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4日迎中秋佳節 中秋節傳統習俗及國外習俗盤點

2021-01-16 安徽門戶網站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有哪些習俗呢?詳情如下:

中秋節風俗習慣

傳統活動——祭月、賞月、拜月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 迎寒和祭月,設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祭月的風習。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雲南傣族在 中秋之夜,同樣盛行「拜月」風俗。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 「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鍾,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徵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閒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豎於瓦簷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杆,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吃月餅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 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在福建廈門地區還有博餅的習俗,而且博餅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相關焦點

  • 2018年中秋節手抄報簡單又好看圖片(附:中秋節習俗素材)
    2018年中秋節手抄報簡單又好看圖片(附:中秋節習俗素材)時間:2018-09-24 17:25   來源:今日頭條 穎婷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中秋節手抄報簡單又好看圖片(附:中秋節習俗素材) 隨著中秋佳節的到來,孩子們的作業可就離不開手抄報了,怎麼才能讓孩子的手抄報精美起來呢
  •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 2018年中秋節時間
    說到中秋,它被人們稱為是一個花好月圓,值得人們團聚的重要佳節。那麼2018年的中秋具體在什麼時候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今年中秋的具體時間吧。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  2018年的中秋節,是公曆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農曆八月十五  2017年中秋節時間為,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 農曆八月十五  2019年中秋節時間為,2019年9月13日 星期五 農曆八月十五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一起來盤點中秋佳節的這些習俗吧
    馬上就要到中秋佳節了,今年的中秋和國慶很巧的是同一天,家國同樂,而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素有「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的說法,八月十五中秋節要吃月餅是古往今來我們一直的約定,月餅就是中秋節才會吃的甜點,那麼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呢?月餅的由來是什麼呢?
  • 中秋節手抄報:中秋佳節的客家習俗
    >中秋節手抄報:中秋佳節的客家習俗2012-09-29 09:56:5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客家人過中秋吃月餅、賞月等習俗與全國其它各地大致相同。  每逢中秋圓月升起時,客家的人們早早便在庭院、樓臺,或屋前的禾坪對著月亮升起的地方,擺出月餅、花生、柚子等果品,準備「敬月光」活動。  拜過月後,一家大小在外面賞月、吃東西。賞月是大人們的事,小孩子一般不會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裡賞月,而是在皎潔的月色下追逐嬉戲,此時是他們的天堂。而吃東西則是有些講究的。家長往往先讓大家吃這些祭過月神的祭品。
  • 廈門中秋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傳統習俗風俗及由來介紹
    再過幾天就是傳統中秋佳節了。中秋節,又稱為「八月節」「團圓節」(中秋節賀卡寄語祝福語簡單大方 中秋節給長輩老師的溫馨祝福)。在我國,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而在閩南地區,過中秋也有著獨特的風俗。
  • 中秋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中秋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中秋佳節即將到來,小編在此祝您闔家團圓,幸福美滿!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農曆八月中旬是秋糧收穫之際,人們會舉行一系列慶祝活動,稱為「秋報」。後來祭祀的色彩逐漸褪去,而這一節慶活動卻延續下來。
  • 中秋節起源於什麼時候有什麼傳統活動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盤點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中秋節起源於哪個朝代有什麼傳統活動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盤點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方志安國】賀中秋迎國慶,安國慶雙節習俗
    【方志安國】賀中秋迎國慶,安國慶雙節習俗 2020-10-01 0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7年10月1日迎國慶佳節 國慶節的由來及國內國外習俗盤點
    國慶節有哪些習俗?國慶節的來源是什麼?國慶節,也稱國慶日、紀念日,是指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節日。詳情如下:國慶節的由來及習俗(圖片來源:暱圖網 版權歸原作所有)一、國慶節習俗(一)國內的國慶節習俗:1)、張燈結彩
  • 中秋節來歷、習俗及詩詞
    中秋節來歷、習俗及詩詞 2018-09-24 20:24:54來源:黨建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2018年09月24日 20:24 來源:黨建網 參與互動
  • 客家人過中秋 傳統習俗濃鬱
    中新廣東網9月8日電題:客家人過中秋 傳統習俗濃鬱   作者:徐小瑜   「月光華華照山坡,山巒山嶺樹山多,中秋客家山歌日,山上山下唱山歌。」每當中秋月圓之夜,客家山村的鄉親們便會圍坐在一起,對月當歌,賞月談心,這是客家人在中秋之夜唱山歌的真實寫照。
  • 中秋佳節,這些傳統文化習俗你知道嗎?
    中秋佳節,這些傳統文化習俗你知道嗎?成為民族想像力的底色中秋節當天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寄託思念,祈盼豐收、幸福成為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習 俗
  • 中秋佳節的由來和發展歷史文化、習俗
    2020年的中秋快要到了,佳節的氣氛也多了起來,公司發月餅、中央電視舉辦隆重佳節晚會,與民同樂。今天,我們帶您來了解一下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順便鑑賞一中秋節的詩詞名句。在秋季收穫時,農民會祭祀土地神,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農作物收穫的時節,因此逐漸演變成中秋節。講完中秋佳節的流傳來歷後,順便介紹一下我們國家的中秋節習俗吧中秋佳節,最主要的習俗是賞月和吃月餅。
  • 2016年10月1日迎國慶佳節 國慶節的由來及國內國外習俗盤點(圖)
    國慶節有哪些習俗?國慶節的來源是什麼?國慶節,也稱國慶日、紀念日,是指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節日。詳情如下:國慶節的由來及習俗(圖片來源:暱圖網 版權歸原作所有)一、國慶節習俗(一)國內的國慶節習俗:1)、張燈結彩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時間:2020-09-30 23: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佳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美到窒息的中秋節古詩詞大全
    而反映到中秋節的由來的那些習俗,已經成為各地文化的一筆寶貴的文化財產。     中秋節自從2008年被國家列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後,這些年來,一直被很多家庭重視。每年農曆八月十五,一家人圍坐一起,吃月餅、吃水果、賞月亮,聊著日常的一些趣事,暢想著美好的未來,這是何等愜意的事情。雖然中秋節大家都不陌生,但也有很多值得我們不斷發揚和傳頌的民俗,今天跟大家一起聊聊吧。
  •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要回鄉祭祖嗎?各地農村中秋節傳統習俗和禁忌
    還有兩天就到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了,相信不少在城裡的農村朋友已經迎來了中秋放假第一天。中秋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自古就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寄託思念親人,祈盼豐收之意。更有賞月、吃月餅等傳統習俗。那麼,中秋節要不要回鄉祭祖?我國各地農村中秋節有哪些傳統習俗和禁忌呢?
  • 2018年中秋節是幾月幾號 中秋節的來歷與傳說故事
    最近早晚氣溫已經開始有些涼意,你們想要的2018年中秋放假通知也來啦!2018中秋節放假安排及高速是否免費:放假安排:9月22日—24日放假,其中,9月22、23日為周末,9月24日(星期一)補休。高速:今年「中秋」假期,高速公路不免費。
  •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中秋習俗!這些習俗已經延續幾千年
    中秋節是我國幾千年來的傳統節日,吃月餅賞月成了全中國人民一直以來固有的習俗。中秋月圓之日,雲遊四方的你是否回到了故鄉,與親人一同賞月,品味著家鄉的中秋習俗。中秋佳節月圓之日,是家人團圓之日,也是人們寄託思念親人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