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鬼妹 李碧華

2021-01-17 手機鳳凰網

作家李碧華,女,原名李白,廣東人,出生、成長於香港,同時也擔任記者(人物專訪)、電視編劇、電影編劇及舞劇策劃。代表作品有《霸王別姬》、《青蛇》、《胭脂扣》等。專欄及小說在中港臺新馬等報刊登載,並結集出版逾七十本並有多國譯本。臺灣知名歌手李碧華,在1980年代中期的後民歌時代,因其高學歷與純樸形象取得一定歌壇地位。

天下言情第一人

李碧華生長在一個大家庭裡,祖父以前在鄉下很有錢,有四個老婆,還有妾侍。父親做中藥,住的是祖父的物業,所以李碧華從小生活在那種樓頂很高,有著木樓梯的舊式樓字之中,聽聞過很多舊式的人事鬥爭,這種環境和殘餘的記憶為李碧華提供了創作的素材和靈感。她從小喜愛文學藝術,學生時代便向《幸福家庭》和《中國學生周報》投稿,以後當過教師,從事多種職業。 1976年至今任職記者(人物專訪)、編劇,又在《東方日報》撰寫專欄及小說。代表作品:《川島芳子》、《霸王別姬》、《青蛇》、《胭脂扣》、《生死橋》 、《秦俑》、《餃子》、《潘金蓮之前世今生》、《誘僧》等。

李碧華是香港文壇大名鼎鼎的才女。她才格高絕,行蹤神秘,從不在大庭廣眾前拋頭露面,堅持不公開照片、身世、年齡,容貌不詳。李碧華道:"別那麼好奇我的面貌,我是那種擺到人群裡,不容易特別被認出來的樣子,沒什麼好描述的。和外界的人和事保持適當的距離,對我來說是好的,不老記掛著自己的影響力,不去想有多少人正在看你寫的文字,不至於動不動就把自己當成苦海明燈,方才真可以瀟瀟灑灑地寫。"她還說:"寫的時候真的進入那麼一個世界,講得玄一點的話,似乎是有一個人借著我的手來寫。"她自擬的一份"檔案",展示了她的瀟灑、幽默和神秘。

李碧華認為,寫小說是"先娛己,然後再娛人的享受"。因此她追求雅俗共賞,不僅寫小說,而且將小說改編成電影,娛樂更多的人。她的小說選材冷僻刁鑽,她那支靈異之筆常常跨過陰陽兩界,讓《胭脂扣》中的痴情女鬼如花返回陽世,讓《秦俑》中塵封了兩千年的蒙天放躍出古墓,讓背負著"千古第一淫婦"惡名的宋代潘金蓮九轉輪迴為當代的芭蕾新秀單玉蓮(《潘金蓮之前世今生》);李碧華還愛寫前塵往事、奇情畸戀,如梨園傳奇《生死橋》、《霸王別姬》,道出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慨嘆;另外她還喜歡故事新編,像《青蛇》,都能推陳出新,不落他人窠臼。

當然,李碧華最擅長的還是寫情,她筆下的情充滿了浪漫、激越、悽豔的色調,譬如《誘僧》中的紅萼公主為心愛的人生生挨了一刀,直戳心窩而視死如歸;蒙天放對冬兒的愛情三生不渝,千年不變;程蝶衣那種一個男人對另一個男人泥足深陷的情感以及《生死橋》中三男二女的情慾糾纏,都揭示了人物複雜豐富的心靈世界,表達了作者對情的執著追求,並融入歷史的、社會的、美學的、哲學的意蘊,所以她書中的人物獨具一格,故事別出心裁、瑰奇詭異、雅俗共賞,為她贏得了"天下言情第一人"的美譽。

李碧華代表作:

作品目錄:

1. 白開水(散文)

2. 爆竹煙花(訪問遊記散文)

3. 紅塵(散文)

4. 青紅皂白(散文)

5. 胭脂扣(小說)

6. 霸王別姬(小說)

7. 色相(一零八個女人)

8. 青蛇(小說)

9. 戲弄(散文)

10. 鏡花(散文)

11. 糾纏(小說)

12. 生死橋(小說)

13. 幽會(散文)

14. 白髮(散文)

15. 潘金蓮之前世今生(小說)

16. 秦俑(小說)

17. 綠腰(散文)

18. 個體戶(散文)

19. 天安門舊魄新魂(小說)

20. 滿洲國妖豔——川島芳子(小說)

21. 不但而且只有(散文)

22. 江湖(散文)

23. 變卦(散文)

24. 霸王別姬新版本(小說)

25. 南泉斬貓(散文)

26. 好男人不過是一瓶好的驅風油(長短句)

27. 恨也需要動用感情(長短句)

28. 中國男人(散文)

29. 水袖(散文)

30. 誘僧(小說)

31. 草書(散文)

32. 潑墨(散文)

33. 泡沫紅茶(散文)

34. 蝴蝶十大罪狀(散文)

35. 基情十一刀(散文)

36. 吃貓的男人(小說)

37. 聰明丸(長短句)

38. 咳出一隻高跟鞋(散文)

39. 630電車之旅(最後紀錄)

40. 吃眼睛的女人(小說)

41. 八十八夜(散文)

42. 荔枝債(小說)

43. 流星雨解毒片(小說)

44. 給拉麵加一片檸檬(飲食檔案)

45. 有點火(散文)

46. 逆插桃花(小說)

47. 女巫詞典

48. 藍狐別心軟(散文)

49. 橘子不要哭(散文)

50. 煙花三月(紀實小說)

51. 水雲散發(飲食檔案)

52. 夢之浮橋(散文)

53. 礦泉水新版本(散文)

54. 凌遲(小說)

55. 真假美人湯(散文)

56. 牡丹蜘蛛面(飲食檔案)

57. 赤狐花貓眼(小說)

58. 涼風秋月夜(散文)

59. 櫻桃青衣(小說)

60. 如痴如醉(散文)

61. 把帶血刀子包起來(散文)

62. 鴉片粉圓(散文)

63. 還是情願痛(散文)

64. 紅袍蠍子糖(飲食檔案)

65. 人盡可呼(散文)

66. 新歡(小說)

67. 風流花吹雪(散文)

68. 餃子(小說)

69. 紅耳墜(散文)

70. 黑眼線(散文)

71. 最後一塊菊花糕(小說)

72.只是蝴蝶不願意(長短句)

73. 放血(小說)

74.門鈴只響一次(散文)

75..緣分透支(散文)

76.七滴甜水(散文)

77.鬼幹部(電影劇本)

78.生命是個面紙盒(散文)

79.青黛

★改編成電影的作品★

《古今大戰秦俑情》 (導演:程小東,主演:張藝謀、鞏俐、于榮光。)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主演:張國榮、鞏俐、張豐毅。)

《青蛇》(導演:徐克,主演:張曼玉、王祖賢、趙文卓)

《胭脂扣》 (導演:關錦鵬,主演:梅豔芳、張國榮、萬梓良等;

《潘金蓮之前世今生》(導演:羅卓瑤,主演:王祖賢、曾志偉等)

《川島芳子》(導演:方令正,主演:梅豔芳、劉德華、爾冬陞)

《誘僧》(導演:羅卓瑤,主演:吳興國 陳衝)

《餃子》(導演:陳果,主演:楊千嬅、白靈、梁家輝)

《生死橋》是李碧華壓箱之作,並是第一部改編成電視劇的作品

李碧華精短小文選粹

固執的新娘

一定非常非常的愛,才願意在監獄中下嫁重犯。

有些女人婚後男人才犯案坐牢,有些已有婚約訂好日子結果出事就捕……沒得考慮且已無選擇,先成「丈夫」再成「囚犯」。有情有義的無奈等他回來,面對現實的明白他出來之時雙方已老而孩子得吃飯只好改投別人懷抱。

囚犯不能怨,因果皆自招。

——但,他明明是詐騙傷人械鬥搶劫放火仇殺……之類的重犯,她竟披上婚紗,步入紅地毯,在武警特警荷槍實彈監視下,與身穿囚服的男人共譜婚禮進行曲,許下愛的承諾,實在感人。前景困難重重,後路迷茫莫測,在情在理可以不嫁,若他已在服刑才與之相戀,愛他什麼呢?作此抉擇,是前生欠他來「還債」吧?

早前四川嘉陵監獄曾創全國先例,為男重犯舉行囹圄婚禮,新娘不止一名,共七位,抱著同一信念,為愛嫁給他。「不離不棄」才四個字,實行起來得付出半生眼淚和等待。

已成定局的不幸,人們自能面對;但未成定局的兇險,卻可進可退可收可放。別低估女人的力量和勇氣,她們一旦想通了(或永遠想不通),便堅決道:「日子是自己在過,只要我喜歡他,我就會一輩子等他!」父母家人好友都沒轍。

情深的女人都很固執。

二手包包負能量

今時今日,當鋪和大耳窿(高利貸)都接受名牌袋,現金即時到手。斷當或還不起債,它們便在市場「流通」,不讓二手XX站專美。

人家用過的包包,即使大賣廣告,不得不聲明:「皮面無明顯劃痕」、「猶如新貨」、「白色皮未曾變黃」、「無汙漬」、「無損傷」、「保養佳」……閣下看不出來不等於沒有,再怎麼「全新」之物,到底也是「易主」之貨。

對名牌袋沒興趣但尊重個人對心頭好的追求自由。好些廣告還愛把明星名人用家照片放在二手包包旁邊,以示身份象徵。對豪門生育機器或袋奴生涯豔羨,或靠自力購買,這是發憤的原動力。但目標應在「一手」而非「二手」,討得豪客歡心換來名牌,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人望高處,二手包包只過度時期暫時滿足品,總是沾人家口水尾,你也瞧不起自己。

「二手」貨乃主人所棄,款式過氣不再喜歡已屬惹嫌,但通常因為手頭拮据,只得變賣典當按押來套現,身價當然淪落,貨物亦充滿負能量、壞磁場。得寵又發達的女人,只會愈買愈多怎會愈賣愈少?

拎個四十萬元名牌袋而裡頭只有四百元,不要緊,那是救急貨源——你去「接貨」?等於接收較差的運氣。

名字反胃的美食

民間傳統小吃中,好些名字土土的,難以引起食慾。

像「雞屎果」,就是用雞屎藤加糯米粉做的茶果,豆沙餡。東莞一種甜食叫「老鼠扒泥」,也是糯米粉所制,不過粉團全捏成小粒,在糖水鍋中煮沸,再加蛋花或窩蛋,入口滑溜,因形狀酷似野地裡田鼠打洞時,在洞口扒劃的小泥粒,故名。

佛山南海一帶的「臭腳醋」,因煮米醋時散發一種與腳臭相似的味道,但進嘴不臭,反而有特別香氣,清潤可口,夏天酷熱,還可健胃消滯呢。

上海世博園區的中華美食街,有款青海著名小吃「狗澆尿」油煎薄餅,得名由來是土族新媳婦過門後,入廚弄點娘家美食,準備了油和麵粉時,一隻小狗跳上灶臺不小心把油壺踢翻,她忙將麵粉吸走了油,將錯就錯製成油餅,大家吃得特別香,問怎麼做?她不好意思說狗踢翻了油壺,隨口笑道:「是狗把尿澆在上面。」當局認為此名不雅,規定改為「青海甘藍餅」,莫名其妙。抹煞了地方色彩。

我們小時吃的「肚臍餅」,即花佔餅,形如凸出的肚臍,但最可口是「鼻屎」,酸酸甜甜的柑橘製品,黑褐色小顆粒,絕對核突。還有,北海道的「馬糞海膽」,更是人間極品。

鐵樹開了花

雖然是人家的辦公室會客室,但香氣撲鼻,原來鐵樹開了花,沒見過的奇景。

剛烈如鐵的樹幹,抽芽茁壯還在頂上開了株月白香花,非常難得。古時(明朝吳浙之間)俗諺:「見事難成,則雲鬚鐵樹開花。」鐵樹即使成長十多個寒暑,每年都有開花能力,但只消氣候溫度稍有不合,它不大高興便不肯開花。生命力頑強,觀賞價值高,筆直擋煞——但仍很「寸」:我不開花,怎麼著?

究竟「鐵樹開花,富貴榮華」是否好兆頭?有人認為這現象罕見,預告急劇變化、鬥爭相衝,大吉大兇要看主人承受能力。玄學家說,鐵樹開花處附近若太雜亂骯髒,反增加破壞力,得在鐵樹繫上紅頭繩懸掛紅彩帶紅封包,令其充滿喜悅氣氛,有繽紛熱鬧感,催旺「以木生火」通明之勢,才化兇為吉。

不過好像沒人研究這些八卦風水宜忌,任樹長也任花開。既然不知情不深究,當然亦無心理包袱,只是欣賞,管不了是非吉兇。

如果鐵樹開花寓意夢想成真,我們便沾點喜氣吧。任何事情的成功,還不是個人勤奮加運氣所致?不迷信花,正如不迷信天上無端掉下一個大餡餅。好,繼續努力。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天下言情第一人:李碧華作品推薦
    李碧華,中國香港女作家、記者、編劇。1998年,憑藉《胭脂扣》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2005年憑藉《餃子》獲得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李碧華生長在一個大家庭裡,祖父以前在鄉下很有錢,有四個老婆,還有妾侍。
  • 李碧華:一半
    這種「半」文化的巧妙,讓我想起香港的一位知名通俗小說家,李碧華。李碧華的小說,雖然不乏讀者喜愛,且常有人拿她與張愛玲作比較。但從純文學創作角度來說,許多學者都認為李碧華的小說是遠夠不上一流文學的。 可有趣的是,李碧華的作品,文學性雖不如一流作品完整,但她的小說,卻幾乎每一部都被改編成了電影,且許多部,都是銘刻在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
  • 為張國榮訂做「程蝶衣」的李碧華,是如何「逆插桃花」的
    李碧華從不避諱同性題材的書寫。1986年發表的《青蛇》白蛇青蛇的曖昧;1989年的《霸王別姬》程蝶衣對段小樓角色錯置的愛;又或者,她的此類小說與一般的男女言情小說還有同性戀類型的情感小說有何分別?她在小說《逆插桃花》這中形容這基情為逆插桃花,桃花象徵愛情風月,倒錯主流取向的激情不失為一種逆流。通過閱讀李碧華「基情」小說,可以得知,她書寫男男戀情的方式,與她書寫男女言情的模式和格局一脈相承。她寫戀愛中的同性男子,一貫帶著她寫痴纏女性的特徵,程蝶衣即是一例。
  • 好書必讀:李碧華的《煙花三月》
    唐朝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碧華的書現在成了小眾讀本,曾幾何時,她是香港最知名的作家和編劇,小說《霸王別姬》《青蛇》《潘金蓮之前生後世》《生死橋》《滿洲國之妖孽》都被改編成電影,風靡一時,文風奇豔,穿越古今。但現在如果你搜索她的書名,大抵會掩埋在一些電影電視的資訊裡。比如《煙花三月》,最先出來的是言情電視連續劇。
  • 讀完60本瓊瑤,不如讀懂一部李碧華
    她就是原著、編劇——李碧華。與瓊瑤一樣,李碧華的小說多歸於言情一類。但李碧華寫的,才是愛情最真實的樣子。讀她,熱戀時能冷靜下來,失戀時能活絡過來。即便讀遍60本瓊瑤,也不及讀懂一部李碧華。難怪有人說,看李碧華的言情,也能看出盪氣迴腸的感覺。
  • 對話李碧華
    李碧華:我覺得小說是文字,不管徐克的電影,或田沁鑫的舞臺劇,把原著的中心思想和特色精髓表現出來——他們用了另一種藝術語言和手法再創作,也令小書加分,謝謝。記者:話劇《青蛇》的舞臺呈現,有沒有讓你感到意外?李碧華:有一點。因為這是個離經叛道的創作,與舞臺劇一貫厚實穩重相比,題材已行走於邊緣,意識大膽,希望日後有更前衛,更多新鮮離奇的劇目。
  • 作家李碧華與歌手李碧華因為一首《心雨》走在了一起
    在收集《心雨》這首歌的資料時,才知道了原來有兩個李碧華。#網絡熱歌#第一個李碧華是女作家,中國香港人,是香港文壇大名鼎鼎的才女,作品有我們很多熟知的第二個李碧華是知名女歌手,中國臺灣人,成名於80年代。不算太有名,但她的一首經典老歌,大家卻很熟悉,那就是《心雨》。「因為明天我將成為別人的新娘,讓我最後一次想你」,還有「我的思念是不可觸摸的網,我的思念不再是決堤的海」這些歌詞,你一定熟悉。
  • 「致敬李碧華」系列電影推薦!
    李碧華,香港文學圈大名鼎鼎的才女,代表作品有《霸王別姬》、《青蛇》、《秦俑》、《胭脂扣》、《生死橋》、《餃子》、《誘僧》等。李碧華生長在一個大家庭裡,祖父以前在鄉下很有錢,有四個老婆,還有妾侍。胭脂扣。
  • 李碧華請張國榮放心
    上周末,李碧華發表《請哥哥放心》的博文,提及有改編者意圖侵權謀利,出版改編劇本,向影視公司推銷操作《霸王別姬》電視劇,當他們啟動法律程序追究卻遭遇對方「失聯」的事件。李碧華表示,多年來一直有投資方提出極高價拍攝電視劇,她都以「找不到適合的演員」拒絕。「不會讓背景複雜的某人和某些公司侵權濫拍電視劇的。
  • 李碧華的孩子 不知道媽媽是大明星
    歌手李碧華當年以一曲「浮水印」成名,她淡出演藝圈快14年了,婚後李碧華絕口不提當年的歌手生涯,她的兩個小孩還得從老師同學的口中,才知道媽媽以前是個大明星。    李碧華唱歌時總是帶著淺淺笑容,「浮水印」這首歌讓李碧華從民歌手成功轉型,成為當紅的流行歌手。
  • 在越南,「鬼妹」晚上睡過道,腳伸得高高的,腳指甲還塗國旗?
    在越南,「鬼妹」晚上睡過道,腳伸得高高的,腳指甲還塗國旗?我的下一站是越南首都河內。行程60公裡預定次日上午11時到達。一輛大巴只有約十位乘客。一人可佔兩個座位。晚上那些「鬼佬鬼妹」乾脆睡在過道的地上,出入只能在空中進行。不少「鬼妹」有一種嗜好,到了一國就穿上胸前印有該國國旗的休閒衫,又或在腳上拇指的指甲上塗上該國國旗的圖案,因為她們在少人乘車時,常將腳伸得高高,所以很容易看到。早上,車已進入越南北部,公路與鐵路經常交叉行進。
  • 李碧華《來晚了》再祭張國榮
    因為電影《胭脂扣》和《霸王別姬》,李碧華和張國榮(哥哥)成了好友,在張國榮逝世3周年忌日到來前,這位香港地區知名作家專門提筆寫下一篇懷念哥哥的文章《來晚了》。其中還披露了不少張國榮生前,尤其是拍攝《霸王別姬》期間鮮為人知的點滴,看起來讓人唏噓不已。
  • 香港作家李碧華經典作品再度面世
    原標題:香港作家李碧華經典作品再度面世  一向神秘、低調的香港著名作家李碧華近日重新回到讀者的視野。由新經典文化策劃出版、包括《青蛇》《霸王別姬》在內的「李碧華全新修訂典藏文集」五種全面精裝上市,該小說集囊括李碧華迄今為止的人氣作品。
  • 李碧華《青蛇》中許仙變渣男,悽美的愛情神話,莫問是劫是緣
    李碧華作品多有擺脫不掉的前世因果、宿命、禪宗意味,被稱作「詭異奇情小說。不論她華麗如一場舊夢的《胭脂扣》,還是纏綿三生三世的《秦俑情》,迷戀與背叛的《霸王別姬》,但她善於把一些嚴肅題材託筆於言情,以亂世作歷史背景。
  • 李碧華五作品內地再度出版 曾拒絕授予版權
    昨日記者從新經典文化公司獲悉,包括《青蛇》、《霸王別姬》在內的「李碧華全新修訂典藏文集」即將出版,該小說集囊括了李碧華最具代表性的5部作品。  李碧華的小說多年來被改編成影視作品,贏得了市場口碑。1988年由關錦鵬導演,張國榮、梅豔芳主演的《胭脂扣》;1993年由徐克導演,王祖賢、張曼玉主演的《青蛇》;同年陳凱歌導演、張國榮主演的《霸王別姬》;都已經成為華語電影經典。
  • 李碧華《霸王別姬》:從始至終,只有菊仙一人是「忠誠」二字
    毫無疑問,《霸王別姬》,是李碧華雕琢的最美的一部作品。最早知道李碧華這個人,就是《霸王別姬》,衛視中文臺日日廣告,林憶蓮那一句「往事已經太匆匆,我好害怕總是淚眼朦朧」悽婉悱惻,勾魂奪魄,是那時期我最愛的歌。婊子無情,戲子無義。這個婊子說的就是菊仙。
  • 李碧華經典作品面世 結束十年在內地不授權出版局面
    東方網11月14日消息:隨著話劇《青蛇》熱演,一向神秘、低調的香港作家李碧華又重回讀者視野。近日,由新經典文化策劃出版的「李碧華全新修訂典藏文集」(五種)精裝上市,該小說集囊括李碧華迄今為止最具代表性、最具人氣作品。   此次出版的李碧華經典小說集收錄了李碧華迄今為止全部中長篇小說經典名作,完全以新的面貌呈現。
  • 哥哥三年祭 李碧華《來晚了》披露張國榮點滴
    因為電影《胭脂扣》和《霸王別姬》,李碧華和張國榮(哥哥)成了好友,在張國榮逝世3周年忌日到來前,這位香港地區知名作家專門提筆寫下一篇懷念哥哥的文章《來晚了》。其中還披露了不少張國榮生前,尤其是拍攝《霸王別姬》期間鮮為人知的點滴,看起來讓人唏噓不已。
  • 李碧華談《青蛇》:希望有更前衛的劇目
    李碧華:我覺得小說是文字,不管徐克的電影,或田沁鑫的舞臺劇,把原著的中心思想和特色精髓表現出來——他們用了另一種藝術語言和手法再創作,也令小書加分,謝謝。   記者:話劇《青蛇》的舞臺呈現,有沒有讓你感到意外?   李碧華:有一點。因為這是個離經叛道的創作,與舞臺劇一貫厚實穩重相比,題材已行走於邊緣,意識大膽,希望日後有更前衛,更多新鮮離奇的劇目。
  • 郭崇元:才女李碧華老公,巧施詭計追才女,婚後方知娶懶妻
    後來一打聽,他才知道這位李白女士,就是香港文壇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李碧華。李白是她的真名,很少示人,大家更願意叫她李碧華。李碧華出身名門,與生俱來的觀察力,讓她兒時就對豪門中的恩怨情仇記憶極深,後來更是憑藉出色的文筆,在高中時就開始在報刊上發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