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句話什麼意思?
農村裡面有很多的俗語,不管是小孩子還是老人都知道不少的俗語。俗語是人們對生活經驗的積累,有的俗語蘊含著很多的「道理」,教會人們為人處世,而有的俗語則是說天氣的。很多小孩子小的時候不了解俗語的意思,隨著自己慢慢的長大也就明白了。有的農村裡面隨然有的老人不識字,但是明白很多的俗語。下面就給大夥說一句俗語「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有些農村是靠山而建的,平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的樹木,竹子是一種比較受人們歡迎的植物,並且我們國家的國熊貓就很喜歡吃竹子。在有的農村,竹子的寓意是「平安」,而且因為竹子是一節一節的,有的人也認為竹子代表「節節高升」的意思,其實這些是沒有科學說法的,只是人們一種美好的祝願,所以很多農村人都比較喜歡竹子,有的人會從自己的院子裡種上些竹子。
這句俗語也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字面意思就是,即使生活中沒有肉吃,但自己住的地方不可以「沒有竹子」。這句話其實是反映了人們對竹子的「重視」。在中國古代有的時候,竹子是「氣節」的象徵。有不少古人考取功名的時候,會在自己家的周圍種上些竹子,也是對生活的一種「期望」。
這句話也是說自己「物質上可以清貧,但自己要有氣節和精神」。其實這句俗語是來自一首詩,大夥知道的話,可以從下方的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