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發現|攝影師和照:麗江就是「古時候的中國」

2020-12-19 鳳凰網房產

來源: 鳳凰網

文/鳳凰網 作者陳維 謝婉銀

圖/和照

#本專題由華僑城·玉龍山下特約製作#

今年51歲的和照,也符合他說的「納西族三四十歲現象」:半路出家,前半生上班打工,後半生突然拐彎,在另一個領域一鳴驚人。

學竹笛專業的他,在深圳華僑城11年的工作是打鼓和吹葫蘆絲,錦繡中華、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華夏藝術中心、深圳灣大酒店,都是他的陣地。曾經有幾分職業的工作時間黑白顛倒,晚上忙,白天閒。

但正因為這個「閒」,他無意中找到了至今為止的主業:攝影。

最開始是拍照,這得益於香港攝影愛好者的啟蒙。

「當時的民俗文化村,有很多香港攝影愛好者跑來給村裡的姑娘們拍照,他們每次一來就把上次拍的照片放大後送給女生們,姑娘們很喜歡。受他們的影響,我們納西寨也有人買了相機。」和照笑著說,「然後他沒時間玩,相機拿給我去拍,拍著拍著我就上癮了。」

開始熱衷於拍照後,和照變得一發不可收拾,他更痴迷於視頻。上世紀90年代,DV逐漸在國內流行,和照最喜歡做的事是,在周末跑去番禺的電器市場看從日本漂洋過海來的「水貨」,還在那裡淘了自己的第一臺DV數碼攝像機。

從純粹的愛好變為職業,是在2003年和照回麗江之後。

和照的家鄉石鼓鎮

第一部電視作品是經表叔推薦,為麗江文筆山景區拍攝宣傳片;同時套拍的《雲南雲》,在「三星杯」DV大賽獲了三項大獎、另一部作品《幽巷》獲CDCC2003 「佳能國際數碼製作大賽」「數碼電影組」之「佳能獎」。

家鄉的山水

「儘管沒有經驗,但拍完後發現,自己可以走這條路。」

之後,和照連續拿出多個重量級知名作品:

歷時7年、走遍雲南129個縣區、拍攝素材超6萬分鐘的《雲南一天》,將雲南26個民族的生活畫卷在5分鐘內精彩呈現,獲創意雲南廣告大賽金獎暨全場大獎,併到聯合國總部展映,網絡點擊量超過2000多萬;

麗江市古城區形象宣傳片——《麗江歡迎你》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聯合國總部、天安門廣場及上海世博會等地展映;

講述四個納西人傳承故事的《聆聽中國》是第一部4K級+5.1聲道的紀錄片,央視一頻道、九頻道和十五頻道播出超過40次,豆瓣評分8.7;

不過,和照付出心血和時間最多的是《宣科》紀錄片,18年跟蹤拍攝,至今仍未拍完。「我希望每年都將宣科老師的生活軌跡都記錄下來,一直到他百年之後。」

《宣科》之於和照的意義還不止於此,某種程度上,這部紀錄片也讓他開始重新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和反思自身的缺點,「拍人,比拍景更有挑戰性。」相較於宣傳片,紀錄片最大的。魅力在於不可預知性,沒有人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這些年,他還拍攝了記錄麗江足球少年的《加油,麗江》,以及關於一個麗江年輕人奔赴日本學納西古樂樂器的精彩故事。

從景到人的轉變,也是從用鏡頭展現山水到深究文化的轉變。

紀錄片《衣缽》劇照

在和照的敘述中,你會更加明白,如今這個客棧、商鋪林立的麗江古城,為什麼依舊是「古時候的中國」;世界聞名的納西古樂,不僅僅存在於宣科的納西古樂會裡;一個迷迷糊糊過了二十幾年的小夥子,為什麼突然頓悟遠赴日本學尺八。

這些都是文青和遊客看不到的一面。他們忙著批評麗江的商業化,或是麗江的浮躁。

「麗江古城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商業重鎮啊,為什麼以前做生意就可以,現在就不行?」和照認為,麗江這個地方,被外界強加了很多他們自己的想像。

尺八和工尺譜的故事

Q:現在還玩音樂嗎?

A:玩。你們來之前我都還在吹「尺八」,只是葫蘆絲、笛子這些不再吹。尺八起源於隋朝和唐朝,是宮廷樂器。在唐宋時期傳入日本,在近代被日本民間發揚光大,而在中國幾乎失傳,現在徹底變成了一個日本的民族樂器。

大約在21世紀初,隨著國際上尺八的流行,以及日本尺八界到中國尋根,各式尺八逐漸傳回中國。在這個尋根過程中,甚至有日本人為了教中國人吹尺八,還專門學了中文。

尺八,以管長一尺八寸而得名,也就是長54.5釐米,有五個孔(前四後一)。

尺八和蕭的吹奏方法完全不一樣,它有一套非常嚴謹的演奏方法,包括運氣、指法等等。比如吹奏氣震音(也叫氣顫音),吹蕭或其他管弦樂器,是通過腹肌的震動控制出來的,而尺八是通過頭的俯仰來實現。如果用中國的笛蕭吹奏方法來吹尺八,就是中國式的,並不正宗。

關於尺八,我最近在做這麼一個紀錄片:

麗江一個叫龍金琨的年輕人,從小住在古城,聽納西古樂會一位老師的笛聲長大,聽的時候他沒在意,但耳濡目染,古樂的種子其實早就種在了他的心裡。

2019年3月龍金琨從日本回麗江完婚

後來他家把老房子出租後搬出了古城,他在古城裡開了個鋪子。有一天,他在朋友那裡聽見了尺八的聲音,就像突然開了竅,從此以後就義無反顧地去學尺八。那時候,他已經20幾歲了。

他先去昆明西山腳下求學,幾個月後,老師說教不了他了,叫他去武漢音樂學院找蔡鴻文老師;去武漢一段時間後,蔡老師也說教不了了,他想繼續深造的話,必須去日本。

去日本之前,他居然先在青島學了兩年的日語,後面考入東京的一所大學去學習尺八,他現在是唯一一個在日本的大學裡學尺八的中國人。今年是大二,他要碩士畢業才回來。

尺八跟納西古樂有什麼關係呢?簡單說就是,納西古樂就是唐朝時期的宮廷音樂,尺八則是那時的宮廷樂器。

這裡講個故事。有一年,我們請蔡鴻文老師到宣科老師的納西古樂會裡,給大家做一個關於尺八的培訓。講座上,他給大家播放了一段音樂,故事就在這段音樂裡。

晚晴時期,敦煌曲譜被發現,屬於古代樂譜。中國古代的記譜方式不是現在的do、re、mi、fa、sol、la、si,,更不是五線譜,而是一種麗江至今還在用的工尺譜(尺,音同「車」),這是一種文字譜。幾年前由日本的音樂家把敦煌樂譜翻譯成了五線譜,並找了日本的演奏家來演奏,並錄成了唱片。蔡老師在現場放放了一曲。

麗江人一聽,這不就是我們納西古樂嗎?一模一樣。

所以這個就是最好的證明,麗江的納西古樂就是唐朝時候的宮廷音樂。就像麗江的很多漢文化,它經歷了唐宋元明清各個朝代而沉澱下來。

實際上,宮廷音樂演奏的規矩很多,但隨著朝代的更迭,很多規矩和傳統都已經流失,像麗江保留得這麼好的已經沒有了。有些地方甚至只剩下一點簡譜,後人也只得用簡譜記錄。簡譜是什麼東西?你只要有一點音樂基礎,就可以演奏。

2018年01月08日,麗江尺八愛好者在蔡鴻文老師的帶領下來到黑龍潭五孔橋上共同吹響尺八

只有工尺譜才是古代樂譜,這種文字譜沒有絕對的音高。比如說do、re、mi、fa、sol、la、si等音調都有各自的高度,但工尺譜沒有這種絕對的音高,全憑你的想像,每個字是高音還是低音,就看你的理解。而且,工尺譜不寫節奏,延長或縮短,有無裝飾音都沒關係。

如果是簡譜就很工整,不能自由發揮。好比五線譜,貝多芬、莫扎特,全世界做出來的音樂,音符都一樣,包括裝飾音都不能錯,只是有一些非常小的細節的感覺會不一樣。

由於工尺譜發揮餘地太大,所以它的傳承就是最古老的的方式:口傳心授,師傅帶徒弟。從這個角度講,工尺譜反而是很嚴格和標準化的,反倒不能自由發揮,老師怎麼教,你就怎麼做。

納西古樂就是一代一代地這樣口傳心授下來的,所以即便是用了工尺譜這樣不嚴謹的譜子,也不會走樣,並原汁原味地傳承了下來。

Q:你現在拍東西,更側重於風景還是人?

A:以前我做音樂時是比較自私的,因為音樂是很自我的一個東西。但拍人物紀錄片後,我有了變化。

講個故事,大概在5年前我回深圳和老朋友相聚,她說,「和照,我覺得你變了,你以前是個自私自利的人」。我回頭想了想,好像我以前真是這麼一個人,做音樂也好,最初搞攝影拍的都是山山水水,陷在自我的世界裡面,看不到別人。

可當我開始做影像特別是紀錄片以來,拍的是別人,看到的是自己,以及更多。所以,未來,我想更多地拍人。好比我跟拍宣科老師十多年,還有我前面提到的龍金坤,和之前拍的麗江足球少年。

紀錄片《聆聽中國》工作照

人永遠比景要豐富得多,他是動態的,從表面到內心,太多東西可以關注了。

麗江為什麼是「古時候的中國」

Q:除了音樂,麗江文化還有什麼外人不知道的魅力?

A:麗江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這個特點不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而變化。那就是,納西族特別是麗江壩子的納西族男子,過了三四十歲以後,就會開始迷戀文化藝術,而且大多都會有所成。

這就是麗江文化底蘊的一個體現。

影友聚會

三四十歲以前,你可能就當個普通的學生、公務員。過了三四十歲以後就開始在想,我好像應該幹點啥。有的人就開始研究書法,有的人開始學畫畫,研究中醫、獵鷹之類的。

比如我前面提到的龍金坤,當然他才20幾歲;比如麗江著名音樂人肖煜光,他現在還搞書法和繪畫,但他最早是廚師,後面當歌手和創作人,你能想像得到嗎?麗江寫書法的文人特別多。

還有麗江的獵鷹文化也很有特點。中國現在還在傳承獵鷹文化的,一個是我們納西族,還有就是朝鮮族和哈薩克族。現在麗江也有幾百人在做,這幾天就是捕鷹的季節,慢慢地,古城裡就會有很多人,手架只鷹就來了。

最典型的就是已經過世的納西族作家王丕震,他用18年的時間手寫了140多部歷史傳記小說,書寫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包括帝王將相在內的上百位歷史風雲人物,是古今中外以文學形式描寫歷史名人最多的作家。可是他什麼時候才開始的?62歲開始,好像突然如有神授,到他去世的那天為止,平均一天寫4000多字。

要說是什麼原因造就了這種現象,我覺得歸根結底,麗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

很多人在麗江總是能感受到一種與眾不同的,或者是他骨子裡的東西。

你看麗江古城的建築,是納西族的嗎?不是,而是有徽派建築的影子。

再看白沙壁畫,則是「敦煌壁畫+唐卡」風格。

楊福泉老師有本書提到,麗江古城裡有200多個姓氏,這200多個姓氏不是納西族,是明清時期遷徙過來的,他們把更多元的漢文化帶到了麗江。

因此,麗江古城之所以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並不僅僅是因為納西族文化有多偉大,恰恰是因為以唐宋遺風為代表的漢文化留在了麗江,並保存得十分完整。在麗江古城,你會看到我們祖先生活的狀態。

B站上面有段老外拍的麗江視頻,上面的評論就說:這就是古時候的中國,無論是建築還是水系等各方面,在麗江都保存得比較完好。

部分麗江文化退在了客棧裡

Q:但遊客的感受可能更膚淺一點,比如去古城一看全是客棧和商鋪,無法直接感受到這種文化的傳承?

A:這個不重要,因為文化傳承不是刻意和有準備的,古人也不會知道後來的麗江古城會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很多東西是在時間的流失中慢慢形成的。所以,遊客能不能真正讀懂麗江,其實是沒關係的,他能夠感受到一點就可以了。

其實我們每一代人,都在無意中創造新的遺產給到後人。比如麗江的民宿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代表。

遊客在古城裡好像看到的大多數都是商鋪,仿佛就沒有文化韻味了。實際上,我覺得現在有一些文化是退在客棧裡了,包括麗江人生活的狀態、對生活的態度,它不在外面懸掛的那些商品上。

除了大研古城,從束河到白沙,再到麗江更遠地方的民宿,我覺得都非常有意思。好多民宿都是國內的設計大咖留下來的,這些民宿很漂亮,如果它們留下來。在若干年以後,它就是麗江新的文化遺產。當然,現在沒有誰在說,我正在創造文化遺產,大家都不知道的。

這也說明另外一點,麗江文化的特點就是非常包容。

麗江這200多個漢族姓氏,祖先大多都不是納西族,納西族的主要姓氏是「和」「木」等等。但幾百年以後,它們都變成了納西族,並以此為榮,以麗江為傲,這就是一種文化融合和認同。

麗江文化傳承要靠民間

Q:那麼你覺得麗江文化傳承具體要怎麼做,才會發揚光大?

A:我覺得不用太擔心這個問題,因為民間在自然傳承。

我們說東巴文化需要搶救,你要怎麼搶救?我覺得現在是麗江東巴文化最輝煌的年代,因為現在的東巴人數是最多的,搞東巴研究的人是最多的,東巴文化知識結構也是最好最豐富的。 比如東巴文字、東巴繪畫、東巴星象、東巴舞蹈,以前沒有全才,但現在不少年輕人學了之後什麼都會。

再說納西古樂,拋開今年因疫情而停辦不說,前幾年每年都有古樂大賽,有一年有三十幾支民間古樂隊來參賽。

傳承這種東西,一定是來自於你由衷的熱愛,而不是制度流程或完成任務。民間傳承,才是麗江文化的根和魂。

(感謝麗江讀本對本專題採訪提供的大力支持)

相關焦點

  • 重新發現|麗江是什麼
    來源: 鳳凰網鳳凰網 作者陳維 謝婉銀#本專題由華僑城·玉龍山下特約製作#麗江古城的傍晚 /攝影師 和照麗江是什麼?有原鄉底色的束河和白沙,千年古道,蹄聲悠悠。有中國最「親民」的玉龍雪山,黑白分明,一米陽光。而最迷人的,是這裡包容的文化和淳樸的民風。
  • 重新發現|「遺產老人」李錫:麗江古城一直「活」著
    來源: 鳳凰網鳳凰網 作者陳維 謝婉銀#本專題由華僑城·玉龍山下特約製作#申遺成功之後的麗江古城,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攝影師 和照1996年2月3日晚飯後,麗江地動山搖,一場七級地震讓整個城市陷入了驚恐之中。
  • 這才是麗江! - 新浪財經
    (麗江古城獅子山,遠處為文筆峰,攝影師@劉珠明)▼如果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就會發現真正的麗江是多種力量碰撞的前線納西、藏、漢等多個民族重新定義800年風霜800年雨雪800年煙霾中國有無數古城消失歷史之中麗江古城卻幸運地保存了下來1997年
  • 重新發現|新加坡人歐慧玲:民宿要會分享麗江的美
    為什麼會被麗江吸引見過世面的歐慧玲為什麼會將腳步停在麗江,是因為「這裡什麼都有,而且還保留了下來」,比如鬼斧神工的河流山川,完整無缺的中國文化。她覺得十分珍貴難得。「全中國有56個民族,但是很少有像雲南麗江的少數民族,會這麼完整地繼承自己的文化。
  • 重新發現|學者楊福泉:麗江需留住鄉村之美
    「這就是麗江土司廣納人才,從中原引進人才的縮影。」楊福泉說。納西族這種兼容並蓄的開放作風,還體現在建築、音樂、宗教等諸多方面。比如麗江古城的很多房子結構為中原漢式,保留了「唐宋古風」。但納西人並不一味照搬漢族建築,而是把本民族依山就勢、隨其自然、追求庭院寬敞向陽等傳統融合進來。
  • 聚焦:麗江拍婚紗照的多少錢--2018婚紗照圖片風格趨勢如何?
    麗江婚紗攝影前十名有哪家拍婚紗照是比較有名的?婚紗大約是民國初傳入中國的。最早拍攝婚紗照的應該是中國的一些基督徒。而隨著時代發展,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越來越多的新娘,無論信不信基督教,都喜歡穿著潔白的婚紗拍幾張婚紗照留作紀念。
  • 拒絕代拍,雲南麗江拍一套婚紗照多少錢那個好,1
    小編在此提醒大家,不要找任何私人代拍,儘量找一些品牌工作室,那麼去雲南大理和麗江拍一套婚紗照大概價格5Q-9Q之間,單地區就是5Q左右即可,多地區1W左右。謝謝大家來看我的文章了。今天分析下旅拍地區一些出色工作室。
  • 馬英九「走光照」始作俑者是蔡英文私人攝影師
    中國臺灣網4月24日訊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在臉譜網(Facebook)發文指出,蔡英文的私人攝影師陳育賢在網絡上散發號稱是馬英九的「走光照」。照片經專家鑑定,完全是光影效果的偽稱照片。  陳育賢加注說,馬英九沒穿內褲,大加揶揄。
  • 指路人:麗江婚紗照一般多少價格?網上訂麗江旅拍需要注意什麼?
    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們都認為,最美的風景,是在旅行的路上,也樂得用一場浪漫的旅行,去記錄自己年輕的模樣和美好的愛情。所以旅拍婚紗照也是當下年輕人最喜愛的一種婚紗照的拍攝方式,而那個處處是景的麗江,也吸引了眾多小夥伴們的心。那麼麗江的婚紗照貴不貴呢?一般是多少價格呢?
  • 重新發現|音樂人肖煜光:納西文化的誤解與自信
    來源: 鳳凰網鳳凰網 作者陳維 謝婉銀#本專題由華僑城·玉龍山下特約製作#壯美麗江。/攝影師 和照44歲的肖煜光不喜歡別人還叫他「歌手」。其實,它本來就是這副模樣,只不過現在商業味道更濃了一點。這一點,我認為也屬情理之中。可能只是因為麗江太出名了,外界對我們的要求太高。而我們的弱項和短板是旅遊產品的嚴重同質化問題和缺少麗江特色產品。不管任何時候,我們最希望做的是,把麗江的美告訴大家。麗江人很好客,我們展開雙臂擁抱每一個人,這就是我們的態度。
  • 麗江旅拍來咯~麗江婚紗攝影排行榜前十強!時尚範兒婚紗合集
    麗江旅拍來咯~有一種治癒叫做離開喧鬧的城市,親近大自然。世界很大,風景很美,去到麗江,看一看瀘沽湖的藍,草海的綠,玉龍雪山的美豔....那麼準備結婚的小可愛們,你們有沒有想過去麗江呢?放下一切不開心,和自己的伴侶一起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拍之旅吧!
  • 麗江古城,攻略詳解
    1/麗江古城,攻略詳解 麗江古城,又名「大研古鎮」,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 麗江古城,又名「大研古鎮」,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 不論你什麼時候來麗江古城旅遊
  • 麗江婚紗攝影基地《秋禾攝影》三亞青島拍婚紗照哪家好前十名
    本文婚紗攝影排行榜單是基於中國婚紗攝影行業的第三方數據平臺,通過人工智慧分析技術和網友的真實評價所寫,多年來更是致力於通過大數據精確查詢行業標杆、輔助消費決策,為用戶尋找商戶提供更多的參考標準~1【麗江大理秋禾攝影工作室
  • 麗江地區資訊|旅記:陽光正盛,在麗江的冬日陽光裡繾綣
    一覺睡到快晚上八點,起來以後稍微收拾收拾,我倆決定慢慢散步溜達到束河古鎮去看看,束河古鎮相比麗江主要遊玩的大研古鎮來說晚上非常冷清沒什麼人,也沒有什麼酒吧,所以在門口照了一張我們倆的牽手遊客照之後,我們還是決定去大研古鎮溜達一圈。
  • 麗江旅拍婚紗照攻略:新人必須了解的麗江當地風俗和禁忌
    麗江作為七彩雲南最火熱的城市之一,它的一年四季景色都略有不同,不同時間來到麗江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穫。所以每年麗江都會吸引眾多新人去旅遊,順便搞定自己人生中重要的婚紗照。那麼在去麗江旅拍之前,小夥伴們可以了解麗江的一些當地風俗和五大禁忌,以免在拍攝過程中因為犯忌造成的不愉快。
  • 麗江不只有古城,玉龍雪山腳下這座石頭砌成的村落,更具原生態
    相信麗江古城的名氣,是人盡皆知。可也正是其強大的光環,反倒把麗江的一些小景點給掩蓋過去了,導致很多人提起麗江,脫口而出的一定就是麗江古城。 殊不知麗江還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小地方,無論是風光,還是歷史文化,也能讓人耳目一新。
  • TNF巔峰系列Mammatus Jacket——作者:著名攝影師趙嘉
    在西藏的兩年裡,因為工作的緣故,我經常有機會和國外的登山者和攝影師一起旅行,所以對THE NORTH FACE算是心儀已久,所以買了自己的第一件THE NORTH FACE衝鋒衣。  當時北京還只有燕莎和賽特商城有THE NORTH FACE的專賣店,衝鋒衣的顏色無外乎紅黃藍綠。
  • 日本這位攝影師的曬照,拍出了真實的日本生活
    日本這位攝影師的曬照,拍出了真實的日本生活最近,朋友圈都被一組日本美景的攝影曬照刷屏了!雖然沒有什麼華麗的後期,但是這位日本攝影師,卻用最樸實的技巧,拍攝下來了真實的日本生活。如圖所示,拍下這組曬照的攝影師叫做etsuyo,是一位很有才情的日本女生。她用自己獨特的審美,捕捉日本真實的景色之美,用接地氣的手法,拍攝下來這樣一組曬照。如圖所示,在她鏡頭下,隔著屏幕,都能夠感受到這一份美好。
  • 來雲南麗江,不僅有麗江古城,這兩個景點也值得一去!
    說起雲南,相信很多朋友下意識地就會想到雲南那宜人的氣候和美麗的景色。在雲南的眾多旅遊景點當中,麗江,是很多人內心中揮之不去的理想旅遊景點。麗江古城,不僅具有著非常空靈及絕美的自然景物特徵,並且它也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關口。在古時候,中國的茶葉、瓷器等原料,都需要經過此處,才能運往世界各地。因此,不論是自然景觀還是人文價值,麗江都很值得旅客們前去一探究竟。
  • 重新發現|匆忙2020,請你留白
    網上有個段子說,女文青的最後歸宿是開咖啡館或花店,男文青的歸宿是開飯館,如果夫妻雙方都是文青,最後肯定會開民宿,而且多半會選擇麗江。2004年,一臉清純的孫儷出演的《一米陽光》成功當選當年男默女淚的爆款劇,之後,在不少人的想像裡,大理等同於歲月靜好,麗江就是一米陽光。一夜之間,麗江成了文青一生必去打卡一次的情懷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