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西安維權奔馳事件女車主剛剛與西安立之星方面達成和解協議。隨後4月17日和18日又接連曝出奔馳車主坐引擎蓋維權的事件。網友這波蹭熱點式維權究竟是借勢而為還是無奈之舉?
66萬買奔馳,還沒開出4s店就漏油了。車主多次交涉維權未果後,不得已坐在汽車引擎蓋上嚎啕大哭。這段被稱為「撒潑式維權」的視頻在全網瘋傳,「我是受過文化教育的人,但這件事情,讓我幾十年的教育得到奇恥大辱。」事件熱度居高不下,期間還牽扯出「金融服務費」等行業亂象。
一輛發動機漏油的汽車致使奔馳陷入全網攻擊的圍城,奔馳的公關部令人失望。回看這場風風波,奔馳的公關凌亂無效,其滯後、傲慢和愚蠢令其付出了慘重代價。弘品君來帶大家盤點這場公關事件中奔馳究竟犯了哪些錯。
品牌默不作聲,經銷商衝鋒在前
網絡上的奔馳維權風波始於4月9日, 彼時女車主的維權視頻在抖音、微博相繼傳開,而奔馳的官微還在發布F1的相關消息,對於被網友「攻佔」的評論區毫無回應。4月10日甚至還發布了探店品嘗川菜的內容。你的消費者在引擎蓋上哭,你在享受美食夢回巴蜀?奔馳的運營沒睡醒,實錘了!
直到4月13日,奔馳的聲明「千呼萬喚始出來「,網友表示,這份聲明大概是開著奔馳博物館裡的老爺車趕來的。距離事件發生到奔馳方回應整整過去了4天,任由輿論自然發酵,如此遲鈍,令人失望。
在奔馳沉默的時間裡,本土最大的奔馳零售商西安利之星的一系列推諉之舉被網友扒出來。經銷商的」自殺輸出「並沒有將人們對奔馳的怒火焦點轉移,奔馳註定要為整個事件負責。
與奔馳方的沉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女車主一波又一波的發聲,錄音、視頻和各大媒體的輪番採訪讓女車主的訴求在全網傳開,奔馳只剩罵名。
品牌姿態傲慢,毫無誠意
終於等來了奔馳的聲明,然細看之下,這份像訃告一樣的聲明再次將網友激怒。
沒有公章的聲明,既無信度也無效力,語言冰冷傲慢,絲毫沒有認錯之意。
女車主的經濟訴求和情感需求均沒有得到回應,關於廣大消費者提出的關於汽車質量的質疑也被忽略,如此做法完全是親手將奔馳推上絕境。
女高管的回應更是敗光了消費者的好感。
「4月5日我剛在德國開完產品會,4月9號又到北京開董事會。」
工作繁忙,來不及處理事件,說明奔馳沒有將此事作為重要工作來看待。在出差途中收不到消息就完全是對當代信息技術的蔑視了。女高管推脫的太明顯,容易引起人們的情緒反感。
「得知這件事情的第一時間就上報了奔馳總部,也一直在跟奔馳溝通,但解決事情總歸要有一個流程。」
女高管這句「甩鍋」的藉口暴露的則是整個奔馳處理事件程序的冗繁,將品牌推入了更加尷尬的境地。
「作為女人,我在情感上非常支持你,認為必須給你退車。4月11日我們給你發郵件通知你下周奔馳會給答覆,不過昨天奔馳已經答覆同意給你退車了。」 「根據國家三包,你這個車只能換發動機。但是由於我們對您是同情的感情在裡面,我們同意給您退款」。
長篇大論的解釋傳達的消息依舊是「不用退車」,退車是出於「同情」,這樣變相將消費者的「合法訴求」轉化為「無理取鬧」的話術,為和解之路徒添屏障。
在事件過程中,女車主有表態,有視頻,有錄音,件件精彩。奔馳方除了一紙回應外就只有一個手忙腳亂臨時上陣的女高管。
缺乏大局觀,毫無責任感
奔馳內部「各掃門前雪「在這場公關事件中表現的淋漓盡致,無論是4s店只管銷售不管售後還是奔馳官微機械工作罔顧輿情,女高管靠想像公關缺乏專業能力,每個環節的疏漏最後都由奔馳買單。各部門在事件中極力撇清責任想要把麻煩轉移,不斷推諉造成了比事件本身嚴重數倍的危機,肉眼可見的股價下跌,還有尚不得知的銷量和品牌形象的損失。
雖然此次奔馳維權事件達成了和解,奔馳仍然因為行動不及時、態度不誠懇、溝通不當等,對品牌形象造成了嚴重影響。通過此次事件,我們可以發現,在應對危機時,一個企業的反應速度和應對態度是至關重要的,不逃避,不推諉,及時糾錯,誠實面對,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負面影響。
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主發聲維權,奔馳的公關之路依舊漫長。網絡盛傳的百年奔馳死於傲慢,絕非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