樹華枝葉扶疏,迎風恰似霓裳舞;花香澹蕩,對月還如太白詩。
  • 中國四大古建築群之一,山東省泰安市博物館,東嶽廟,岱廟
    在泰山讀了幾年大學,泰山都爬吐了,雲海日出也全看到了。感覺泰山沒啥看頭了,真正10年以後出差來到泰山腳下,竟發現泰山別樣的美,又有了爬泰山的衝動,奈何時間不允許。也許是年紀大了,對風景對事情多了一些感觸。
  • 泰山區岱廟街道:讓居民在「蝶變」中生活得更「幸福」
    為解決一些歷史遺留問題,自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我們一次次入戶做工作、講政策,對小區內的『陳年積垢』進行了全面清理整治。」岱廟街道迎暄社區工作人員說,現如今拖拉機廠宿舍因文明城市創建而煥發文明新生機,成為居民公認的老舊小區改造「樣板」。「岱廟街道老舊小區數量多、分布廣且分散,每個小區情況各不相同,面臨的問題各異。」
  • 泰山東嶽廟會將於4月19日—4月25日在岱廟舉辦
    齊魯網泰安4月11日訊4月11日,泰安市人民政府泰山東嶽廟會新聞發布會在泰安市新聞中心舉行。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以「逛東嶽廟會 祈平安福貴」為主題的泰山東嶽廟會將於2019年4月19日—4月25日在岱廟舉辦。泰山東嶽廟會歷史久遠,影響深厚。
  • 岱廟增加一處新看點!裡面藏有珍貴的明代碧霞元君銅像~
    泰山是黃河流域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很早以前,泰山周圍就被人類所開發,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龍山文化遺存,便是佐證。泰山宗教隨著人類活動產生、發展,歷經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發展到南北朝儒、釋、道三教之爭,唐代泰山道教的崛起,至宋代三教的大融合,明清三教合一的深化,各種宗教不斷豐富自身的內容,使泰山宗教呈現多元化的格局,也被賦予不同的意義。在各種宗教藝術的影響下,泰安地區出現了各種不同的造像,逐步形成了具有鮮明泰山特色的造像藝術。
  • 岱廟文物保護再發力,靈應宮舊物終於進屋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近日,泰安岱廟新增展廳「青銅造像陳列館」對外開放,原本放置於靈應宮的銅像和鍾終於進屋了。岱廟西廊房廊下的六尊銅像和兩口金屬鍾,原放置在靈應宮,2006年移入岱廟保護。「泰安城外古道院,殿宇插漢何清幽」這是清人沈廷芳《銅樓歌》的一句,歌中所詠古道院就是地處泰城西南一隅的靈應宮,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的下廟。靈應宮南北長約150多米,東西寬約40餘米,佔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是泰山碧霞元君上、中、下三廟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建築群。
  • 泰山歸來不看山,美麗的泰山之旅,讓我至今都記憶猶新
    歡迎來到「世界你我同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泰山歸來不看山,美麗的泰山之旅,讓我至今都記憶猶新。如果到了泰安你只去爬了泰山那你這趟泰安可就白來了 作為土生土長的泰安人、我也是又很多次去登泰山,今天我們先帶大家逛一逛泰山有名的一個寺廟岱廟,岱廟是根據北宋的皇朝修建而成,變成現在的模樣,其中有特別特別多的歷史小故事,小編建議有這方面性質的寶寶可以去查看史書去了解一下,還是比較有意思的!
  • 遊泰山小記:「五嶽歸來不看山,泰山歸來不看嶽」,果然名不虛傳
    遊覽完了所有景色,我們便坐纜車下山了。坐在纜車上,我不由地想起剛才爬山每一瞬間。徐霞客曾說過:五嶽歸來不看山。現在,我感覺果然沒錯。我們坐了一上午的車,下午才來到泰安,我們想馬上登山,就打了一輛計程車,出租司機說「好不容易來一次泰山,怎麼不到別處走走,明天凌晨去爬吧。早上還能看到日出,那樣多好呀,我拉你們到岱廟去逛逛吧!」我說:「太好了,快帶我們去吧!」
  • 岱廟:古樹靈木秀奇觀
    (《泰山晚報》2019年10月17日報導) 家住岱廟東臨三十餘載,每逢周末節假日就去岱廟逛逛。喜歡攝影的我發現古老的岱廟有著別樣之美——古樹靈木。 廟內碑碣林立,古木參天。伴隨著中華民族多難的歷史,古老的岱廟也歷盡了滄桑。然而,岱廟風物之美無處不在,只要用一雙善於發現美的慧眼去解讀岱廟,可謂美不勝收。 漫步泰山岱廟,多有千年古木,細品古樹靈木,盡顯靈氣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