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平八郎(1848年1月27日-1934年5月30日),日本海軍元帥,海軍大將,侯爵,與陸軍的乃木希典並稱日本明治時代的「軍神」。在對馬海峽海戰中率領日本海軍擊敗俄國海軍,成為了在近代史上東方黃種人打敗西方白種人的先例,使他得到「東方納爾遜」之譽。由於他和大山巖同藩,所以時人稱頌「陸上大山海上東鄉」。 其父東鄉吉左衛門熱心於海軍,對東鄉平八郎有很大的影響。
東鄉平八郎
激戰旅順
1904年2月5日19時15分,日本海相山本權兵衛男爵向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東鄉平八郎大將發布了出擊的書面命令。日本於1904年2月6日向俄國發出最後通牒,並宣布斷絕日俄外交關係。2月6日東鄉平八郎司令長官發出了聯合艦隊的第一號命令:「我聯合艦隊即刻由此開往黃海,以殲滅旅順口及仁川港的敵艦隊.....此戰確關係國家安危,諸君務必努力。」
此時,俄國海軍擁有252艘艦艇,共計80餘萬噸,其中太平洋艦隊擁有60餘艘艦艇共計19萬噸;而日本海軍僅有138艘艦艇,共計約26萬噸,從規模上明顯處於劣勢。但日本艦隊不宣而戰、先發制人。2月8日東鄉平八郎指揮日本聯合艦隊的艦隻,開始了對旅順和仁川的俄軍艦隊的突襲,連續擊傷沙俄戰列艦「柴薩勒維奇」號、「萊維然」號和巡洋艦「帕拉達」號、「瓦良加」號。同時,俄國軍艦瓦利雅格號和柯列茨號,在朝鮮仁川也遭攻擊,俄艦被迫撤出仁川,退守於旅順口軍港內。2月10日日俄兩國正式宣戰。
1904年3月,斯捷潘·奧西波維·馬卡洛夫海軍中將接任沙俄太平洋分艦隊司令,日俄雙方為攻守旅順大規模布雷。不料4月12日,俄軍戰列艦「彼得羅夫諾夫斯克」號和「鮑別達」號觸雷沉沒,俄國最優秀的海軍將領馬卡洛夫戰死。這個東鄉的運氣還真好。接著日本聯合艦隊初瀨,和八島號戰列艦觸雷沉沒,而運氣好的東鄉也不在艦上。噩耗傳來,參謀長島村速雄有些不安,而秋山真之則面色凝重,一言不發,可是從上任之後多少有點被部下們所看不起的悶葫蘆矮個子老頭東鄉平八郎這時的舉動很出人意料。當兩位出事的艦長面無人色地來向司令長官報告時,東鄉很平靜地端出了一盤雞蛋糕,親自為兩位闖了禍的艦長倒了兩杯威士忌:「辛苦了。」兩位艦長還沒有醒過神來,東鄉又加了一句:「別放棄,仗還要打下去。」
這是東鄉在告訴部下: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這場仗一定要打下去,這是軍人的自尊所決定了的。
還有一件運氣更好的事,8月10日,日俄海軍在黃海爆發激戰,俄艦隊在維蒂蓋夫上將指揮下企圖突圍,東鄉卻在防備俄軍退回旅順,海上部署錯誤百出,這兩個大彎一轉,日俄艦隊間的距離拉到了15000米以上了。俄國艦隊這幾個漂亮的規避動作成功地迷惑了一直有遠東艦隊肯定要回旅順的成見的東鄉平八郎,從聯合艦隊的攔截中成功地穿了出去,眼看俄軍就要跑掉,午後5時,日艦一發流彈炮火擊中俄旗艦,俄艦隊司令及艦橋官兵全部斃命,俄艦陣形混亂,大敗而逃。此役後,日軍完全控制了黃海。同年9月,沙俄陸軍敗退。
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獲得制海權後,日本陸軍相繼從朝鮮半島及中國遼東半島大批登陸。隨後,日本海陸軍對旅順口的俄軍實施了大規模長時間的海陸夾攻,使俄國海軍駐中國旅大地區的艦艇部隊幾乎全部損失殆盡。清政府宣稱「局外中立」。 1905年1月2日,俄軍旅順口要塞司令官斯特塞爾將軍率俄軍殘部投降。
對馬海戰
此時,沙皇俄國政府已決定從波羅的海艦隊抽調艦船組成太平洋第二分艦隊,開赴遠東地區增援。這支由38艘軍艦和13艘輔助船隻組成的浩大艦隊,經過長達8個月之久與18000海裡之遙的海上顛沛,一路草木皆兵,在英國附近的北海海域就以為遇上了日本戰艦而將英國漁船擊沉,一路上由於英國的幹預,又得不到沿岸補給。好不容易在1905年5月底疲憊不堪地駛近了日本海海域。
當俄國增援艦隊尚在遠航途中時,秋山真之作戰參謀就制訂了一個極其大膽的,違反常規的「敵前大回頭」的戰術,用一定的傷亡代價使聯合艦隊首先搶佔了「T」字橫頭對艦攻擊的有利陣位,繼而又利用艦炮的優勢實施與敵艦隊平行航向的舷向攻擊行動。東鄉批准了這個計劃,並為此作出了艱苦的訓練,他提出了一個著名的練兵宗旨——「百發百中的一門大炮,要勝過一百門百發一中的大炮」。
僅僅兩個小時之後,東鄉平八郎乘坐的「三笠」號旗艦高奏著日本海軍進行曲,桅杆上高懸著「Z」字戰旗,高唱「皇國興廢只此一戰,全體將士奮勇殺敵」的戰鬥旗幟,率領艦隊駛出鎮海灣,撲向疲憊已久的俄軍艦隊。
27日14時,日俄兩支龐大的海軍艦隊開始交火,爆發了舉世聞名的對馬海戰。在這次戰役中,東鄉平八郎僅水雷艦就配備了六十三艘,而羅哲斯特文斯基海軍上將指揮的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同樣類型的戰船只有九艘。精於海上機動戰術的東鄉平八郎司令長官將聯合艦隊的軍艦分編成兩大戰術群,對排成縱隊航行著的俄軍艦隊實施穿插和分割包抄。經過一個晝夜的激戰,東鄉平八郎的聯合艦隊終於取得了極其輝煌的戰果:俄國太平洋第二分艦隊幾乎被全部殲滅,其38艘軍艦有21艘被擊沉,9艘被俘,損失總噸位高達20萬噸之巨;俄軍官兵死亡4830人,被俘6106人。而日本聯合艦隊僅損失了3艘魚雷艇共計300噸之微,只有117人陣亡,583人受傷。初出茅廬的日本海軍戰勝了從彼得大帝時代就開始走向海洋的歐洲強國。
日本海大海戰日本海軍能夠以弱勝強,在於他們準備充分,速戰速決;重視奪取和掌握制海權,先機制敵,突然襲擊;正確選擇戰機、登陸地段和主攻方向,同時靈活機動作戰,陸海協同作戰;士氣高漲,作戰勇敢,內部團結,指揮統一;指揮官訓練有素,東鄉平八郎指揮作戰謹慎而詭詐更是功不可沒。
東鄉平八郎指揮的這次日本海大海戰的成功,決定了日俄戰爭中日本的最後勝利。1905年9月,日俄兩國籤訂了樸茨矛斯條約。根據這一條約:中國東北成了日俄戰爭戰利品,而日本則成為中國東北和朝鮮的主宰。
日本海大海戰的結局也震驚了西方一般輿論,自19世紀末開始流傳的「黃禍論」,至此終於有了定論,誰都看清楚了,挑戰世界霸權的只能是日本,不可能是中國!
日俄戰爭使正處於升上期的日本的民族精神極大地振作起來,東鄉平八郎在國內的聲望迅速上升到頂點。明治天皇為褒獎他的「戰功」,向他下賜敕語達10次之多。1905年12月,東鄉平八郎被任命為海軍軍令部部長兼海軍將官會議議員,成為日本海軍第四任首腦,並獲伯爵封賜,列為華族。到大正時期的1913年,他又被賜予帝國元帥稱號。次年,他擔任東宮御學問所總裁。
1934年,東鄉平八郎被晉封為侯爵後不久,在東京病逝,享年86歲。
參考資料:野村實.『日本海海戦の真実』.日本:講談社現代新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