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秋節的由來,又有哪些習俗?

2020-12-18 北風蕭吹歷史

春去秋來,又是一年的中秋節就要到了,想想中秋節馬上就要和家人團圓,一起共賞中秋,就很開心。那麼,在中秋佳節之際大家對中國中秋節的由來知道多少呢,中秋節又有哪些習俗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了解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吧。

根據在中國的歷史中記載,中秋二字最早是出現在《周禮》中有記載「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米粥飲食」。而周禮裡邊的這句話它的意思是說什麼的也不太明白。而在另一本書《禮記》上也有過這樣的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在禮記中的夕月指的就是祭拜,是說帝王在白天的事向太陽拜,晚上的時候像月亮祭拜。

這就是中秋節由來的最早的由來,而這個節日真正的形成是在唐朝的時候,到了宋朝時期開始盛行這個節日,最後一直到明清時期中秋節才成為與春節齊名的節日了。而且最早描寫月亮的試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一首叫做《秋有月》的。因而,到了唐朝時期才開始盛行玩什麼玩月、中秋賞月的,唐朝描寫月的詩有著名的詩人李白寫的《靜夜思》、王建寫的詩《十五夜望月》,甚至是李樸的《中秋》等等許多詩。

而中秋節正是由唐玄宗開始過這個節日的,那首《霓裳羽衣曲》更是在那個時候由夜遊月宮所創作。自此,過中秋節的習俗開始在民間盛行,。一直到北宋時期的時候才正式的定中秋節為中國的傳統節日。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那麼習俗又有哪些呢?

我們都知道,過中秋節有個習俗就是都是要吃月餅的。那麼,月餅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月並一詞據說最早稱為「太師餅」,出自於月餅的發源地浙江,聽說是為了祭拜商朝的那個太師文仲才發明的,後來在祭拜月神的時候加以改良成了月餅。而月餅發展至今有千年的歷史,由最為傳統的五仁月餅,到現在的水果、蛋黃等等各種各樣的月餅。

除此之外,中秋節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玩花燈。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玩花燈已經逐漸變成了與元宵節一樣的看花燈了。現在不提倡這種習俗了,因為它比較危險。所以,中秋節吃月餅玩花燈已經是中國千年來的習俗了。中秋節仍是中國人最愛的傳統節日之一,而隨著時代經濟的發展,希望能夠讓它繼續傳承下去。大家覺得呢?小編在這裡也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哦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 留下了哪些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 留下了哪些習俗 對於中國人來說,清明、端午、中秋、春節是最重要的四大傳統節日,它承載著人們對團圓的美好心願。 金桂飄香的月圓之夜,正是闔家團圓之時。
  • 中秋節的由來與習俗
    月餅 此外,關於中秋節由來的傳說還有東亞各地皆有的月兔傳說、中國的嫦娥奔月、越南的阿貴傳說等等。 中秋節在各地雖然發展出不同習俗,但有些習俗是各地皆有的。賞月是各地中秋節的傳統活動之一,《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 至唐宋時期,賞月之風更盛。也有祭月的儀式。中秋節也是一家團圓的日子,人們都會回到家中一起吃飯、團聚,並且會祭祖,感謝祖先庇佑。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時間:2020-09-30 23: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佳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 中秋節月餅的由來和傳說故事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 中秋節月餅的由來和傳說故事時間:2019-09-15 19: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 中秋節月餅的由來和傳說故事 中秋節又被稱為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團圓節、玩月節、拜月節甚至女兒節或團圓節等等。
  • 中秋節的風俗來歷有哪些 中秋節習俗簡短20字30字50字100字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 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 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 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中秋節有哪些風俗習俗呢?小編整理了中秋節風俗的相關資料,帶大家一起了解中秋佳節賞月、吃月餅的傳統習俗。
  • 中秋節有哪些習俗
    中國人對於中秋有著獨特的情懷,中秋節,對於國人來說,更是合家團圓的好日子,那麼對於中秋節又都有哪些習俗呢?最為大眾所知的應該就是祭月和吃月餅了。記得小的時候,自己家每到中秋節,都會面向月亮的方向,擺上茶几,放上貢品,月餅是必不可少的,還有石榴以及一些水果。再點燃3根清香,對著月亮磕頭燒紙錢。這是我對於中秋節最深刻的印象。1.祭月自春秋時期就已經有的了,到了唐代,賞月之風大起,唐朝的詩人們也對月亮寄託的很多情感,寫下了無數關於月亮的詩句。
  • 廈門中秋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傳統習俗風俗及由來介紹
    中秋節,又稱為「八月節」「團圓節」(中秋節賀卡寄語祝福語簡單大方 中秋節給長輩老師的溫馨祝福)。在我國,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而在閩南地區,過中秋也有著獨特的風俗。 日前,記者採訪了閩南文化專家,帶您走近「古早味」的廈門中秋。
  • 中秋節的習俗都有哪些 南北方都有哪些差距
    中秋節的習俗都有哪些 南北方都有哪些差距時間:2018-09-11 22:1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習俗都有哪些 南北方都有哪些差距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指明清時期與春節起名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自古就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
  •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有什麼習俗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其習俗自然不少,那麼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呢?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中秋節的習俗吧。  中秋節習俗一祭月: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 中國傳統的中秋節由來傳說習俗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 秋分的由來是什麼?秋分習俗有哪些?
    那麼秋分的由來是什麼呢?又有哪些有趣的習俗呢?         一、秋分的由來是什麼          1、秋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不過由於這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         2、吃秋菜         秋分是踏秋的正式開始。在嶺南地區,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
  •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中秋節又被稱為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團圓節、玩月節、拜月節甚至女兒節或團圓節等等。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節日之一。目前學者們一致認為,中秋節從宋朝開始盛行,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     原標題: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中秋節又被稱為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團圓節、玩月節、拜月節甚至女兒節或團圓節等等。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節日之一。
  • 中秋節吃什麼? 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你造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吃什麼? 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你造嗎? 中秋節吃什麼?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中秋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圍著一起吃團圓飯。那麼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中秋節吃什麼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其歷史源遠流長,因為團   原標題:中秋節吃什麼? 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你造嗎?   中秋節吃什麼?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中秋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圍著一起吃團圓飯。那麼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原標題: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 中秋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中秋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中秋佳節即將到來,小編在此祝您闔家團圓,幸福美滿!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農曆八月中旬是秋糧收穫之際,人們會舉行一系列慶祝活動,稱為「秋報」。後來祭祀的色彩逐漸褪去,而這一節慶活動卻延續下來。
  • 中秋節的由來簡短介紹20字 中秋節的由來簡短100字
    導讀:關於中秋節,我們最常聽到的就是嫦娥與后羿的故事,這樣的美麗傳說被說成各個版本,然後製作成書本、電視和電影來向我們宣傳,其中這都是中秋節的傳說而已,你知道中秋節的真是由來嗎?為了讓大家了解中秋節,萬年曆小編帶來了中秋節的由來簡短介紹20字和中秋節的由來簡短100字,供大家查閱。
  • 中秋節賞月的習俗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中秋節的由來與傳說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人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起源和傳說習俗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起源和傳說習俗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時間:2019-09-13 11:2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中秋節的由來起源和傳說習俗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 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
    中秋節是傳統佳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起被列入國家法定節假日。中秋節有祭月、賞月、吃月餅,打火燒等習俗,親戚朋友間以月餅、梨果等相饋贈。我的家鄉趙縣尤以特產雪梨作饋贈禮品為佳。
  • 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資料:中秋習俗盤點
    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資料:中秋習俗盤點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該習俗源於古老的傳說。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裡、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菸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