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特徵——擰旋走轉,足手練圈

2021-01-20 形意拳

八卦掌亦稱遊身八卦連環掌,是以繞圓走轉、掌法連環為形式的圓運動拳術。走圓圈既是它區別於其他拳術的基本特徵,也是它的根本大法。即以八卦象法為依據,以轉圓思想為指導,形成步法、掌法、身法等圓勢練法。

圖片

步法要在圓形線路上腳踏八卦方位,圈要走的圓,猶如太極形。在八卦掌譜基本歌訣中,轉掌圓圈歌日:「練功轉掌足根源,以圈為法要走圓,圈裡為裡圈外外,圈為先天八卦盤。」深刻地說明了八卦掌以走圓圈為主是其最重要的圓運動特徵。

從八卦掌的基本步法蹚泥步的練法看,都是以內方外圓步法,裡腳直走,外腳扣行,向前邁進,按照圓周循環的方法練習。

轉換方向時,則以「扣擺步,剪子股」變化,形成滔滔不絕的圓形走步轉圈形式。

從八卦掌之首的單換掌看,在隨走隨變中,動作左右互換,轉腕旋肘,變換掌法,也是突出一個「轉」字。這就是說,不僅扣擺步要轉動,而且腰身、手掌、手臂等都要隨之轉動,產生螺旋式運動效果,做到身體隨勢而走,腰如軸立,手似輪形,全身各部位都在對應旋轉,滾鑽爭裹,圓中變化。

同時,要求意識、勁力、動作協調一致,連綿不斷。進而從連環擰轉的圓圈中產生出縱橫,從隨走隨變的走圈運動中走出柔順勁力,走出靈敏身法。

由於習練者對八卦掌的認識、體悟不同,加之素質也不一樣,形成了不同的拳式風格。雖然從流傳的基本拳式看,走步轉圈、掌法變化等在名稱叫法上不盡一致,但大部分動作還是比較相同的。其明顯的特點,還是擰旋走轉,足手練圈,宗旨不變。

相關焦點

  • 學習八卦掌最重要的就是走圈,走圈就走不好何談八卦掌
    走圈轉掌是八卦掌的基本功,它能出什麼樣的功夫,對於八卦掌練功人來說似乎不言而喻,卻又很難三言兩語把它說清楚。本人在此談一談練功體會,請大家提出寶貴意見,以便一起探討拳學真諦,共同提高拳藝。八卦掌以走為妙。
  • 想練好八卦掌,必須要看的八卦掌口訣和註解,看一看總是有好處的
    想練好八卦掌,必須要看的八卦掌口訣和註解,看一看總是有好處的 老陽按:姜容樵先生是著名的八卦掌大師,老陽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看過他寫的書,今天舊書重讀,頗有感慨
  • 八卦掌與九宮步!
    把九個標誌物按一定的株行距分布於九宮位置,然後在其間穿行繞轉,變換拳勢,稱為「九宮步」,亦稱「飛九宮",也有人稱它為「陰八卦」。術語稱之為「左旋」);繞走至身體正對「二宮」時,即循圖2路線向「二宮"穿走,當穿走在身體右側對著「二宮"時,便以「二宮」為圓心按圖2路線向右繞轉(術語稱之為「右轉」)。
  • 中華武術《八卦掌》傳承中華文化!快來了解一下吧!
    它以八大樁法為轉掌功,又集八大圈手於一體,下配一至八步的擺、扣、順步法為基礎,以繞圈走轉為基本運動路線,以掌法為核心,在走轉中全身一至,步似行雲流水,身法要求:擰轉、旋翻協調完整,走如遊龍,翻轉似鷹。手法主要有:穿、插、劈、撩、橫、撞、扣、翻、託等。八卦掌是融養生和技擊於一爐,涵養道德的拳術,是董海川先師將武功及內功融為一體,博採眾長,加上自己的豐富經驗,獨創以掌為主的技術手段。
  • 四正四隅八個方位 八卦掌你get了嗎
    小體繼續為你帶來武術世錦賽比賽項目科普系列第五集《八卦掌》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什麼是八卦掌?八卦掌又稱遊身八卦掌、八卦連環掌,是一種以掌法變換和行步走轉為主的中國傳統拳術。是中國傳統武術當中的著名拳種,流傳很廣。八卦掌有五大流派,由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人董海川創於清末。董海川在江南遊歷時得到道家修煉的啟示,結合武術加以整理而成。八卦掌首先在北京一帶流傳開來,近百年來遍及全國。
  • 常走八卦圈 健康自然來
    從大的框架來說:走圈(即鐵恩方先生單獨提出來的八卦走轉健身法,目前主要由藍晟先生在做系統傳承)是八卦掌的基本功。按二代先師程廷華所傳掌法,單換掌稱為「母掌」,是八卦掌法的基礎掌式;雙換掌是掌法的靈活運用;順勢掌是掌法的進一步演變。此三掌合稱為「單雙順」,是八卦掌掌式的基本功。其中,單換掌又是三掌中最基礎的掌法。
  • 八卦掌,何處是江湖?
    學會卦拳打搖轉,天下教師打一半,精通卦拳九仙圖,十人見了九人贊。崩打豁挑勢難擋,劈砸抽留奪魁元,勾掛排跺來勢猛,風神俏丼難分辨。手眼身法拳出眾,歷代拳術它佔先,武術門中無價寶,先師留下萬代傳。八卦掌全稱「遊身八卦連環掌」,一般把它歸為內家拳的一種。八卦掌又稱遊身八卦掌﹑八卦連環掌﹐是一種以掌法變換和行步走轉為主的拳術。
  • 八卦掌快速入門不求人:八卦掌的基本步法圖文詳解(珍藏版)
    五、八卦掌的基本步法八卦掌歌曰:「走轉無邊,壯麗參天。」八卦掌就是通過走轉這種特殊運動形式來表現的在走轉過程中,其步法是多種多樣的,概括起來有如下步法。(一)擺步在八卦掌走轉過程中,前腳落步時腳尖向外擺,與後腳形成外八字形(圖216)(二)扣步在八卦掌走轉過程中,前腳落步時腳尖向裡扣步,與後腳形成內八字形(圖217
  • 細說八卦掌五大流派及傳承
    在掌法上講推、託、帶、領、搬、扣、劈、進、掖、撞、削、塌;在勁力上要求剛柔相濟,沾粘連隨,擰旋掙裹,沉實圓活,注重腰力,寸勁爆發,也有人稱之為揉掌法;在步法上強調行步趟泥,換式擺扣;在腿法上注重底盤,注重樁法,多用暗腿;在技法上講究遊身繞進,斜出正入,走化沾打,脫身化影,背身擊敵;在形象上講究行走如龍,迴轉若猴,換式若鷹,三形兼備,且演練動作較大,大開大合,舒展大方;在套路編排上以八大掌為主,即單換掌
  • 探秘武當武術:武當八卦掌為道教武功之結晶 經常練習能健身延年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武當武術(攝影:胡江橋)&nbsp&nbsp&nbsp&nbsp八卦掌又稱遊身八卦掌、八卦連環掌,是一種以掌法變換和行步走轉為主的拳術
  • 陰陽相濟,八卦如風——尹式八卦掌傳承人李國華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蔡寶丹 青島報導    「龍鳳飛升,繞轉穿行,走如風過,動如江河」。或許你曾經聽過這些口訣,但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它來自尹氏八卦掌。各八卦掌流派中,尹氏八卦掌以其「硬掌」特點而聞名,動作剛猛、多穿點,尚直勁,出手講究「冷脆快」,富強抖力。
  • 宮門八卦掌的特點與傳承
    宮門八卦掌,原始名稱轉掌,後命名為八卦拳,通俗亦簡稱作八卦掌。因為現行所見這門以掌為主、以行步轉圈為基本方式的拳術,在演練時要做圈形走轉變位,在變步中穿插換掌,故還有其他八卦轉掌、龍形八卦掌、連環八卦掌、遊身八卦掌等別名。
  • 快要失傳的道家功法陰陽掌,練一練就能強身健體和祛病延年
    陰陽掌又叫八卦掌,它的的運動特點是:一走、二視、三坐、四翻。這些特點為發展身手的捷徑、靈活,特別是下肢的力量提供了必要的鍛鍊條件。八卦掌以「行樁」、「蹚泥步」內功功法為入門基礎,以擰翻走轉為基本運動形式,以掌法的變化為主要技擊手段。
  • 八卦掌重要流派之——梁式八卦掌
    此拳講究「百練走為先」,在左旋右轉、走圓轉圈中變換招式,強調動中求靜,以逸待勞,練內培本,內外雙 修,熔吐納導引和技擊於一爐,習之日久,不僅適於 技擊,也可強身健體,陶冶情操。因董氏所授掌法以「轉」練為主,故稱「轉掌」;又因形似推磨,故也有人稱為「磨門」。其實,八卦掌法是董海川先生根據《周易》之簡易、變易、不易之理,熔平生所學而獨創的一門武術。
  • 清朝武林高手董海川八卦掌,當時名震江湖的實戰武術!
    說起八卦掌很多朋友一定會想起單田芳老師講解的童林傳裡面的童林,其實我們現實中是有一個傳統功夫就是八卦掌,在大清朝時候八卦掌是非常厲害的民間傳統功夫,當時的皇族也是非常認可的一門傳統功夫。八卦掌又稱遊身八卦掌、八卦連環掌,是一種以掌法變換和行步走轉為主的拳法。
  • 行如流水,翻若驚鴻,八卦養生掌就是這麼奇妙
    它將武術動作取諸家之長自成簡練風格,吸取八卦掌穿欄翻走、擰轉推託,形意拳直出直進、無遮無掩,太極拳剛柔相濟、行雲流水之特點,自成動作乾淨利索,簡練明快的風格。「走為百鍊之祖」,「走」是八卦掌的養生之道。
  • 甘肅西和:行如流水,翻若驚鴻,八卦養生掌就是這麼奇妙
    它將武術動作取諸家之長自成簡練風格,吸取八卦掌穿欄翻走、擰轉推託,形意拳直出直進、無遮無掩,太極拳剛柔相濟、行雲流水之特點,自成動作乾淨利索,簡練明快的風格。「走為百鍊之祖」,「走」是八卦掌的養生之道。
  • 尹氏八卦掌的體系與源流
    (以上依據尹玉璋1932年編《八卦掌簡編》)。此外今人蔣浩泉,裴錫榮整理編著的《八卦散手六十四路》 一書中所涉及的內容,也屬尹玉璋流傳體系。2. 宮寶田八大掌為:單換掌、雙換掌、轉身掌、翻身掌、三穿掌、背身掌、雙撞掌、搖身掌。此外尚有小開門、變化掌、連環掌、推手、對練散手掌等。器械則有子午鴛鴦鉞、判官筆、刀、劍、槍、棍、鉤等傳世。
  • 武術名家張全亮: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的四大貢獻
    一、攀登武術高峰新捷徑第一,他為後人指明了一條攀登武術高峰的捷徑,即混元一氣地走轉。「混元一氣走天涯,八卦真理是我家,招招不離腳變化,站住即為落地花」(見八卦掌四十八法歌)。董先師生前常說的兩句話是:「走為百練之祖。」
  • 看《百家拳之津門八卦掌》,談八卦掌
    《百家拳之津門八卦》是一部講述抗日戰爭前,八卦掌拳師伍浩東保護進步女生生的故事。片中挖掘整理了八卦掌的實戰技法,對於八卦掌的解說也比較到位。這次就借著這部電影談談八卦掌。八卦掌由何人所創已無從考證,但是八卦掌傳承要從八卦掌宗師董海川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