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溫度與價值,關注我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盡在。
文 | 讀書君
故普天之下,有生之徒,皆以求樂免苦而已,無他道矣。
——康有為《大同書》
說起康有為,大家都不陌生,他是維新變法的倡導者和推動者,他曾極力批判頑固派的投降賣國,曾公開反對慈禧和抵製革命。
當年,《馬關條約》被籤下時,康有為聞訊極為憤慨,曾花了一天兩夜的時間,寫了上萬字的《上今上皇帝書》,請求光緒帝拒和,練兵、變法。
總言之,康有為是我國近代史上一個非常具有影響力的思想家。
在眾人眼中,"早年變法,晚年保皇"是大多數人對他的印象,然而,其實他還有很多個「第一」的頭銜。
比如:
所以,康有為其實是個隱形的富豪。要把他放在今天,那絕對是朋友圈中大佬,要比「凡爾賽」,恐怕大家只能甘拜下風。
今天,來說說他的「買島史」。
康有為,廣東南海人,生在一個官僚地主家庭,5歲時就能夠熟讀詩歌百首,從小就有「神童」的美譽。11歲時,他的老爹去世之後,康有為跟隨祖父生活,接受嚴格的封建正統教育,攻讀經史。
早年時期的康有為
不過,儘管康有為讀過不少經世致用的書,接受過封建正統教育,但卻不完全是一個傳統的儒道讀書人。
受到西方外來文化思想的影響,他一方面有著對傳統儒學文化的認同,另一方面也有著對西方文化的強烈的追求。
「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經歷了長達16年的海外流亡歲月,經三十一國,行六十萬裡,再輾轉世界各地,全面考察了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並進行跨文化對話後,他寫下了諸多的著述,給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同時,也在海外逃亡遊歷諸國之中,幹了一件讓許多人敢想不敢做,也不太可能做到的事情,那就是購買島嶼。
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初七日(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宣布「臨朝聽政」,光緒帝被軟禁,戊戌六君子被殺。
隨後,康有為經由吳淞、香港到達日本,並在途中發表了公開信,首數慈禧太后大罪十條,稱慈禧為「偽臨朝」。時隔一年之後,清廷向日本交涉,不準康有為停留日本。
1900年,清政府下令,嚴命李鴻章將康有為、梁啓超在廣東本籍的祖上墳墓盡皆剷平,以儆效尤。同時,還懸賞了10萬兩,緝拿康有為、梁啓超,即便是屍身,也同樣給賞。
國內容不下身,日本不給停留,之後,康有為輾轉多國,漂泊在外。
從1898年到1913年,在這16年期間,康有為乘坐著輪船,遊歷了三十多個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瑞典、瑞士、英國、義大利、德國、巴西、印度等,遍遊五大洲四洋。
如他曾在《滿的加羅遊記》中寫道:
「滿的加羅南臨地中海,碧浪紫瀾,萬裡卷波,風景佳勝。」
可以說,他是我國近代史上,遊歷國家最多,接觸文化最廣泛的旅行家。
在世界各地繼續推行他的思想主張,如在加拿大建立了保皇會(中國維新會)。當然,在國外生活,更需要花錢。為了融資掙錢,康有為在加拿大集資開礦,興辦工商,發行了股票。
到了墨西哥城後,他又憑著敏銳的嗅覺,把握到了商機,利用保皇會的資金,購置了有軌電車,通達之處的樓盤,獲利不少。(可以說是近代的「炒房祖師爺」)
也正是這一系列的「神之操作」,讓他積攢了不少的資本,最終才讓其在海外逃亡中,得以從容地有了買島一事。
說起康有為買島的經歷,源於在瑞典的週遊。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東南面的海濱小鎮,沙丘巴登(意為鹽湖浴場)地區,坐落著一個風景優美的小島。1908年,康有為遊歷到此地,驚奇地發現,這座小島環境十分宜人。
眾所周知,康有為曾經寫過這麼一本《大同書》的著作,這是一部空想社會主義的傑作。從古至今,中國人一直嚮往著一種大同世界、烏託邦的理想之國,而在康有為的《大同書》裡,就非常系統地論述了這一思想。
可以說,真正系統論述大同思想,並寫成專書的只有康有為。
這也由此可見,康有為內心深處,對純淨、太平世界的追求。
所以,以至於在國外,在瑞典這個本是人煙稀少、環境適宜的國度,還能發現一個猶如桃花源一般的島嶼,他自是心動不已。
正如,他曾在遊記中形容瑞典的美景時寫道:
「瑞典百千萬億島,樓臺無數月明中,島外有湖湖外島,山中為市市中山,欲徙宅居之。」
很快他便出資買下了這座小島,據說共花費了2億元。
之後,康有為還給這座島嶼取了一個名字:「避島」,聽起來,很顯然和他的流亡生涯有些關係。
康有為對這座島嶼十分上心,還在島上建起了一座中國傳統園林,取名「北海廬」(「北海草堂」)。從而,將中國傳統的園林建築風格傳承發揚到了海外。
如今,當地的華僑都將這座小島稱為「康有為島」,並以此引以為傲。
當然,一百多年過去了,現在這座島嶼的主權,早已不再是康有為的,也並不是我國的。因為小島被荒廢后,早已被瑞典宣布無條件收回。不過,由於康有為的原因,現在這座島被作為了一個旅遊景點,每年都有不少遊客前往觀光。
康有為的一生,眾人給他的評價,褒貶不一,讚譽他的人,稱他是改革家;批判他的人,稱他是保皇黨。但是,不管怎樣,不能否認的是,他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姑且拋開他的政治功過是非不看,其實他還是一個在藝術上極具建樹的人。縱觀他的一生,康有為其實是一個性本愛山水、園居的人,這點無論是從廣東的西樵山、廣西桂林山水、蘇州園林,還是從瑞典的「北海草堂」來看,均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他曾自稱「性好遊,嗜山水,愛風竹」,所以,這也就不難理解,他為何會在海外投下巨資買下一個島嶼。
當然,這也就是厲害之人能做到的。畢竟,即便放在現如今,一個普通人,要想在國內買個小房,都難以上青天,何況是要買下一個島嶼。
參考:在青島看博物館,中國海洋大學出版
圖片源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讚是一種美德,喜歡就點個讚、轉發分享吧~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