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又是一年的中秋節就要到了,想想中秋節馬上就要和家人團圓,一起共賞中秋,就很開心。那麼,在中秋佳節之際大家對中國中秋節的由來知道多少呢,中秋節又有哪些習俗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了解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吧。
根據在中國的歷史中記載,中秋二字最早是出現在《周禮》中有記載「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米粥飲食」。而周禮裡邊的這句話它的意思是說什麼的也不太明白。而在另一本書《禮記》上也有過這樣的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在禮記中的夕月指的就是祭拜,是說帝王在白天的事向太陽拜,晚上的時候像月亮祭拜。
這就是中秋節由來的最早的由來,而這個節日真正的形成是在唐朝的時候,到了宋朝時期開始盛行這個節日,最後一直到明清時期中秋節才成為與春節齊名的節日了。而且最早描寫月亮的試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一首叫做《秋有月》的。因而,到了唐朝時期才開始盛行玩什麼玩月、中秋賞月的,唐朝描寫月的詩有著名的詩人李白寫的《靜夜思》、王建寫的詩《十五夜望月》,甚至是李樸的《中秋》等等許多詩。
而中秋節正是由唐玄宗開始過這個節日的,那首《霓裳羽衣曲》更是在那個時候由夜遊月宮所創作。自此,過中秋節的習俗開始在民間盛行,。一直到北宋時期的時候才正式的定中秋節為中國的傳統節日。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那麼習俗又有哪些呢?
我們都知道,過中秋節有個習俗就是都是要吃月餅的。那麼,月餅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月並一詞據說最早稱為「太師餅」,出自於月餅的發源地浙江,聽說是為了祭拜商朝的那個太師文仲才發明的,後來在祭拜月神的時候加以改良成了月餅。而月餅發展至今有千年的歷史,由最為傳統的五仁月餅,到現在的水果、蛋黃等等各種各樣的月餅。
除此之外,中秋節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玩花燈。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玩花燈已經逐漸變成了與元宵節一樣的看花燈了。現在不提倡這種習俗了,因為它比較危險。所以,中秋節吃月餅玩花燈已經是中國千年來的習俗了。中秋節仍是中國人最愛的傳統節日之一,而隨著時代經濟的發展,希望能夠讓它繼續傳承下去。大家覺得呢?小編在這裡也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