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諺語:「朝霞暮霞,無水煎茶」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08 鄂東三農

農村俗語:「朝霞暮霞,無水煎茶」說的是什麼意思?

有道理嗎?這句既是農村俗語,又是農村諺語,是農民看雲識天氣的具體描述,與「朝霞不出屋,晚霞行千路」,是同一類諺語,是觀看早晚天上的雲霞(彩),就知道當天的天氣變化情況,即知道當天有無雨水。這些農諺,在農村非常實用,幫助農民了解天氣變化,指導農業生產,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朝霞晚霞,無水煎茶」,意思是說,連續幾天,早晨有霞光,傍晚也有霞光,天空不會下雨,就連煎茶的水都難找到。這就說明天將大旱,提醒農民,近段時間,天是不會下雨的,提醒大家要注意防乾燥抗天旱,避免莊稼因缺水而減產。它與另一句農村諺語相對,「朝霞不出屋,晚霞行千裡」。意思是說,偶爾早晨放了霞光,這天就不要出行了,避免下雨影響行程,是當天有雨的表象;偶爾傍晚放了霞光,明天是大晴天,適合遠行。這些農諺,非常現實,非常好識別天氣變化,非常靈驗,在農村廣泛使用,深得民心,都是非常實用的農諺之一。

總之,農村看雲識天氣,小智慧,大道理,說述天空是否有雨,是否乾旱的具體表現,具有非常大的實用性,所以諺語深入人心,流傳久遠。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相關焦點

  • 農村諺語「冬至晴一天,春節雨雪連」,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農村諺語「冬至晴一天,春節雨雪連」,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民間諺語是先人們思維智慧和生活經驗的結晶,精簡扼要,能夠簡明的說明問題。近日,小編就聽到一個諺語:「冬至晴一天,春節雨雪連」。那麼,說的有道理嗎?
  • 農村有句諺語「水淋春牛頭,農夫百日憂」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都知道,農村裡有很多諺語,農村的諺語很多都是跟耕種有關,多數反映農民們生產實踐中總結的農事經驗,口口相傳,這些諺語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廣泛流傳於民間。在不同的季節裡,時常會聽到從老農的嘴裡蹦出一兩句相應的諺語。
  • 農村俗語「樓上加樓,家敗人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諺語「有水方有地,無水地不成」,什麼意思,有何講究?北方的農村,不比江南,由於氣候的差異,在房屋建造中也有不同的講究!北方的農村,冬季寒冷,夏季多風雨,因此考慮的是通風以及保溫!在農村,房屋的建造講究甚多,不僅要求外觀的大器,結構的穩固,以及布局的合理,往往還蘊含著農民對於以後生活的嚮往,因此,很多村民在蓋房中,也遵循一些先輩流傳下來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有不同的解讀,但是在老人看來,為的也就少尋個美好,尋一個心安!以下的三句俗語,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 農村諺語十個瘦子九個貧,一個不貧有精神,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以前的老話讓人明智,很多都是老祖宗口口相傳好幾代下來的,比較經典的會用文字去記錄,有些諺語只是地方性的俗話,並沒有流傳開來。像是這句十個瘦子九個貧,一個不貧有精神,在我們當地,以前會常聽老人這樣講。其實這句話,是以前農村人對自己的自嘲。具體講的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諺語「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根據?
    農村關於天氣方面的諺語流傳甚廣,在風、雨、雪、雷等自然現象中,都有很多經典句子,像小時候常聽大人講「小雪不見雪、大雪滿天飛」,意思是如果在「小雪」節氣之日不下雪,那麼到了「大雪」節氣之日必定會下大雪。另一句有關雪的諺語就是「小雪不見雪 、來年長工歇」,這是什麼意思呢?又有何依據?
  • 農村老人說的「豆鋤三遍叮噹響」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說的「豆鋤三遍叮噹響」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智慧來自民間,高手在農村,農民通過長期的生產實踐,對農業生產總結出來的諺語、俗語、老話只所以能夠流傳下來,就是因為它充滿了智慧,反映了一定的生產規律,在生產實踐中屢試不爽!
  • 農村老話「冬至一場霜,過冬如篩糠」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中,關於氣象的有著重要的地位,因為過去古時候科技不發達,沒有天氣預報,而勞動人民需要根據二十四個節氣進行農耕和生活安排,所以人們非常重視氣象知識和經驗的積累,特別是把每個節氣前後的氣象特點,加以總結,就有了流傳至今的許多氣象諺語老話。
  • 農村諺語「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住在農村的朋友們聽過各種有趣的諺語,比如指導農業生產的老諺語和教導人們如何處理事情的諺語。這些諺語流傳了幾千年,至今仍然適用。仔細閱讀老人們常說的這句老話,受益匪淺,含有好多哲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幾句農村諺語。不知道你以前是否聽說過!
  • 農村俗語「男不三女不四,男抖窮女抖賤」,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特別是農村的俗語、諺語,更是表現出了我國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這些俗語、諺語是我國勞動人民通過平日的生活,或是習慣習俗以及天文現象等總結出的簡短精煉的語言,比如「高田種麥,低田種稻」、「水滿塘,谷滿倉,修塘等於修穀倉」等就是關於二十四節氣的俗語。
  • 畫眉鳥諺語「直嘴打、彎嘴叫」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畫眉鳥諺語「直嘴打、彎嘴叫」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嗎?怎麼選購畫眉鳥,每一位鳥友因為不同的見解,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在手裡,哪怕是新手和老手之間,也各有一個說道。而早在多年前,國人就已經開始養鳥,更是把畫眉鳥奉為了中國四大鳴鳥之一。
  • 盤點那些農村天氣老話,無時不刻不在透露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
    天氣諺語是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與大自然鬥爭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實踐所積累下來的寶貴經驗,多以成語或歌謠的形式在民間流傳, 它有著非常豐厚的實踐基礎 ,也擁有比現有氣象資料年代長久的資料基礎,在古代這些寶貴的諺語給我我們的祖先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那麼接下來就與大夥分享幾個關於天氣的諺語吧
  • 農村諺語說「欺山莫欺水」,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農村諺語說「欺山莫欺水」,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欺山莫欺水」,這句俗語在我們老家沒有聽說過,因為我們老家是沒有山的水鄉平原,但有一句相類似的話意思是一樣的,那就是「欺老不欺小」。《論語》雍也篇中孔子說:「知(同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簡單一點說,就是山仁水智。山高大而不動,說明山就象是寬厚仁慈、高壽的老人。試想這樣一個寬厚而又仁慈的老人被年輕人欺負了,他會和年輕人計較嗎?不會的,至少他是不會去報復年輕人的。而水則不同了。
  • 農村諺語「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鄉下有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話看似空穴來風,但都是老人們對生活經驗的總結,他們充滿了智慧,比如老年人經常提到的「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有道理嗎?「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是什麼意思?
  • 農村諺語:寒門生貴子,白屋出公卿是什麼意思?窮人家易出才子?
    學生其實是來自於農村的諺語:寒門生貴子,白屋出公卿。那麼這個諺語究竟是啥意思呢?那麼這農村的諺語:寒門生貴子,白屋出公卿。在咱們現在還有意義嗎?這千年流傳下來的諺語說的準呢,還是這人們現在的經驗所得準呢?窮人家真的容易出才子嗎?
  • 農村流傳「農曆三月二十四,大澇天大幹」這句諺語,有道理嗎
    今天我的文章是:農村流傳「農曆三月二十四,大澇天大幹」這句諺語,有道理嗎今天是農曆三月二十四日,望望窗外的天氣格外晴朗,作者想起了農村老人們常說的一句農村諺語:「農曆三月二十四,大澇天大幹」。如果諺語說的有道理,那今年就不乾旱了9?如果這句諺語準確的話,那該多好啊!
  • 7句流傳至今的農村諺語!字句間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你都知道嗎?
    別看農村諺語通俗易懂,其中則凝聚著先人的勞動智慧,具有一定的道理。那麼,有哪些道理深刻的農村諺語呢?一起來了解了解吧。這些諺語對現代職場也很有啟發意義,就是為人處世,一定要慎獨慎微慎言,遇到好處不要摻和,遇到油水不要伸手,即使你沒有做什麼,別人也會往那方面想。比如,你去採購物品,別人打死也不相信你不吃回扣,所以遇到有嫌疑的事情,一定坦坦蕩蕩、清清爽爽,堵住別人猜忌的嘴。
  • 農村諺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其中,有一句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我們很難從字面上理解這句諺語的深層含義。那麼這些詞是什麼意思呢?在中國古代,盜竊和搶劫非常頻繁,尤其是在諸如寺廟等偏遠地方,有些地方甚至成為逃犯或劫匪躲避災難的地方,據說在中國唐朝,一個商人晚上住在寺廟裡,廟主想為了錢殺了他,後來,案件告破,兇手被捕,後人被警告不要單獨進入寺院,因為寺內的一些僧侶有很多壞人,所以他們有惡念,喪命。
  • 農村老話說臉上無肉,做事寡毒是啥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話不客觀
    在農村是有不少老話的,啥是老話?就是老輩子傳下來的話,這些話大多以押韻和通俗易懂為原則,讓人一眼就明白這句話說的是啥。但同時,這些老話也是分著類型的,幾乎囊括了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耕種到家庭生活,從結交朋友到為人處世,每一個類型都有著數不盡的老話。不可否認的是,有些老話是有道理的,但有些老話則是憑著主觀臆斷給總結出來的。比如這句「臉上無肉,做事寡毒」。這句話如何理解?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豐收」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是一個在農村裡很重要的傳統節日,有的地方叫它「中元節」,也有的地方叫它「鬼節」,而農夫的老家這邊叫它「七月半」。關於農曆七月十五,在北方地區還流傳著「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豐收」的說法,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您認為有道理沒有?七月十五定旱澇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等到了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大的乾旱或者是洪澇災害不再會出現了。
  • 根據天空雲彩的走向判斷天氣趨勢的農村諺語,有道理嗎?
    當然,現在有了手機上的天氣預報,自然是用起來非常方便,一看便知,且還挺準確的。而在過去,尤其是農村裡,就只有依靠經驗來預測天氣了。那麼,「雲行東車馬通,雲行西雨淅淅,雲行南水連天,雲行北好曬穀」,是根據天空雲彩的走向,來判斷天氣趨勢的農村氣象諺語,說得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