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諺語:「大旱不過六月二十四」,你們那裡下雨了嗎?
在我們廣大農村地區,流傳著很多諺語,其中有些是用來說明天氣變化的。比如「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就是說在今年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晚上,如果是陰天,那麼明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一定會飄落雪花,紛紛揚揚的打到彩燈上面,而且非常準確。這是因為老祖宗通過年復一年的觀察,得出來的這些經驗之談,然後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把這些寶貴的經驗流傳千古。
這些關於天氣的農村諺語,堪稱民間文化的瑰寶,常被廣大農民利用在生產生活之中。比如這句農村諺語:「大旱不過六月二十四」,就是告訴我們,即使天氣連續乾旱,在農曆六月二十四之前,都會迎來降雨。持續乾旱的日子不會超過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這句農村諺語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天上的仙子。有一天他偷偷的到人間遊玩,發現大地寸草不生,河水已經乾涸斷流,便去找「龍王」問個緣由。哪曾想老龍王沒有看得起他,給他吃了個「閉門羹」。一怒之下他揭了老龍王24片「龍鱗」,拔掉了6根老龍王的鬍鬚。
他逼迫老龍王興雲降雨,並且警告他如果超過農曆6月24日,沒有降雨,這個仙子繼續來拔龍鬚,揭龍鱗。龍王被打怕了,即使上邊不允許降雨,在這天或者之前,也會偷偷的下一點雨。可是這件事傳到「玉皇大帝」那裡,是他要懲罰這裡的人,因為這地方人太惡了,所以不讓老龍王下雨的。
可是這位仙子是「佛祖」的表弟,「玉皇大帝」又沒有辦法過度懲罰,只好推個順水人情,讓他和另外一個犯錯仙子,去人間修行。多少年一遇到亂世,就讓他倆再投胎去拯救,歷經千辛萬苦之後,再轉世去修行,一直等到人間惡人消失殆盡,再允許他返回天庭。
雖然這個仙子被懲罰了,可是他畢竟是佛祖的表弟,老龍王因為自己從前目中無人,以為有玉皇大帝旨意,可以誰都不怕,結果吃了個大虧。這下學乖了,只要是乾旱到農曆6月24日之前,總會偷著降雨,因為好了傷疤還是沒有忘了疼啊!
所以後來這裡人,為了感謝仙子,很多人都棄惡從善,漸漸的惡人越來越少,好人也就開始越來越多,後來這裡的天氣,就開始變得風調雨順了。所以也就成了現在這樣,農民都是非常的純樸善良,因為只有惡人消失了,這位美麗可愛的仙子,才能重返仙界。
這個美麗的傳說,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他是我們廣大農民,希望所有人都變得善良,想用傳說來達到最終的一個美好願望。因為雖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農民,都保留著勤勞能幹的優良傳統,可是總有一小部分人,依舊是以惡人的方式生活。
農村諺語:「大旱不過六月二十四」,你們那裡下雨了嗎?為了這個美麗的傳說,讓我們一起都做個好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