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洗盡鉛華,同他相宿相棲去?」 「沒有。」 「二人難道不肯挨窮?」 「不是不肯,是不敢。」三人默然。多麼一針見血。挨窮不難,只要肯。但你敢不敢?二人形容枯槁,三餐不繼,相對泣血,終於貧賤夫妻百事哀,脾氣日壞,身體日差,變成怨偶。一點點意見便鬧得雞犬不寧,各以毒辣言語去傷害對方的自尊。於是大家在後悔:我為什麼為你而放棄錦衣玉食嬌妻愛子?我又為什麼為你而虛耗芳華謝絕一切恩客? 當你明知事情會演變至此時,你就不敢。
愛情不過是一件普通的玩意,一點也不稀奇。男人不過是一件消遣的東西,有什麼了不起?什麼叫情,什麼叫意?
還不是大家自己騙自己。
什麼叫痴,什麼叫迷?簡直是男的女的在做戲。
李碧華,對男女之事,看著透徹!
沒抵住書名的誘惑,第一篇看的是《胭脂扣》。
講的是:
報社記者袁永定遇到了一位前來登尋人廣告的女子如花,無意中卻發現了如花是個鬼魂。
50年前,它是一名紅牌妓女,愛上了十二少陳振邦,兩人相愛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但是兩人的身份懸殊,十二少的家長激勵的反對者這門婚事。
迫於無奈,兩人以胭脂扣定情,一起吞鴉片殉情,但是如花自盡之後如花卻沒有在地府找到十二少便一直在陽間苦苦尋找。
最後如花在記者的幫助下,找到了十二少,才得知當年十二少被人救活了,現在生活的窮困潦倒。
如花對十二少的懦弱感到失望,傷心欲絕,便把胭脂扣還給了十二少,回到陰間投胎了。
剛開第一頁腦子裡就蹦出個名字,亦舒?至少這一篇她們的語言實在太像了,完全是姐妹花。
《胭脂扣》除了《胭脂扣》之外還收集了《潘金蓮之前世今生》和《滿洲國妖豔——川島芳子》,清一色奇女子主角:一個妓女,一個「淫婦」,一個魔女,情感光怪陸離,故事曲折離奇。
看了第二篇的時候,我就開始冷靜下來對比二者的差異。
李碧華讓筆下的女人所處荒野中,孤立無援,而又使其藉以攀援的男人如此不可靠,情的被否定,被遺棄,被葬送和被破壞的時刻是她們經歷最大創傷的時刻,之後要克服這種創傷,便陷入了弗洛伊德所說的「強制重複」法療傷,或是遊魂不散,或是轉世投胎,或是遊戲人間,但總歸是悲劇的,以致自體再次消亡。
如果李碧華是歷史系學生,那麼她一定名列前茅。後來看了《川島芳子》更堅定了我的想法,這個女人的文筆有很濃的歷史氣息。
我擺房身價奇高,及後臺腳旺,還清債項,回復自己身。恃是紅牌,等閒客人發花簪,不願應紙。
這不僅透露其三十年代香港人的身份,同時在與現代香港人的對話中產生不一樣的化學反應。
李碧華對三十年代的特殊感觸,才使得整個文本都具備舊日的氣息。
同時,作者又藉助現代氣息濃厚的語言、事物如邵氏影業、香港小姐選美比賽、地鐵、傳呼機甚至是廣播中播放的《卡門》音樂等來消解這種傳統氣息。
李小良先生在《小說的文化認同與性別意識》一文中指出:
「李碧華的小說是一種比較有意思的導向:就是緊扣香港當前和過去的特定歷史時空和文化脈絡來閱讀。……
更可以洞見她的作品在特定的文化空間的意義和跟歷史政治現實的相關性。」
《胭脂扣》中,作者將視線投放在回歸前的香港,借如花所說所見重構起半個世紀之久的民間香港史。整個文本在過去與現在之間來回穿梭,在傳統與現實之間「搖擺不定」。
如果她專門寫武俠我也不奇怪,因為她會寫,俠骨柔情恩怨情仇本就是小說家的殺手鐧,加上她的懷古情節,寫出來的武俠不會遜色。武俠與歷史難分難解,多少要帶點古色古香。而歷史本是政治的孿生兒,不關懷政治難寫出深刻的武俠,儘管你想寫閒雲野鶴,但英雄肝膽怎麼離得開兵戈鐵馬呢。
例外的是你以家族代替種族,以江湖掩蓋國家,但只是神似而形不似罷了,說到底還是有保家衛國的影子的。
金庸古龍濃墨重彩塑造出來的江湖,正邪兩派傾軋惡鬥,武林盟主橫空出世,誰敢說這沒有國家和政權的影子呢?換個說法罷了。
亦舒是師太級人物,把一個深刻的道理三言兩語輕描淡寫就說到你心坎兒裡了。給人感覺是她說完她輕飄飄的走了,給你木在原地愣了半天一拍大腿頓覺豁然開朗。
但是她出了名的不關懷政治,作品極具欣賞性,妙語連珠妙筆生花,但始終觸不到時代的靈魂。換句話說,除了鷹一樣的大女子的婉轉獨立強大的內心與這個世界的聯繫之外,亦舒都是不大關心的。
題材寫爛了,從平實生活裡找不到沒寫過的素材可供下手,竟然熱衷寫科幻,難道是那個科技翻雲覆雨的香港給她的啟示?亦舒是不能染指武俠的,她不合適。另外一點,也是最初令我不敢深讀李碧華的原因,就是她的筆墨太過幽怨。像什麼呢?好像有個女子從墳墓裡爬出來帶給你的醒世箴言。
《胭脂扣》和《潘金蓮》完全是這樣的。除了這些的其它作品,即使民國年代的川島芳子,你能說她不是妖孽麼?
很明顯的悽悽怨怨,一落筆就讓讀者隱約看到了一條彎彎曲曲迷霧氤氳的黃泉路,甚至還大膽猜測了孟婆湯的味道,又酸又鹹一如人生。
李碧華有時實在像個靈媒,把魑魅魍魎寫的活靈活現有血有肉。
我是個膽小的人,畏懼鬼神,所以一讀李碧華就覺得脊背生涼,就差沒毛骨悚然了。
太清醒的寫著輪迴,讓讀者嚇的退縮,我就是其中一個不中用的膽小鬼。我在腦海裡搜索可以描繪李碧華和亦舒這二人的似與不似,最後只能說,如果你想讀個乾脆利落爽快輕盈,那麼你去讀亦舒。
如果你想讀個迷離宿命警世靈動,那麼你去讀李碧華。這二人都是寫女人心思的好手,倘若你想探求旖旎女子立足大千世界的真理,她們的文字是不能錯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