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過農曆的六月初六嗎?是農村的傳統節日嗎?看完心裡有數了!

2020-12-12 皖農小夥

摘要:農曆就是陰曆嗎?農曆的六月初六為啥在農村這麼重視?看完有數了!

今天就是我們的農曆六月初六,我小姑一家今天就回家來了,還有我的兩個小表妹,中午就吃了一頓,幾乎每年都是如此。要說今天具體是什麼日子,我也說不出來,但至少一定是個好日子。為此我也還問了下我奶奶。

但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和大家簡單說明一下為什麼重視農曆的六月初六吧!

其實農曆、陰曆以及陽曆,好多朋友對這個都是有些糊塗的,其實這個是很複雜的,說起來也是很麻煩的,況且我也不一定能說全,所以我就簡單的給大家區分下。我們今天說的這個農曆,其實是一種陰陽合曆,簡單的說,就是融合了我們現在使用陽曆以及以前的陰曆。陰曆指的就是月球繞地球的時間,就是月虧到月圓再到月虧為一月,不斷循環,這使得四季沒有什麼劃分的標準;而陽曆就是地球繞太陽的時間,這個是固定的,為365或366天,這樣就可以分為四季。但是陰曆先於陽曆,在後期的更換升級,通過「十九年七閏」的算法,就成了現在的農曆,既兼顧了一年整體的時間,又能符合農耕節日。所以現在農民朋友沒忘記陰曆,通常就將農曆說成陰曆,也無傷大雅,但記住實際上兩者是有些區別的。

六月初六的含義

我們農村朋友自古以來就喜歡吉祥如意,對數字也是有一定的要求,例如「4」,諧音「死」,聽起來就不太好,所有什麼紅白喜事,都不會選到這個日子,或者說隨禮隨份子錢也不會送四百,這樣會讓主人家認為你不禮貌。而「6」就不一樣了,「6」代表的順,特別是今天的六月初六,是個雙「6」,聽起來就有六六大順的意思,自然也就受農民朋友們的喜歡了。

這只是他的第一層的字面解釋,除此之外,六月六,在我們農村裡還有一個俗語,叫做「六月六,請姑姑」,就是說六月六,需要讓嫁出去的女兒回家團聚一番。因為六月六也算是年中,嫁出去的女兒一年也回不來幾回,除了年頭和年尾,就差年中一次了,當然這也是為了維繫感情,讓關係更親切一些,也緩解了爺爺奶奶的思念之情。另外,這個也是根據農曆六月份剛好是農家的農閒時候,符合團聚的條件。

當然,其它地區也還有不少不同的習俗,都是衝著六月六這個好日子去的,什麼洗曬節、觀谷節等,都是在這太陽不錯的時候,出門晾曬衣服,這在有黃梅天的地區比較常見,防止衣物等發黴。但是對於今年的天氣來看,下雨可能是個不好的情況。

對此,你們了解過六月初六有什麼習俗嗎?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你們的經驗哦!

相關焦點

  • 農曆六月初六具體是什麼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嗎?最後一點不說你可能...
    農曆六月初六是中國傳統節日之天貺(kuàng)節和翻經節。天貺節中的貺意思同賜相同,天貺與「開天門」有關聯,它是起源於宋真宗趙恆,據悉某年的黃曆六月六,趙恆聲稱上天賜予他天書,遂定此日為天貺節,在當時認為天貺節是上天要賜福予人間的時日,所以在這一天民眾多會準備果物等祭物前往寺廟祈福朝拜並誦經,以消災免難。
  • 農曆六月初六是什麼節日 臨沂人也很重視這個日子
    在我國有農曆和陽曆兩個曆法,但是我國很多的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曆為基礎的,那麼農曆六月初六是什麼節日你知道嗎?   天貺節   六月六明朝,夏天時皇史宬要晾曬皇家檔案月六還被稱作「天貺節」(貺,kuàng,賜贈的意思),起源於宋真宗趙恆。
  • 「六月六」|這些傳統節日你聽說過嗎?
    中國很多傳統節日多「重日」農曆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7月18日是農曆六月初六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貴州六枝 · 布依「小年」;農曆六月初六這一天,是當地布依族祭社神、山神的節日,亦有過布依「小年」之稱。
  • 北方人請注意:農曆六月初一,你回娘家了嗎?
    農曆六月初一,是回娘家的日子。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身上還背著一個胖娃娃.....很多河南媳婦都會選擇在今天回娘家、走親戚。那麼,這個風俗是怎麼來的,為什麼選在農曆六月初一呢?農曆六月初一,是中原民間比較重視的節日。
  • 農曆六月初六民俗:曬穀物 吃乾食 熬綠豆 染指甲
    農曆六月初六民俗:曬穀物 吃乾食 熬綠豆 染指甲 2014-06-26 17:37:32來源:鄭州日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陸月陸」就是每年農曆的六月初六
  • 六月初六到,農村俗語「六月六,家家曬紅綠」是啥意思?
    摘要:六月初六到,農村俗語「六月六,家家曬紅綠」是啥意思?文/農夫也瘋狂昨日小暑(7月7日),在你家鄉的天氣如何呢?因為受到今年第一個登陸颱風——木恩的影響,在南方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降溫和強降雨天氣。突然才想起,原來今天是六月初六,而以前有著「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的習俗,這俗語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所謂「六月六,家家曬紅綠」,其意思是說在農曆六月初六這一天,如果天氣好,那就要在這一天把家中的衣服、被子都拿出來曬一曬。而讀書人則會把家裡的書籍全部也搬出來,放在太陽底下曬一曬,這樣才能避免發黴或者是生蟲子。
  • 農曆有七月初七七夕節,那六月初六是什麼呢?
    農曆六月初六是天貺(kuang)節,天貺的意思就是賜予,又稱天貺節、六月六、姑姑節蟲王節、翻經節、回娘家之日等,另外還是滇黔等地兄弟民族歡樂的歌節。天貺節可以認為源於數字的崇拜。在古代,民間把一月初一、二月初二、三月初三、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七月初七、九月初九這「七重」均列為吉慶的節日。天貺節起源於宋真宗趙恆。某六月初六,他聲稱天上賜給他天書,遂定六月初六這一天為天貺節,還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了一座宏大的天貺殿。此俗後流傳各地,便形成了一個民俗節日。
  • 明年什麼時候立春,會是「寡婦年」嗎?看完心裡有數了
    明年什麼時候立春,會是「寡婦年」嗎?看完心裡有數了2018年還有3天的時間就要結束了,特別是在冬至過後,讓人覺得離過年的時間更近了。大家都知道,冬至後面氣溫可能會下降,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是有可能下降的。
  • 民間傳奇故事:六月初六潮汕傳統的「過橋節」一些禁忌
    導讀:中國有著許許多多的民俗節日,各種民族千奇百怪。如果有潮汕人,應該有聽過農曆六月初六的鬼仔過橋節把。在當日,潮汕地區傳統民俗有曬書曝物、死鬼過橋和問死鬼活動。本期民族文化,帶你看看那過橋節那日的禁忌。
  • 六月初六天貺節 你知道該做什麼事情嗎
    今天是2019年的7月8日,也就是黃曆上所言的己亥年六月初六。為什麼要特別說明今天的日子呢?因為今天可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天貺節」。天貺節關乎天門開雖然小編如此鋪排來談,但有些人可能是初次聽見「天貺(音:況)節」。
  • 在農村,六月六日是什麼節日?都有什麼風俗和節日傳統?
    農曆六月初六,我國地域風俗習慣不同,所以六月六日的節日也有很多稱呼,並且不同的節日稱呼衍生出來各種不同的風俗習慣。六月六日正是一年之中的中間,所以就像人們要在年底過年慶賀一樣,在一年之中的中間部分也要進行慶賀,由於在年中,古時候的人稱這一天為「小中秋」,每個節日都要有對應的美食來慶賀,對於六月六日來說正是早熟作物成熟的季節,所以農民常有「煮熟嘗新」的風俗,所以六月六也叫「嘗新節」。
  • 這些傳統節日,你可能不知道!
    一個個充滿了特定習俗的節日就這樣慢慢地鮮活起來一起來了解一下它們吧↓ ↓ ↓姑姑節每年農曆六月初六是漢族傳統節日姑姑節"六月六,請姑姑"。過去每逢農曆六月初六漢族民間都要請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
  • 慶陽農曆六月六日
    在慶陽民間,農曆六月初六有更多的民俗文化傳說。民謠曰:「六月六,日頭紅;糧豐收,人無病,曬了衣服不生蟲。」又有俗諺曰:「六月六,曬絲綢。」農曆六月初六,古稱天貺節,當地民間稱「曬夏」節,因這時天氣已非常悶熱,又正值雨季,氣候溼,萬物極易黴腐損壞,所以在這一天從城鎮到農家小院都有很多洗浴和曬物的習俗。婦女在這一天多洗頭沐發,據說這一天洗了發,可使頭髮不膩不垢。
  • 農曆六月六是什麼節日 這個節日臨沂人也過
    在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是和農曆有關的,但是現在人除了節假日之外很少關注農曆的節日,所以對於即將到來的農曆六月六很多人都忽略了,那麼農曆六月六是什麼節日呢?   「六月六」是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人民的傳統佳節,由於居住地區不同, 過節的日期也不統一,漢族和有些布依族地區六月初六過節,稱為六月六;   有些布依族地區六月十六日或農曆六月二十六日過年,稱為六月街或六月橋。
  • 農曆六月初三,韋馱菩薩聖誕日,民間都有什麼習俗
    我們華夏兒女有很多傳統的節日,比如說端午節、重陽節、中秋節等等,除了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些節日外,當然還有一些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節日。在農曆六月,農曆六月初一被人們稱為是過半年,農村的很多地區的人們在這一天會用新麥磨麵包餃子或者是擀麵萁來敬天祭祖,意在感謝蒼天的賞賜取得夏季的豐收;農曆六月初六,又被人們稱為是曬衣節,過去的人們常常在這一天要把衣服和書籍拿出來曬曬,據說是這一天曬過的東西不會生蟲。
  • 戲說龍抬頭,雙偶數農曆節日的那些事
    接著的農曆雙奇數節日,就是三月初三了,三月初三可是傳統的大節日,打上古時期就有了,現在只剩下廣西的傳統比較濃厚了。農曆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在中原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軒轅說法,傳說這天是盤古、黃帝、王母、真武大帝的誕辰。
  • 六月初一 你知道是什麼節日嗎?
    過小年啦~~小年下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民間稱農曆六月初一為「小年下」,或稱「半年節」。過半年的習俗起於哪,已無據可考,儘管它沒有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普及,也不是法定節假日,但有不少地區都有這個習俗。
  • 今天六月初六,農諺:「六月六,家家曬紅綠」,說的啥意思呢?
    導讀:今天六月初六,農諺:「六月六,家家曬紅綠」,啥意思呢?今天是中伏第一天,也恰逢是農曆的六月初六,在農村對於雙數日子都會有很多的說法。其中也包括了六月初六,在北方地區會在這一天包餃子、吃麵條,這段時間正處於頭伏二伏之中,也被叫做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大部分農村在六月六還是會選擇包餃子吃。除了飲食之外,在農村還有關於六月六的農諺叫做:六月六,家家曬紅又曬綠,說的是啥意思呢?
  •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要回鄉祭祖嗎?各地農村中秋節傳統習俗和禁忌
    還有兩天就到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了,相信不少在城裡的農村朋友已經迎來了中秋放假第一天。中秋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自古就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寄託思念親人,祈盼豐收之意。更有賞月、吃月餅等傳統習俗。那麼,中秋節要不要回鄉祭祖?我國各地農村中秋節有哪些傳統習俗和禁忌呢?
  • 六月初六「洗曬節」
    為了防止東西發黴、蟲蛀,人們會在雨季到來之前將日常用品拿出來洗刷晾曬,每年農曆六月初六還被稱為「洗曬節」,不僅民間要洗洗曬曬,皇家在這一天也要大洗晾曬一番。「六月六」作為節日最早始於北宋年間。從此,上行下效,六月初六就成為一個固定的節日了。然而,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一節日的內涵卻發生了改變,逐漸演變為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節日。《安平縣雜記》稱:「六月初六,俗名是日天門開,人家競曝衣服,謂不虞黴爛。」明清時,無論宮廷還是民間,都有此日洗曬的習俗。這一日,皇家「洗」的工作主要有兩項,一是洗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