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已於近日正式發布,而在全國範圍內,「新基建」也是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在這種背景下,工業網際網路應如何提升發展能級?
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期間,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張英擬提交一份提案,針對如何加快工業網際網路核心能力建設來提升「新基建」發展能級,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提案指出,近期,工業網際網路成為「新基建」重點方向之一。在疫情加速去全球化的趨勢下,我國應以工業網際網路為抓手,化危為機,加快提升工業網際網路「新基建」的核心能力,做強本土產業鏈育鏈、固鏈、補鏈、強鏈功能,不斷增強我國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的韌性,築牢高質量發展底座。
在張英看來,目前,我國在工業網際網路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工業算力整體布局較為分散,缺少頂層設計;工業大數據應用水平較弱,工業知識轉化不足;新製造模式應用廣度和深度不夠等。
「近年來,我國依託工業網際網路,在雲製造、C2M等製造模式中快速發展,但是由於缺乏統一的工業標識、數據缺乏多方安全互信、質量溯源機制不健全等因素,並且多數傳統企業信息化架構可延展性和柔性生產能力較差,導致新製造模式應用廣度和深度不夠,難以在行業間複製推廣。」提案稱。
針對上述問題,張英在這份提案中提出了三個方面的具體建議:
第一,加強工業算力規劃,建設行業級工業算力中心。
建議國家層面出臺工業算力建設運營和規劃統籌,在空間上與區域產業發展相掛鈎,規模上適度超前,功能上強調存算一體、雲網協同。建議在長三角、港珠澳、京津冀等工業基礎較好的地區試點先行,並在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打造若干行業級數據中心,在相關標準規範、建設導則等方面取得突破。
此外,考慮到工業算力投入大、見效慢的特點,建議搭建產融平臺,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建設。
第二,完善工業大數據服務體系,打造工業知識「淘寶」。
建議工信部加大工業大數據、工業知識圖譜的支持力度。通過國家工業網際網路高質量專項,支持鋼鐵化工、航空航天、汽車石化等重點領域組建工業算法研究院,建立行業級知識圖譜和工業機理庫,力爭在關鍵工業軟體研發和產業化上取得突破。
作為配套,建議國家相關部委將工業網際網路人才納入職業人才培訓和職稱序列,完善高端和職業並舉、引領和築基並重的「新工科」人才培養體系。
第三,加強新製造模式應用推廣和試點示範。
建議工信部加強研究,出臺以工業知識為核心的雲製造、柔性製造、共享製造、C2M、D2M等引導性政策,重點完善工業標識體系、數據多方安全計算、產業鏈協同質量溯源等機制,增強市場共識。
同步推動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製、服務化延伸的「四化融合發展」模式,利用國家和地方專項資金引導建設一批示範項目,建議在「長三角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合作框架下先行試點。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