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中秋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傳統習俗風俗及由來介紹

2020-11-20 騰訊網

再過幾天就是傳統中秋佳節了。中秋節,又稱為「八月節」「團圓節」(中秋節賀卡寄語祝福語簡單大方 中秋節給長輩老師的溫馨祝福)。在我國,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而在閩南地區,過中秋也有著獨特的風俗。

日前,記者採訪了閩南文化專家,帶您走近「古早味」的廈門中秋。

拜月聽香:「求解」心事祈求好運

廈門市

作家協會會員、廈門閩南文化研究會會員許曉春說,廈門人歷來十分重視中秋節,而且習俗頗有地方特色,其中就有「拜月」「聽香」。

在老廈門人的印象中,農曆八月十五是太陰星君的聖誕,他們延續古人對天象的崇拜,這一天要設祭拜月。而有心事者,便借著月亮當空高掛之際,向其求得「方向」——這一舉,即為聽香。

聽香,可於家中拜月後進行,也可找供奉陽神的公廟問卜。焚香禱告,然後擲信杯,得到「應允」,就可以聽香了。

蒸番薯芋:吃「包金包銀」護子護孫

除了拜月、聽香外,老廈門人的中秋,必不可少的還有蒸番薯和芋頭。

清道光《廈門志》裡就有相應的記載,「中秋,街市鄉村演戲,祀土地之神,與二月同,春祈而秋報也。夜薦月餅、芋魁祀神及先,親友相饋遺」。

老廈門的俗語裡,也有「八月十五,番薯芋」一說,其含義是,在八月十五中秋節時,人們要用剛收穫的番薯、芋頭等祭祀神靈。番薯和芋頭,在中秋前後成熟,是當季食材。金黃色的番薯、白色的芋頭,被閩南人寓為「包金包銀」,吃它們有「護子護孫」之效。

在閩南語裡,芋頭與「護」諧音;方言諺語中有「食米粉芋,有好頭路(工作出路)」的說法。另外,芋頭往往是一顆「芋母」就能種出一窩的「芋子」,人常言「芋子芋孫」,諧音「護子護孫」。

吃月餅:多元流派豐富市民選擇

提到過中秋,不得不說的,就是吃月餅了。許曉春告訴記者,在廈門,早年市面上供應的中秋糕餅種類就十分豐富,有中餅、廣東餅、水晶餅、餅乾會餅,以及白蛋糕、煎蛋糕等。

根據1932年《廈門工商業大觀》和1931年《廈門指南》的統計資料顯示,上世紀30年代初,廈門專營糕餅業的商號(有自制能力)有七十餘家,其中分為西餅、糕餅、餅乾、糕品、糕粉、糖餅、北餅等分類,社交茶敘常用西餅,禮餅喜糖則為婚事所用。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本地的「鼓浪嶼」「華聯」「僑利」「黃則和」「優思麥」以及「鷺江」「東海」「廈門賓館」「福聯」「悅華」等老牌餅家和星級酒店都會適時推出豐富多彩的月餅,廣式、潮式、蘇式等各種流派異彩紛呈。

如今,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食品製造業的進步,廈門的月餅市場品類更加豐富多樣。

博餅:家人歡聚一堂一試手氣

在中秋佳節,廈門人除了吃月餅、賞明月之外,最受歡迎的當然是中秋博餅文化。「中秋博餅」還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見其影響力之大。

廈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有關人士表示,「中秋博餅」起源於廈門,在明末清初廈門島已有中秋博月餅的習俗,後流傳於漳州的龍海、泉州的安海等地。它把中秋月餅改良成為按科舉級別製成的一整套會餅,同時結合古代博弈遊戲的《骰子選格》和明代中期江南流行的「狀元籌」遊戲法則,通過擲六個骰子的方式,博得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共六個等次,獲取大小不等的月餅,是一項遊戲法則公平、簡單、有趣,帶有競技遊戲性質的民俗娛樂活動。

據許曉春介紹,過去老廈門人博餅用的一般都是用傳統會餅。而會餅是由大小不一的月餅匯聚而成,一套會餅計有:狀元餅1個、對堂(榜眼)餅2個、三紅(探花)餅4個、四進(進士)餅8個、二舉(舉人)餅16個、一秀(秀才)餅32個。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會餅」不再只是月餅,更多是由實用物品組合而成的。不過,傳統的老廈門家庭還是喜歡用「會餅」。據悉,「黃則和」等老字號店家,每年中秋都會推出盒裝「會餅」,一家子歡聚一堂圍桌博餅,其樂融融。(記者 葉子申)

延伸閱讀:

國慶節和中秋節同一天多少年一次 中秋逢國慶有哪些年份

中秋節思念親人的詩句古詩說說 中秋表想家思鄉的句子

中秋節說說心情短語人生感悟 中秋節月圓賞月適合發的朋友圈

原標題:拜月聽香、蒸番薯芋、歡聚博餅 廈門中秋習俗你知多少?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中國中秋節的由來,又有哪些習俗?
    春去秋來,又是一年的中秋節就要到了,想想中秋節馬上就要和家人團圓,一起共賞中秋,就很開心。那麼,在中秋佳節之際大家對中國中秋節的由來知道多少呢,中秋節又有哪些習俗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了解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吧。
  • 中秋節的風俗來歷有哪些 中秋節習俗簡短20字30字50字100字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 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 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 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中秋節有哪些風俗習俗呢?小編整理了中秋節風俗的相關資料,帶大家一起了解中秋佳節賞月、吃月餅的傳統習俗。
  • 中秋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中秋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中秋佳節即將到來,小編在此祝您闔家團圓,幸福美滿!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農曆八月中旬是秋糧收穫之際,人們會舉行一系列慶祝活動,稱為「秋報」。後來祭祀的色彩逐漸褪去,而這一節慶活動卻延續下來。
  • 中秋節有哪些傳統活動 吃月餅是中秋習俗
    中秋節是中國古代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日,古代人民對這天充滿了期待和祝福,在這一天裡都會有一些活動舉行,十分熱鬧。又是一年月圓夜,你知道古代傳統活動都有哪些嗎?    1、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 留下了哪些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 留下了哪些習俗 對於中國人來說,清明、端午、中秋、春節是最重要的四大傳統節日,它承載著人們對團圓的美好心願。 金桂飄香的月圓之夜,正是闔家團圓之時。
  • 中秋節怎麼過有哪些習俗?中秋節來歷及傳統習俗圖片介紹
    還記得這些中秋習俗嗎?賞月源於祭月,如今成輕鬆的娛樂;吃月餅;燃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花燈懸於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祭兔兒爺:兔首人身,手持玉杵,拜月供品,更是孩子的絕妙玩具…明天中秋,你怎麼過?
  •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 中秋節月餅的由來和傳說故事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 中秋節月餅的由來和傳說故事時間:2019-09-15 19: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 中秋節月餅的由來和傳說故事 中秋節又被稱為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團圓節、玩月節、拜月節甚至女兒節或團圓節等等。
  • 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資料:中秋習俗盤點
    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資料:中秋習俗盤點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該習俗源於古老的傳說。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裡、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菸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
  • 中秋節的由來與習俗
    中秋,最早出現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也提到中秋有拜月的活動,但並沒有說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中秋節也是農作物收穫的時節,有民俗學家認為中秋祭月是源於慶祝秋季豐收,同時也會拜祭土地神,是一個感謝神恩的節日,因此屬於豐收節。
  •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有什麼習俗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其習俗自然不少,那麼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呢?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中秋節的習俗吧。  中秋節習俗一祭月: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時間:2020-09-30 23: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佳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中國傳統的中秋節由來傳說習俗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 2018年9月24日迎中秋佳節 中秋節傳統習俗及國外習俗盤點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有哪些習俗呢?
  •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中秋節又被稱為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團圓節、玩月節、拜月節甚至女兒節或團圓節等等。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節日之一。目前學者們一致認為,中秋節從宋朝開始盛行,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     原標題: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中秋節又被稱為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團圓節、玩月節、拜月節甚至女兒節或團圓節等等。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節日之一。
  • 千年傳統習俗——中秋吃月餅,你知道它們的歷史由來嗎?
    粉膏圓影月分光,每際中秋得飽嘗。只恐團凼空說餅,徵人多半未還鄉。餅兒圓與月兒如,更兆嘉祥食有餘。戚裡相饋遺,節物無容忽。中秋佳節吃月餅,是我國千年的傳統習俗,它們的歷史由來知多少?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又稱八月節、團圓節、仲秋節、拜月節、追月節、八月會、玩月節、女兒節、月夕、秋節。因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有些地方也將中秋節定為八月十六。
  • 各地中秋美食習俗由來及吃法推薦
    中秋佳節,難得的月圓人更圓,舉杯邀月,合家歡樂,怎少得了美食相伴?由於各地過中秋節的習俗不盡相同,吃的也五花八門,那麼中秋究竟都有哪些好吃的,長沙旅遊網小編扒一扒各地的餐桌,精心挑選了以下幾道中秋拿來共享的美食,吃貨們還不看過來!  月餅
  • 中秋節吃什麼? 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你造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吃什麼? 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你造嗎? 中秋節吃什麼?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中秋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圍著一起吃團圓飯。那麼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中秋節吃什麼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其歷史源遠流長,因為團   原標題:中秋節吃什麼? 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你造嗎?   中秋節吃什麼?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中秋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圍著一起吃團圓飯。那麼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原標題: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 中秋節有哪些習俗
    中國人對於中秋有著獨特的情懷,中秋節,對於國人來說,更是合家團圓的好日子,那麼對於中秋節又都有哪些習俗呢?最為大眾所知的應該就是祭月和吃月餅了。也借著月亮的陰晴圓缺,表達了無數國人的喜怒哀樂,直到現在,中秋賞月也仍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節目。2.月餅,中秋節月餅是必不可少的實食物。圓形的月餅和中秋節的月亮遙想呼應,也代表著團團圓圓。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和中秋節已不可分割,一提到月餅,必然會想到中秋,反之,亦然。
  • 中秋時節話中秋,傳統與現代的過節習俗有何不同?
    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你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你知道中秋節都有哪些風俗嗎?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人們極為重視八月十五中秋節,八月十五日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地,秋高氣爽,是一年中月亮最為皎潔的夜晚。這一天,新禾入廩,遊子當歸,都要在這天力爭趕回,合家團聚。中秋節的時候,賞月是一個最傳統的習俗之一,古人有句話說得很好「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其實就是說的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