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說:「八月十五下雨,正月十五就下雪」古人智慧太偉大

2020-12-20 響水大米

很多農村的老話是人們根據古代人們對氣候變化規律的觀察和總結,找到了氣候的對應關係,所以總結出的關於氣候推演的農諺俗語,經過千百年曆代口口相傳,一直到今天仍然非常準確。

八月十五下雨,正月十五下雪,這句話還有一個比較風雅的演變,就是「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兩句話表明的都是一個意思,說明了八月十五與正月十五之間的氣候對應關係。只要是八月十五陰天或下雨,那麼證明在正月十五的日子裡也一定會陰天或下雪。

這樣的關聯,看似比較離奇,其實也說明了在氣候方面是有規律和對應關係的,八月十五到正月十五兩者差距150天,古人研究氣候變化規律,認為在30、60、90、120、150、180、240天等以30天為倍數的天氣都蘊含著規律變化。

就拿八月十五下雨來說,下雨就表明了有冷空氣在活動,大氣層的冷暖空氣互相相遇交鋒而導致的後果,而下雪也是一樣,只不過因為地面上的冬天溫度比較低,所以雨滴在降落的過程中發生了形態變化,就形成了雪。所以二者都是表示大自然的冷空氣的變化。

所以造成了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的氣候對應是表示冷空氣發生了有規律的韻律變化,同時古代人們還觀察總結出了很多關於各個節氣之間的韻律變化關係,很多都是以30天為基數的對應節氣推理。這些都是古代人通過不斷觀察和總結出的結論,證明了古人的智慧。在現代社會依然非常準確適用。

農村老話說:「八月十五下雨,到了正月十五下雪」大家認為這種說法有道理麼?你還聽過哪些類似的老話農諺?歡迎大家留言,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說「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老話說「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句老話確實有,不過在我們當地不是這麼說的,是「雨打滴子雪打燈」意思就是,八月十五如果下起了雨,那麼到來年正月十五的時候一定會下雪,所謂「雪打燈」是因為元宵節又稱為「燈節」,雪覆蓋了元宵節的燈自然就是「雪打燈」了。
  • 元宵節到,「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啥意思?還準嗎?
    又到了一年正月十五元宵節了,在農村裡也有一些和元宵節相關的俗語,比如「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句就流傳很廣,那麼它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還準嗎?在我國的民間流傳著很多的俗語,其中有些可以預測天氣,有些還能預測年景好壞等,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也是因為是經驗的總結,是古人智慧的結晶。
  • 明天元宵節,農村老人卻說「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是啥...
    明天元宵節,農村老人卻說「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是啥意思呢?農村有老話說「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句老話確實有,不過在我們當地不是這麼說的,是「雨打滴子雪打燈」意思就是,八月十五如果下起了雨,那麼到來年正月十五的時候一定會下雪,所謂「雪打燈」是因為元宵節又稱為「燈節」,雪覆蓋了元宵節的燈自然就是「雪打燈」了。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依據呢?
  • 在農村有「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的說法,啥意思
    昨天在看新聞時發現今年的中秋節的月亮是「最小滿月」,但是天公不作美,在我們這裡三天前就已經開始陰天下雨,到今天依然是淅淅瀝瀝的小雨下個不停,看來今天和「最小滿月」是沒有緣分了。在農村老人們對於中秋節看不到月亮有個說法,那就是「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中秋節月亮被烏雲遮住的話,正月十五時也看不到月亮嗎?
  • 農村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是啥意思?在農村往往能夠聽到很多俗語,也許很多人年幼的時候不少聽到大人們談論關於月的話,就像是「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樣的俗語聽起來似乎僅僅是一種對於月的描述,但其實仔細看的話,是對於氣象的預測,按照多數老人的說法,如果在八月十五這天能夠看到雲彩遮擋住月亮,那麼在明年的正月十五就是看到降雪,這是真的嗎?
  • 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什麼意思?為何這麼準
    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意思是說當年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天,如果天空被雲幕遮蔽(陰天或下雨),看不到中秋圓月,來年正月十五這天就會陰天或下雪。一、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樣的俗語聽起來似乎僅僅是一種對於月的描述,但其實仔細看的話,是對於氣象的預測,按照多數老人的說法,如果在八月十五這天能夠看到雲彩遮擋住月亮,那麼在明年的正月十五就是看到降雪,這是真的嗎?初看到「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的時候,覺得毫無邏輯可言,但經過仔細推理分析以後,卻覺得非常有道理。
  • 明天是元宵節,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啥意思?
    提要:明天是元宵節,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啥意思?對於農村俗話:「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句老俗話的意思就是說,八月十五的晚上如果出現了雲彩遮住月亮的話,到了正月十五就會出現大雪紛飛打燈的自然現象。這就屬於包括了兩個我國重大的傳統的慶祝節日,一個是慶祝一年剛剛開始的重大節日,一個是慶祝一年辛勤勞動取得大豐收的節日。
  • 農村俗話:「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是什麼意思?
    「偷風不偷月,偷雨不偷雪」這就是小偷們總結出來,什麼時候去進行盜竊最好,大風和下雨天偷最好,不易被發現;月圓之夜和下雪天則不應該去偷竊,這樣很容易被發現,這就是俗語當中的糟粕文化,不應該去傳承的。作為青年人要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要被糟粕文化迷住了雙眼。
  • 元宵節將至,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明天就到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雖然今年的春節不尋常,但是咱們該過的節日還是要過,昨天去我們村子裡小賣部買東西時發現,小賣部的湯圓已經剩得不多,聽小賣部的老闆說,一大早村民們便來買湯圓,就怕到了元宵節買不到湯圓。
  • 老話「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今天終於明白了道理!
    這些一代代流傳下來的俗語,都是古人生活經驗的總結和歸納,所以裡面所蘊藏的大道理和人生智慧,是非常深刻的。農民耕種而在眾多的俗語當中,有關月亮的俗語也不少,比如我們今天說的「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在民間廣泛的流傳,但是多數人只會跟著大眾背誦,背後的道理卻是鮮為人知。
  • 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啥意思?蘊含古人智慧
    蘊含古人智慧文丨蟈蟈論科學的一切定律都有個可怕又可笑的基礎,那就是曾經一直是這樣的,地球在過去的幾十億年一直是圍繞著太陽轉的;水也一直是在零度以下就結冰的;我們將杯子翻轉,水總是會從杯子中流出來的……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來自於一個前提,那就是事物的過去一直是這樣運行的,但如果有一天,事情不再按照過去的規律運行
  • 元宵節到了 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啥意思?
    又到了一年正月十五元宵節了,在農村裡也有一些和元宵節相關的俗語,比如「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句就流傳很廣,那麼它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還準嗎? 也是因為是經驗的總結,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在過去沒有天氣預報,因此古人就是以此來預測天氣的,並且多數俗語的準確性還是比較高的。而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就是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流傳,相信很多的農村老人都有聽說過它。
  • 民俗說「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俗語當中確實是有「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的說法。但是,有一些人肯定是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的。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根本不挨著,它們之間怎麼可能有關係呢。但是,在俗語當中,人民確實是找到了規律的。其實這裡的八月十五,就是指的農曆八月十五。我們都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中秋節,若是這一天晚上出現雲遮月的情況,那麼,到了正月十五的時候,可能就會下雪的。正月十五民間都是有賞燈的說法,雪打燈也就是說,下雪落到了燈上的意思。
  • 八月十五滴雨星,正月十五雪打燈,兩節日相隔五月,竟有奇特聯繫
    我國北方民間有「八月十五滴雨星,正月十五雪打燈」這樣一句諺語,有的地方說成「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或「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花飛」等,總之都是在講這樣一種現象:就是如果這年農曆八月十五日天氣不好,是天或者雨天的話,那麼到了來年的正月十五很可能會下雪,而正月十五又是花燈節,所以會有
  •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準確嗎?我明白了
    只是有時候,晚上,天氣不太好,多雲或在下雨,賞月真令人沮喪。奶奶卻安慰我說:「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我覺得這句話很準確,當我遇到雲遮月的時,我期待著正月十五鬧花燈當我可以在雪上行走並享受燈光。可惜奶奶總是這麼說,但這種概率事件卻卻很少發生,我總覺得奶奶說這句話只是為了安慰我,當我不能賞月的時候!
  • 正月十五雪打燈 大雪紛飛的元宵節會讓你難忘今宵嗎
    從溫度和水汽條件來看,安徽和浙江交界處是下雪條件最優越的地方,即溫度0℃左右,水汽豐沛。果然,到了昨天傍晚,臨安與安徽交界地已下起鵝毛般大雪。  據省氣象臺預報,昨天夜裡到今天,浙北部分地區中到大雪,主要集中在湖州、杭州西北。杭州主城區處於小雪到中雪之間,偏西、偏北一些地方可能是中雪,東南部是小雪。  杭州市氣象臺預報:昨天後半夜到今天陰有雨夾雪轉中雪。
  • 元宵節哪些城市經常下雪
    本報記者 付麗麗  北京又下雪了。清早起來,一片銀裝素裹。人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難得的瞬間。  俗話說,「正月十五雪打燈」,大概就是如此吧。那麼,問題來了,「正月十五雪打燈」的概率有多大,哪些城市最易出現這種情況?有諺語云:「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種說法到底靠譜嗎?
  • 農村諺語:「大旱不過六月二十四」,你們那裡下雨了嗎?
    農村諺語:「大旱不過六月二十四」,你們那裡下雨了嗎?在我們廣大農村地區,流傳著很多諺語,其中有些是用來說明天氣變化的。比如「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就是說在今年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晚上,如果是陰天,那麼明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一定會飄落雪花,紛紛揚揚的打到彩燈上面,而且非常準確。這是因為老祖宗通過年復一年的觀察,得出來的這些經驗之談,然後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把這些寶貴的經驗流傳千古。這些關於天氣的農村諺語,堪稱民間文化的瑰寶,常被廣大農民利用在生產生活之中。
  • 俗語新解之「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
    01緣起『二十四節氣的變化引起的田地作物的變化』農村「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是古人根據北鬥七星在夜空中的指向,指導農業生產不誤時節。西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納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曆法補充,採用圭表測影法在黃河流域測定節氣。
  • 老話說:「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有沒有道理?看農村人怎麼理解
    很多農村諺語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就比如有這麼一句話叫「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從表面的意思看,就是初一,一般是指正月初一出生的女孩和正月十五出生的男孩,都是大富大貴的命,女孩容易成為娘娘,男孩容易做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