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陳前廣,是南方電網貴州銅仁供電局計劃建設部副總經理。今年1月底,我在印江自治縣新寨鎮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時接到組織通知,需前往沿河自治縣沙子街道十二盤社區駐村,來不及和家人告別,我便前去開展工作。
一直從事供電工作的我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儼然就是一個「門外漢」。為了迅速轉變角色投入工作,我一邊參與疫情防控,一邊向駐村幹部「取經」。 十二盤社區位於沙子街道東部,由於山高路陡、土地貧瘠、水資源匱乏,2014年該村貧困發生率達33%。隨著脫貧攻堅工作不斷推進,在駐村工作隊的帶領下,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空心李等產業也逐年發展起來,2017年該村實現整村脫貧出列。 十二盤社區已經脫貧了,我還能為他們做什麼?帶著這個問題,我開始逐戶走訪,誰家有幾口人、經濟條件如何、有什麼困難需要幫助……這些我都一一記錄到自己的駐村工作本上。
入戶講解政策
肖帥是我包保的12戶之一,由於家境貧寒,他的妻帶著剛出生不久的兒子離家出走了,肖帥也因此生了一場大病。為了助其走出困境,我在開導他的同時,發動愛心人士進行募捐,解決醫藥費難題。 肖帥家的房屋是典型的老舊木房。在我的動員和幫助下,他不僅住進了新家,還找到了合適的工作。我送給他的喬遷禮物摩託車,也解決了他的出行難題。 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早在2016年,十二盤社區便實施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但受地理因素影響,自來水管極易破裂,有些群眾飲水問題依舊得不到保障。了解情況後,我主動聯繫水利部門維修,並讓預備黨員肖祥華擔任管水員,十二盤社區群眾的飲水難題得以解決。 十二盤社區近些年產業雖然發展起來了,但大部分青壯年依舊選擇外出務工,該村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居多,勞動力的匱乏,導致該社區人居環境整治工程難以推進。
與村民一起勞作
幫群眾扛水泥、和砂漿、修排水管,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逐漸拉近了我和鄉親們的關係,也為後續的人居環境整治奠定了基礎。 通過實施實施「竹籬笆」工程美麗村組建設、開展衛生評比等活動,十二盤社區的群眾逐漸養成了愛護環境的好習慣。在街道的交叉檢查評比中,十二盤社區還獲得最佳進步獎,我也因此被街道指揮部任命為常務指揮長。
幫老人修理家具
為了豐富鄉親們的業餘生活,閒暇的時候,我便組織大家一起跳廣場舞。這不僅滿足了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還增進了鄰裡關係。 從「門外漢」到「百事通」,駐村於我而言,是責任亦是歷練,看著駐村日記上記錄的點點滴滴,聯想到十二盤社區的每一個變化,我知道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江佳佳
通訊員 陳廈華
編輯劉娟利
見習編輯潘曉飛
編審田旻佳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