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啥意思?蘊含古人智慧
文丨蟈蟈論
科學的一切定律都有個可怕又可笑的基礎,那就是曾經一直是這樣的,地球在過去的幾十億年一直是圍繞著太陽轉的;水也一直是在零度以下就結冰的;我們將杯子翻轉,水總是會從杯子中流出來的……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來自於一個前提,那就是事物的過去一直是這樣運行的,但如果有一天,事情不再按照過去的規律運行,那麼這些所謂的科學定律還存在嗎?還有有意義嗎?在農村,人們喜歡將生活、生產經驗凝結成言簡意賅的諺語,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其中一些諺語至今依舊受用,因此又有「十句諺語九句真」的說法。諺語當中最神奇的莫過於關於氣象的諺語,準確度簡直可以媲美天氣預報,甚至還可以預測幾個月後的天氣。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句俗語在城市現在可能聽說不多,它字面意思是說,在農曆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節這天如天是陰天,或者是下雨天的話,那麼第二年的正月十五會是陰天,或者是下雪哦!中國傳統佳節之中比較重要的有清明、端午、中元、中秋、春節之間的除夕、初一、元宵等等。它們分屬於春、夏、秋、冬四季,而氣候與季節之間也有一些聯繫。不過分屬於兩個季節的中秋與元宵為何被拉上了關係,這還要從先人們長久的觀察與分析來說起。
中秋最重要的一個習俗就是賞月與拜月,所謂「月到中秋分外明」,求的就是一輪皎潔的圓月。而假如這一天天公不作美,天氣不佳,有烏雲飛來遮住了明月,夜色暗沉,秋風肅殺,除了人們心情大受影響,節日氣氛不佳之外,通過長期的觀察之後,人們還發現,只要中秋出現這種情況,那么元宵節之時往往會大雪紛飛。元宵節,又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因為在古時候,居於深閨之中的姑娘們不可能成天拋頭露面,而只有春節之間的元宵節這天卻是個例外,她們可以邀上幾位平時關係好的小姐妹,也可由嫂子丫頭相陪外出遊園賞燈。
當然在種機會之下,青年男女發生偶遇與浪漫戀情的機會就比平時要高許多,一些平時只能鴻雁傳書、暗通款曲無法當面直接一訴衷腸的情侶們也可利用這一節日相聚一下,以解相思之苦。假如中秋時無月是一種遺憾的話,元宵節之時,各處張燈結彩,襯著漫天的煙花再加上從天而落的白雪扑打於紅色的燈籠之上,那種美感非言語可以形容。相距150天的兩個節日天氣間,為什麼會有相互關係呢?原來,這是大氣韻律活動的一種表現。地球的大氣,好比一個大型的樂隊,風、雲、雨、雪、雷、電、霧、霜,就好像這個樂隊演奏出音色豐富的樂章。
許多研究工作表明,在各種物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氣演奏的這部大型樂章,也表現出有一定的「節奏感」。就是說,某種天氣過程,某個時刻表現得比較明顯,在一定條件下,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又重新明顯起來,或因季節不同而以其它形式表現出來,就像樂曲裡的節拍一樣,表面上看不出它們之間直接的演變關係,實際上卻是有一定的聯繫。「雲遮月」和「雪打燈」,表面看是雲和雪的呼應現象,實質上是兩次冷空氣活動的呼應關係,也就是說,中秋節前後如果有冷空氣活動,造成了「雲遮月」的現象。
那麼,元宵節前後,又會有冷空氣入侵,形成「雪打燈」的局面。因此,「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條諺語,正是入侵中國的冷空氣存在5個月左右韻律活動的反映。對此,據專家介紹說,「雲遮月」和「雪打燈」,都反映了冷空氣的活動現象。而按通常的規律來說,冷空氣有著三十天左右的「準周期」,而且,還是誰都不能保證就一定準時。由此來年,每逢下雪的天氣,還需要水汽、暖溼氣流等天氣情況的配合,才可以降下大雪。因此,「八月十五雲遮月」的天氣預兆,未必就能換來「正月十五雪打燈」的氣象對應。
當然了,這個規律適用於中國的北方,你說這規律科學嗎?科學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找到這兩個相隔五個月的月圓之夜,到底有什麼必然因果,為什麼多雲會導致下雪?科學無法給出解釋,但如果你活得足夠長,又肯做記錄的話,你會發現,這樣的預測真的準確,幾乎沒有例外。但從沒有人說過這是迷信,因為所有人都能看到這個是真實存在的。螞蟻搬家蛇過道,燕子低飛魚兒跳,明日必有大雨到。這句諺語相信大家都聽過,而且生活中也都遇到過這種現象,其準確度還是比較高的,這是因為動物對自然現象變化有預知的本領。
螞蟻搬家,其實是螞蟻為了避免洞穴被淹而搬土堵住洞口;蛇過道,在快要下雨的時候蛇為了快點回到洞穴躲避,往往會選擇捷徑所以才會橫穿馬路;燕子低飛,是因為下雨前空氣溼度大小蟲子翅膀沾水後就會飛不高,燕子低飛是為了捕捉到這些小蟲子;魚兒跳,則是因為下雨前氣壓變化大導致水中含氧量降低,魚兒喘不過來氣便需要到水面透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