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運猛增中歐班列口岸現擁堵 鐵總要求暫削部分運力

2020-12-06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2020年上半年,中歐班列開行量增長迅速,部分口岸從6月下旬開始出現了較嚴重的擁堵情況,大量班列積壓在口岸無法準時出境。在鐵總的要求下,多個中歐班列公司削減了6-7月的部分運力,以「緩堵保暢」。

    7月2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多個渠道獲悉上述情況,也從多個中歐班列運營公司處獲得了證實。

    目前,位於新疆的阿拉山口口岸和霍爾果斯口岸受影響較大,成都、西安、義烏等多地的中歐班列在上述口岸出現擁堵。

    「主要原因是今年有更多的城市開行中歐班列,加上疫情影響,部分海運、空運訂單轉移至鐵路,造成了上半年中歐班列的運力增長迅速,超過了口岸的換裝能力。」一位地方中歐班列運營公司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稱,「此外也與其他國家的鐵路運輸能力有關。」

    中歐班列口岸再現「堵車」

    6月中旬開始,部分中歐班列運營公司收到了來自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相關部門的函件,要求削減前往歐洲的列車班次,以緩解阿拉山口和霍爾果斯口岸日益嚴重的擁堵情況,這也造成了部分貨物的延遲發送。

    「目前我們公司僅始發圖定班次,不再新增臨時班次。」一位地方中歐班列運營公司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具體恢復情況還要看鐵總的相關通知。」這位負責人強調,擁堵並非因口岸檢疫造成。

    圖定班次是固定時間發送的列車,在前幾個月中歐班列需求量大幅增長的時候,地方中歐班列公司往往向鐵總申請新增臨時班列。

    為確保中歐班列的暢通,部分中歐班列運營公司還收到通知,要求暫停中亞班列的運營,以全力解決歐洲方向的班列積壓問題。

    多位貨主亦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已經收到了相關班列公司的通知,表示其部分貨物因在邊境口岸積壓,不能按約定時間完成運輸任務。

    「原以為口岸的堵塞只會出現幾天時間,但最新的情況是,可能會延長至7月中旬。」一位西部地區的中歐班列公司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稱,「目前鐵總也在想多種辦法來緩解口岸的壓力,除暫時削減地方的運力外,也在與相關國家積極溝通。」

    中歐班列在國內的邊境口岸積壓,與「寬軌國家」的車板短缺也有密切關係。中歐班列從國內駛出前,由於軌道的規格不同,需要在換裝站進行車底板換裝。目前,中國與大部分歐洲國家使用的是1434毫米標準軌道,而哈薩克斯坦、烏克蘭、俄羅斯等國家為1520毫米寬軌。

    上述人士稱,部分「寬軌國家」在阿拉山口口岸處的車底板緊缺,也是造成積壓的原因之一。

    「中歐班列目前的貨運仍是去程多回程少,相關國家的班列運營公司要等待回程貨物達到一定數量後再啟程。」該人士表示,考慮到運營成本問題,中方班列運營公司無法補貼國外公司的返空費用,加之今年中國更多城市開行了中歐班列,綜合原因導致班列在阿拉山口或霍爾果斯口岸出現積壓。

    這並非首次在出境口岸發生班列積壓。2018年底,阿拉山口口岸出現擁堵,當時除天氣原因外,也與相關國家的列車底板緊缺有關。

    「但2020年的(擁堵)情況超過2018年。」上述中歐班列公司負責人希望貨運能儘快恢復暢通。

    上半年班列開行量大增

    2020年初,儘管受疫情影響,2月上半月開行量一度萎縮,但下半月開始,中歐班列的運量大幅增長,並屢次刷新單月開行紀錄。

    以中歐班列最主要的出境口岸新疆阿拉山口口岸為例,當地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2月份日均進出境班列僅5列,相比2019年的日均9-10列下降明顯,但2月下旬,進出境的中歐班列數量回升明顯,3月日均達到11列,4月日均14列,目前單日最高達19列。

    最新的統計顯示,阿拉山口口岸出入境的中歐班列於6月23日已突破2000列,而這一數據在2019年的實現時間為8月中旬,2018年更是到11月底才達到該運量。

    2020年,多個地方中歐班列公司運營高速增長。1-6月,來自西安的中歐班列長安號共開行1667列,去年同期為846列,同比增長近200%,運送貨物總重130.1萬噸,是去年同期的1.9倍。1-5月,成都的中歐班列亦有63%的增長。

    鐵總的數據稱,今年1-5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3953列,發送貨物35.6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28%、32%,往返綜合重箱率達到98%。

    《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國內中歐班列開行總量達到5000列,但2018年已經超過這一目標,達到6300列,2019年增長到8225列。前述中歐班列運營公司負責人稱,若口岸的積壓問題獲得解決,預計2020年全年可突破1萬列大關。

    此外,有地方中歐班列運營公司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目前中歐班列正在推進「無紙化」通關,未來可進一步提高班列的通關效率。「但無紙化通關在初期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對口岸通關效率有影響,尤其是目前中歐班列運力急速增長的背景下。」


 


相關焦點

  • 口岸雙向積壓嚴重 中歐班列一艙難求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因口岸站嚴重積壓,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12月13日在內部發布調度命令,自13日18:00起到16日18:00止,各站裝到滿洲裡、二連、阿拉山口出口的貨物除了圖定中歐班列外一律停裝。這是國鐵集團在近一個月內因口岸積壓所發布的第三道停裝令。
  • 二連口岸中歐班列實現回程不空返
    近日,一列重去重回的中歐班列滿載機器人、鋼帶、銅帶、汽車配件等歐貨從德國漢堡啟程,經二連浩特口岸入境。此次班列返程滿載43個貨櫃、總重716.191噸,價值801.13萬美元。 自2013年中歐班列開通以來,基本是去程滿趟回程放空。
  • 首列「臨沂—河內」中歐班列從憑祥出境
    2021年01月08日 20:42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賴婧 編輯:沈程 廣西新聞網憑祥1月8日訊(通訊員 賴婧)1月8日,據憑祥海關消息,首列「臨沂—河內」中歐班列經憑祥鐵路口岸出境,至此,東南亞中歐班列路線增至
  • 二連浩特口岸:中歐班列基本實現回程不空返
    人民網呼和浩特4月3日電 近日,一列「重去重回」的中歐班列滿載著機器人、鋼帶、銅帶、汽車配件等高端歐貨從德國漢堡啟程,經二連浩特口岸入境。 記者看到,二連海關關員手持報關單,正忙碌地對班列裝載貨物進行現場檢查,貨物檢查之後將立即啟動報關放行、組織發運。
  • 內蒙古二連浩特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突破1300列
    二連浩特口岸是我國亞歐大動脈中歐班列「中通道」的唯一進出境口岸,是中蒙俄經濟走廊重要節點。疫情之下,自今年3月份以來,運行數量、貨運量均呈增勢明顯。8月11日,從浙江義烏始發,終點到白俄羅斯的中歐班列,滿載50個貨櫃汽車配件,貨重254.3噸,通關手續快速辦理完畢後,駛出二連浩特口岸。本次班列全程11000公裡,預計運行15天左右到達白俄羅斯。這標誌著二連浩特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較去年提前100天突破1300列。
  • 新疆霍爾果斯鐵路口岸2021年首趟中歐班列開行
    1月1日,一列滿載汽車配件、電子產品、郵包等貨物的中歐班列從新疆霍爾果斯鐵路口岸站緩緩駛出,駛向哈薩克斯坦。 李明 攝中新網新疆霍爾果斯1月1日電 (李明 單如輝 馬麗)1月1日,一列滿載汽車配件、電子產品、郵包等貨物的中歐班列從新疆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駛向哈薩克斯坦,開啟了2021年中歐班列逆風而行的新徵程。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中歐班列以其綠色、安全、快捷的優勢,成為我國外貿企業進出口的主要運輸通道,為穩定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發揮了重要作用。
  • 二連鐵路口岸中歐班列創新高 首次當年突破2000列
    日前,滿載鋸材的1292次中歐班列駛入國門到達二連站寬軌到發場,標誌著二連鐵路口岸進出口運量較去年提前37天突破1400萬噸大關,接運出入境中歐班列突破2000列,這也是2013年二連鐵路口岸開行中歐班列以來首次當年突破2000列。
  • 中歐班列「集結號」為誰吹響?
    這5座城市,被選中為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的「優選之子」,手握優勢何在?  鄭州「特色品牌」提升樞紐能級  7月18日14時40分,滿載著「中國製造」的總第3274班中歐班列(鄭州)踏上徵程,奔赴德國漢堡。「此趟班列開行標誌著數字班列3.0版本的上線運行。」
  • 2019年前10月二連浩特口岸中歐班列運行1181列次
    圖為中歐班列。 李愛平 攝中新網二連浩特11月11日電 (李愛平 梁曉虹)二連海關11日對外發布,2019年前10個月,經二連浩特鐵路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路線達33條,共運行中歐班列1181列次。二連浩特口岸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是中國對蒙古國開放的最大陸路口岸。經過幾年發展,目前該口岸中歐班列線路已開行33條,涉及23個省份,其中常態化運行14條,進出口貨物也日益豐富,涵蓋汽車及配件、機械設備、生活用品、木材等多個品種,是國內貨物出口蒙古國、俄羅斯及歐洲的重要通道。
  • 新疆霍爾果斯口岸今年進出境中歐班列突破4000列
    【新疆霍爾果斯口岸今年進出境中歐班列突破4000列】據霍爾果斯海關最新數據,截至目前,今年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已突破4000列,超過去年全年總和。
  • 一帶一路河南遠航 鄭州成為中歐班列最大「中轉站」
    但對於鄭歐班列的建設營運方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信號——印著該公司標誌的橙色貨櫃代表其貨物都是由該公司採購的。這說明,鄭歐班列返程貨源已經進入常態化大規模採購階段。「班班爆倉,客戶等著發貨。」該公司綜合計劃部負責人鄭國強表示,目前運力已經供不應求,高端機電、IT、汽車整車及零配件、特種材料、食品等成為鄭歐班列出口的主要貨物。
  • 中歐班列(西安)首次開行至加德滿都南亞班列
    5月22日,49074次中歐班列從西安西站新築車站出發,駛向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這是中歐班列(西安)開行以來,陝西首趟開往南亞國家的貨運班列。該班列採取公鐵聯運的方式,貨物經過鐵路運輸至西藏日喀則,再轉公路運輸從吉隆口岸出境,預計8天左右抵達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
  • 我國最大陸路口岸今年以來進出境中歐班列突破3000列
    新華社發(果乃輪 攝)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18日電(記者於嘉、哈麗娜)記者從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滿洲裡站獲悉,從今年初至11月17日,經我國最大陸路口岸滿洲裡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達3073列,同比增長30.3%,這是經滿洲裡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開行以來,年內首次突破3000列,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有力支撐。
  • 國鐵集團:中歐班列累計發運1440噸防疫物資,主要到達義大利、德國等
    趙峻表示,中歐班列與海運和空運相比,因為是實施分段運輸的,不涉及到人員檢疫,從這方面來講,具備一定的優勢。為了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國鐵集團進一步提升了中歐班列的保障能力,助力國內的復工復產,暢通整個外貿的產業鏈。「疫情發生以來,中歐班列涉及到的滿洲裡等五個鐵路口岸,均保證了交接的順暢、安全的暢通。中歐班列在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等主要國家間均保持了穩定運行。」
  • 單月開行首超千列 中歐班列靠什麼撐起全球產業鏈?
    2011年3月,首列中歐班列(重慶~杜伊斯堡,渝新歐國際鐵路)成功開行。 2020年5月,中歐班列迎來月開行首超千列的時刻,這一鐵運運輸價值前所未有的姿態被市場重視。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歐班列更是成為「生命線」,運輸了大量抗疫物資和部分產業零部件,助力全球供應鏈的維持穩定。
  • 但中歐班列全國第一的成都叫座又叫好
    4月12日10點35分,隨著火車汽笛一聲長鳴,首列直達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在奧地利總統範德貝倫、總理庫爾茨的共同見證下,從成都國際鐵路港緩緩啟程。這是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第16條國際班列線路。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去年開行1012列,位居全國第一。
  • 中歐班列再添新成員:首開東莞至德國杜伊斯堡中歐班列
    來源:央視原標題:中歐班列再添新成員!首開東莞至德國杜伊斯堡中歐班列據廣鐵集團通報,11月29日傍晚,首趟東莞至德國杜伊斯堡中歐班列,滿載著電子產品、防疫用品、家具、五金等價值300多萬美元的貨物,從東莞常平鐵路貨運站緩緩駛出,這是粵港澳大灣區開闢的又一條新的國際貿易大通道,對於促進珠江東岸區域跨境電商發展,打造廣東陸上「絲綢之路」大通道,促進大灣區外循環經濟,深化實施「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 中歐班列再添新成員!首開東莞至德國杜伊斯堡中歐班列
    據了解,該趟中歐班列全程13650公裡,由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等國,最終抵達德國杜伊斯堡、漢堡,全程運行時間約15天。該班列的開行,鞏固了大灣區跨國鐵路運輸平臺,拓寬了大灣區與亞歐大陸沿線各國的貿易運輸通道,有助於吸引進出口貿易回流東莞,推動東莞市中歐班列實現高質量發展。
  • 【迎接黨的十九大】中歐班列(義烏):裝載效率最高的中歐班列
    「現在預訂中歐班列倉位,大概需要兩個星期的排隊時間;進口也差不多,要提前一周預訂。」近日在浙江義烏鐵路口岸聯檢大樓,義烏中遠國際貨代公司副總經理鮑躍飛對《經濟日報》記者說。  義烏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歐班列(義烏)往返運行75次、6652個標箱,貨運量同比增長了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