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 留下了哪些習俗

2020-12-04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 留下了哪些習俗 對於中國人來說,清明、端午、中秋、春節是最重要的四大傳統節日,它承載著人們對團圓的美好心願。 金桂飄香的月圓之夜,正是闔家團圓之時。 中秋節是中國的重要傳統節日,按照農曆,八月是秋季的

  原標題: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 留下了哪些習俗

  對於中國人來說,清明、端午、中秋、春節是最重要的四大傳統節日,它承載著人們對團圓的美好心願。

  金桂飄香的月圓之夜,正是闔家團圓之時。

  中秋節是中國的重要傳統節日,按照農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個月,在中國古代稱為仲秋。

  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十五夜。

  為什麼會出現中秋節呢?

  中國是個農耕大國,有著長久的農耕歷史,更擁有源遠流長的農耕文化。中秋節從季節時令上看,正是秋收之時,這是人們一年中最開心滿足的時節。

  所以自古以來,人們就會慶祝收穫和祈禱來年風調雨順,而進行慶典和祭祀之類的活動。

  關於中秋的記載,最早起源於《周禮》。

  《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禮記》中還記載了「秋暮夕月」,所謂秋暮夕月,就是祭拜月神的意思。

  傳說在周代,每到中秋月圓之時,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的儀式。當時人們重視祭祀,崇尚神權。雖有拜月的祭祀活動,但沒有明確記載是固定的哪一天,所以不能算成節。

  到了以風雅著稱的魏晉南北朝之時,人們被天空那輪明月吸引,民間慢慢出現了賞月的行為,並且在文人之間流行開來。

  但當時只是有此舉,還並未形成約定成俗的習俗。

  有明確記載的是在唐朝,所以中秋節應是始於唐朝。在唐朝,中秋節這一天是皇上賞賜文武百官的日子。

  唐代初年,中秋節正式定義為節日。從魏晉時期的賞月之舉,再到唐朝,便已逐漸成為習俗。

  歐陽詹在《長安玩月詩序》中說:「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則寒暑勻,取之月數,則蟾魄圓。」

  中秋在文人的加持下,更是為賞月,玩月增添了許多文藝氣息。

  盛產詩歌的唐朝,也留下了很多關於賞月玩月懷月的詩詞,大多以「中秋月」、「中秋夜月」和「八月十五夜「來冠名。

  比如,李白的《月下獨酌》,杜甫的《八月十五月夜》和《月夜憶舍弟》,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以及李商隱的《嫦娥》和《霜月》等等。

  唐朝的方士精通玄術,將神話傳說與現實結合,將充滿意境的月宮,呈現在世人眼前。

  看到那美輪美奐的美景,月宮名曰「廣寒宮」。在神話的薰陶下,中秋節的文化底蘊越來越深厚。

  古人是很有生活情趣的,乾巴巴的賞月很無趣,神似圓月的月餅和應景的水果,是賞月的 搭配。

  而且特意切盤的水果和月餅,也是祭月最好的供品。所以,吃月餅的習俗,也是源於唐代。

  到了宋代,中秋節的風俗活動更加豐富。人們不再是關起門來自己慶祝,而是集市街道都出現了各種遊樂活動,節日的氛圍熱鬧非凡。

  中秋月夜,亮如白晝,絲竹之聲不絕於耳。在唐代流傳下來的習俗上,宋代還增添了賞月之餘賞花燈。

  花燈不僅美觀且在巧匠手上樣式多種,寄託著人們心事思緒,中秋的花燈更是為了迎合皎潔的滿月,堪稱盛世美景。

  根據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裡。」

  描寫中秋的宋詞也是數不勝數,比如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懷子由》和《西江月》,辛棄疾的《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和《滿江紅 中秋寄遠》等。

  當時,在蘇浙一帶,因為地理原因有著一個更為獨特的中秋節活動,就是流傳至今的錢塘觀潮。

 

  錢塘江每逢月圓時分,海潮湧至,因為漏鬥狀的地形影響,潮水層層疊疊的排在岸邊,聲勢極為浩蕩。

 

  蘇東坡觀此美景,曾作了《中秋夜觀潮》,描述觀潮人數之眾多及潮水洶湧之氣勢:「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欲識潮頭高几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隨著越來越高漲的潮水,觀潮之人的情緒也似乎變得越來越高漲,正應和了中秋熱火朝天的節日氛圍。

 

  元朝時,蒙古人對中秋節不太在意,所以元朝時期的中秋節,並沒有什麼曠世盛景的產生。但卻因為朱元璋起義,這小小的月餅立下了大功。

 

  相傳當時因為蒙古人的殘暴統治,中原人民苦不堪言,各地紛紛出現了起義。朱元璋想聯合眾義軍,發動起義。

 

  元廷得知了這一情報後,派各路官兵在每個關口嚴防死守,義軍這裡無法把起義的確切時間傳遞出去。

 

  這時軍師劉伯溫出策,將情報藏於月餅之中,神不知鬼不覺地帶了出去。後來朱元璋大勝,登基為帝,對「功臣」月餅大加讚賞。

 

  因此月餅的地位越來越高,樣式越來越多樣,餡料也越來越豐富。
 

  明清時期,中秋節在數千年的歷史中慢慢沉澱下來,變得越來越重要,逐漸成為了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有時候又叫「團圓節」,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文學作品。

 

  《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

 

  《正德江寧縣誌》載:「中秋夜,南京人必賞月,合家賞月稱為『慶團圓』,團坐聚飲稱為『圓月』,出遊待市稱為『走月』」。

 

  在前朝流傳下來的習俗中,又增加了食蟹和跟玉兔有關的活動。農曆八月十五,正是螃蟹黃滿膏肥的時節,民以食為天的中國人,又怎會錯過如此美味珍饈?

 

  除了紅樓夢裡第三十八回的螃蟹宴,作者曹雪芹本人,也為品蟹寫了詩詞。

 

  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

 

  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卻無腸。

 

  臍間積冷饞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可能是前人對明月,廣寒宮,嫦娥的歌頌太多了,所以明清時期,文人墨客把焦點集中到了嫦娥身邊那個不離不棄的玉兔身上。

 

  有關玉兔的玩具,糕點,手作等也逐漸盛行起來。
 

  時至今日,中秋節已經成為我們的傳統節日,留下了許多的風俗習慣。

 

  比如吃月餅、拜月、觀潮、猜燈謎、賞桂花、喝桂花酒、祭祖等等,也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傳說以及故事。像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月餅起義等等。

 

  這些都是中秋節隨著朝代更迭發展遺留下來的傳統文化,雖說文化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可我們依舊希望,哪怕再過千年、萬年,中秋的習俗都能一直延續下去,莫要讓傳統文化葬送在我們的手中。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中國中秋節的由來,又有哪些習俗?
    春去秋來,又是一年的中秋節就要到了,想想中秋節馬上就要和家人團圓,一起共賞中秋,就很開心。那麼,在中秋佳節之際大家對中國中秋節的由來知道多少呢,中秋節又有哪些習俗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了解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吧。
  •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順序 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節日的形式多種多樣,內容也是極為豐富多彩的,那你知道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順序是怎樣的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冬至:每年12月21、22或23日。臘八節:農曆十二月初八。除夕: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中國傳統節日習俗1、春節:春節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全魚、糖果等為主,習俗有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逛花市等。2、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 我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我國傳統節日具體有哪些呢
    中華民族是一個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文化的累積凝聚的過程,中國的節日多種多樣,每一個節日都有一個起源。那麼大家知道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3、清明節: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掃墓祭祖的日子,清明節源於上古春祭活動。清明節氣在時間和氣象物候特點上為清明節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該節氣被看作清明節的源流之一。4、端午節:最古老的傳統節日,源自天象崇拜,由古越人於午月午日(幹支歷)舉行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
  •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 中秋節月餅的由來和傳說故事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 中秋節月餅的由來和傳說故事時間:2019-09-15 19: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 中秋節月餅的由來和傳說故事 中秋節又被稱為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團圓節、玩月節、拜月節甚至女兒節或團圓節等等。
  • 中國傳統的中秋節由來傳說習俗
    每逢中秋,家人要坐在一起賞月、吃月餅,天上月圓,人間也要團圓。中秋節又稱月夕、秋 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 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的起源  關於中秋節的起 源,說法較多。
  • 中秋節的起源是什麼,何時發展成全國性節日,又有哪些習俗
    一個是中國傳統節日,一個是祖國的生日,恰好兩個節日又遇到了一起,我們就該暫時放下不開心,好好去享受這個假期。享受節日,我們首先應該要了解節日,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關於中秋節的歷史。中秋節的起源是什麼?何時發展成全國性節日的?中秋節又有哪些習俗?
  • 中秋節的由來是怎麼樣的?又是經過什麼改變,變成今天的中秋節?
    我們先來說一說中秋節的由來。根據中國古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而關於它的由來,網上目前有兩種較為主流的說法。第一種說法是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君主的宗教祭祀活動,這種說法來源於《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說的是君王春天需要祭拜太陽,秋天需要祭拜月亮。
  • 中秋節的由來與習俗
    唐朝以後,中秋節成為賞賜群臣。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正德江寧縣誌》載,中秋夜,南京人必賞月,合家賞月稱為「慶團圓」,團坐聚飲稱為「圓月」,出遊待市稱為「走月」。
  •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一年之中中國有多少個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分別是農曆幾月幾日?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我國的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裡,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時間:2020-09-30 23: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佳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八月節
    中秋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
  • 廈門中秋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傳統習俗風俗及由來介紹
    再過幾天就是傳統中秋佳節了。中秋節,又稱為「八月節」「團圓節」(中秋節賀卡寄語祝福語簡單大方 中秋節給長輩老師的溫馨祝福)。在我國,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而在閩南地區,過中秋也有著獨特的風俗。
  •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與寓意
    在這個收穫季節,有一個特別的節日,中秋節。根據中國農曆,八月是在秋天的中間,是秋天的第二個月,所以它被稱為「中秋」,八月十五是在「中秋」,所以它被稱為「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其他的名稱:因為中秋節是在八月十五日,所以它被稱為八月節,八月半,團圓節;因為中秋節的主要活動是圍繞著「月亮」,所以它也被俗稱為「月亮節」和「月夕」;中秋節又叫中秋節。
  •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
    今天(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因其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
  •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中秋節又被稱為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團圓節、玩月節、拜月節甚至女兒節或團圓節等等。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節日之一。目前學者們一致認為,中秋節從宋朝開始盛行,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     原標題: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中秋節又被稱為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團圓節、玩月節、拜月節甚至女兒節或團圓節等等。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節日之一。
  • 中國的傳統節日與習俗
    中國的傳統農曆節日主要有:(1)農曆正月初一:春節;(2)正月十五:元宵節;(3)二月初二:龍抬頭;(4)清明前一天:寒食節;(5)清明節;(6)三月初三:上巳節;(7)五月初五:端午節;(8)七月初七:七夕節;(9)七月十五:中元節;(10)八月十五:中秋節;(11)九月初九重陽節;(12)
  •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
    傳統節日,是我國歷史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包含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曆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從遠古時期發展到現在,留下了很多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那麼,我國傳統節日主要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 中秋節的風俗來歷有哪些 中秋節習俗簡短20字30字50字100字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 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 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 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中秋節有哪些風俗習俗呢?小編整理了中秋節風俗的相關資料,帶大家一起了解中秋佳節賞月、吃月餅的傳統習俗。
  • 中元節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嗎?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匯總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民間有在這一天祭奠已故親人的習俗。其實,中元節可不止燒紙這麼簡單,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它也並不是陰氣森森的「鬼節」這麼一個文化氛圍。 這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今天,我們就講一講關於它的由來和習俗,以及其他傳統文化的知識。
  •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中秋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由來    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