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長柏有老婆命,盛老夫人先看上餘嫣然,後相中海氏

2020-12-06 米蘇是我

小說《水不暖月》裡有這樣一句話:

說女人是禍水,不如說女人是風水。好山好水好風光,都在她的身上。

好女人,宜家宜室,旺夫旺子旺自己。

《知否》原著中,盛老夫人是好女人。

雖然所遇非良人,但她在丈夫離去後,撐起了整個盛家,還培養庶子盛紘。等到盛紘成才之後,盛家還走上了新的高度。

盛紘成器後,盛老夫人也依然在為盛家籌謀。

她深知女人對一個家庭的重要。加上不放心王氏目光短淺,盛老夫人索性把選孫媳的任務,也接了過來。

01盛老夫人的籌謀

起初,盛老夫人把目標鎖定在了閨蜜餘老夫人的孫女,餘嫣然身上。

餘嫣然家室好,性子溫良,是個好媳婦的人選。

而如果盛家和餘家能結親的話,兩家互相幫扶,也能在未來越走越好。

但遺憾的是,等到盛老夫人把自己的意思透出去之後,餘嫣然的父親餘大人不樂意。

理由是,比起把女兒嫁給和自己同品級的盛紘之子,他更希望女兒高嫁,為自己帶來利益。

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與此同時,盛長柏也開始發力,考取功名之路也走得很順暢。那在他的婚事安排上,長輩就更需要慎重。

一來,盛長柏是盛紘的嫡長子,將來要繼承家業。他的妻子也會成為盛家的當家主母。

那這位主母一定要有好的性情和格局,既能和丈夫琴瑟和鳴,又能打理好內宅,讓腎長百在外無後顧之憂。

二來,盛家單看盛紘還是不太夠。盛長柏若能憑藉自己的能力,杏榜提名,他手頭的資本就會更多。而相對應的,他能找到的親家,級別也會更高。

因此,即使盛長柏的親媽王氏,想讓兒子娶自己姐姐康姨媽的女兒康允兒,盛紘都表示了拒絕。反而,他繼續和盛老夫人一起探討相看著未來兒媳的人選。

而他們也在長柏考上之後,幫長柏和海家二小姐結了親。

盛老夫人很滿意,盛紘很滿意,盛長柏也很滿意。

唯一不高興的,是盛長柏的親媽王氏。

一方面,王氏想娶自己的外甥女做兒媳,另一方面,王氏不滿海家,覺得海家規矩多,不讓丈夫納妾,加上海家勢大,王氏覺得自己擺不了婆婆的威風,心裡很不高興。

可王氏表達不滿時,一切早已塵埃落定。王氏只能憋著一股勁兒,等著為難新媳婦海氏。

02海氏的做法

婆婆要為難媳婦,很容易。而媳婦要想反抗,卻很難。

就像華蘭,她聰明,有手段。可遇上一個非要為難她,還覬覦她嫁妝的婆婆,她也是毫無辦法。

結果她一直隱忍著,直到後來明蘭給她出了主意,讓她想辦法幫公公納了一個貴妾。之後,華蘭的日子才開始好起來。

而這距離華蘭嫁入袁家,已經過去了十多年。

與華蘭不同,海氏雖然也遇到了一個不太友好的婆婆,但她在盛家的日子依然過得很好。

其中緣由有三。

一是,海氏娘家勢大,盛家不敢輕看。這也就使得在盛家最有話語權的兩個人,盛老夫人和盛紘,都是站在海氏這邊的。

二是,夫君盛長柏拎得清。盛長柏不像華蘭的丈夫袁文紹那樣愚孝,不懂得理解妻子。

相反,盛長柏還會幫著妻子籌謀,給妻子出主意,讓她能在王氏面前,好過一些。

而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海氏很聰明。她不會拎不清地和婆母對著幹,反而,會把所有事做到盡善盡美,讓人挑不出錯處。

新婚時,王氏要擺婆婆的譜,給海氏立規矩。海氏也很配合。

用原著裡的話來說,就是:

海氏恭恭敬敬地服侍王氏,晨昏定省不說,從早上睜開眼睛到晚上盛紘長柏回府,一直跟在王氏身邊伺候。王氏吃飯她就站著布菜,王氏喝茶她就先試冷熱,王氏洗手淨臉她就端盆絞帕,且始終面帶微笑,絲毫沒有勞苦疲累之意,非但沒有半句抱怨,反而言笑晏晏,仿佛伺候王氏是件多麼愉快開心的事兒。

結果後來,王氏卻主動放棄了給海氏立規矩。

究其根源,王氏也是媳婦。可她卻從沒像海氏服侍自己一樣,服侍過盛老夫人。

平日裡,盛老夫人不計較,別人也不會說什麼。

可一有了對比就不一樣了。

今天盛紘說王氏沒有海氏做得好,明天盛老夫人感慨自己沒有兒媳婦的命。

王氏坐立難安,最後放棄為難海氏。

最後,海氏不僅可以舒舒服服地過日子,還落了一個好名聲。

有人覺得是海氏運氣好,可我卻覺得,海氏在王氏的刁難下,仍遊刃有餘的原因,是應了盛紘的一句話:

因旁人犯錯,自己也跟著犯錯,直如棄珠玉而就草籤,反而會叫自個兒也沒嘴說人家。

海氏深諳此理。

因此,即使婆婆為人苛刻,為難媳婦,不對,可海氏也不有樣學樣,和婆婆對著幹。

反而,她一直謹言慎行,讓所有人都看到自己的好,別讓所有人都抓不到自己的不是。

基於此,海氏一直在盛府過得好,還能在墨蘭劃傷明蘭臉的時候,抓住機會打擊了林姨娘一脈。

特別是在長楓衝進來,準備像曾經無數次那樣,為自己的姨娘助攻時,海氏一席話,讓長楓面紅耳赤,只能灰溜溜地離開。

當時,海氏說:

除了一家之主,從沒聽說過內宅的事兒有爺兒們插手的份兒,三弟飽讀詩書,莫非此中還有大道理?三弟還是趕緊回去讀書吧,明年秋闈要緊。

而海氏這樣說話的底氣,是源於對方做錯了事,而自己沒有做錯事,沒有把柄抓在對方手上。

而這樣的海氏,也讓明蘭忍不住感慨說:「還是長柏哥哥有老婆命!」

03結語

約束自己的言行,不因旁人犯錯,而自己跟著犯錯。

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有難度。

因為人在被為難的時候,很容易情緒上頭,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所以這時候,我們就更需要提醒自己,不要在衝動的時候做決定。

冷靜一下,找回自己的理智。

在別人做錯事的時候,也不要放低對自己的要求,不要把自己拉低到對方的水平線,讓自己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那樣,不值得。

(END)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最有「老婆命」的盛長柏:娶到海氏的他,真是賺大了
    文/竹英看了《知否》原著後,我發現盛長柏是整本書中最有老婆命的人,他這一生能夠娶到海氏真是賺大了。海氏是盛長柏的妻子,還是盛家老太太當初為盛長柏選的,當初王氏原本想把自己娘家姐姐康姨媽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盛長柏,這樣親上加親,幸好老太太早先了一步,不然盛長柏後來的前途真的被這個糊塗的媽給毀了。海氏是江寧海家嫡出二小姐,書香世家,滿門清貴,父兄皆在朝為官。
  • 《知否》原著:康姨母給長柏塞小妾,結果被海氏怒懟,場面難看
    導語:盛長柏,堪稱盛家的一朵「奇葩」,在盛家這種一貫有寵妾滅妻傳統的家族類,居然是全劇最寵老婆之人,處處維護海氏,甚至幫海氏對抗自己的母親王大娘子,不惜往父親房裡塞小妾?也是沒誰了,怪不得王大娘子看見長柏直捂胸口:生的兒子像老爹,簡直太萌了。
  • 看了《知否》原著才知道,為何一向藏拙的明蘭會表態,站隊盛長柏
    《知否》原著中,明蘭深諳此理。因此,在未出嫁時,她雖然為了少惹是非而藏拙,但卻仍然有兩次,做出選擇,展露鋒芒。而明蘭選擇的一方,是以長柏為而中心人物的,盛府嫡系一脈。原因很簡單。在原著的設定中,明蘭是穿越女。而她穿越到盛府之後,就從大人們口中,了解到原身的處境,以及「林姨娘是導致原身母親衛姨娘難產的幕後推手」的消息。
  • 《知否》原著:海氏新婚被刁難,盛長柏支招幫媳婦拿下婆婆
    電視劇《知否》雖然沒過多的描述盛家嫡長子盛長柏的部分,但有一個場面卻讓人印象深刻。盛長柏與出身清流人家海氏海朝雲成婚,婚後第一天兩人去到盛紘和王若弗那裡請安,沒想到王若弗當場就給了兒媳婦一個下馬威。她在訓話的時候,海朝雲隨口應了一聲,王若弗馬上擺出婆婆的架勢,歷聲說到:「婆婆說話你別插嘴」。
  • 《知否》原著盛長柏和海氏:他倆,才是整本小說最「高甜」的一對
    文|公子逸縱觀《知否》整本小說,我最喜歡的男人,不是顧廷燁,而是盛長柏。我最羨慕的女人也不是盛明蘭,而是盛長柏的老婆海氏。盛長柏和海氏,簡直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盛明蘭在海氏一舉就收拾了林噙霜後,真心感慨了這樣的一句話:「果然,盛長柏才是最有老婆命的。」盛長柏到底多有老婆命呢?其一,盛長柏能娶到海氏,絕對是高攀。海氏,嫁給盛長柏,那真的是低嫁了。
  • 看了《知否》原著才知道,為何一向藏拙的明蘭,會明確表態,站隊盛長柏
    《知否》原著中,明蘭深諳此理。因此,在未出嫁時,她雖然為了少惹是非而藏拙,但卻仍然有兩次,做出選擇,展露鋒芒。 比起這樣,明蘭不如站隊長柏一方。本來,長柏一方就是嫡系,王氏也是明蘭的嫡母,是謂名正。而且王氏雖然脾氣不好,但心思不壞,明蘭如果投靠了,基本不會受太大委屈。加上長柏明事理,明蘭投靠了,也是為未來做鋪墊。 因此,明蘭直接言明了自己支持嫡長的態度,也明確地把自己劃到了長柏一方。
  • 《知否》原著盛長柏和海氏:是整部小說最天造地設的一對
    2這個幸運的女孩便是海氏,江寧海家家主的嫡出二小姐,名門出身,書香世家,滿門清貴,父兄皆在朝為官。海氏雖不是閉月羞花之貌,但是貴在氣質 『腹有詩書自清華』。舉手投足之間落落大方,用明蘭的話來說,這個嫂嫂不是個省油的燈。後來驗證了海氏確實是個厲害的,從處理墨蘭大鬧明蘭的事情,原著裡盛墨蘭嫉妒明蘭甚至想下毒手讓明蘭毀容。
  • 知否原著大娘子不喜海氏,讓外甥女當兒媳,盛老夫人用真情說服她
    長柏金榜題名後,進了翰林院。王大娘子開啟了各種騷操作。她先準備高頭白馬和一匹紅綢扎的大紅花,想讓長柏遊街展覽幾圈。長柏知道後抵死不從,覺得騎馬遊街、吹打奏樂的行為過於沙雕,拒絕了!接下來,盛府請客開筵。
  • 《知否》原著:康姨母想把庶女嫁給長柏,誰知被海氏一句話懟死!
    比如想把庶女嫁給長柏,但是長柏和海氏結婚不就,兩個人正是最甜蜜恩愛的時候,十分的和諧,新婚不就海氏就懷上了孩子,康姨母這時出來說要給長柏納妾,海氏直接懟回去,表示沒必要。原著裡對長柏和海氏是怎麼對康姨娘要給長柏這件事情的表現有描寫。長柏拒絕了王家嫡女後,康姨母又想給庶女嫁過去當小妾。
  • 知否盛長柏結局是什麼 與海氏生活幸福美滿羨煞旁人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作為小說改編的大劇,很多網友對小說中的情節還是略知一二的,小說中最幸福的夫妻並不是明蘭和顧二叔,而是海氏與盛長柏,二人之間的夫妻相處之道是最貼合實際生活的。在原著中,盛長柏是最獨特鮮明的一個,個性也是一大亮點,和明蘭之間的小互動也很溫馨。
  • 《知否》原著:為報復孫秀才,盛老夫人寫一封信,令盛紘斷其仕途
    熱播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改編於關心則亂同名小說,講述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蘭的成長、愛情、婚姻故事,一個家宅的興榮,古代禮教制度下女性的奮鬥傳奇故事。在最新劇情中,為了報復孫秀才,盛老夫人寫了一封信,令盛紘斷其仕途。為什麼盛老夫人就是寫了一封信就能令盛紘斷其仕途呢?
  • 《知否》原著:盛長柏婚事一波三折,錯過允兒餘嫣然,才有了海氏
    《知否》這部劇主要是講述了北宋官宦背景下女主盛明蘭的成長、愛情、婚姻,以及如何從一個少女變成顧家主母還有家宅興榮變化的故事。劇中還有一個角色雖然戲份不多,但也算是劇中很重要的人物,那就是盛長柏。劇中沒有描寫的很詳細,但原著中這段也算是精彩部分,就是關於盛長柏的婚事那可謂是一波三折。劇裡,盛長柏是個很可靠的人。性格沉穩、有上進心、三觀正、拎得清,是劇中角色中不可多得的好男人。所以關於他的婚事也是很值得操心的。當然,作為盛家第一個中舉的人,自然也是有許多名門望族前來聯姻。
  • 《知否》中盛長柏這樣的老公,來一打
    特別是在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從一而終的古代,一個女子的後半輩子全在男人身上,每個女子都希望嫁一個好老公。什麼樣的男子才能稱上好老公呢?看過《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之後,把裡面的男人,細細的扒拉一遍,發現,盛長柏絕對是一個打著燈籠都找不著的好老公,無論是家世,人品、上進心,還是疼老婆程度,都算是上乘的。
  • 賽過男一顧廷燁,盛長柏憑什麼成為《知否》原著最受歡迎的存在?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我@我是榕凡盛長柏,是我在《知否》原著中最喜歡的角色之一。雖然他不是男一,但他卻比男一更令人喜歡。他通透、明理、曉大義,是個有情有義的好男人。在《知否》原著中,最受歡迎的不是男一女一,而是盛長柏和妻子海氏。縱觀全書,我發現了他受歡迎的主要原因。一、全力疼愛海氏婆媳關係,古往今來一直都是令人頭疼的一個話題。
  • 《知否》王氏含蓄解釋通房。然後被長柏一句話氣得咬碎一口銀牙……
    《知否》原著那一年盛家的公子小姐們年歲漸長,各屋裡開始#知否#挑丫鬟,長柏哥哥第一個挑只撿了幾個老實巴交的。王氏想選幾個標緻的,一群平庸的丫頭,長柏臉上也不好看。長柏卻覺得才貌雙全的容易心高氣傲,易生事端影響學習。
  • 《知否》長柏妻子海氏與長楓妻子柳氏,誰的能力更強一些
    那麼盛家的兒媳婦中,海氏與柳氏誰更強一些呢?01就出身看,兩人都是低嫁。海氏之所以能低嫁給長柏,是因為海家男子四十無子方可納妾,所以養的女兒也容不下妾室。這個條件把許多青年才俊拒之門外,但正好給了盛家一個好機會。盛紘在長柏科考大捷被新授了庶吉士後才去求婚,海家還不太願意,因為海家門第高貴。但盛老太太有經驗,她讓長柏去海家拜見。
  • 《知否》原著:盛紘是有些記恨盛老夫人,當初沒能救下他生母!
    原著中寫道,盛紘這個爹雖然不算合格,但是每次都要過問明蘭的吃穿用度,看看她過得好不好,有沒有刁奴欺主,還屢次當面敲打王氏,要王氏善待明蘭,哪怕明蘭被盛老太太接過去撫養了,盛紘對明蘭的關心,也沒有減低。 盛紘有3子4女,除了長楓長柏外,還有一個小兒子長棟,是妾侍所生,但是這3個兒子個個都很有出息,而養在他膝下的4個蘭,更是得到了好歸宿,在所有的女子中,盛紘看似很器重嫡子嫡女,但是在私生活方面,似乎更偏愛庶子女多一點,尤其是墨蘭和長楓,因為盛紘曾經對林小娘許下過承諾:他絕對不會再讓林小娘受他小娘曾經受過的苦。
  • 知否原著:從盛長柏的婚禮過程,看看古代大家族的結婚流程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詳細描寫了盛家嫡長子——盛長柏的一系列婚禮流程,今天小編從盛長柏的婚禮流程,來看看古代大家族成親的系列流程。盛長柏是盛家的長子嫡孫,盛老太太和盛紘對長柏的親事,格外重視。長柏科舉之路十分順暢,逢考必中。
  • 《知否》原著盛老:盛府繁盛的核心-根正苗紅丨智慧的女人最好命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知否》中盛老太太就是盛家的寶。原著從一開始就講到盛紘只是一個官六品的泉州同知,何以在最後結局盛紘以從二品致仕?盛長柏,更是已入封名臣閣的兩朝元老,四次入閣,拜相,履及六部十省,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更因功勳卓著,死後聖上命兩位皇子扶棺送喪,真可謂榮寵一時。
  • 知否:她戲份不多一直被忽略,但長柏兩次拜相,足以見識她的手腕
    她十分有才學,家教嚴謹,她比起祖母有管家的一種上級制服下級的雷霆手段,海朝雲講究以理服人,說起來話來頭頭是道,不拿自己的身份壓制對方,是讓人心服口服。長柏後來兩度拜相,這麼好的小姐姐好多戲都被刪了。聰明的女人知道何時能娶原著裡的海氏出生書香世家,劇集中編劇曾借著齊小公爺之口說:海家一門五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