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張國榮訂做「程蝶衣」的李碧華,是如何「逆插桃花」的

2021-01-17 藝術小報

李碧華從不避諱同性題材的書寫。1986年發表的《青蛇》白蛇青蛇的曖昧;

1989年的《霸王別姬》程蝶衣對段小樓角色錯置的愛;

程蝶衣與段小樓

1996《基情十三刀》是她看報對一對同性愛人情感糾紛的感慨;

1999年《逆插桃花》講桃花培植者宙言與男花精的愛情。

她為什麼對「基情」題材情有獨鍾,在創作實踐上反覆探索?

又或者,她的此類小說與一般的男女言情小說還有同性戀類型的情感小說有何分別?

她在小說《逆插桃花》這中形容這基情為逆插桃花,桃花象徵愛情風月,倒錯主流取向的激情不失為一種逆流。

通過閱讀李碧華「基情」小說,可以得知,她書寫男男戀情的方式,與她書寫男女言情的模式和格局一脈相承。她寫戀愛中的同性男子,一貫帶著她寫痴纏女性的特徵,程蝶衣即是一例。程蝶衣期待,正如《青蛇》中白蛇對許仙的期待的那樣,渴望知心人相伴,愛的永恆不墜。

王祖賢飾演白蛇

蝶衣的一生幻夢,在心為志,發言為聲 :「說好的是一輩子,少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是一輩子!」。

在蝶衣說完這句話後,段小樓感嘆

這與致力於追蹤同性與異性情感特徵不同的同性作家白先勇的不同,他的《青春》《月夢》具有強烈同性小說特徵,即主人公為一個成熟男子和一位青年這樣的組合。

白先勇

《青春》中的老畫家與青年模特,這符合柏拉圖《會飲篇》中演繹的年長男子扮演主動角色的「愛者」(lover)「與年輕男子「被愛者」(beloved)之間的一種關係。

柏拉圖

具備同性身份的白先勇所傳達的愛情意識與柏拉圖是較為接近的,即年長的愛者被年少男子被愛者的美,尤其被他的靈魂的美所吸引,這種愛戀導致年長的愛者會在年少男子的靈魂內「生產」出智慧和德性,或者至少引領他走向德性。

而李碧華激情小說中傳達出的愛情觀念,顯然區別於此,她筆下的女子敢愛敢恨,在愛情中釋放個性。李碧華不寫完美的人,不勾勒理想的感情狀態,她冷酷地描摹男女沉溺在情慾中的種種姿態,難堪,妒忌,求而不得,患得患失。

莊子的寓言故事,善用擬人化的手法表情傳意,飛鳥遊魚皆為傳達哲理的主體,李碧華的寫作對象,無論是同性戀男人,女人,還是鬼怪精靈,也無一不寄託著她對世間男女的看法。

歷史再宏大,之如《誘僧》玄武門之變,大將軍石彥生遁入空門仍被誘惑;

傳說再浪漫,之如《青蛇》,修煉千年的白蛇仍心甘情願伺服於一個凡人。

她的小說更像一則愛情寓言,大膽的想像,荒誕的敘事,故事層層疊疊,主題重重複復,訓誡著世上的痴男怨女。

由此可見,李碧華筆下的「基情」小說,仍然為其具有特定審美的愛情意識所服務,她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地運用同性視角傳達愛情觀念?

一是在她看來,男與女沒有差別。 「桃樹有雌雄,正如人分了男女。根據人類的或然率,你遇上雄的桃花精.同遇上雌的,機會是一半一半。在人世間,同你有緣的人,男女也是一半一半,這有什麼好奇怪的?真有分別嗎?」,這有什麼好奇怪的?真有分別嗎?」

故而他筆下陷入情愛被動狀態的男性一如她描寫《胭脂扣》妓女如花一般對愛情上下求索。

李碧華《明天正式做女人》中,男子變性為女人後與另一男子相戀過程中心態劇變,害怕別人會勾引對象,更怕被對象拋棄,他說道:「只怕見異思遷。只怕色衰愛弛。那麼多賤女人,總是向他放電,自動粘貼。萬一他不要我,我還有什麼指望?我已眾叛親離,無地立足。每次瞥到他俊朗的俏臉,一定內心掙扎一番。啊秋扇見捐,我會成為一柄秋後扇嗎?晚晚思潮起伏,不喝酒是睡不著的。」

男性的身份訴苦愛情中被動者的不幸,這與她筆下患得患失的女子形象發生了重合,在愛情中一律有心思細膩,焦慮不安的特徵。

那麼,李碧華的愛情意識有何特徵?她始終將女性刻畫為在愛情中被主導,不能自主,被動的角色。糾其原因, 80年代香港,隨著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和職業女性的增多,原有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關係受到了衝擊。

性即政治,原有的社會秩序有了被顛覆的危險。 80年代香港,隨著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和職業女性的增多,原有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關係受到了衝擊。性別即政治,原有的社會秩序有了被顛覆的危險。

女性地位的提升鼓動了他們的愛欲需求。然而,香港女性還保留著傳統的矜持,在社會觀念的束縛下,追逐愛情愛情的行為對她們來說遠遠比男性要艱難,不上不下的尷尬地位束縛了他們的話語權。

李碧華在《基情十三刀》中發問「為什么女人老被男人殺?」,列出了社會上種種男殺女的事件,接著她舉出了一對同性情侶的例子,其中一方刺了對方十三刀,但刀刀並不致命,可見儘管有感情糾葛,而另一方始終是「不忍的」。

由此可見,李碧華對她同時代的男性並無好話,斥責他們的冷血與薄情乃至殺人的殘忍。李碧華變性小說中的「男人」為「女人」,讀者穿梭於「男人」「女人」的雙重身份從而獲得同一的感情體驗。

同性愛「基情」的禁忌與女性求愛的困境重合,相同境遇交疊。 「基情」即男男之間的愛情,至於主流異性婚戀,正如李碧華形容的那樣,是逆插弟弟桃花,倒錯的情慾。李碧華的「基情」小說書寫與她一貫處理言情小說,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相關焦點

  • 張國榮出演過的所有作品中,他最喜歡的角色竟然不是「程蝶衣」
    張國榮曾受邀在2002年到香港中文大學講座,當被問及在出演過的所有作品中,哪個是自己最喜歡的角色時,坦言道是《胭脂扣》中的「十二少」。他的回答讓不少人感到意外,竟然不是令張國榮揚名國際的《霸王別姬》這部入選世界百大經典電影,為張國榮帶來了崇高的國際聲譽驚世之作。
  • 張國榮逝世3周年 李碧華撰文披露"哥哥"生前點滴
    中新網3月31日電 據新聞晨報報導,因為《胭脂扣》和《霸王別姬》,李碧華和張國榮成了好友,在張國榮逝世3周年忌日即將到來之際,她專門提筆寫下一篇懷念哥哥的文章。其中還披露了不少張國榮生前,尤其是拍攝《霸王別姬》期間不為人知的點滴。
  • 張國榮逝世3周年 李碧華撰文披露哥哥生前點滴
    因為《胭脂扣》和《霸王別姬》,李碧華和張國榮成了好友,在張國榮逝世3周年忌日即將到來之際,她專門提筆寫下一篇懷念哥哥的文章。其中還披露了不少張國榮生前,尤其是拍攝《霸王別姬》期間不為人知的點滴。  據悉,李碧華對張國榮非常欣賞,小說常以哥哥為藍本,並為他量身訂做了《胭脂扣》與《霸王別姬》。
  • 如何評價《胭脂扣》中張國榮飾演的十二少?
    張國榮的眾多銀幕形象裡,十二少是我最喜歡的,很想綴一句『沒有之一』,只是可能會顯得奇怪。比十二少出彩的人設有太多,之所以會為他傾倒,或許只是囿於色相。電影人物嘛,有那人格魅力加持、帶擎得演員都眉目可親的。
  • 紅塵情苦,愛恨痴纏,唯有李碧華自己最灑脫
    02.張國榮與李碧華今天,我想談談由李碧華小說改編的兩部電影——《胭脂扣》和《霸王別姬》。把它們放在一起說,自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張國榮。張國榮曾在訪談中驕傲談及,李碧華的這兩部重要作品,都是以他為原型而創作主角的。一語驚醒,確實,那樣深情清秀的十二少,那樣風華絕代的程蝶衣,除了張國榮,還有誰能勝任?
  • 《霸王別姬》程蝶衣在原著中有了另一種結局,不免讓人唏噓
    影版《霸王別姬》中,程蝶衣(張國榮 飾)在和段小樓(張豐毅 飾)在唱最後一段《霸王別姬》時,真正學虞姬拔刀自刎,影片最後空留段小樓在無力的吶喊。電影版的程蝶衣的死去,其實可以看作陳凱歌對於人物角色命運的善意或不忍。
  • 原來他也是「程蝶衣」人選,因拒絕女性化角色,才意外成就張國榮
    該片在前期籌備拍攝選角的時候,沒少下功夫,原先的角色也是一變再變,最終才選定張國榮出演程蝶衣。陳凱歌在籌備《霸王別姬》的時候,原先打算讓蔡國慶去出演程蝶衣,但由於當時蔡國慶身陷輿論漩渦,不便在出演偏女性化的角色,就拒絕導演的邀請。當時蔡國慶憑藉春晚的《常回家看看》,成為當紅明星,一個富有文藝氣息的「奶油小生」走進大家視野被萬人追捧,其中就有那英。
  • 李碧華《來晚了》再祭張國榮
    因為電影《胭脂扣》和《霸王別姬》,李碧華和張國榮(哥哥)成了好友,在張國榮逝世3周年忌日到來前,這位香港地區知名作家專門提筆寫下一篇懷念哥哥的文章《來晚了》。其中還披露了不少張國榮生前,尤其是拍攝《霸王別姬》期間鮮為人知的點滴,看起來讓人唏噓不已。
  • 永遠的程蝶衣!張國榮逝世17周年《霸王別姬》修復版4月1日重新上映
    (圖/甲上提供)《霸王別姬》由湯臣影業出品、徐楓監製,國際導演陳凱歌執導,集結金獎影帝後張國榮、鞏俐、張豐毅、葛優同臺飆戲,當年上映不論票房和口碑都獲得盛讚,不僅贏得華語影史迄今唯一一座金棕櫚大獎,還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電影提名,奪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英國演藝學院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等大獎殊榮,更被《時代雜誌》評選為「全球百大不朽電影」、英國權威媒體BBC評選「百大經典外語片」。
  • 《霸王別姬》程蝶衣人物原型是誰?程蝶衣原型是梅蘭芳嗎?
    《霸王別姬》程蝶衣人物原型是誰?程蝶衣原型是梅蘭芳嗎?時間:2015-04-14 15:23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霸王別姬》程蝶衣人物原型是誰?程蝶衣原型是梅蘭芳嗎?
  • 言情鬼妹 李碧華
    臺灣知名歌手李碧華,在1980年代中期的後民歌時代,因其高學歷與純樸形象取得一定歌壇地位。天下言情第一人李碧華生長在一個大家庭裡,祖父以前在鄉下很有錢,有四個老婆,還有妾侍。父親做中藥,住的是祖父的物業,所以李碧華從小生活在那種樓頂很高,有著木樓梯的舊式樓字之中,聽聞過很多舊式的人事鬥爭,這種環境和殘餘的記憶為李碧華提供了創作的素材和靈感。
  • 李碧華《霸王別姬》:從始至終,只有菊仙一人是「忠誠」二字
    李碧華在小說開頭就說「婊子無情,戲子無義」,而最終最擔得上「情義」二字的,是這個妓女菊仙。張國榮曾說:菊仙才是真「虞姬」。而我認為,菊仙不僅如此,她身上還有這霸王的氣血。程蝶衣和段小樓一個不是真虞姬,一個不是真霸王,唯獨菊仙這個角色把兩者都融入進了血肉。得知《霸王別姬》的作者之後,詫異李碧華到底是何人?
  • 張國榮、程蝶衣和虞姬——四月一日再看《霸王別姬》
    又到了四月一日,又是懷念張國榮的日子,再看電影《霸王別姬》,再觀張國榮塑造的經典人物程蝶衣,以紀念張國榮。電影《霸王別姬》裡,張國榮飾演的著名京戲演員程蝶衣,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京戲舞臺,堪稱一代京戲大師。
  • 十五年後,光影中重憶最好的張國榮
    京戲《霸王別姬》· 創作過程 ·1981年,香港導演羅啟銳將香港女作家李碧華的劇本《霸王別姬》拍攝成電視劇,由余家倫、嶽華、樊少皇等人主演,劇本於1985年改寫為小說出版。據稱李碧華的《霸王別姬》最初完成於1979年。
  • 《霸王別姬》的那些臺前幕後:張國榮有沒有搶尊龍的角色
    當時的李碧華因為十分欣賞張國榮,便竭力嚮導演推薦:"程蝶衣一角非張國榮莫屬。" 張國榮能得到李碧華青睞的原因是,那時張國榮剛與李碧華合作了一部短劇《歲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李碧華十分看好張國榮。
  • 張國榮:感謝李碧華,在小說創作中將我作為男演員的藍本
    張國榮生前歌影聲色為這個世界留下大批藝術財富。15年來,無數愛他的人「一追再追」,腳步從未停歇。1993年,陳凱歌執導《霸王別姬》獲坎城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獎,影片是迄今為止中國唯一獲此殊榮的華語巨作。
  • 追憶張國榮:多地重映的《霸王別姬》為何成為華語電影之巔?
    (圖源豆瓣電影宣傳海報等,下同)《霸王別姬》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程蝶衣始終以為藝術獨立於政治,但藝術必須屈服於政治的現實卻不斷地摧殘著,直至他那深情而決絕的拔劍一刎。「青木要是活著,京戲就傳到日本國去了。」日軍侵華時,段小樓在唱戲時因得罪日本人被捕,程蝶衣的精湛表演卻得到袁世卿袁四爺和日本軍官青木的賞識。日本人要求程蝶衣為其唱堂會,才會釋放段小樓。
  • 哥哥三年祭 李碧華《來晚了》披露張國榮點滴
    因為電影《胭脂扣》和《霸王別姬》,李碧華和張國榮(哥哥)成了好友,在張國榮逝世3周年忌日到來前,這位香港地區知名作家專門提筆寫下一篇懷念哥哥的文章《來晚了》。其中還披露了不少張國榮生前,尤其是拍攝《霸王別姬》期間鮮為人知的點滴,看起來讓人唏噓不已。
  • 《霸王別姬》藏了太多故事,張國榮到底怎麼得到角色的?
    李碧華是《霸王別姬》原作者,而她的偶像是張國榮,劇中程蝶衣的形象幾乎是照著他寫的,自然是心中的不二人選,於是徐楓便拉著導演陳凱歌和張國榮見面,雙方相談甚歡,本以為程蝶衣這一角色就此敲定,但由於前期籌備時間過長,張國榮已經接了另外兩部戲,徐楓只好另擇主演,選定了有唱戲基礎的尊龍,可是在進組前,尊龍的經紀人提了諸多耍大牌要求,導致徐楓當機立斷放棄了尊龍,同時和陳凱歌商量
  • 張國榮10部經典電影,《倩女幽魂》赫然在列!
    《霸王別姬》《霸王別姬》是由陳凱歌導演的一部作品,也是根據李碧華的同名小說《霸王別姬》改編而成的,由哥哥、葛優、張豐毅等人演出。這部電影的時間跨度是很長的,從清末開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電影講述了清末民國的當紅戲子,程蝶衣、段小樓、菊仙一生的愛恨情仇。在那個年代一直扮演旦角的程蝶衣愛上了自己的師兄段小樓,但段小樓卻只把他當成兄弟並迎娶了青樓名妓菊仙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