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店鋪招牌保留了唐宋風格,我們呢?敗掉了多少祖宗遺產
我們在傍晚來到大阪的商業街,會看到店鋪門前都擺放著紅燈籠。大部分人從來沒有見到過長筒的紅燈籠,甚至從來沒有在店鋪門口見到單個的燈籠。這種現象在日本的各個街道隨處可見,這些燈籠並不會起到照明作用,它們只是為了還原傳統招牌文化。隨著天空越來越暗,商家都會打開路燈和店鋪門口的照明工具。店鋪照明工具與傳統商店的門燈截然不同,它們不會產生晃眼的光束,反而給人一種朦朦朧朧的美感。
-
日本小店的招牌,是在「盜用」中國文化?別再崇洋媚外了!
京都和奈良,日本人精神的故鄉,是唐宋文化彰顯的最好的兩個古都。而大阪作為日本的第二大城市,唐宋的影子也隨處可見。雖然是陌生國度的都市,但街頭巷尾,總予人一隅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一隅的感覺裡,可以發現日本人對文化的尊重和個性的追求。最直觀的兩處,也是肉眼直接可及的:建築與招牌。
-
看到日本街頭招牌,中國遊客羞愧了:老祖宗的東西都在別人家了?
漢唐,明清等等朝代,一脈相承,又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但是現在中國的城市之中已經基本看不見古代文化的影子,除了一些作為旅遊景點的古鎮,還有一些歷史遺蹟,我們很難在看到過去的影子,但在日本,你卻可以看到唐宋的影子。
-
外國門頭招牌,行!中國門頭招牌,不行?
過去,每當中國門頭招牌這塊出了點問題,我們總會看到很多十萬加的爆款文章,使勁吹捧外國的招牌多麼精緻,多麼美觀個性,例如舉例常客日本。在這些外行的狂歡之後,留下的卻是一地雞毛。留給我們的還是那個問號?我們應該怎樣打造適合我們中國的門頭招牌? 眾所周知,日本很多文化源於中華文化,文字也不例外。日本至今依舊用漢字表達日語。
-
新華網評:保護文化遺產,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
這些重要論述對於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生態、人文環境保護等的關係必將產生深遠影響。「夫源遠者流長,根深者枝茂。」華夏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那些散布在全國各地、城市鄉村的古代建築、歷史文物,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凝結著古人的智慧與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生生不息、庚續不絕的厚重基因。
-
《羅織經》讓人「苦澀」的一句話,多少人讀懂了,也就成熟了!
《羅織經》讓人「苦澀」的一句話,多少人讀懂了,也就成熟了!成年人的世界,交際的根本就在於利益,沒有利益就沒有交際,所以大家在追求利益的同時,會拿出藏在心裡最陰暗的人性,對人性的了解有助於我們在這個社會生存,尤其如果你想在職場上出人頭地,如果你不了解人性,那麼你就會被小人肆無忌憚的算計!
-
老祖宗的文化為何被日本傳承
近幾年,為了保護中華文化優秀的遺產,特意設置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其中包括了剪紙藝術、皮影戲、傳統禮儀、傳統節慶。還記得幾年前,我們根本不注重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這些中華民族自己的文化傳承。現在中國的漢服文化面臨著很大的問題,很多電視劇中漢服造型張冠李戴,錯誤很多,讓人不僅感嘆我們傳統文化到了這一步了。而且就連現代人結婚都穿婚紗打領帶,西方的傳統服飾,什麼時候大行其道了。
-
侵略者德日建警示性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的在哪裡?
侵略者德日建警示性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的在哪裡? 2008年11月26日 11:07 來源:學習時報網 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戰爭」,這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警示性世界文化遺產」。2005年1月27日是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60周年紀念日。聯合國為此舉行了特別會議,當時的秘書長安南指出,我們不應忘記過去,應銘記、反思歷史並從中汲取教訓。 我們不能不敬佩波蘭人的執著與堅持。
-
日本人為何痴迷中國文化?
當然,在打動大家的同時,很多人驚訝和感嘆日本人為什麼對中國文化如此了解。 還有一些人,把「武漢加油」跟這些詩拿出來比較,來自嘲我們對祖宗文化的丟失等。
-
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國家:中國、西班牙、義大利、日本
一般來說,能被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收錄的地方,都是世界級的旅遊景區。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不僅能吸引大量遊客來旅遊觀光,還能得到世界的保護,可謂是名利雙收的好事。因此,各國都在挖掘有潛力被世界文化遺產收錄的景區。截止2019年7月為止,全世界共收錄1121個世界文化遺產。
-
韓國書院申遺成功了,是搶中國的文化遺產嗎?
韓國人又雙叒叕以中國相關的文化遺產申遺成功了。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韓國9所保存了朝鮮王朝時代儒學私塾原貌的書院,以「韓國新儒學書院」(Seowon, Korean Neo-Confucian Academies)之名,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
韓毓海:文化領導權之爭與中國革命的遺產
我們看歷次的運動,從延安整風到關於《紅樓夢》問題的討論、《武訓傳》問題的討論,到反擊右派媒體,等等,都是這個問題:只要你說我們沒文化,那就一定跟你幹到底。文化領導權的關鍵在於兩點:第一個是正確的歷史觀,就是回答我們究竟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再一個就是正確的局勢判斷,甚至也就是敵我力量的局勢判斷,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
-
中國文化遺產日:中國有多少處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你知道嗎?
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智慧勤勞的先祖們留給我們非常多的文化財富,對世界文化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而我們今天要說到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國家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也被稱為活著的人類財富,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某些非遺已經岌岌可危。
-
讓日本民眾了解多元的中國文化
喜慶的大紅燈籠、祥和的福字鞭炮掛飾……東京中國文化中心處處洋溢著春節的歡樂氛圍。在中國農曆春節即將到來之際,東京中國文化中心和北京吉祥大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中國西藏唐卡藝術展」1月29日下午拉開帷幕。 文化中心大廳內,43幅精美的唐卡作品懸掛其間。
-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哪去?被日本人拾去?
我們幾千年的農耕文化,這兩年因為李子柒的記錄和傳播,再次爆紅。一時之間變成了許多人心中的伊甸園,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愛。李子柒也因為把田園牧歌式的農耕生活呈現在人們面前,成為頂級流量,連央視都點名表揚她——「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 為什麼我們的傳統文化忽然之間變得這麼受歡迎? 因為我們傳統文化中很多古老的東西,本來就是非常有故事有意境,經得起推敲,受得起考驗。
-
古代一種文化,韓國日本相繼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但中國卻不能
中國的禮樂制度,不僅僅在中華民族有著深遠的影響,而且還一直流傳到了東北亞的朝鮮半島,東瀛日本還有東南亞一些國家,可見中國禮樂文化影響之遠。在中國的禮樂文化中,有一種核心的文化就是雅樂,凡是在比較重大的政治場合中,都會用到這種莊重的雅樂,可以說雅樂和上文所說的周禮是中國禮樂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
日本文化遺產的數位化開發與應用
■圖為日本文化遺產《洛中洛外圖》屏風高精度翻拍圖片。資料圖片近年來,隨著數位化技術的迅猛發展,日本在文化遺產數位化方面舉措不斷,如日本文化廳推出的「利用先端技術傳播日本文化魅力」項目等,旨在通過活用前沿技術,加大文化遺產開發力度,促進文化遺產旅遊發展,傳播日本文化魅力。
-
中國的招牌為什麼這麼醜?
每一個去過日本旅遊的臺灣人,回到故鄉後自然看哪兒都不順眼。而在大陸網友面前,臺灣人大可堅定文化自信。因為常常被拿來說事的臺北某處街景,在大陸幾乎隨處可見。中國招牌之醜冠絕全球,是因為中國人民的審美觀出了問題嗎?
-
在越南感受中國傳統文化:漢字招牌隨處可見
無論你走進河內的、還是胡志明市的越南歷史博物館,陳列在那裡的許許多多的詔書、碑刻、古代公文等等,都在講述越南是東南亞各國中受古代中國文化影響最深的國家。 現在越南使用漢字的情況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古代越南人留下來的著述和實物文字資料,以及現代越南居民對這些文化的傳習。因此,從北到南,到處都找得到從前使用漢字的遺蹟。
-
誰來拯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一景泰藍
(記者:劉軍 羅永松報導)2020年12月8日,記者在海南三亞無意中發現,有人在呼籲社會共同來拯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演講。據了解,此人是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執行會長丁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