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談憂患意識,為什麼要將三個「前所未有」與兩個「沒...

2020-11-27 上海觀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我們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 2018年9月26日,他在黑龍江齊齊哈爾考察時又指出:「行百裡路半九十,我們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沒任何時期比現在更接近,也沒有任何時期遇到現在這麼多的挑戰與困難。」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憂患意識的論述,強調要堅持「兩點論」,既要正視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又要看到具備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既要堅定必勝信心,又要增強憂患意識。這裡,習近平總書記闡明了堅定信心與增強憂患意識的辯證關係,也揭示了將三個「前所未有」與兩個「沒任何時期」相結合的深刻意蘊。

 

增強憂患意識以三個「前所未有」為前提

 

信心是指引我們前進的重要精神力量。沒有信心,我們的事業就不可能前進。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個「前所未有」的闡述,揭示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必然趨勢,成為引領國家和民族的事業走向輝煌的「燈塔」。三個「前所未有」,使我們更加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從而更加奮發有為、艱苦奮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大動力。

 

堅定信心前提下增強憂患意識,要求我們把握樹立憂患意識與保持平常心的統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但也不能過了頭,不要杞人憂天。不能因為憂患過度,只是看到問題、看到差距,因而變得悲觀消沉,我們要正確地看待風險,沉著應對,冷靜思考。我們既要「不畏浮雲遮望眼」,又要保持「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

 

三個「前所未有」以兩個「沒任何時期」為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兩個「沒任何時期」的闡述是要我們樹立憂患意識,及時預見和化解各種風險威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謀劃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必須深入分析和準確判斷當前世情國情黨情。分析國際國內形勢,要看到形勢發展變化給我們帶來的風險。這些風險既包括由於各種自然災害所導致的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威脅,也包括人類實踐所帶來的全球性風險威脅,如各種傳統和非傳統安全挑戰所引起的各種人類生存威脅。當前,國際形勢風雲變幻,我國經濟社會發生深刻變化,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社會矛盾多發疊加,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安全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始終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分析國際國內形勢,既要看到成績和機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難和挑戰,看到形勢發展變化給我們帶來的風險,從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的準備,朝好的方向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如果沒有樹立兩個「沒任何時期」的憂患意識,我們會盲目樂觀,看不到問題和癥結所在,那麼三個「前所未有」的前景也可能毀於一旦。反之,則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到自身的薄弱環節,讓我們能夠未雨綢繆,及時抵禦風險。

 

當前更強調處盛慮衰和知危圖安

 

雖然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三個「前所未有」堅定了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而兩個「沒任何時期」則警醒著我們不能驕傲自滿,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歷史使命越光榮,奮鬥目標越宏偉,執政環境越複雜,我們就越要增強憂患意識。

 

基於三個「前所未有」前提下的憂患意識,凸顯其戰略主動性。與之前幾代領導人相比,這樣的憂患意識更多地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強調處盛慮衰的布局和知危圖安的行動。

 

幾代領導人都提到「居安思危」,習近平總書記重點強調處盛慮衰。他指出,我們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處盛慮衰,以共產黨人的胸襟和眼界觀察世界、判斷形勢。當前,我國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發展形勢總的是好的,但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決不能犯戰略性、顛覆性錯誤。

 

此外,習近平總書記談憂患意識重點強調要有「圖安」的努力,要將居安思危與知危圖安有機結合起來,著力破解突出矛盾和問題,有效防範化解各種風險。

 

一是聚焦重點,抓綱帶目。如,對於經濟領域的風險,強調要「重點防控金融風險」,而「提高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能力,要以強化金融監管為重點,以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為底線」,這樣一層層抓綱帶目,能夠有效避免重大風險的發生。

 

二是全面把握,綜合施策。防範風險要多種舉措全面發力,既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如,在國家安全上,我們要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既重視發展問題,又重視安全問題;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在應對自然災害風險時,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後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全面提升全社會抵禦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

 

三是注意把控風險演變趨勢。要把防風險擺在突出位置。力爭把風險化解在源頭,不讓小風險演化為大風險,不讓個別風險演化為綜合風險,不讓局部風險演化為區域性或系統性風險,不讓經濟風險演化為社會政治風險,不讓國際風險演化為國內風險,著力防範各類風險挑戰內外聯動、累積疊加,不斷提高國家安全能力。

 

總之,三個「前所未有」與兩個「沒任何時期」是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通過科學判斷現實以及未來形勢,在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的內在規律基礎上提出的積極的憂患意識。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統攬全局,以處盛慮衰的戰略布局和知危圖安的戰略行動謀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體現出其恢弘的戰略思維,使憂患意識更具戰略主動性。

 

作者單位:上海大學


轉載請註明來源「上觀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欄目郵箱:shhgcsxh@163.com

相關焦點

  • 增強憂患意識,為什麼是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
    在2月23日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要增強憂患意識」,「要時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見葉知秋的敏銳,既要高度警惕和防範自己所負責領域內的重大風險,也要密切關注全局性重大風險,第一時間提出意見和建議」。
  • 韓正:沒有憂患意識是最大的憂患
    全會要求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上海要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和科學發展先行者的要求,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四個率先」、加快建設「四個中心」,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進黨的建設,努力開創上海各項工作新局面。  全會由市委常委會主持。
  • 堅持底線思維 增強憂患意識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底線思維三人談】  關於底線思維,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  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 「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
    三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複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保持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防範風險挑戰、應對突發事件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
  • 最大的憂患是沒有憂患意識 - 人民法院報
    當我如饑似渴般讀完,輕輕合上最後一頁時,書中「最大的憂患是沒有憂患意識,最大的問題是對問題缺乏警覺」的警語,依然猛烈地撞擊著我的心,使我久久不能平靜。    李瑞環同志的這句話,來自他在2001年2月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原話是:「對目前的大好形勢要充分肯定,要理直氣壯地宣傳,以鼓舞士氣、增強信心。但對黨內同志尤其是黨的高級幹部,必須多講居安思危,必須增強憂患意識。
  • 習近平總書記創新思想的三個「支撐點」
    原標題:習近平總書記 創新思想的三個「支撐點」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創新,總是從國家前途、民族命運和我們黨治國理政政治使命的戰略高度來把握創新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 2016山東軍轉幹申論作文寫作素材:治理「四風」增強領導幹部憂患意識
    這樣的數據,是我 們黨正風反腐的一個直觀結果,更從一個側面深刻表明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決心與毅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作風建設開局起步, 從治理「四風」向縱深延伸,逐步拉開從嚴治黨的大幕,黨風政風為之一新,黨心民心為之一振,其力度、深度與廣度在新的歷史時期前所未有。
  • 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
    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中華民族的千秋偉業,著眼百年大黨的使命擔當,深入闡述了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的重大問題,具體而深刻地分析了我們所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彰顯深沉的憂患意識,體現高遠的戰略視野,為全黨同志上了居安思危的重要一課。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
  • 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
    來源:人民日報習近平同志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提出「三個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把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作為「三個一以貫之」之一,凸顯了增強憂患意識的重要意義。
  • 唐秀玲: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
    中國共產黨幾代中央領導集體都從全局的、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增強憂患意識的極端重要性,反覆告誡全黨要居安思危。早在七屆二中全會上,面對即將掌握全國政權的形勢,毛澤東就曾深刻地指出,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裡長徵走完了第一步。鞏固這個勝利,則是需要很久的時間和花費很大氣力的事情。並要求以史為鑑,號召全黨牢記「兩個務必」。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告誡全黨,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
  • 論增強憂患意識
    內容提要     兩會期間,胡錦濤總書記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公僕意識、節儉意識。這「三個意識」,概括了我們黨對領導幹部的很多要求,在新形勢下有著鮮明的針對性和現實性,必須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其中的憂患意識,具有強烈的警醒作用。
  • 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
    原標題: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 自知者英,自勝者雄。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我國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發展形勢總的是好的,但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絕不能犯戰略性、顛覆性錯誤。
  • 增強「四個意識」 做到「兩個維護」
    河北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紮實履行主體責任,忠誠擔當,主動作為,全面抓好貫徹落實,堅決當好首都政治「護城河」。 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為指引,舉全省之力推動重大國家戰略和國家大事落地實施。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決策、親自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總設計師,傾注了大量心血。
  • 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
    原標題: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歷史興衰更替的規律;堅持底線思維、做最充分的準備,是我黨興旺發達的法寶。習主席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
  • 習近平談文化自信 "自信"的"文化"有哪三個層面
    習近平談文化自信 "自信"的"文化"有哪三個層面 2016年07月13日 08:5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編者按:在習近平總書記「七一」講話中,除了「不忘初心
  • 人民日報:增強憂患意識銳意開拓進取(圖)
    新華社發(靳小丁攝)  新華網北京3月19日電  人民日報3月20日評論員文章:增強憂患意識銳意開拓進取  在今年的兩會上,胡錦濤同志強調指出,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始終保持開拓進取的銳氣;要進一步增強公僕意識,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進一步增強節儉意識,始終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團結帶領廣大群眾不斷奪取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勝利
  • 談黨的建設工作,習近平總書記8個比喻發人深省
    【編者按】2019年第21期《求是》雜誌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中用8個比喻形象生動地說明了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重要性,讓我們一起來學習!1.
  • 五臺工業園區派出所組織學習《關於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
    為深入推進五臺工業園區派出所作風建設在新時代向縱深發展,近期,派出所組織學習了《關於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具體措施》,由所長孫志斌領學,全體民警參加。會上,所領導帶領全體民警再次全文學習了《關於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具體措施》,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
  • 習近平談底線思維
    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時強調,要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時刻防範衛生健康領域重大風險。習近平曾多次強調要善用底線思維。警苑心語整理了習近平關于堅持底線思維的部分重要論述,一起來學習。
  • 習近平談擔當精神:敢於擔當責任,勇於直面矛盾
    透過現象看本質,這5年,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新」氣象,根本的就在於有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科學指引。 研讀系列重要講話,不難發現,講話自始至終貫穿6種因子:堅定信仰信念、鮮明人民立場、強烈歷史擔當、求真務實作風、勇於創新精神、科學方法論。從這6個角度切入,是學習系列重要講話的捷徑。 學習講話,最好的方法是學原文、讀原著、悟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