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國的老百姓喜歡存錢,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我國居民的總負債有多少呢?我國的儲蓄率全球第一,但是總負債金額卻已經達到了200萬億元,相當於人均負債13萬元,這確實有點讓人「膽戰心驚」,一個擁有4成存款的儲蓄大國,為什麼會變成「負債纍纍」呢?實際上,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我認為主要有以下這幾點。
首先,有人說當下最大的問題就是房價,是房價掏空了很多人的錢包。實際上我並不贊同這樣的說法,因為我覺得,最大的問題並不是當下的房價太高,而是因為老百姓賺不到錢。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些人根本就沒有存款,也沒有辦法去買房,又何來「被房價掏空」一說呢?說簡單一點,如果你買房的話,可能還有點影響,如果你不買房,房價再高也和你沒有什麼關係。
其次,當下的「二八定律」也是主要的原因,因為大部分的財富都掌握在少數的人的手裡。例如當下知名的資本家們,財富動輒就是幾千億元,今天曝出幾億的房產,明天又出現數百億的股票。可是財富的總量是不變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資本家們的財富越來越多,那麼剩下來的財富就會越來越少。
這就像是一塊蛋糕,蛋糕的大小是固定的,資本家們一下子拿走了一大半的蛋糕,那麼老百姓們就只能分得那些剩下來的蛋糕。所以每個人分到的蛋糕也就越來越少了,這就對應著人們的收入。實際上,大家應該可以發現,如今的勞動力似乎越來越廉價了。二三十年前進廠工作,一個人的收入可以養活一家人。而現在,一家人的收入卻只能養活一套房子。
這就是當下的現狀,可能有些人會反駁,也覺得從收入方面來看還沒有達到這樣的程度。實際上,在社會中,不知道有多少普通人生活這種環境之下。舉個簡單的例子,電商平臺的出現,雖然是網際網路時代的趨勢,但是人們卻忘記了,電商平臺的出現,讓實體店遭受了較大的影響,從而導致那些原本在實體店工作的人失業。
再比如,網約車的出現,強制拉低了司機的入行門檻,讓原本計程車司機的收入又降低了。資本家們每一次競爭,雖然可以給消費者帶來一定的好處,但是也會讓一些從業人員受到影響。這才是人們討論的重點,當然了,時代的進步總是會淘汰一些人的。這其實沒什麼,最重要的是如何讓這些人跟上時代的腳步。
總的來說,我認為當下有這麼高的負債金額,並非只是房價引起的,根本原因是人們的收入較低,資本家手中握著的財富太多。對此,大家還有什麼更好的看法嗎?如果有的話,一定要記得和大家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