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農村婚禮之問:為啥越是家窮,花錢越多?

2020-12-12 鄉土視角

在河南商丘農村,近兩年的結婚情景已經和前些年有很大的不同。現在的婚禮,一般都是講排場,誰家花錢多,誰家就有面子。這也讓很多新郎苦不堪言,雖然婚禮風光了,但是內心的苦有誰知?

商丘農村的婚禮,應該說是全國很多地區的一個縮影,而且還有個比較嚴重的現象,那就是新郎家越窮,新娘家要的彩禮越多。

在商丘農村,結婚如果不弄幾輛豪車,那是說不過去的。寶馬奔馳奧迪,一般是人們口中常說的豪車,如果隨便弄幾輛價格便宜的車,新娘家會被認為不重視。

所以,新郎家一般都會咬著牙狠著心去迎合新娘家,花錢只為了圖個吉利,圖個高興。

在商丘農村,農家的差距也是很明顯的,有的家庭可以把婚禮辦的風風光光,而有的就相對比較寒酸,但是為了能說得過去,很多家庭也是在咬著牙堅持。

但是其中的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很多新娘家會對家庭條件不好的新郎家獅子大張口,而新郎家如果條件好點,新娘家反而不會怎麼為難。

要說起這點,就不得提一下中國傳統觀念裡的門當戶對思想。如果新娘家庭條件沒有男方好,則有一種委身下嫁的感覺,會讓人覺得瞧不起,所以就像新郎家要一大筆錢當做彩禮,來彌補內心的不平衡感。

其實,不僅是在河南商丘農村,很多農村也存在這些現象,近幾年來有愈加嚴重的趨勢。很多農村家庭,為了娶媳婦,而花掉了多年的積蓄,甚至傾家蕩產,其中很大一部分花費都是彩禮的消費。

在金錢面前,愛情雖然顯得蒼白無力,但是這依然是讓人憧憬的美好事物。希望單身的年輕人也不要氣餒,相信這些不良風氣遲早會有消失的一天。

相關焦點

  • 菏澤農村,為啥親戚混得越好越是指不上?反而窮親戚更靠得住!
    在前些年的菏澤農村,農村人的收入主要靠種地,那會種地都靠人力耕種,人力耕種既耗人力又效率低,筆者記得小時候,尤其是收小麥時候,手工割麥子,地排車運輸,脫粒機脫粒,揚場,最後在晾曬和裝袋。這一整個工序走下來,就要半個月還多。
  • 如果男方家不是太窮,婚禮就不要辦那麼寒酸,原因很現實
    但悠悠直接說,你們家又不是窮,婚姻不必大操大辦,但也絕不能太寒酸,我是真心實意的嫁到你們家,婚禮一輩子就一次,我不想留遺憾。後來悠悠就和老公辦了一個浪漫唯美的婚禮,我在現場被感動的熱淚盈眶。很多人都曾無數次的幻想自己的婚禮,也無數次的想像過那個神聖的時刻會是多麼浪漫和美好。
  • 「解鎖」農村彩禮:婚嫁「窮講究」把老鄉「講究窮」
    每年春節前後,都是不少農村地區的結婚「高峰期」。近年來,隨著農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結婚相互攀比、鋪張浪費之風在一些農村地區也愈演愈烈。鄉村婚嫁「窮講究」,真把老鄉「講究窮」。以彩禮為例,從早些年「見見面,六十六」「拉拉手,九十九」,逐漸上漲至「萬紫千紅一片綠」「一動不動」。
  • 陝西農村婚禮:女方負責收禮金,帶著170多人到男方家吃酒席
    國內各個地區對於婚禮的習俗是不一樣的,在陝西寶雞農村,有一對新人在舉行婚禮,讓很多人不理解的是,女方家可以不用大擺宴席,但是禮金可以照收,收完禮金之後,男方還要花錢僱大巴接送女方客人,把女方家的客人全部接到男方家來吃酒席。
  • 農村紅事「遇冷」,參加婚禮的少了,白事再遠也要趕回來,為啥?
    文/豬友巴巴農村紅事遇冷,婚禮冷席增多,白事遇熱,再遠也要趕回來,為啥?在那個年代,最為深刻的印象在大伯家大哥的婚禮上,在90年代初期,雖然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物質依舊匱乏,當時婚禮的程序還比較多,在今天農村辦婚禮也不過是2日的時間,而在那時最低也要一周,很多村裡的忙客會提前殺豬,準備婚禮上的菜品,還有很多的儀式,比如說,看山,會親,搬嫁妝,鋪床,壓轎等等,而在那時很多親戚朋友都會到場,其中不乏一些村裡的鄰居,在我們村稱之為「街禮」!
  • 農村女孩該不該要彩禮?男方家裡越窮,要的彩禮越多,很現實
    如今在農村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你家兄弟越多,家裡越窮,女方索要的彩禮也就越高。好像家庭條件好一點的,女方要的彩禮還不算太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於是在農村就出現了一種怪現象,那就是剛結婚的小兩口花錢大手大腳,甚至還四處旅遊,而家長卻窮的叮噹響,常年在外打工還債。
  • 農村老人為啥說「寧娶富家奴,不找窮家女」這話到底有什麼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為啥說「寧娶富家奴,不找窮家女」這話到底有什麼道理!在農村生活的很多老人,他們都是沒有接受過什麼文化教育的。但是在農村有一些老人就能出口成章,而且說出來的句子都非常有道理。
  • 在農村,越窮的家庭,孩子越多,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但農村家庭子女的生育情況和城市完全不同,往往是越窮孩子越多。眾所周知,農村基本上很少有獨生子女,一家往往會有好幾個孩子。難道他們養孩子就沒有壓力?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一、多子多福、重男輕女觀念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國,有很多文化習俗,傳統觀念在農村人心中更是根深蒂固。「多子多福」是很多老人口中經常提到的,他們喜歡兒孫滿堂,孩子圍繞膝下的感覺。
  • 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有道理嗎,為啥會有這樣說法
    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有道理嗎?為啥會有這樣的說法?農村裡有許多有趣的事情,當然也有很多講究的事情,就拿農村家裡栽樹來說吧,一些農村人是非常迷信的,他們認為,在農村家裡有幾種樹可以進宅的,比如棗樹,慄子樹,桂花,榆樹,梧桐樹等。
  • 為啥「城市男不娶農村女」?是因為窮嗎?網友的評論讓人哭笑不得
    為啥「城市男不娶農村女」?是因為窮嗎?網友的評論讓人哭笑不得說起來,現在的很多農村朋友們,對於結婚這件事情,都越來越慎重了。很多女孩子,對於另一半的要求也在越來越高,同時,很多城市男人,也越來越不喜歡娶農村女孩了。
  • 農村老話說的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搞不住是什麼意思?
    小時候經常聽老人講這句話,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搞不住,10螺全點狀元,咱們貴州遵義是這樣講的,不知道其它地方是不是這樣講的,農村人就喜歡用這樣的方式來推斷孩子將來要做什麼,村裡老人都說這個還挺準的,我就想說我是二螺,還是同一隻手,為啥現在還不富?
  • 農村辦紅白喜事為啥不找人幫忙,而是花錢請服務隊?人情味沒了?
    導讀:農村辦紅白喜事為啥不找人幫忙,而是花錢請服務隊?人情味沒了?進入冬季之後,農村的紅白喜事明顯的增多起來。過去的時候農村辦理紅白喜事,都是街坊鄰居前來幫忙,尤其是辦白事,不用通知大家就會自發的前去幫忙,哪怕是平日裡有一些矛盾、隔閡的,在辦白事面前,都會屏棄一切顧慮前來幫忙。農村有句老話叫做紅事禮到人不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到扔出來,可見白事跟紅事還是具有很大差別的。
  • 農村俗語「窮柴火,富水缸」,為啥柴火窮水缸就富?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窮柴火,富水缸」,為啥柴火窮水缸就富?老話在理嗎?在農村的俗語之中,有一句俗語叫做:「窮柴火,富水缸」,猛地聽到這句俗語的時候,讓人感到不知所云。這家庭的窮富跟柴火和水果有啥關係呢?難不成水缸多了就能夠富有嗎?其實這也是很老的一句俗語,是描述的過去農村生活,也是通過對於柴火和水缸的存在,得出誰家裡比較窮誰家裡比較富的俗語,擱到現如今已經早早的過時,但在過去這句俗語還是頗有道理的。
  • 中國農村西式婚禮怎能如此浪漫?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為啥我一單身的,會在某個夜不能寐的夜晚闖進某生活記錄社區,去看農村西式婚禮搭建。你沒聽說過?都適婚年齡了,都上上心吧。圖源小紅書@Dee芊芊摘菜把土打平只是建高樓一樣打個地基,到自己上山砍樹、自己搭建舞臺這一步才能體會到農村婚禮的疲憊樸實,一趟折騰下來你終於知道為啥推崇這輩子只有一次婚禮了
  • 一婚窮十年,一喪緊三年!農村以前的俗語,今天來看更扎心
    以前農村結婚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男女到了試婚年齡,只要家庭等條件合適,兩個人就可以結婚。而且大多數這樣的農村夫妻,一過就是一輩子,吵吵鬧鬧,但終究是不離不棄。農村就有那麼一句俗語,十分巧妙的道出了農村紅白事的燒錢,那麼這句話放到今天是不是依舊實用呢,下面就簡單和大家嘮嗑嘮嗑。一婚窮十年,一喪緊三年這句農俗其實很好理解,說的就是,一個家庭如果有兒子結婚,那麼這個家可能要窮個十年左右,而如果遇到喪事,尤其是老人,那麼經濟就要不寬裕三年。
  • 窮小夥娶富家女,婚禮前夕母親給小夥30萬,小夥卻選擇退婚
    窮小夥娶富家女,婚禮前夕母親給小夥30萬,小夥卻選擇退婚強子是個苦命的孩子,在他7歲那年父親因為一場車禍去世了,從此強子和母親相依為命,那個時候在農村除了種地,幾乎沒有其他收入,所以自從父親去世後,強子家的生活舉步維艱
  • 農村俗語:「人富莫做張狂事,人窮鬚髮老虎威」是啥意思?
    農村有許多俗語。如果有時間與農村老人坐在一起聊天,就會發現老人的口中會時不時地「蹦」出一句俗語來。1.他們害怕窮親戚問他們借錢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富人是沒有窮親戚的,但事實並不是這樣。自古以來,富人都有窮親戚。既然是親戚,就少不了親情在裡邊,親戚與親戚之間就少不了來往。一旦親戚張嘴問親戚借錢,面子也是很難駁倒的。
  • 農村老人常說「用著用著,菩薩送著」是什麼意思?錢是越用越多?
    農村老人常說「用著用著,菩薩送著」是什麼意思?錢是越用越多嗎?民間有恨得老話俗語其實說的都富有一定的哲理,有時候還真的不單單是指字面上的意思那麼簡單,在很多時候要仔細揣摩才能曉得其中之意,其實這句老話全稱叫做「省著,省著,窟窿等著,用著用著,菩薩送著」,猛一聽這不是和我們勤儉持家背道而馳麼,其實意思不是這樣的。
  • 農村老話「親兄弟,明算帳」老祖宗的話啥意思,為啥老人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親兄弟,明算帳」老祖宗的話啥意思,為啥老人這樣說?在以前的社會中,計劃生育管制的沒有那麼嚴,所以,很多人家裡都有好幾個小孩。不管男孩女孩,都會生下來養大。
  • 農村俗語:窮遷家,富修墳,不窮不富心不慌,啥意思?有何道理?
    在我國,農村是傳統文化最濃烈的地方,雖然在很多人看來有些迷信,不過很多農村人對此卻是深信不疑。近年來時代快速而穩定的發展,讓不少人對於農村的這些傳統文化有些瞧不上眼。然而畢竟是經過了千百年的傳承,農村的這些文化,是經過了數代甚至是數十代人的檢驗,其中有些道理還是非常深刻的,例如農村的一些老人口中常說的俗語和老話,就非常有道理。窮遷家,富修墳,不窮不富心不慌,其中這句農村的俗語,在人們心中地位是非常的高,那麼它到底是啥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