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李碧華

2021-01-17 手機鳳凰網

記者:作為《青蛇》原著者,是否認為舞臺劇版忠於原著?有沒有表達出其中的精髓?

李碧華:我覺得小說是文字,不管徐克的電影,或田沁鑫的舞臺劇,把原著的中心思想和特色精髓表現出來——他們用了另一種藝術語言和手法再創作,也令小書加分,謝謝。

記者:話劇《青蛇》的舞臺呈現,有沒有讓你感到意外?

李碧華:有一點。因為這是個離經叛道的創作,與舞臺劇一貫厚實穩重相比,題材已行走於邊緣,意識大膽,希望日後有更前衛,更多新鮮離奇的劇目。

記者:舞臺劇《青蛇》的結尾,小青和法海融入芸芸眾生,這樣的處理是否可以接受?

李碧華:原著中春雷乍響驚蟄之日,江南春雨後,霧氣縈繞,西湖斷橋,青白二蛇修煉不死之身,也融入芸芸眾生,偶遇許仙輪迴再世之身,不免心亂情動——那時(1986年寫的書,最初的版本)的設計,青白蛇是張小泉剪刀廠的女工。張小泉的剪刀再利落,也剪不斷人間情慾糾纏,我喜歡這寓意。現在舞臺劇把重遇放在今天,沒問題,因為日子過去了——只有那把傘是永存的。也是一段叫人迷失和軟弱的快樂時光。

記者:《青蛇》是你第一部舞臺劇作品嗎?除了提供原著以外,是否參與了創作過程?有哪些參與?

李碧華:我以前做過好些舞劇的策劃和編劇,如《搜神》、《女色》、《胭脂扣》、《誘僧》、《粉墨春秋》。我沒做過舞臺劇,怕寫大量臺詞,而這正是田沁鑫他們的專長。

我和導演就把宋代傳奇中的人、妖、佛、情慾、勾引、掙扎、悟與不悟……深刻討論過,她來香港時我們溝通得很好。不過改編的過程我就不管了,達成共識後,她有她的自由發揮。我曾說,舞臺語言也許是另一種「增值」呢。

記者:你喜歡《青蛇》中西結合的音樂呈現嗎?

李碧華:任何文化交流都迸發另類火花,還互相衝擊各得提升。除了音樂,舞臺設計、燈光設計、服裝造型設計等,來自蘇格蘭、德國、香港……我覺得這是優秀的團隊。

記者:英國的合作方一直在追問:「600年過去了,你們中國人是否還相信這個白蛇和青蛇的傳說?」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李碧華:中國人專門相信一切飄渺的東西,如一生一世的愛情、輪迴、長生不老、富足、平等、復活、因果、自由、快樂——我認為人生追求不外自由和快樂,我希望活得逍遙,不欠人,如粵劇《紫釵記》中所云:欠人一文錢,不還債不完、欠人一分債,不還不痛快。如到終結那天無債在身,就走得瀟灑自在,重新出發。

記者:最近有內地歌手演唱了一曲《法海你不懂愛》,引起很大爭議,你知道嗎?

李碧華:竟有這樣的事?我不清楚。但這與我們創作有什麼關係?小說《青蛇》寫於1986年,自由創作的環境叫我感恩,離經叛道,天馬行空,顛覆了傳統形象,包括法海。妖精和人統統不懂愛,否則何致跌跌撞撞悲喜交集不能自拔?他們克制、試探、追求、忐忑、歡愉、傷痛……就因不懂愛,故不悟,故苦海浮沉。誰懂愛?你我是誰?

本報記者 王潤 J069

相關焦點

  • 李碧華:一半
    這種「半」文化的巧妙,讓我想起香港的一位知名通俗小說家,李碧華。李碧華的小說,雖然不乏讀者喜愛,且常有人拿她與張愛玲作比較。但從純文學創作角度來說,許多學者都認為李碧華的小說是遠夠不上一流文學的。 可有趣的是,李碧華的作品,文學性雖不如一流作品完整,但她的小說,卻幾乎每一部都被改編成了電影,且許多部,都是銘刻在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
  • 作家李碧華與歌手李碧華因為一首《心雨》走在了一起
    在收集《心雨》這首歌的資料時,才知道了原來有兩個李碧華。#網絡熱歌#第一個李碧華是女作家,中國香港人,是香港文壇大名鼎鼎的才女,作品有我們很多熟知的第二個李碧華是知名女歌手,中國臺灣人,成名於80年代。不算太有名,但她的一首經典老歌,大家卻很熟悉,那就是《心雨》。「因為明天我將成為別人的新娘,讓我最後一次想你」,還有「我的思念是不可觸摸的網,我的思念不再是決堤的海」這些歌詞,你一定熟悉。
  • "霸王別姬"原作者李碧華炮轟蘆葦:誇大貪功為己有
    曾經一起合作電影《霸王別姬》而結緣,編劇蘆葦沒有想到,20年後作家李碧華跟他「反目成仇」,這令他有些意外和疑惑,不知「仇」到底從何而來。  4月22日,《霸王別姬》的小說原作者李碧華的版權代理公司通過律師向該片的改編者之一蘆葦發出「嚴正聲明」,稱蘆葦並不擁有其擬出版的《霸王別姬》的劇本版權,同時警告蘆葦「不容許一人誇大貪功為己有」。
  • 「致敬李碧華」系列電影推薦!
    李碧華,香港文學圈大名鼎鼎的才女,代表作品有《霸王別姬》、《青蛇》、《秦俑》、《胭脂扣》、《生死橋》、《餃子》、《誘僧》等。李碧華生長在一個大家庭裡,祖父以前在鄉下很有錢,有四個老婆,還有妾侍。胭脂扣。
  • 言情鬼妹 李碧華
    作家李碧華,女,原名李白,廣東人,出生、成長於香港,同時也擔任記者(人物專訪)、電視編劇、電影編劇及舞劇策劃。代表作品有《霸王別姬》、《青蛇》、《胭脂扣》等。專欄及小說在中港臺新馬等報刊登載,並結集出版逾七十本並有多國譯本。
  • 李碧華《胭脂扣》:世間女子所追求的,都是一樣滑稽
    李碧華讓筆下的女人所處荒野中,孤立無援,而又使其藉以攀援的男人如此不可靠,情的被否定,被遺棄,被葬送和被破壞的時刻是她們經歷最大創傷的時刻,之後要克服這種創傷,便陷入了弗洛伊德所說的「強制重複」法療傷,或是遊魂不散,或是轉世投胎,或是遊戲人間,但總歸是悲劇的,以致自體再次消亡。
  • 李碧華請張國榮放心
    上周末,李碧華發表《請哥哥放心》的博文,提及有改編者意圖侵權謀利,出版改編劇本,向影視公司推銷操作《霸王別姬》電視劇,當他們啟動法律程序追究卻遭遇對方「失聯」的事件。李碧華表示,多年來一直有投資方提出極高價拍攝電視劇,她都以「找不到適合的演員」拒絕。「不會讓背景複雜的某人和某些公司侵權濫拍電視劇的。
  • 李碧華:餛飩和餃子的對話
    本文作者 | 李碧華封面配圖 | Natalie
  • 李碧華的孩子 不知道媽媽是大明星
    歌手李碧華當年以一曲「浮水印」成名,她淡出演藝圈快14年了,婚後李碧華絕口不提當年的歌手生涯,她的兩個小孩還得從老師同學的口中,才知道媽媽以前是個大明星。    李碧華唱歌時總是帶著淺淺笑容,「浮水印」這首歌讓李碧華從民歌手成功轉型,成為當紅的流行歌手。
  • 李碧華《來晚了》再祭張國榮
    因為電影《胭脂扣》和《霸王別姬》,李碧華和張國榮(哥哥)成了好友,在張國榮逝世3周年忌日到來前,這位香港地區知名作家專門提筆寫下一篇懷念哥哥的文章《來晚了》。其中還披露了不少張國榮生前,尤其是拍攝《霸王別姬》期間鮮為人知的點滴,看起來讓人唏噓不已。
  • 好書必讀:李碧華的《煙花三月》
    唐朝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碧華的書現在成了小眾讀本,曾幾何時,她是香港最知名的作家和編劇,小說《霸王別姬》《青蛇》《潘金蓮之前生後世》《生死橋》《滿洲國之妖孽》都被改編成電影,風靡一時,文風奇豔,穿越古今。但現在如果你搜索她的書名,大抵會掩埋在一些電影電視的資訊裡。比如《煙花三月》,最先出來的是言情電視連續劇。
  • 香港作家李碧華經典作品再度面世
    原標題:香港作家李碧華經典作品再度面世  一向神秘、低調的香港著名作家李碧華近日重新回到讀者的視野。由新經典文化策劃出版、包括《青蛇》《霸王別姬》在內的「李碧華全新修訂典藏文集」五種全面精裝上市,該小說集囊括李碧華迄今為止的人氣作品。
  • 讀完60本瓊瑤,不如讀懂一部李碧華
    她就是原著、編劇——李碧華。與瓊瑤一樣,李碧華的小說多歸於言情一類。但李碧華寫的,才是愛情最真實的樣子。讀她,熱戀時能冷靜下來,失戀時能活絡過來。即便讀遍60本瓊瑤,也不及讀懂一部李碧華。在女子學校讀書的時候,李碧華的文字就常在《幸福家庭》和《中國學生周報》上發表,畢業後,她當了一名小學老師。1976年,李碧華的才華被伯樂賞識,她成了《文季月刊》的記者,主攻人物專訪。
  • 李碧華五作品內地再度出版 曾拒絕授予版權
    昨日記者從新經典文化公司獲悉,包括《青蛇》、《霸王別姬》在內的「李碧華全新修訂典藏文集」即將出版,該小說集囊括了李碧華最具代表性的5部作品。  李碧華的小說多年來被改編成影視作品,贏得了市場口碑。1988年由關錦鵬導演,張國榮、梅豔芳主演的《胭脂扣》;1993年由徐克導演,王祖賢、張曼玉主演的《青蛇》;同年陳凱歌導演、張國榮主演的《霸王別姬》;都已經成為華語電影經典。
  • 李碧華《霸王別姬》:從始至終,只有菊仙一人是「忠誠」二字
    毫無疑問,《霸王別姬》,是李碧華雕琢的最美的一部作品。最早知道李碧華這個人,就是《霸王別姬》,衛視中文臺日日廣告,林憶蓮那一句「往事已經太匆匆,我好害怕總是淚眼朦朧」悽婉悱惻,勾魂奪魄,是那時期我最愛的歌。婊子無情,戲子無義。這個婊子說的就是菊仙。
  • 李碧華經典作品面世 結束十年在內地不授權出版局面
    東方網11月14日消息:隨著話劇《青蛇》熱演,一向神秘、低調的香港作家李碧華又重回讀者視野。近日,由新經典文化策劃出版的「李碧華全新修訂典藏文集」(五種)精裝上市,該小說集囊括李碧華迄今為止最具代表性、最具人氣作品。   此次出版的李碧華經典小說集收錄了李碧華迄今為止全部中長篇小說經典名作,完全以新的面貌呈現。
  • 哥哥三年祭 李碧華《來晚了》披露張國榮點滴
    因為電影《胭脂扣》和《霸王別姬》,李碧華和張國榮(哥哥)成了好友,在張國榮逝世3周年忌日到來前,這位香港地區知名作家專門提筆寫下一篇懷念哥哥的文章《來晚了》。其中還披露了不少張國榮生前,尤其是拍攝《霸王別姬》期間鮮為人知的點滴,看起來讓人唏噓不已。
  • 李碧華談《青蛇》:希望有更前衛的劇目
    李碧華:我覺得小說是文字,不管徐克的電影,或田沁鑫的舞臺劇,把原著的中心思想和特色精髓表現出來——他們用了另一種藝術語言和手法再創作,也令小書加分,謝謝。   記者:話劇《青蛇》的舞臺呈現,有沒有讓你感到意外?   李碧華:有一點。因為這是個離經叛道的創作,與舞臺劇一貫厚實穩重相比,題材已行走於邊緣,意識大膽,希望日後有更前衛,更多新鮮離奇的劇目。
  • 為張國榮訂做「程蝶衣」的李碧華,是如何「逆插桃花」的
    李碧華從不避諱同性題材的書寫。1986年發表的《青蛇》白蛇青蛇的曖昧;1989年的《霸王別姬》程蝶衣對段小樓角色錯置的愛;通過閱讀李碧華「基情」小說,可以得知,她書寫男男戀情的方式,與她書寫男女言情的模式和格局一脈相承。她寫戀愛中的同性男子,一貫帶著她寫痴纏女性的特徵,程蝶衣即是一例。程蝶衣期待,正如《青蛇》中白蛇對許仙的期待的那樣,渴望知心人相伴,愛的永恆不墜。
  • 郭崇元:才女李碧華老公,巧施詭計追才女,婚後方知娶懶妻
    後來一打聽,他才知道這位李白女士,就是香港文壇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李碧華。李白是她的真名,很少示人,大家更願意叫她李碧華。李碧華出身名門,與生俱來的觀察力,讓她兒時就對豪門中的恩怨情仇記憶極深,後來更是憑藉出色的文筆,在高中時就開始在報刊上發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