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帖》

2021-01-15 一品藝事

古往今來,我們與祖先共沐在同樣的月光之中,這輪皎潔皓月也照亮過無數文人墨客的心靈,他們為後世留下了眾多吟誦中秋的書畫精品。


宋徽宗趙佶有一幅「瘦金體」的《閏中秋月帖》,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閏中秋月詩帖》為「瘦金體 」的典型作品之一,「瘦金」即有 「瘦筋」的含意。


這幅書法作品用筆勁健挺拔又不失嫵媚,加之緊密而婀娜的結體,不但襯託出詩句本身的意境,也讓人體會到濃豔而優雅的氣氛。筆畫帶過之處,如遊絲行空,纏綿飄逸,是「瘦金書」中偏於柔美的風格,在宋徽宗的書法作品中,堪稱代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趙佶《閏中秋月詩帖》 紙本  35x44.5cm


釋文:

閏中秋月

桂彩中秋特地圓,況當餘閏魄澄鮮。

因懷勝賞初經月,免使詩人嘆隔年。

萬象斂光增浩蕩,四溟收月助嬋娟。

鱗雲清廓心田豫,乘興能無賦詠篇。 



論及與中秋有關的書畫作品,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晉代王獻之(傳)的草書《中秋帖》也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件珍品。它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珣的《伯遠帖》一起,被乾隆皇帝譽為「三希」,意為此三帖乃希世珍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王獻之(傳)紙本手卷,27x11.9cm


釋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中秋帖》總共3行22個字,沒有落款,如何斷句亦引人遐想。帖正文右上角還有乾隆的御題籤「晉王獻之中秋帖」。

 

關於《中秋帖》的鑑藏和傳世,還有一段曲折的故事。此帖曾經宋代宣和、紹興內府,明項元汴,清內府收藏。民國時溥儀將其攜出宮外,流散民間,和王珣《伯遠帖》一起被典當於香港一家外國銀行。


1950年,兩帖面臨出售。香港鑑藏家徐伯郊得知這一情況,聯繫了當時故宮博物院的馬衡院長,馬衡向周恩來總理報告此事的原委。1950年,周總理親自指示:「同意購回《中秋帖》及《伯遠帖》」,使其回歸故宮博物院。










創立草書「一筆書」是王獻之的一大貢獻,他將張芝的章草和其父王羲之的今草又向前推進一層。《中秋帖》被認為是「一筆書」的代表作,筆勢連續不斷,宛如滔滔江河,一瀉千裡,表現出一種雄姿英發的爽爽之氣,世人評價甚高。


順頌佳節,吉祥如意!



真誠分享,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中秋帖》的來歷
    《中秋帖》舊藏於清朝內府,乾隆皇帝將其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珣《伯遠帖》合稱為「三希」,極為珍重寶愛。乾隆皇帝把《中秋帖》視為王獻之的真跡,事實上,它和王獻之的《十二月帖》有關係,卻並非出自王獻之的手下。
  • 《最強蝸牛》中秋帖獲取方法分享 如何獲得中秋帖
    導 讀 最強蝸牛中秋帖怎麼獲得呢?
  • 《最強蝸牛》中秋帖圖鑑 中秋帖屬性效果一覽
    在最強蝸牛手遊中中秋帖有什麼屬性呢?遊戲中的中秋帖是個SSS級品質的貴重物,那麼這個貴重物品的屬性怎麼樣呢?想知道中秋帖屬性的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帖屬性介紹: 一、貴重物介紹 名稱:中秋帖 品階:橙色SSS 偏向:文化類貴重品
  • 中秋佳節品《中秋帖》
    這位皇帝之前讀書學習的地方叫做「溫室」,後來其得到了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以及王珣的《伯遠帖》,愛不釋手,痴迷如醉。遂將學習的地方直接更名為「三希堂」,意即收藏了三件稀世珍寶之地。此便為三希之一的《中秋帖》,曾被溥儀帶出宮外,因各種原因顛沛流離輾轉至香港。後來其又被另一件稀世珍寶《伯遠帖》典當給香港一家外國銀行,1951年後又在周恩來總理的深切關懷下,指示相關部門以重金購回,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
  • 《最強蝸牛》中秋帖橙貴怎麼獲取 中秋帖橙貴獲取方法
    導 讀 最強蝸牛中秋帖橙貴怎麼獲取,嫦娥奔月新幻境怎麼解鎖,中秋帖作為中秋節新貴重怎麼獲取呢,下面就和九遊遊戲網小編一起了解下吧
  • 中秋帖上賞中秋
    中秋帖上賞中秋 2019-09-15 14: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恣意書法《中秋帖》
    王獻之:《中秋帖》釋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無署款。《中秋帖》,傳為晉王獻之書(又傳宋朝畫家米芾所臨摹)紙本,手卷,縱27cm,橫11.9cm。《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書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曆(乾隆皇帝)譽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寶。行書3行,共22字。
  • 國寶奇緣三希帖之中秋帖今何在?
    《國寶奇旅》《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傳為東晉書法家王獻之創作,原為五行三十二字,後被割去二行,現僅存三行二十二字。釋文曰: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於清乾隆時被收入內府,乾隆皇帝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羲之的侄子王珣《伯遠帖》以及《中秋帖》收藏於養心殿西暖閣專門隔出一間小屋,名為「三希堂」,三希帖由此而來。
  • 中秋節賞王獻之《中秋帖》
    【名帖簡介】 《中秋帖》,傳為晉王獻之書(又傳宋朝畫家米芾所臨摹)紙本,手卷,27x11.9cm,行書3行,共22字,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草書,傳為東晉王獻之的傳世真跡,原為五行三十二字,後被割去二行,現僅存三行二十二字,清乾隆時被收入內府,與《快雪時晴帖》、《伯遠帖》號為「三稀」,乾隆遂以「三希堂」為御書房名。 《中秋帖》是《寶晉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臨本,原帖在「中秋」之前還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
  • 王獻之《中秋帖》
    《中秋帖》,傳為晉王獻之書,紙本,手卷,縱27cm,橫11.9cm。《中秋帖》被人稱為「一筆書」之祖,世傳張芝「一筆書」到晉代僅有王獻之獨得其法。暢快淋漓的筆法嘆為觀止。《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書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曆(乾隆皇帝)譽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寶。行書3行,共22字,釋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無署款。
  • 《鴨頭丸》、《中秋帖》書風及影響
    《中秋帖》與《鴨頭丸》傳皆為王獻之書法,版本繁多,真偽爭議不斷,暫且不論,兩帖書風以及對後世的影響,可作深入分析。《中秋帖》,通篇僅22字,幾乎沒有字距,字字相連,連綿迭宕如「火箸畫灰,連續無端木,所謂一筆書。」(米芾語)。
  • 「書聖之子」王獻之《中秋帖》
    藏研網分享一則王獻之《中秋帖》高清大圖請您賞析 點擊下方或搜索 藏研 直達高清大圖賞鑑 ▼ 王獻之《中秋帖》 《中秋帖》為晉代王獻之所書紙本手卷,縱27cm,橫11.9cm。
  • 《中秋帖》,一個山寨貨的前世今生……
    八月十五,合家團圓,庭中賞月固然廉價而溫馨,對書法人來說,書齋賞帖,豈非也是便捷而風雅的美事?        《中秋帖》是乾隆爺的大愛,他不僅題籤,還要批示:神韻獨超,天姿特秀。他把《中秋帖》與《快雪時晴帖》《伯遠帖》藏在自己書齋裡,美其名曰「三希」。
  • 晉 王獻之 《中秋帖》
    【提示】新朋友可點擊上方藍色字體「書法屋」關注我們  《中秋帖
  • 書畫裡的中秋|周總理批示從香港購回王獻之《中秋帖》
    論及與中秋有關的書畫作品,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晉代王獻之(傳)的草書《中秋帖》也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件珍品。它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珣的《伯遠帖》一起,被乾隆皇帝譽為「三希」,意為此三帖乃希世珍寶。       《中秋帖》總共3行22個字,為:「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沒有落款,如何斷句亦引人遐想。
  • 中秋佳節到來之際,說一說王獻之《中秋帖》
    晉 王獻之《中秋帖》釋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此帖文辭內容無法解讀,也就無法作標點,據說原來有五行字,但保存下來只剩三行,由於文辭不通,有人就推測是後人集王獻之的字,也有人推測是米芾臨作,由於咱不是收藏鑑定家也不是考證家,只是書法愛好者,咱只關注書法水平高不高,寫得好不好。
  • 作為書法愛好者,中秋節我想到了《中秋帖》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即將到來,以中秋月圓來期盼家人的團圓美滿。藉此佳節之際,重溫經典法帖《中秋帖》 《中秋帖》從墨本材質可以推斷為宋代書法作品,但以前書法界大多認為是王獻之真跡,不過現在都認為是宋代大書法家米芾臨品。
  • 《快雪時晴帖》《中秋帖》和《伯遠帖》
    ---《快雪時晴帖》、《中秋帖》和《伯遠帖》遊覽過北京故宮的人都會記得,在西路的西六宮有座養心殿,殿的兩頭都是非常有名的地方,殿的東頭曾經是清朝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原來,這裡是皇帝看書學習的地方,乾隆皇帝非常喜愛古代書畫,便在這裡收藏了王羲之的《快雪時睛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三件書法墨跡,讚賞為「千古墨妙,珠璧相聯」,看作是三件稀世之寶,所以命名為「三希堂」。什麼是帖呢?它是古代文人學者或書法家在日常生活中所寫的信件、文章等手跡。
  • 中秋節賞王獻之《中秋帖》比賞月還陶醉
    今天,巧手媽媽帶你欣賞下 書畫家們的中秋題材佳作。 1 (傳)晉代,王獻之,《中秋帖》,收藏於北京故宮。沒有落款,帖正文右上角還有乾隆的御題籤「晉王獻之中秋帖」。
  • 《中秋帖》高清放大後,飄逸絕美!
    【名帖簡介】《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草書,傳為東晉王獻之的傳世真跡,原為五行三十二字,後被割去二行,現僅存三行二十二字,清乾隆時被收入內府,與《快雪時晴帖》、《伯遠帖》號為「三稀」,乾隆遂以「三希堂」為御書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