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店將成為下一個易迅?京東為何屢屢「收購即消失」

2020-12-08 土妖

在「速度為王」的TMT行業裡,收購、併購往往成為了快速上量、做大規模、優勢互補、區隔競品、打擊對手、壟斷行業的核武器。因此也成為了那些不缺錢的網際網路廠商最喜歡用的招數之一。但是,在TMT史上,並非所有的收購、併購都是成功的,恰恰相反,失敗的例子似乎還更多些。

先說國外,雅虎收購Broadcast.com、新聞集團收購MySpace、美國在線收購網景等等,常年登上了收購失敗的榜單;而在國內,情況更不容樂觀,無論是騰訊收購易迅、盛大收購酷6、國美收購庫巴,還是雅虎收購3721、盛大收購起點中文、騰訊收購高朋……可以說都是相當失敗的例子。

可惜的是,這樣的失敗案例,遠遠沒有停下來的跡象。最新一個失敗或者說不算成功的收購案例,很可能要落在了京東收購1號店的身上,雖然事情並沒有最終塵埃落定。

重收購輕整合,用時間換空間的路徑走不通

9月12日,億邦動力網一篇名為《1號店將全面遷店至京東 POP商家不再續約》的文章稱,「1號店將與京東實現聯合採購,並在今年10月8日全平臺停止服務協議的通知。」億邦動力網援引消息人士的觀點稱,1號店今後商品可能都將來自於京東,其或將淪為單純的流量入口,此次退店或許意味著1號店的時代已經開始落幕。

說實話,土妖已經很久很久沒有看到、聽到和1號店相關的新聞了。冷不丁的看到這麼一條信息,還是讓人頗為感慨。要知道,當年1號店背靠沃爾瑪,最風光的時候,可是有當「中國電商第三極」的野心的。想不到,如今竟然消沉至此。

從簡單粗暴但是卻不失準星的百度指數上,也可以看出一點端倪。在往前數三個月的百度指數中,1號的平均百度指數之後18,000左右,但是同為二線電商的蘇寧易購卻達到了71,000,即使是同樣比較低沉的當當網都還有52,000。1號店的狀況,由此可見一斑。

一年多前,京東高調地宣布以價值14.35億美元的股份正式從沃爾瑪手中收購1號店。彼時雙方宣稱,將在過個領域展開戰略性的深度合作。這其中包括,京東獲得1號店的品牌資產、雙方在供應鏈端展開合作、山姆會員店在京東開設官方旗艦店、沃爾瑪中國實體店接入達達和京東到家……

上述這幾點,如果雙方真的「深入」合作的話,都是電商、零售行業的大事,都能夠對整個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是,可惜的是,網際網路併購,很多都是資產、資源的「一錘子買賣」,而新聞通稿裡的那些「戰略合作」,往往是冠冕堂皇的公關說辭而已。

要不然,就不會有前述的億邦動力網的這條新聞,也不會有快消品商家向億邦動力網透露,「自京東1號店『合體』以來,其為1號店的供貨量已經大幅減少。」;要不然,京東+沃爾瑪在供應鏈上也不至於無聲無息;要不然山姆會員店也絕對不會僅僅就是京東上的一個普通「賣家」而已;要不然京東+沃爾瑪,在零售O2O領域,動靜不會連多點都比不上,要知道多點背後的物美比起沃爾瑪來,體量和品牌影響力上,要小得多得多……

從各個方面來看,都不得不承認,京東收購1號店至少從目前的成績來看,即使談不上是一個失敗的收購,最起碼可以說算不上成功。這也意味著,如果只是重視收購但是缺少強大的整合能力的話,京東「用時間換空間」的路徑似乎是走不通的。

買櫝還珠,導致善始不善終?

根據京東2016年Q2財報的數據顯示,彼時京東手上握著的現金流高達110億,加上發行股票的方式,可以說,對外進行大規模收購、投資是非常合理,同時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土妖看來,京東收購、投資沒有錯,問題是收購1號店是不是一個好選擇,以及收購之後是不是有更好的整合、協同方式?

先說第一個問題。土妖認為,1號店並不是京東彼時最好的收購標的,相比於1號店,土妖覺得線下類似於沃爾瑪的零售集團,才是更值得京東收購、投資的。隨便數一數,沃爾瑪中國、家樂福中國、歐尚中國、百聯、華聯、聯華、物美、人人樂……一堆值得去洽談的標的。而且,彼時線下零售企業因為電商的衝擊,估值並不高,京東如果當時出擊的話,相當於「抄底」。而且還可以形成「電商+實體、線上+線下、B2C+O2O」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線下實體的接入,也可以更加充分發揮京東物流、京東到家、達達的價值。這些不就是後來頗為流行的「新零售」嗎,可惜京東並沒有這麼選擇。

再說第二個問題。必須強調的是,跟收購線下實體比,收購1號店雖然互補性沒有那麼強,但是也不至於一無是處。只不過,京東在「自營業務賺口碑、開放平臺賺毛利、GMV賺估值」的策略引導下,對1號店的品牌資產,最看重的很可能是POP平臺上的商家。因為這樣可以迅速擴大商家的數量,從而進一步做大GMV,推動市值增長。要知道京東上上下下,對市值超過百度,可是都憋著一股勁的。畢竟中國網際網路「第三極」這個誘惑太大了,所以如今「ATJ」才屢屢被京東提及。所有這些,都解釋了,為什麼此次遷移成為了新聞,而其他時刻1號店都默默無聞。

實際上,相比於POP商家,土妖認為1號店的品牌、人才、地域優勢等等,才是更為重要的資產。京東急著把POP商家招致麾下,而忽略其他資產,這種行為很像買櫝還珠。而且還會在不同的受眾群體中,造成不一樣但是很可能都是負面的認知反饋。

對商家來說,會覺得京東是不是要放棄1號店了,和一號店合作還有前途嗎?對業內人士來說,會覺得京東是不是又要像當年對待拍拍、易迅一樣,收購之後,讓這兩者慢慢的、無聲無息的退出了歷史舞臺。對於1號店內部員工而言,商家遷移肯定也會造成人心不穩、軍心動蕩。而對普通用戶而言,尤其對華東用戶而言,也會造成1號店已然不是我們華東地區、上海灘的1號店了,而是京東的1號店了,在地域認同和品牌情感方面,會造成疏離感……

不難發現,接下來無論是京東還是1號店,都將在各個受眾層面,面臨嚴峻的挑戰。如果處理不好,就會給人造成「善始不善終」的印象。

得快消者得電商,用短板補短板只能是「收購即消失」?

投資行業有一句名言,「只投第一,沒有第二」,雖然話有點誇張,但是意思大家都懂,搏的就是先發優勢以及強者恆強。百度此前因為經常投老三、老四被詬病不少,京東和百度類似,投的也是那些小而美的企業,而且是小而美中有點走下坡路的。

因此往往也就造成了既花了不少錢,但是卻很難得到應有的效果。還往往被人解讀、調侃成,京東是在用短板補短板,不僅沒有補好短板,而且收購的短板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消失、暗淡了,最終演變成網際網路業內人士口裡「收購即消失」的談資。

雖然土妖對他人的這些解讀和調侃並不認同,但是卻也無從反駁。畢竟就像觀點不一樣者所言,「拍拍是這樣,易迅是這樣,今夜酒店特價還是這樣……那麼1號店會逃脫這樣的宿命輪迴嗎?」

眾所周知,京東收購1號店,發力的是快消品這一電商細分領域。因此,和1號店到底會迎來什麼樣的命運同樣值得關注的是,京東在快消品領域,能否取得什麼樣的成績。如果用思辨的思維去分析,可能有人會覺得,肯定是做不好,如果做得好了,為什麼還要去收購1號店呢?當然1號店如前面分析的,也不是特別適合的標的。

數據似乎印證了這一簡單的思辨方法。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發布的電商快消品平臺巨頭競爭現狀和預測數據顯示,近一年來京東的滲透率和市場份額都在慢慢提升,但是1號店的滲透率和市場份額,卻在不斷下降,尤其是市場份額下降得比較明顯。全國範圍上看,他們的友商,在滲透率和市場份額上,已經有了較大的優勢。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重點城市,也已經雙雙實現了反超。

快消品向來是電商行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品類之一,在「得快消品者得電商天下」的競爭背景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產業投資領域,快消行業同樣受追捧。今年年初,股神沃倫巴菲特和巴西併購私募基金3G Capital掌控的卡夫亨氏,就試圖以1430收購聯合利華。京東比巴菲特幸運的是,至少收購成功了,算是邁出了第一步。至於收購1號店的最終效果,則有待進一步觀察和印證。相信時間會給出答案的。

相關焦點

  • 被京東收購以後名存實亡,1號店的時代開始落幕
    9 月 12 日,一篇名為《 1 號店將全面遷店至京東,POP商家不再續約》的文章稱,「 1 號店將與京東實現聯合採購,並在今年 10 月 8 日全平臺停止服務協議的通知。」相關人士稱, 1 號店今後商品可能都將來自於京東,其或將淪為單純的流量入口,此次退店或許意味著1號店的時代已經開始落幕。  一年多前,京東高調地宣布以價值14. 35 億美元的股份正式從沃爾瑪手中收購 1 號店。彼時雙方宣稱,將在過個領域展開戰略性的深度合作。
  • 1號店對京東毫無價值 卻是劉強東的王牌
    1號店是成立於2008年的電子商務網站,主打「網上超市」,2010年的時候一度與京東體量相當,只是正值資本寒冬,京東挺過來了,1號店將自己80%的股權作價8000萬元賣給深圳平安。在那之後,1號店一步一步出讓股份給沃爾瑪直到被完全收購,現在又被賣給京東。
  • 1號店對於京東毫無價值,卻是劉強東下一張王牌的鋪墊
    作為此次協議的一部分,沃爾瑪將獲得京東新發行的144,952,250股A類普通股,約為京東發行總股本數的5%。京東將擁有1號商城主要資產,包括「1號店」的品牌、網站、APP。1號店是成立於2008年的電子商務網站,主打「網上超市」,2010年的時候一度與京東體量相當,只是正值資本寒冬,京東挺過來了,1號店將自己80%的股權作價8000萬元賣給深圳平安。在那之後,一步一步出讓股份給沃爾瑪直到被完全收購。現在又被賣給京東。三易其主已經證明1號店是個燙手山芋,加上在當下中國電商格局已定的市場下,已經不具有任何價值了。
  • 400億接盤1號店?京東用不到100億複製了上市前與騰訊的交易
    雙方合作的具體來說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騰訊以2.14億美元+QQ網購+C2C拍拍網+少量易迅股權(據估算約10%)獲得了京東IPO前的 15%股份,第二部分是一個未來承諾:京東首次公開招股時,騰訊以招股價再認購京東額外5%股份,京東有權利收購易迅剩餘股份。通過上述合作,騰訊成功甩掉了長期以來持續虧損的電商包袱。
  • 商場莫論情懷,京東要的是沃爾瑪,不是1號店
    1號店真的要「實際上消失」嗎?這個說法其實毫無意義,1號店已經進了京東的腰包,它就只能是京東整體戰略的一部分。而這次所謂的「消失」,是其整體採購鏈條與京東原有體系徹底合併。如果站在京東的角度看的話,這是本就應該的事。
  • 京東還是阿里巴巴 傳1號店將被巨額收購
    中關村在線訊:昨日,某電商行業群裡爆料稱,京東從沃爾瑪手裡買走了一號店,並稱談判已進入後期,收購總體金額超過400億元。 爆京東正洽談收購1號店 金額超400億元    沃爾瑪入股後,對於1號店的發展規劃和創始團隊之間始終有出入,沃爾瑪在乎的是有實際的利潤,而1號店卻一直在燒錢。
  • 如何看待京東收購1號店? 點評結盟沃爾瑪「附加值」
    今日(6月21日)凌晨,京東宣布與沃爾瑪達成一系列深度戰略合作,而此前盛傳京東400億人民幣收購1號店的消息得到回應。根據合作協議,沃爾瑪將獲得京東新發行的144,952,250股A類普通股,約為京東發行總股本數的5%。而京東將全資收購1號店,擁有包括「1號店」的品牌、網站、APP等所有資產。
  • 京東又捅了阿里一刀?為啥願買虧損的1號店
    沃爾瑪當初要買1號店,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原本在中國線下做得不夠好,但是又非常需要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在電商火熱的關鍵點上他們看到中國的消費者都往線上走,因此想借1號店耕耘中國線上市場,做了幾年下來又不能忍受1號店長期虧損。在這種尷尬的心態下,京東願意出手接盤,一方面能幫助沃爾瑪快速擺脫每年10個億左右的虧損,同時還能換一個價值更高的股票在手裡,這對他來講是划算的。
  • 被京東收購僅兩天 1號店下架天貓店所有商品
    日前,在被京東收購後僅兩天時間,1號店的業務出現第一個重大變動:其在天貓的旗艦店所有商品已被下架,大有要撤出天貓的趨勢。記者在天貓搜索了解到,「1號店官方旗艦店」的身影還在,用戶也還能進入店鋪,但店鋪內已經沒有陳列任何商品。
  • 沃爾瑪認輸賣掉1號店,京東為何400億當接盤俠?
    1號店與沃爾瑪的前世今生 1號店創立於2008年,定位於B2C模式的網上超市,主營日化、食品、快銷等品類。2008年1號店銷售額為417萬元,第二年該數字就翻了11倍,增長到4600萬元,到2011年的時候1號店的銷售額達到了27.2億元,成為中國排名前十的電商品牌。
  • 「1號會員店」加載中 京東深挖會員經濟
    近日,據新浪科技報導,旗下電商購物平臺1號店啟動全新版本灰度測試,新版本中「1號店」名稱變更為「1號會員店」。同時,京東「1號會員店」班車現身,車身印有「1號會員店京東旗下會員制購物平臺」相關字樣,與灰度測試版本開屏顯示字樣一致。報導還稱,相關人士表示,京東意欲通過1號會員店深入實踐會員制電商。
  • 京東旗下1號店升級成1號會員店 原1號店正式停止使用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京東最新資訊 > 正文 京東旗下1號店升級成1號會員店 原1號店正式停止使用
  • 京東超市+1號店+新達達怎麼玩?
    8月,京東收購完成不久後的1號店宣稱要在3個月內投入10億元,與天貓超市展開低價競爭,目標是成為天貓超市體量的2倍。面對挑釁,天貓超市毫不示弱,並於隔月在京、滬開啟「訂單價對摺」活動。既然都咬定商超品類不放,京東超市和天貓超市必會展開激烈競爭。
  • 京東推出1號會員店,對標天貓會員店勝算幾何?
    2016年6月,京東從沃爾瑪手中收購1號店;2017年9月,1號店宣布將進一步與京東集團實現戰略協同,實現聯合採購,進行供應鏈升級。至此,電商江湖再無1號店的聲音。是對京東自營模式的進一步分層,鎖定目標客戶。看上去挺美好,但問題是「會員店」這道新酒,真的夠新、夠吸引人嗎?「會員店」這個概念,如果放在京東剛收購1號店的時候就做,可能真的是一個好生意。2、3年前,拼多多還沒有崛起,電商流量紅利尚在。
  • 德媒:京東戰略聯手沃爾瑪 1.45億股換得1號店
    參考消息網6月21日報導 德媒稱,有關京東收購沃爾瑪旗下1號店的消息幾天來傳得沸沸揚揚。20日傳聞成真,沃爾瑪和京東宣布達成多項戰略合作,雙方將聯手擴大中國消費者的商品選擇範圍,包括增加進口產品種類。
  • 在命運的轉角處1號店能否出現變奏?
    9月12日,1號店宣布將與京東商城共享包括採購、營銷、物流、服務在內的全供應鏈體系,1號店第三方商家轉移至京東POP平臺,原服務協議將於10月8日停止。京東為此回應,此舉並無合併之意,1號店將進行獨立的差異化運營,聚焦都市女性消費主體。
  • 京東「結盟」沃爾瑪 拿下1號店主要資產
    【財新網】(記者 王瓊慧)中國最大的自營電商企業京東(NASDAQ:JD)收購本土電商1號店的傳聞在午夜時分落定,但真正達成合作的層面是1號店背後的世界零售巨頭沃爾瑪(NYSE:WMT)。
  • 「1號店」正式升級為「1號會員店」,原「1號店」將停用
    「1號店」正式升級為「1號會員店」, 原「1號店」將停用來源:聯商網2020-07-23 22:58聯商網消息:7月23日消息,1號店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稱「1號店」正式升級為「1號會員店」,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 看風水、算命:上海網際網路公司為何總被賣?
    回顧上海那些耳熟能詳的網際網路企業,盛大、土豆、大眾點評、攜程、易迅、1號店,餓了麼,他們在曾在各自的領域獨領風騷,路徑不一,易主的命運卻出奇的一致:土豆被優酷併購,安居客被58收購,大眾點評被美團併購,易迅和1號店都賣身京東,餓了麼被阿里收購,剩下沒被賣的盛大也被騰訊入股,百度則成了攜程最大的股東。 這就是「命」。
  • 京東擴容會員體系一號店新版本灰度測試更名「1號會員店」
    7月1日,有媒體報導稱,電商購物平臺1號店啟動了全新版本灰度測試,在新版本中,「1號店」名稱變更為「1號會員店」。公開資料顯示,1號店上線於2008年7月11日,是國內最早一批進軍電子商務的企業,2013年註冊用戶達5700萬,2016年被京東收購。據報導,京東意欲通過1號會員店深入實踐會員制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