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
原標題: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歷史興衰更替的規律;堅持底線思維、做最充分的準備,是我黨興旺發達的法寶。習主席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
-
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
原標題: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 自知者英,自勝者雄。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我國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發展形勢總的是好的,但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絕不能犯戰略性、顛覆性錯誤。
-
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
來源:人民日報習近平同志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提出「三個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把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作為「三個一以貫之」之一,凸顯了增強憂患意識的重要意義。
-
「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
同樣:《摘編》一書出版後,「聞言」撰寫了解讀文章「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有效防範和化解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如何切實做好防範化解風險挑戰各項工作?建議大家結合「聞言」文章,進一步加深對《摘編》的學習領會。
-
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有效防範和化解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
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新近出版的《習近平關於防範風險挑戰、應對突發事件論述摘編》(以下簡稱《摘編》),分六個專題收入習近平同志相關重要論述404段。
-
增強憂患意識,為什麼是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
2018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研討班上提出「三個一以貫之」,其中包括「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2019年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研討班上的講話,主題就是「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範能力,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
堅持底線思維 增強憂患意識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底線思維三人談】 關於底線思維,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 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
唐秀玲: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
憂患意識本質上是一種責任意識、使命意識 憂患意識,是人們源於對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而產生的一種清醒的預見意識和防範意識。常懷憂患意識的人能從表象看到潛在、從平常預見危機、從有利發現不利,從而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可以說,憂患意識是競爭和創新的火種,其實踐歸宿就是奮發進取。 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永不枯竭的一種文化精神。
-
人民日報:增強憂患意識銳意開拓進取(圖)
新華社發(靳小丁攝) 新華網北京3月19日電 人民日報3月20日評論員文章:增強憂患意識銳意開拓進取 在今年的兩會上,胡錦濤同志強調指出,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始終保持開拓進取的銳氣;要進一步增強公僕意識,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進一步增強節儉意識,始終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團結帶領廣大群眾不斷奪取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勝利
-
習近平總書記談憂患意識,為什麼要將三個「前所未有」與兩個「沒...
2018年9月26日,他在黑龍江齊齊哈爾考察時又指出:「行百裡路半九十,我們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沒任何時期比現在更接近,也沒有任何時期遇到現在這麼多的挑戰與困難。」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憂患意識的論述,強調要堅持「兩點論」,既要正視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又要看到具備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既要堅定必勝信心,又要增強憂患意識。
-
準確把握「三個一以貫之」的內涵蘊意
;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這就要求我們黨必須以勇於自我革命的精神打造和錘鍊「初心本色」,不斷「補鈣壯骨」、「強身健體」、「刮骨療毒」,增強自我淨化功能,提高排毒殺菌的政治免疫力,大力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自我革命推動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答好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初心問卷」,用黨心贏取民心。 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
-
論增強憂患意識
惟有馬克思主義,才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為我們正確認識不同社會盛衰興亡的原因以及增強憂患意識的必要性指明了方向。 我們要善於辯證地、全面地看待成就與問題,清醒地看到面臨的困難、挑戰和風險,不斷增強使命感、責任感,更加勤勉地工作,更加嚴格地自律,更加自覺地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開拓進取的銳氣。
-
三個一以貫之是什麼具體內容全文 要深刻領會
習近平同志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深刻理解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 我們黨領導的「兩個偉大革命」的深刻性、艱巨性,決定了它們從來都不是在風平浪靜、敲鑼打鼓中進行的,而是在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中艱難前行的。
-
寧心|憂患:臨深履薄居安思危
在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習近平總書記突出強調憂患意識,指出「這個時候,必須高度警惕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否則將帶來嚴重後果,甚至前功盡棄」。這番鄭重告誡猶如一針「清醒劑」,對於我們保持清醒頭腦,增強謹慎之心,進一步繃緊防控之弦,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有重要警醒意義。
-
寧心評論丨憂患:臨淵履薄居安思危
在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習近平總書記突出強調憂患意識,指出「這個時候,必須高度警惕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否則將帶來嚴重後果,甚至前功盡棄。」這番鄭重告誡猶如一針「清醒劑」,對於我們保持清醒頭腦,增強謹慎之心,進一步繃緊防控之弦,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有重要警醒意義。
-
可貴的憂患意識
「憂患意識」的字眼並不陌生,「居安思危」的警醒也時有所聞。但是,當你在「兩會」上聽到溫總理用凝重的聲音強調「要增強憂患意識」,代表、委員在討論中不時流露出憂患意識時,仍不能不從心裡產生震撼。 憂患意識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它以危機感為基礎,寄託著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使命感,從而成為支撐民族振興的動力。
-
一以貫之的人民至上觀 與時俱進的科學方法論
一以貫之的人民至上觀與時俱進的科學方法論 ——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心得體會 作者:中共江西省委黨校第56期中青班學員 塗瑞娟 近期,《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出版發行,立刻在國內外引發巨大反響。
-
最大的憂患是沒有憂患意識 - 人民法院報
當我如饑似渴般讀完,輕輕合上最後一頁時,書中「最大的憂患是沒有憂患意識,最大的問題是對問題缺乏警覺」的警語,依然猛烈地撞擊著我的心,使我久久不能平靜。 李瑞環同志的這句話,來自他在2001年2月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原話是:「對目前的大好形勢要充分肯定,要理直氣壯地宣傳,以鼓舞士氣、增強信心。但對黨內同志尤其是黨的高級幹部,必須多講居安思危,必須增強憂患意識。
-
毛澤東的憂患意識
原標題:毛澤東的憂患意識 毛澤東的憂患意識,是在對中國傳統憂患意識批判繼承的基礎上,在革命實踐中與具體實際結合的過程中形成的毛澤東認為,憂患是客觀存在的,在人們的生活中憂患無處不在,人們應該以理性的態度對待它而不是逃避它。因為在他眼裡,憂患並不是一件壞事,常懷憂患之心可以增強人辨別是非的能力,可以促使人們更加謹慎地思考,可以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 把困難想得更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